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客户搞好关系,就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毕竟人家也不容易,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顾对方的感受,那样只会让即将谈好的生意告吹。无论人走在哪里,都应该多为别人想一下,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别人才会那样对待自己。因为自己的行为就像镜子,当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态度对待自己。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能促进自己建立庞大的客户脉络。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替对方着想的寓言故事,很有启示作用:
有一只苍蝇对蜜蜂说:“为什么人类都喜欢你,却非常讨厌我呢?”
蜜蜂回答说:“因为我为人类服务,制造蜂蜜给他们。而你没有为人类做什么事情啊?”
苍蝇生气地说:“为什么我要为人类做事?他们都十分吝啬,只要我吃了他们一点点的食物,他们就会追着我打,我多希望身上有根刺,可以狠狠地刺他们。”
许多时候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事情时,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会出来,但也容易伤到客户。无论何事,我们想让客户怎样待自己,我们就要先怎样待客户。
有的职员为了让自己多拿提成,提出的条件已经超出了客户预想或者谈判规定量,就是不愿意退让。让对方感到为难。甚至有时候,这个客户要紧急处理些事物,才需要跟你合作。此时你却狠狠“宰”人家一刀,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客户失望,下回有生意也不会找你做。
商业要赚最大的利润没错,但前提必须是要持久的。如果只能赚一次,那么你很难再发展到新的客源。生意要源源不断,不仅要发展新客户,还要保留老客户这块旧地盘。让他们多占点便宜,自己少赚一点,也没什么坏处。这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很多没经验的职员谈客户的时候,总是急躁想要谈成更多的有利条件,咄咄逼人,没有事先对对方进行评估,就给客户乱弹琴。自己总以为,反正这个谈不成,还有下一个。这样的想法明显是错误的。谈客户不能讲究数量,而应该讲究质量。谈10个客户得罪10个客户,生意没做一笔;还不如专心谈一个客户,把他们发展成为自己的朋友。
要想让对方成为自己的朋友,就要让对方感受到温暖,而不是总想着多占对方便宜,要多替对方考虑一下,多给予一些。
合力昌荣广告公司是央视十佳广告代理商之一,他们与包括露露集团、重庆长安汽车、科龙电器、波司登羽绒服、斯达舒胶囊、石药集团等许多著名企业结成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副总经理窦山平说:“昌荣得到众多客户信赖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从来不是简单地给客户一个广告策略就算完事,而是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跟客户一起开拓市场。”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医药公司找到昌荣做感冒药的广告。该公司从前是专门做处方药的,现在改做 OTC 市场,由于变化比较大,所以非常不适应,产品虽好,但销量一直下滑。昌荣研究后发现,原有广告中的利益点太多不利宣传,于是改为只突出百姓最关心的一点,树立起清晰、鲜明的市场定位。
不仅如此,昌荣还根据自己的经验,逐个市场的帮助客户分析他们在品牌行销、市场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终端通路不畅是该公司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必须尽快修复,否则仅做广告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客户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从此建立起非常密切的伙伴关系。
每个职员都希望自己的忠诚客户越多越好,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呢?卡尔·西威在其《终身顾客》一书中写到:“对人友善只占为顾客提供良好服务的 20%,关键在于设计能让职员第一次就做好服务的系统。如果顾客不需要你的产品或服务,那么笑容再灿烂也无济于事。”
在与客户交往中,给予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当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给予更是难能可贵的。给予也并不都是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虽然不是每次给予都有回报,但只有给予之后才会有回报,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只有给予客户一些帮助,或者让对方多得到一些便宜,才会有回头客。人要放长远眼光发展客户,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多替客户着想,这其实没有什么坏处,你能在其中收获很多东西,比如说友谊、快乐,等等。
把客户像自己朋友一样对待,为对方分担一下,解决对方的困难,而不能太讲求钱了。太讲求钱无疑是在自杀,让自己在职场上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不想在职场中没有客源,就必须把每个客户当成自己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想法,化解彼此生意上的矛盾,达成共识,多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一下,就很容易成为朋友,也很容易让对方成为自己人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