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500000016

第16章 钱穆的“人文演进”观(4)

钱穆的天人合一有多种不同说法作为其系统理论之支撑,如“性道合一”、“内外合一”、“德性合一”、“人生与天命合一”、“政教合一”(通过政教合一达于天人合一)等,然而它都以人文演进为基础。如性由天生,道由人成,这即是性道合一同于天人合一的内在原由。同理,德是后天的,性是先天的,德性合一亦即天人合一。内是心,外是天,内外合一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人合一的一种表征了。必须指出的是,钱穆对道家那种要人回到原始自然、归真返朴的原初性天人合一观就持反对态度,根本原因当然也在他所谨持的儒家的人文演进观,终是他所坚认的唯一积极而合理的理念,以此演绎儒家的天人观,还极富理想性:“儒家则确守人本位,儒家之所谓天人合一,并不重要在由天来指导人,乃重要在由人来配合天。消极方面,尽我人事,至少不违背天。积极方面,还要运用人事来辅助天。孔子曰知天命,此俱有消极积极两面意义。中庸曰:赞天地之化育,则只言其积极方面。至少人类历史人文界之一切进展,实非天能为,而完全由人为之。即如生老病死是天,但儒家不本此来推出人生一切皆虚,儒家只求在生老病死中善尽吾生,此是人本位,此是知天命,此是赞天地之化育,此是天人合一。”钱穆:《双溪独语》,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第170页。这段话传达出儒家人本位基础上的配合天、辅助天的重要观念。钱穆在表达其一生最后彻悟的那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深切地把捉到了“人生”与“天命”合一的天人观核心:人生异于万物,就在其能独近于天命,能与天命最相合一。这仍然是以人文演进观得出的天人合一。其所谓“人生”,实指大群人生,从小我到大我的自觉,是“自然”人跃进到“人文”人的重要一关;因而只有“大群人生”才能在自然界创出人文界,而人文演进对于大群人生如何在自然界创出人文界,则是十分关键而重要的。这里,钱穆再次显现了他的“协调动进”理念在天人观中的独特价值:也就是说,人文演进在实质上,必须是“天人合一的长期人生与整个宇宙的协调动进。”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版,第38页。才能达致那种钱穆式的人文核心的“人生与天命合一”的最高的天人合一境界。显然,钱穆在这里给我们的启发是:自然问题也即是人生问题,认识了自然,才能认识自己,人类世界的任何东西,无不属之于自然;人只有参与、同化、顺从并最终合一于自然,才是最终正确的道路:自然的“必然性”是绝对的,人生所有行为、造作都必须接受并同化在自然的必然性当中。钱穆决不认可西方那种视人与自然为两极的学说。

此处,我们想要表达的是:钱穆在其极为丰富的人文思想中特创的“人文演进”观,最终传达出他自己的心声:“我是一个文化乐观论者。”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版,第226页。前提是,只要人类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协调、合一于自然。本文通过一系列考察所得出的结论亦为:钱穆是一个真正的文化进化论者;由钱穆创发的三大范畴“人文演进”、“文化生命”、“协调动进”,已然构成一完整的有进化意义与价值的历史文化观。在现代新儒学中,它向人们昭示只有动态的、协调的并且以合于自然为原则的人文社会历史演进,才具有文明持续不断的“常道”之价值。人文演进观还展显出钱穆作为文化进化论者所已具有的超越的“世界史”眼光,这使他欣然认同科学进步是历史大势。余英时就曾指出过:“他(钱穆)对于所谓科学精神,是虚怀承受的,”“他早年为三民主义的设计所吸引,晚年甚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提法也发生过兴趣,都是因为他希望看到某些传统的价值能够通过现代化而落实在政治社会制度之中。”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09-510页、523-524页。余英时还认为“钱穆是开放型的现代学人”,“钱先生的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而且《国史大纲》即已显示了钱穆“绝大的见识”与“现代眼光”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99—500页。晚年访美期间,钱穆更是坦承要“接受世界潮流”,并说:“弟在此期间,亦深感到美国社会之种种缺点,以及美国前途之可虑,及西方文化之困难处。然以较之中国社会,无论如何,高出甚远。”钱穆:《新亚遗铎》,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30当然,需要看到的是,钱穆一方面确承认文化进化的价值,一方面仍是从传统的角度来肯认“人文化成天下”的,尽管它是在文明大势中的人文演进过程中实现的。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那些将钱穆视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老套论调,其实只是似是而非地从表面看到钱穆曾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所作的一些辩护言词,并没有深入到他的思想内涵中去求取精髓,其实钱穆对中国传统政制的看法,始终以“变”与“新”为进取格调:“中国传统政制,虽为今日国人所诟詈,然要为中国之传统政制,有其在全部文化中之地位……倘能于旧机构中发现新生命,再浇沃以当前世界之新潮流,注射以当前世界之新精神,使之焕然一新,岂非当前中国政治一出路。”钱穆:《政学私言》,重庆,商务印书馆,第9页。如果持老套论调的论者愿意观照钱穆的全部文献,特别是对钱穆晚年带有结论性的思想总结作一整体透视,相信他们会被钱穆的文化历史眼光折服。

二、“人文演进”——始于农业文明的人文观

为完整地展示钱穆的人文演进观,笔者须将他的中国文明始于农业文明这一核心观点及其传导给读者。在钱穆看来,人文化成、人文演进、天人合一,都始于这种农业文明基质。因而我们谈钱穆的人文演进观,必然要涉猎这一论域。

在中国现代史上,钱穆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大师可谓包容广大,含藏丰厚;而其思想矿藏中的农学及其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基本认识,却很少为人所探知。学界熟知的钱穆思想中的天人观,就是基于其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基本认识之上的。然而作为一个思想起点,钱穆在他著作等身的文献中,始终将他对农业文明的认识贯穿于他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论述中。全面考察钱穆的农业文明观,不仅可以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精神中最具始源性的农业基因,而且可获知这一基因对中国历史、文明及其成长所本具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以农立国的时空条件及环境气候因素

钱穆对中国何以成为一个世界史上一个最为稳定的“大型农国”,有相当独特的思想史前提下的时空视角。例如他对中国人喜用“时”字,就作过不同层次的系统考察。他特别提醒人们:中国古人用此“时”字,其实相容并包涵了“常”与“变”之两义,因而《易传》称“时之为义大矣哉”。他还揭示了原始儒家思想与中国农业文明极为密切的内在关联:“孟子言尽心知性知天,亦可谓农业人生恰符合于此道。孟子又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时之为义大矣哉。孔子乃是圣之时者。孔子亦如一般农民,懂得一切人事无失时、勿夺时而已。欲求顺物性,顺天性,则必求适时。”钱穆:《双溪独语》,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第271页。勿夺其时,是此中的核心观念;顺天适时,是农业之本。钱穆坚信中国古圣贤一切大道理皆从农业与农民的实际生活中体会发挥而来。据此,钱穆对中国以农立国的时空条件作了一番考索:“中国以农立国,书(尚书)称:‘钦若敬授’,易序:‘治历明时’。敬授民时,即是敬授民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国地处北温带,春夏秋冬,四季明晰,并分配均匀。四季又各分孟仲季,一年十二月,气候各有分别,并与农事紧密相关。故中国古人之时间观,并与生命观相联系。时间中涵有生命,生命即寄托于时间。时间属于天,生命主要属于人。中国古人所抱天人相通天人合一之观念,即本农事来。人中即寓有天,贵能以人事合天时,故曰:‘人文化成。’此化字即包有天有时间,人文即包生命,于自然中演出人文,即于人文中完成自然,故中国古人于同一事中即包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观念。……就农业民族之观念,气候固极重要,但必兼土壤。气候土壤固极重要,但又必兼人事。苟不务耕耘,则天时地利同于落空。而耕耘则贵群合作。……稻麦之生长成熟,更见与天时地利人事一体相和。其事则必经历有时间之变,而变中必有常,可以资人信赖。故曰:‘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人事既尽,而天心亦即已在人事中。不尽人力,则天意亦不可恃。故中庸曰: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苟非有地,则天亦落空,故中国人必兼言天地。但苟非有人,人不能和,则五谷不生长,既无人文之化成,则兽蹄鸟迹,草木茂盛,只为洪荒之世。故中国人言天地,又必兼言人,而合之曰三才。此种观念,其实乃是一农业人之观念而已。”钱穆:《晚学盲言》(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钱穆在这里不仅传达出农业立国的三个基本条件,即除时(天时)空(地利)这二个最为基本的外在性的前提条件外,还必须有人(人和)。这是中国古文献中常出现的基本观念,而实质上它是建基于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用钱穆的话来说,乃是一农业人之观念而已。

在钱穆看来,农业文明产生于河流灌溉之农耕区域;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可继之一地而反复不舍。正是较为适中的温带气候,为中国的农业文明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他在考察中国文化的起源时,首先将农业文明形成的地理气候环境纳入自己的视野:“旷观此世,人类所生,不仅在温带,亦有在寒带热带生长者。寒带人仅能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迁徙。不能安居,斯不能乐业。……人类最适生长在温带……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虽亦以农业产生文化,但尼罗河下流之泛滥,与巴比伦双河之灌溉,其占地面积,较之中国河、济、淮、江四大流域之广袤宽宏,差别太巨。故唯中国之农业文化,乃独出迥异于世界古今其它诸民族之上,而自有其非常特殊之成就。”钱穆:《晚学盲言》(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4页。 “农业文化”这一概念,已在这段话中出现。安居而乐业作为农业文化的最主要的人文特征,钱穆是反复强调的,他还总结了四个字:安、足、静、定。但钱穆同时也认为:和游牧、商业文化比较,农业文化偏向于保守,但却注重“顺”与“和”前提下的物我一体。

重要的是,钱穆不仅指出了温带地理条件之于中国农业文明的独特性,他还比较了中国与其它文明古国的环境条件,从而得出了令中国人骄傲的结论:中国农业文化所取得的特殊成就,远在世界古今其它民族之上。

同类推荐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 艾情锁困

    艾情锁困

    她不过现世一名女警,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古国,重生在了一位同姓名的姑娘身体里,她名叫艾瑞霞,她是金凤国使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她身受重伤,被他所救,他对她日久生情。怎耐她患上失忆,当得知自己杀手身份的时候,她也无可奈何,只好欣然接受,为了他的安危,她不敢接受他的爱。几经波折,她接受了他,又因背叛帮主,树敌太多遭遇追杀。危难之际,太子出手救了她,更对她一见钟情,但她无心太子的厚爱,怎奈太子用尽手段。她为救心爱的他,委身进入皇宫帮太子铲除宰相余党重任。几年后,当她再见到他,见他妻儿围绕,她伤心欲绝,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太子妃她不屑一顾。她挥挥手,选择了为爱死守……
  • 绝世倾城:溺宠七小姐

    绝世倾城:溺宠七小姐

    【宠文当道,小虐大温馨】当她再次醒来,就不再是从前那个人人喊打的废柴七小姐了,而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神枪手,代号007。原本打算替原主报仇之后,就找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度过一生,可是,偏偏是还有一些人要来招惹她,没关系,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为嘛,这个半路突然多出来的男人为何紧紧纠缠于她,还叫她………“娘子,请求带回家!”她瞥了一眼脸皮厚厚的男人:“路有多长你滚多远!”“娘子,表要酱紫嘛……”
  • 王俊凯之我的小丫头

    王俊凯之我的小丫头

    当高冷的他遇到她,两人又会擦起怎样的火花?“喂,冷妍茜””“干嘛?”“我喜欢上你了!”“啊?男神,真的么?”
  • 极品魔鬼啃小羊

    极品魔鬼啃小羊

    第一次结婚,她珍爱他的残夫,却被灌药流产,带着他的钱,她走了。再见他,他带着一腔恨意和健康体魄而来,原来,她失忆了,是欺骗还是无爱,他在爱与恨中苦苦纠缠,她却再次落荒而逃。
  • 龙道邪神

    龙道邪神

    曾经的我,太过于弱小了,仿佛蝼蚁一般,面对这个世界。欺凌,无奈,还有屈辱,都是因为我们可悲的弱小。[为了我们共同的明天,请变强吧。]是谁?那色彩交织的身影。[太丢人了,小鬼,用那种和我不相上下的存在也输给这种小动物吗?]是谁?那种熟悉的,强大的气息。我的左手,紧握着荣耀的光辉。我的右手,流淌着诅咒的力量。吾乃,龙道邪神。
  • 穿书女配之界面使者

    穿书女配之界面使者

    孤儿出生的她,因为走投无路而拼命一搏,买了张彩票,结果中了一等奖,激动过头的她猝死了,她的灵魂飘被传送到第四维世界,她遇到那个能与她共度余生的良人。简单点说,就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女主遇到妻奴男主!然后相爱相杀的温馨故事!欢迎大家入坑。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

    本书介绍了人才管理方面的内容,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为公司物色得力的人手、如何培养一批自己的业务骨干、如何留住并用好那些有本事的人等。
  • 后妃传:宫锁红颜

    后妃传:宫锁红颜

    她一入宫,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偶然的一次陷害,使她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放了我的家族!”她大喝!他冷笑。。。她为了家族的命运,忍辱负重,终于,她再不能忍!回头转,已是红尘之深。。。
  • 恶魔养女

    恶魔养女

    住在蓝宫里的,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木木和蓝修。十七岁的女儿和三十三岁的父亲。天使般的女儿和恶魔般的父亲。绝美却残酷的蓝修收养了仇人的人儿木木,为了复仇?还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