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无法避免犯错误,即使是高大壮硕的大象,也有摔跤的时候;人要不犯错误,除非他什么事也不做,而这恰好是他最根本的错误。
反省是一种美德。对自己做错的事,知道悔过和惩罚自己,这是敦品励行的原动力;不反省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悔悟就无从改进。
但是,这种因悔悟而对自己的惩罚应该适可而止。在你已经知错、发誓下次不再犯的时候,就是停止悔恨的最好的时候。然后,你就应该摆脱这悔恨的纠缠,放松心情去做别的事。如果悔恨的心情一直无法放下,而你一直苛责自己,懊恼不止,那就是一种病态,或将要形成一种病态了。
你不能让病态的心情持续。你必须承认它是病态,精神遭受太多折磨,有发生异状的可能,那就严重了。
所以,当你知道悔恨与自责已经过分的时候,要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告诉自己“尽快停止对自己的苛责,因为这是一种病态”。为避免病态加深,要尽快使自己摆脱它的纠缠。这种自我控制的力量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决定于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健全。
人人都可能犯错。做了错事而不知悔改,那是坏人;知道悔改,即为好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过去的既已无可挽回,那么只要以后坚持行善即可以补偿。
每个人都有缺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的原因。教育使我们有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这就是进步。但在知道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随时改正之外,更要注意建立自己的自信,维护自己的自尊。
有人一旦犯了错误,就觉得自己没用,事事不如人,由自责产生自卑。由于自卑而更容易受到挫败,他们经不起小小的错误,受到了外界一点点轻慢,为随便一件小事,都会痛苦不已。
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怀疑与戒备,即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面对这种“庸人自扰”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因学识有进步而增加自信,因工作有成绩而扩大对前途的希望,不再向后作无益的回顾。
进德与修业,都能塑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对自己偶尔的小错误、小疏忽,就不致过分自责,而易于从总结中发挥积极的力量。
自尊心人人都有,但没有自信做基础,就会使人变得偏激狂傲或神经过敏,以致对环境产生仇视与不合作的态度。要满足自尊心,只有多充实自己,使自己减少“不如人”的可能性,而增加对自己的信心。
做好人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必“好”到一切迁就别人,凡事委曲自己,更不能期望自己好到十全十美,而一旦发现缺点就拼命“苛责”自己。一个健全的好人应该是该做就做,想说就说。一切要求合情合理之外,如果自己偶有过失,也能坦坦荡荡地承认:“这次错了,下次改过。”不必把一个污点放大为浑身的污垢。
人总是人,人有要求完美的愿望,但也有犯错误的可能。知错不改才是耻辱。犯了错误不能摆脱自责和不肯悔改,是对自己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