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9700000005

第5章 运思篇(1)

题目

“文”与“题目”(胡怀琛)

照作文的原理说,先有“文材”,把文材写出来,便成为文。把文写成了,然后再拿简单的几个字,做这篇文的标记,这就叫做“题目”。题目唯一的效用,就是“便于称呼”。古制题目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把全篇的开头两个字拿来做题目。例如庄子写成了一篇文,把这文开头的“秋水”二字拿来当作题目,这篇文就叫《秋水》。又如他写成了一篇文,把这文开头的二字“马蹄”拿来当作题目,这篇文便叫《马蹄》。其二是把这篇文中重要的思想摘出来,做这篇文的题目。例如诸葛亮写成了一篇“表”,因为这篇表的内容,是讲出师的事情,所以就称为《出师表》,《出师表》也就变为题目。苏东坡写成了一篇“赋”,因为这篇赋的内容,是讲的游赤壁的事情,所以就题名为《赤壁赋》。“古书”及“古文”的题目,有的是作者自己题的,有的是后来的人替他代题的。譬如《出师表》,就是后来的人替诸葛亮代题的。又如《庄子》中的《秋水》《马蹄》也疑是后来人替庄子代题的。

凡是一篇文,好像是一个人,题目好像是这个人的名字。必须先有了这个人,而后替他题一个名字。绝不是凭空地拟了这个名字,然后四处去找人,把这个名字送给他。倘然没有这个人,也就根本不必要这个名字。这个道理是极明白的。

所以庄子是先有要发表的思想了,然后写成两篇文;把两篇文写成了,然后题名为《秋水》,为《马蹄》。诸葛亮是先要出师了,然后写这一篇表;把这一篇写成了,然后被称为《出师表》。苏东坡是先游了赤壁,然后写这一篇赋;他把这篇赋写成了,然后题名为《赤壁赋》。庄子绝不是先定了《秋水》及《马蹄》的题目,然后跟着题目去找思想。诸葛亮绝不是先定了《出师表》的一个题目,想作文,然后想起来要出师。而苏东坡也不是坐在家里,因为想要作作赋,而后去游赤壁。如此看题目和文的关系是怎样,我们可以彻底明白了。

但是,初学作文的人,自古至今,总是要先出题目,而后作文。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初学作文的人,倘然没有题目,他便无从作起。

现在我们觉得坐在课堂里,作某城、某镇的游记;住在江南,写东北义勇军抗敌的战绩,这种办法是很不好。这样,至多也只能造就作“虚伪文”的作家。然而没题目作文,又是初学者的一件困难事情。那么,如何办呢?照我个人的意见是如下:

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先生指点学生去找文材。有了文材,就有文;有了文,就不怕没有题目。而题目的字面,也尽可以自由地写几个字,并不必要受什么拘束。

如学生自修练习作文,也可以自己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去找文材。

譬如住在上海的人,往吴淞去一次,是可能的事;我们就往吴淞去跑一次,只要留心找,就能找得到文材。我们看见海景,我们看见中日战争的遗迹,我们看见乡村的民众,我们看见……这些都是文材。把这些文材写下来,就都是文。把文写成了,再看所写的是什么,就可以加上一个题目。例如:《吴淞游记》《吴淞考察记》《记吴淞炮台遗址》《劫后之吴淞》《一个吴淞乡人之家庭》《哀吴淞》《记吴淞之形势》《论吴淞在兵事上之重要》《吴淞之海景》……凡此种种,都可以成为一个题目。

以上所说,就是题目的来源,也就是题目与文的关系。我们学作文,要认识文是什么,也要认识题目是什么。所以我在这里把文与题目详细地说一说。读者读了,可以得到一种准确的认识,作起文来,可以不至于走错路。

(选自《作文门径》,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1月)

作文之拟题(阮真)

作文的拟题是现在作文教学上最感困难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拟题,要从无中生有,往往拿不着头绪,想不出一个适当的题目。古往今来文人学者所作的文章很多,他们的题目可以给我们采取仿效或翻造的,已是盈千累万;现今报章杂志以及社会上各种常用文字的题目,可为拟题材料的,不知凡几。便是中学生的课卷,各书坊搜集刊行的,中间所列题目,又不知凡几。那么拟题是最容易的事了,还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我们如果从人文界自然界各方面无边无际地去想,作文题目的来源是没有限量的,又何止那些古人今人数千百万的现成题目?我们替学生拟题,就该问一问,哪些题目是我的学生所能做的,所要做的?我何以在这个时候教这些学生做这些题目?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进程上是否必要出这些题目?学生做了这些题目是否能在作文的知识技能上得到进步?那么拟题中间就有很多复杂而难解决的问题了。

现在一般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拟题,好多是随意的。例如教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今天便叫学生做《记梦》,不知道教师有梦,学生没有梦,学生对于梦的本身就不发生要作文的动机,更没有兴趣,叫他们记些什么梦,哪个人的梦呢?又如教师身体违和了,就叫学生做《说病》;教师感到雨下得太长久了,就叫学生做一篇《淫雨论》。他如遇到清明就出《踏青》《扫墓》的题目,遇到中秋就出《赏月》的题目,好像清明的艾糕、中秋的月饼,年年都该吃一回这些应时的食品。这派教师的出题,往往取眼前事物,不假思索地随意写下一个。学生有没有话说,有没有文做,他们是不问的。所以有时学生见了题目,叫苦连天,写不出一句话来,只好随便胡说几句,或写些刻板的套语了。

其次是抄袭的。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论》《政在养民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论》,我看见好多教师出过这种同样的题目,我幼时于第一题做过一次,第三题做过二次。最便宜的是这些题目往往中小学校通做的。据黎锦熙《国语的作文教学法》(见《教育杂志》十六卷一号)篇中说,国民学校的学生,居然也有做《政在养民论》的。不问学生有没有这种识见,便叫他们做这些题目,真是荒谬绝伦了。我在初级师范做学生时,还做过《汉武帝论》,我大意只说了武帝雄才大略,不是穷兵黩武。教师居然说我“出色当行”了。还做过《刘备论》,大意说他不联吴以制魏,逞私愤而忘公敌。教师居然说我“骎骎入古”了。现在一看,不过是写人云亦云的空文章。有些不能人云亦云的同学,见到这种题目,便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又其次是模仿的。新文学家出题,多是模仿小说或时文的。例如《对于……的感想》《……的我见》《自述……的经过》一本学生的文卷中,这类题目可以发现几次。又如《一个青年的烦恼》《我的人生观》《弱小者的悲鸣》等等。这些题目,不是绝对不宜出的,不过有的太呆板,有的太高远,有的太文艺化了。

又其次是根据教师的学识经验的。譬如教师是个总理的信徒,作文题目也多在总理身上着想了。例如《三民主义救国论》(这是和《政在养民论》相仿的题目)《调剂劳资冲突在节制资本论》等,这类固然是发挥党义的文字,但中学生或者还不宜做这种大文。譬如教师是个孔子的信徒,题目就多出孔子的格言或经书要义了。例如《不敬何以别乎义》《有德者必有言说》《曰古之贤人也论》,这简直和八股文题差不多了。又譬如教师是个文学家、国学家,也就教学生多作文学、国学的研究题目了。

我以为教学生作文如要达到教学的目的是要有计划的,所以绝不能毫不思索地随意写一个题目;替学生拟题是要斟酌时地环境和学生的程度的,所以绝不能抄袭模仿;替学生拟题是要根据学生的学识经验和生活需要的,所以绝不能根据教师的学识经验。那么作文的拟题确是极重大而困难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加意研究了。

关于作文拟题的问题很多,我要分四项来说:第一是拟题的预备问题;第二是拟题的方法问题;第三是题面的修辞问题;第四是题目的限制问题。这四项问题之中又有许多的小问题,现在分别讨论如下:

一拟题的预备问题

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拟题,在一学期教学开始之前,应当有些大体的计划与事前的经营的,这就是拟题的预备问题了。事前的计划定好了,预备妥当了,倘使临时有些偶发事项,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上很可利用它得到功效的,那么我们不妨取作题材,或者变更预定计划的某一部分。教师按照教学目的与进程预定了计划,然后枪法不致错乱,也不致连掉十三枪,枪枪都不中了。教师在事前预备了题材,然后不致临时想不出题目,随意写个题目教学生乱做;也不致抄袭模仿,或专凭个人的经验随便拉一个去充数了。所以我对拟题的预备问题还要分两项来说:第一是拟题的计划问题;第二是拟题的材料问题。

1.拟题的计划问题。我在上面已经说过,教学生作文如要达到教学的目的是要有计划的。但是这种计划怎样定法呢?我以为要注意下列的几个条件:

(1)要认清国文教学的宗旨目的与读文作文的教学进程标准(这些问题可参看拙著《中学读文教学研究》)。根据这些宗旨目的标准预定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题目及教学计划。

(2)要注意作文和读文联络。最好在编制读文教案的预习指导项下先将作文题目提出,使学生在读文时就有了作文的目的和动机,那么读文不致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忽略过去;作文不致毫无意思地空做,也不致毫无法度地乱做了(参看拙著《中学读文教学研究》)。

(3)要注意各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时还要注意和别的学科联络。例如学生还没有读过西洋史上工业革命史的,不宜叫他们做《论社会主义的起源》;没有读过西洋文艺复兴史的,不宜叫他们做《论宗教革命》和《评马克思唯物史观》一类的文章。

(4)要注意学生的生活需要。教师要在学生所处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上和学生将来的职业上去着想,研究他们要做些什么文字,该学些什么文字。

(注)这话不是我一个人杜撰的。我可以拿一个西洋教育家的研究来证明,据克来氏(Cole)在《教学英文的要义》(The Vital in Teaching English)篇中说:

一百个学生将来做事的机会,约有二个人要做新闻记者或书记的;在百分比例中,文学家是没有一分可能的机会的。百分中或有十个人要做报告于公众的文字,如医生和科学家的报告,以及律师的辩护文等……百分中大约有四十个人要做赴会演说的稿子。其余的人——或竟可说百分之五十——大都要到了和人家通信时才动手去写信札。写信中所要说的话,大抵为日常生活的事故。

中国的社会环境、职业状况和美国不同,中学毕业生的出路,当然也不同的。如果有人去做一万个以上的中学毕业生的职业调查,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计划上,也可有些把握。照现在社会的特别状况来推测,我想做小学教员的要占多数;其次是在党政界混饭吃的;其次是投身军界或实业家的;升学习专门学术或职业的很少;做新闻记者的百不得一;做文学家的,恐怕千不得一。那么时髦的国文教师,何以教学生偏重做小说新诗呢?

教师若不在此研究,那么教学上根本没有计划,即使有了好题目,做得好文章,在教学的目的上看来还是错误的。例如世界书局出版的《全国学生作文成绩》(民国十一年辑)上,居然有《蛙声赋》《讨蝇檄》《讨蚊檄》《迎冬文》《送春文》一类的题目,我们不必问他的文章好坏,就可断定学校里根本不该出这种文题了。即使有一二个学生特别做得好,全班学生的成绩如何呢?

(5)要注意哪几种文体学生要有相当的练习,用哪种方法练习,使教学上不致偏颇罣漏 ,专用一种方法做一类题目。例如民国十一年辑的《全国学生作文成绩》,史论题在各类中占了多数;民国十七年辑的,又是些空论和小说新诗占了多数了。在各校的实际教学上去看一看,竟有一个教师的作文题偏重一类文体的呢。

(6)要注意各种学生的兴趣不同,多出几个题目让他们选择一个去做,或者把题目定个范围,叫他们在范围中认定一部分或一方面去做(参看《中学读文教学研究》,预习指导项下)。

(7)题目要有变化。因为我们要学生从多方面去练习,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要知道除了几个文人,多有人请他做整篇的文章以外,平常人在社会应用上很少做整篇的文章的。我们天天要动笔,除了著书、作论文、作报告以外,有时写些布告,有时写个条子,有时写些函件,有时写些计划和说明,很少做整篇的文章,更少做起承转合完全的古文的。现在一般教师出题目十之九都是教学生做整篇的文章,我以为这是大错的。因为这种题目,无论新旧,还是科举时代遗下来的错误观念和习惯,毫不根据生活需要的。但是,现在一般中学校,教师学生都已习伪成是,还以为这是作文的正路。我们非打破这种习惯不可。所谓题目的变化,就是要根据生活需要的途径,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练习作文罢了。我在下面还要专论练习,此处不说了。

2.拟题的材料问题。题材的来源是没有限量的。所以便是古今文人、诗人、小说家要求作品的胜人,多在慎选题材。我们教学生练习作文,怎能不慎选题材呢?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格列佛游记(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远远超过“儿童读物”范围的奇书。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酷爱航海旅行的英国人,他年轻时学医,后来在轮船上担任外科医生,多次参加航海旅行。这本书记叙了他在四次航海途中发生的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在小人国,他是力大无比的巨人,可以轻松过海将敌国的舰队拖回来;在巨人国,他又变成了矮小的宠物,成为了别人的玩偶……书中描绘了一个奇幻、滑稽的童话世界,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叙述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 中国文化史速读

    中国文化史速读

    本书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物或事件加以收集整理,做成一专题史。详细地阐述事件的过程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随机应变大考试

    随机应变大考试

    我们青少年处于兴趣爱好非常浓厚的阶段,同时也处于提高智力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各科学习成绩,同时还会影响到今后职业选择和能力发展。总之,兴趣是智力的火种,是求知的源泉,是成长的动力,我们青少年应该把智力、知识和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自己处于最佳的成长中。
  •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书中共有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
热门推荐
  • 假面离秋:傲娇男神边儿玩去

    假面离秋:傲娇男神边儿玩去

    她是外人面前的高冷girl,不苟言笑。他是外人面前的温柔boy,温润如玉。他为了好兄弟接近她,夺得了她的心,又狠狠将她抛弃。两人形同陌路多年后相遇,那天阳光正好,他穿着白衬衫站在学校的树下,看着她朝他走来,轻笑道“你来了。”“我想你了。”“我也是。”“还有...我爱你。”
  • 花若阑珊倾世绝恋

    花若阑珊倾世绝恋

    燕离燕归春秋去,花开花谢又一年,苦等十年,十里红妆,可他却还她空房独守,心机陷害……她被种种算计,最后被他被赐一杯毒酒,她以为她死了,却又重生在自己十三岁,她发誓,既然上苍让她重生一回,那么,她就一定要活的不后悔!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伴君天涯路

    伴君天涯路

    南宫颜是一个医术精湛的老手,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男人,没想到,却是个二八年华的少女。她说过:我要游遍天下美景,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男,如此奇才,却没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大愿。某男:前两个愿望,我准了,后面那个给我掐掉。南宫:我南宫颜要做的事,岂是尔等凡人能看透的。。。
  • 爆宠萌妻:老公夜敲门

    爆宠萌妻:老公夜敲门

    明明是一场交易,他却动了心。看着青梅竹马的她,忘了自己,他疼她入骨,用爱唤醒她的记忆,让她想起曾经的美好时光。她遭受男友背叛,为了报复背叛她的人,夺回属于她的东西,她要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俯视伤害她的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放弃自尊,低入尘埃中。他为救初恋女友,不幸遇车祸双眼失明,再也不相信爱情。却不想,她闯进他的生活,以交易的名义,一点一点俘虏他的心,谱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喂,你还欠我一个孩子。”“孩子?做梦去吧,我们恩怨两清,今后再也无瓜葛!”“你敢逃?我倒要看看你怎么逃出我的手掌心。”“……”
  • GD是我偶吧

    GD是我偶吧

    他是时尚偶像,她是普通学生,时尚偶像与外来妹妹的精彩生活。几年后,他负她。她与淼淼强势归来!
  • 从地球来的魔王

    从地球来的魔王

    2050年,一场意外的事故摧毁了一艘地球开往火星的飞船,事故将唯一的幸存者李航带到了一个人类从来不知道的世界,为了回到地球的希望,李航将这个世界带人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
  • 鬼宿村杀人事件

    鬼宿村杀人事件

    罗基和赵锐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鬼宿村。这是一个由避祸到此的宋代遗民和一个叫傀傩族的神秘民族混居的村庄。从第一天起,就发生了离奇的死亡事件。一个修士被烧焦在祠堂,可是院子里只有修士进入祠堂的脚印。接下来,赵锐在追赶一个能穿墙又会瞬间移动的“怪物”时,在崖顶的十字架上发现了无头尸体。之后,一个道士被木桩穿心而亡,而唯一通往现场的出口一直有人观望,凶手似乎有一对翅膀。可是,死亡并没有结束。二百年前,鬼宿村的村民误以为入村的四个传教士是吸血僵尸,用四种残酷的方法将四人杀害。为首的传教士在临死前下了诅咒。几具尸体与传教士的死法如出一辙,是冤魂作祟吗?恐怖弥漫了整个鬼宿村。
  • 灭尊一帝

    灭尊一帝

    强者重生,宇云降世。持手中剑,斩万千妖孽。可事事无常,万千因果该何去何从呢?
  •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为了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每篇习作的写法,全书对每篇文章均配以推荐老师或编辑的简评,将“评点”和作文进行对比阅读,这样不仅是获得作文材料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思考的有效方法。这些作品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才思横溢,文笔犀利,具有极强的阅读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