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周围常有那么一帮人,专以“拍马屁”为生,而且他们还具有相当的技巧,拍起“马屁”来不显山、不露水,让你不知不觉,晕晕乎乎地就上了他们的当,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当然,大多数的领导者还是能够正确地对待那些马屁精,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有些领导者却被一些马屁精拍昏了头脑,以至于把升迁变成了亲疏之分的工具,谁对他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就等于佩服他,因而他就对这种人恩宠有加,大加赞赏和关爱。无疑,这种“领导人风范”更助长了阿谀之风的盛行。
一般来说,真正英明的领导者决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会中这样的圈套,也许他们反而会对喜欢拍马屁奉承的那些下属感到十分鄙视和厌恶。然而,马屁精之所以能够在领导者周围生存,就是因为他们的隐蔽性极高,通常情况下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即使是有些很明智的领导者也难免会被马屁精所蒙蔽。这种情况在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
北魏孝文帝力主改革时,朝廷大臣反对的很多,只有元禧坚决支持。有人劝元禧说:“皇上改变祖制,不合礼仪,你身为皇亲重臣,本该带头劝谏,你这样附和皇上,群臣都对你不满啊!”元禧冷笑作答说:“皇上为一国之主,他要做什么事,我们反对也是无益,何不拥护而讨他的欢心呢?我本也不赞成新政,可若是让皇上不快,我的地位就难保了。与其让群臣满意,不如让皇上看重于我啊,这才是做官的决窍。”
元禧表现超群,孝文帝由此器重他,授他要职。熟知无禧为人的大臣对孝文帝说:“元禧善于逢迎,为人奸诈,他处处表现得和陛下同心,其实只是为了讨取陛下的欢心而已,他哪里是真正爱戴陛下呢?陛下不妨假意赞扬他人,元禧若附和陛下,他的面目便暴露了。”
孝文帝十分自信,反认为别人冤枉元禧。孝文帝病死之后,特留遗诏让元禧辅政。
自此,元禧位居群臣之首,不仅接受贿赂,耍弄权威,还对朝廷大事任意处置,不讲原则。他生性爱奢侈,荒淫无度,霸占无数田产,还派自己的家臣经营煮盐场和铁矿,牟取暴利。
表面上,元禧对新即位的宣武帝十分听命,无论宣武帝说什么,他都极力赞成,从没有反驳的时候。宣武帝对元禧十分满意,他多次对群臣说:“为臣之道,元禧可为众臣的楷模,他不居功不自傲,向无骄纵之情,绝无违逆之举,古时忠臣也比不上他啊!”这时,有正直的大臣暗中对宣武帝揭发说:“论定忠奸,尚需深查。元禧顺从陛下,这只是他的假象,可背地里,他又干了多少违背忠义的事呢?他对陛下事事不谏不争,可见他为人奸滑,不负责任,这绝对不是一个辅政大臣所应该做的。”
宣武帝通过观察,终于发现无禧的小人嘴脸,就开始防范他了。一次,宣武帝告诫元禧说:“你处处依朕,朕若有了过失而你也不在旁提醒,陷朕于何地呢?为臣者当不计个人利害,究朕之失,你从无谏言,当真朕没有过错吗?”
于是,元禧就起了反心,并纠集党羽开始谋反。宣武帝马上派兵镇压,把元禧活捉,并将他处死了。
历史上的奸诈小人,在当时多是以“忠臣”面目出现的。他们不问是非,一味地溜须拍马,即使助纣为虐,也无一丝犹豫,他们实质上把君主推向了不可回头的深渊,无疑是典型的马屁精。可见,对这种人如果欣赏迁就的话,领导者就会被出卖或愚弄,好在宣武帝及早发现,否则对统治的稳定不知留了一个多么大的隐患。
所以,身为领导者,你首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下属的话,应该能分辨得出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辞,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辞;在阿谀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领导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辞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等。关于这一点,你绝对是不能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