【原文】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译文】神农为了医治百姓的疾病,曾经尝遍百草,才学会医治疾病的方法:后稷种植各种农作物,收获粮食以供百姓食用,是百姓生存的依靠。
【原文】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译文】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人类才开始煮熟食物来吃,改变了吃生食的习惯;有巢氏教会人用木材架构房屋,房屋宫室从此创立。
【原文】夏禹欲通神祇,因铸镛钟于郊庙;汉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观于中朝。【译文】夏禹想要与天神沟通思想,因此铸造镛钟在郊外的宗庙里;汉明帝很崇尚佛教,开始在中原土地上建立寺庙。
【原文】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译文】周公制作了指南车,罗盘针就是他制作遗传下来的一种法式;钱乐根据天象变化重新铸造了浑天仪,历家推算天象运行秩序和岁时节候才有了依据。
【原文】育王得疾,因造无量宝塔;秦政防胡,特筑万里长城。【译文】古印度王国的阿育王得了疾病,为了驱赶病魔,他建造了无数的佛家宝塔;秦始皇嬴政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犯,特地修筑了万里长城。
【原文】叔孙通制立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译文】叔孙通主持制定朝廷的各项礼仪规定,三国时的魏国皇帝曹丕为了维护门阀制度而确立了九品官职的等级制度。
【原文】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立律条。【译文】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特地制作了礼乐,使诸侯前来朝见;萧何设立法律条文,帮助刘邦稳定汉朝。
【原文】尧帝作围棋,以教丹朱;武王作象棋,以象战斗。【译文】尧帝创作了围棋,用来教育他的儿子丹朱;武王制作了象棋,用以模仿战斗。
【原文】文章取士,兴于赵宋;应制以诗,起于李唐。【译文】用八股文章选择士人做官是从北宋开始的;用应对诗赋录取士人做官的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的。
【原文】梨园子弟,乃唐明皇作始;《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编。【译文】梨园弟子的称呼,是从唐玄宗开始的;《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司马光编订的。
【原文】笔乃蒙恬历造,纸乃蔡伦所为。【译文】笔是秦朝大将蒙恬发明制造的,纸是西汉蔡伦发明的。
【原文】凡今人之利用,皆古圣之前民。【译文】凡是当今世人所利用的东西,都是古代的圣人所创造的。技艺【原文】医士以岐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译文】医生学习岐伯和轩辕治病的方法给人治病称作国手;相地、看风水的地师,他们研习青乌书,并根据青乌而相地,所以叫堪舆先生。
【原文】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译文】战国时卢邑的扁鹊,是古代很出名的医生;唐代的郑虔、宋代的崔白都是古代著名的画家。
【原文】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译文】晋朝的郭璞获得《青囊经》,所以他擅长于卜筮地理;唐朝的孙思邈得到龙宫中治病的仙方,所以他能够治愈虎、龙的疾病。
【原文】善卜者,是君平、詹尹之流;善相者,即唐举、子卿之亚。【译文】擅长于占卜的人,是汉朝的严君平、战国的郑詹尹这一类人;善于看相的,是战国的唐举、春秋赵国的子卿这一类人。
【原文】推命之人即星士,绘图之士曰丹青。【译文】根据命运和星宿位置运行的关系推算人的祸福的人叫星士,用丹砂和青脂绘画的人叫丹青。
【原文】大风鉴,相士之称;大工师,木匠之誉。【译文】大风鉴是称呼相士;大工师是尊称木匠的。
【原文】若王良,若造父,皆善御之人;东方朔,淳于髡,系滑稽之辈。【译文】像王良、像造父是比喻善于驾御车子的人;东方朔、淳于髡都是善辩能言的人。
【原文】称善卜卦者,曰今之鬼谷;称善记怪者,曰鬼之董狐。【译文】称赞善于卜卦的人,说他是当今的鬼谷子;称赞善于撰写鬼怪故事的人,称他为古代的董狐。
【原文】称诹日之人曰太史,称书算之人曰掌文。【译文】能够选择吉日的人被称为太史,能够书写计算的人被称为掌文。
【原文】掷骰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译文】投掷骰子的人喝雉呼卢;擅长射箭的人可以穿杨贯虱。
【原文】樗蒲之戏,乃云双陆;橘中之乐,是说围棋。【译文】樗蒲这种游戏叫双陆;橘中娱乐指的是下围棋。
【原文】陈平作傀儡,解汉高白登之围;孔明造木牛,辅刘备运粮之计。【译文】陈平曾经制作用人操作的木头傀儡,解除了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孔明制造了木牛流马来帮助刘备解决运送粮食的问题。
【原文】公输子削木鸢,飞天至三日而不下;张僧繇画壁龙,点睛则雷电而飞腾。【译文】公输班削木头做成木鸢,飞在天上三日都不会落下来;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墙上画的龙,点上眼睛之后,挟着雷电飞腾上天去了。
【原文】然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译文】虽然一些奇特的技巧似乎对人没有什么益处,但是许多技艺对人的生活却很实用。讼狱【原文】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译文】世上的人只要遇到不平的事,就会大声呼喊,圣人认为没有争论发生是最可贵的。
【原文】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译文】一个国家上有体恤民情、慎用刑罚的君主,就算戴有桁杨的犯人也会感到雨露滋润的君恩;一个国家下面没有被冤枉的民众,专为民众洗冤的肺石也冷冷清清。
【原文】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译文】虽然监狱是用来惩罚用刑的地方,但入狱的人在幽苦中能改过思善,得到宽恕,这里同样是福堂;在上古之世,民风淳朴,惩戒罪人往往只是在地上画个圈作为牢狱。
【原文】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译文】与别人发生争执,说是鼠牙雀角这样的争执;犯罪的人申诉冤屈,用头抢地,口中呼天,境况是十分凄惨的。
【原文】狴犴猛犬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译文】狴犴高大威猛能镇守大门,所以在监狱的门口画着狴犴的形状;棘木外面长着荆刺而里面挺直,所以听取讼词、审理案情是在棘木下面。
【原文】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上当原情定罪。【译文】乡亭拘捕犯人的地方叫“岸”,朝廷拘捕犯人的地方叫“狱”,谁还敢为非作歹,违法乱纪?死去的人不可能再生,受刑罚斩断肢体不可能再生,上面量刑的官员,一定要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定罪行的轻重。
【原文】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译文】囹圄是周朝时的监狱,羑里是商朝的牢狱。
【原文】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译文】桎梏,是拘捕罪人用的刑具;用大绳索捆绑的犯人中,难道没有贤能的被冤屈的人?
【原文】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译文】对方各执一方,揪住不放,叫鹬蚌相持;无罪的人无端被牵连,称为池鱼受害。
【原文】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译文】请公入瓮,这是酷吏周兴自作自受;下车泣罪,是夏禹自责自己德行浅薄,不能感化民众。
【原文】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译文】喜欢打官司叫健讼,没有罪的人受到牵连叫株连。
【原文】为人解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译文】帮助别人排解纠纷,平息争讼叫释纷;被人栽赃诬陷,叫嫁祸。
【原文】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译文】罪人被发配去服劳役叫城旦;罪犯被遣送戍守边境叫问军。
【原文】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译文】朝廷的法律都写在三尺竹简上,枷、钮、镣三种木制刑具是惩罚罪犯的刑具。
【原文】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译文】五代有五种刑罚,即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剕(砍足)、宫(割去或破坏生殖器)、大辟(杀头);现代的法律有笞(用竹片或荆条打)、杖(用木棍打)、死罪(杀头)、徙(作苦役)、流(流放充边)五种。
【原文】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译文】上古时把木头削成官吏的形象,摆在罪犯家里,审讯时犯人抱木头到公廷听审判结果,如今这种淳朴的民风哪里还有?
【原文】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译文】唐太宗曾经把死囚从监狱放回家,这些囚犯都能如期归来,古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实在值得赞扬。
【原文】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简;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译文】花落在冷清的公堂前的台阶上,监狱异常安静,并且长满了草,这是称赞何易于治理民众的简易;审案的官吏如同站在冰上一样清洁无尘,诉讼的人就好像在镜子里行走一样,案情清晰明了,这是歌颂唐朝卢奂断狱公正无私。
【原文】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粱肉,德教为先。【译文】由此可以看出治理乱世最好的办法,是刑罚为重;太平盛世的治理方法,首先注重道德感化。释道鬼神【原文】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译文】如来佛释迦就是牟尼,他原本是佛教的始祖;老聃、李耳就是道君,他乃是道教的祖宗。
【原文】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译文】鹫岭、祗园都属于佛教徒修炼的寺院;交梨、火枣都是指仙家炼成的仙丹。
【原文】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译文】僧侣开始用“释”为姓,是从晋朝道安开始的;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是从东汉明帝开始的。
【原文】篯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译文】篯铿是中国神话传记中的长寿仙人彭祖,他活到了八百岁的高寿;东晋道士许逊做过旌阳县宰,后得道成仙,一家人都超拔成仙了。
【原文】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译文】波罗就是彼岸的意思,紫府就是神仙住的仙宫。
【原文】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译文】上方、梵刹都是指佛教徒举行佛事的场所;真宇、蕊珠都是指仙人住的地方。
【原文】伊蒲馔可以斋僧,青精饭亦堪供佛。【译文】伊蒲馔是供给僧徒吃的斋饭,青精饭是供奉佛祖的食物。
【原文】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餐。【译文】香积厨是僧人准备做饭的食厨;仙麟脯是仙人吃的东西。
【原文】佛图澄显神通,咒莲生钵;葛仙翁作戏术,吐饭成蜂。【译文】佛图澄显示自己法术,烧香念咒,钵中能长出莲花;葛仙翁戏作仙术,口中吐出来的米饭能变成一群蜜蜂。
【原文】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译文】佛教高僧达摩,曾用一根芦苇渡过江;栾巴道术很高,含了一口酒喷出来,就能扑灭火灾。
【原文】吴猛画江成路,麻姑掷米成珠。【译文】东晋道士吴猛用法术在江中划出一条路,女仙人麻姑把米掷在地上,米可以变成珍珠。
【原文】飞锡挂锡,谓僧人之行止;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译文】飞锡挂锡指僧人行走和休息;导引胎息是说道士修炼调养生息。
【原文】和尚拜礼曰和南,道士拜礼曰稽首。【译文】和尚拜谒时行尊敬的合十礼叫和南,道士拜时行礼叫稽首。
【原文】曰圆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译文】圆寂、荼毗都是指和尚死亡;羽化、尸解都是指道士死亡。
【原文】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译文】女道士被称作巫,男道士被称作觋,自古以来都是有区别的;男和尚叫僧人,女和尚叫尼姑,从来就有区别。
【原文】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译文】羽客、黄冠都是道士的美称;上人、比丘都是赞美僧人的话。
【原文】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译文】檀越、檀那是僧人称呼施主;炼丹、炼汞是道士学做神仙。
【原文】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译文】和尚自己谦称空桑子;道士诵读经文,叫步虚声。
【原文】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祇,故有菩萨之誉。【译文】菩是普的意思,萨是济的意思,菩萨是普济众生的意思,尊称为神祇。
【原文】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译文】在水中行走的龙力量最大,陆地行走的象力量最大,它们负荷佛家法力,所以高僧才有龙象之称。
【原文】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译文】儒家所说的世,释家所说的劫,道家所说的尘,都是指俗世尘缘没有解脱;儒家说的精一,释家所说的三昧,道家所说的贞一,这些道理总是深奥无比。
【原文】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王乔朝君,舄化双凫下降。【译文】达摩死了之后,手里拿了一只鞋归西天去了;东汉县令王乔上朝拜见君主时,用法术把鞋变成两只野鸭,他踏着两只野鸭飞临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