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贵在“知”和“善”。如果在不知道下属长处和短处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对下属进行任用,这是最要不得的。而且,不能知人善任,也是领导者无能的表现之一。这往往会给一个组织带来灭顶之灾。诸葛亮一出祁山,无功而返,就是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终于在公元227年冬天,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公元228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说要攻打郿城,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调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毫无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
守在祁山的魏军招架不住,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诸葛亮一到祁山,就打算派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诸葛亮身边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诸葛亮都没有用,他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读了很多兵书,一向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带兵打仗的事来,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也确实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然而,刘备生前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世的时候就特地叮嘱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如果要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刘备的叮嘱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到街亭后,马谡和王平首先察看了地形。五路总口地处街亭要道,把守着街亭大门,王平认为在此驻扎比较好,但马谡一意孤行,执意要在路旁的小山上驻扎,理由是兵书上说居高临下可势如破竹,定会杀得魏军片甲不留。王平劝说不动马谡,无奈只好到山的西边另择一处驻扎。
当司马懿来到街亭后,看到守护大将竟是马谡,且蜀军兵营驻扎在山上,便仰天长笑说:“诸葛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能用马谡这样的庸才呢,真是老天有眼啊!”他一面派大将张郃挡住王平对马谡的增援,一面又派兵将小山层层包围,断绝了山上的饮水,然后严阵以待。
蜀军将士此时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魏军,便开始惊慌起来,不几日,山上饮水全无,士兵更加惶恐。司马懿趁机放火烧山,蜀军一片大乱,马谡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
街亭失守,导致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只好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方知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投入了监狱,定了死罪。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因错用马谡而告终。
马谡为什么能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呢?这主要是因为两件事:一是诸葛亮平定南方的时候,曾问马谡有何想法,马谡提议说,南方蛮夷长久地占据那些地方,若是用武力征服的话,恐怕以后还会起战乱,所以应该攻心为上。这和诸葛亮的想法是一致的。第二件事是诸葛亮在攻打魏国之前,马谡献反间计,把司马懿赶下了统帅的位置。由这两件事情,诸葛亮认为马谡极富才华,以至于不管大小事情都和马谡商量,而马谡也往往能一语中的。这就是马谡受重用的原因。
但是诸葛亮只看到了马谡的优点,认为他很有才华,却忽视了马谡的不足在于他只有理论的积累,而没有实战经验。他可以当一个好参谋,却不能统率三军行军打仗。诸葛亮没有全面认识到马谡的优点和缺点,更没有根据马谡的长处和短处去给他安排合理的工作,这就是诸葛亮失街亭的根本原因。
由此观之,身为领导者是不能不懂得知人善任的,否则就可能给你或你所在的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