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爱的孩子
有一些我们习惯上断言为愚笨的“差生”,极个别的因为智力发展迟缓,甚至被我们斥之为“弱智”学生。从日常行为举止来看,这些孩子确实是有异于一般智力正常的孩子。但是,这些“傻”孩子们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有时会让我们忍俊不禁,会让我们为之惊讶,感叹深省!
元元就是这样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在班里,元元经常受到捉弄和嫌弃。
学校为了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了小学生守则、班级公约,还经常开展各类竞赛和主题队会。可孩子毕竟还小,文明习惯的养成也需要过程和时间。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未必能获得预期的成效。有些孩子在学校是行为习惯示范生、三好学生,可回到家、走上社会,可能又会是另外的模样!
元元却不是这样!
在学校里,元元每一次碰见老师,不管是走着还是跑着,他都会来一个急刹车,然后毕恭毕敬地行一个队礼,含含糊糊地喊一声:“老师好!”
你去元元的家里,他更是好客。不像一般的孩子,要么扭扭捏捏地靠在父母身边,要么干脆躲起来或跑得不见踪影。元元会招待我们,很热情,还不停地给我们拿水果吃。
四年级的孩子力气小,班里的矿泉水我帮着他们搬。每一次我把水放上饮水机,孩子们都会急急忙忙地排好队。元元却不着急,有时还会盯着我看,“老师,你出汗了,谢谢你哦!”
我不由一乐,表扬他:“还是元元最有礼貌!”
元元摆摆手,说:“不用谢!”竟也没再多说话,顾自喝水去了!
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我带着孩子们走在大街上。菜场门口有一个下肢瘫痪了的老乞丐,看见路过的人们,他努力地支撑着躯体,摇着破盆子不停地叫喊:“可怜可怜我,给点吧……”
走在前面的孩子有的捂鼻子,有的往另一边退着躲避。元元离开了队伍,从裤兜里摸出两个小橘子放入老乞丐的碗里。
当老师走近,元元就喊我:“老师,老乞丐快饿死了!”
老师一个人带着三十多个孩子,不敢稍有懈怠,只是冲元元喊:“快过来!走了!”
元元不答应,直跺脚,嘴里喊着:“老师骗人!老师没爱
心!”说完竟然自己往前走了!老师一急,叫停了队伍,追上去拽住元元!
元元还是不依,非要老师给老乞丐买面包不可!
老师只好答应,没好气地拍了他一记,“傻孩子,就你有爱心!”
元元傻,元元可是校园里的知名人物。
元元课余时间喜欢在校园里到处走走,在草地上逮蚱蜢,在花坛边追蝴蝶,有时还会到池塘边看荷花,他说,荷花可香了!
走着走着,元元跑到了校长室门口。校长也认得他,招呼他进了办公室,请元元吃糖,吃水果,还和他聊天!元元说:“校长不凶,校长真好!”
上音乐课,元元不知为什么溜出了教室,老师和同学找了半天,在教学楼西侧的楼梯下面发现了他。元元坐在地上“吧嗒吧嗒”地吃莲子,鞋子扔在一边,脚丫子上都是污泥。
老师又急又气,恨不得拖过来给他几巴掌。老师吼他:“谁叫你乱跑?你知道有多危险?”
元元却不着急,还往嘴里塞莲子,嘟哝着说:“校长的花瓶空了,我去摘花!”
哦!这傻蛋!脚边还真有一株荷花,一株快要凋谢了的荷花!
校长闻讯后震惊不已!
校长没有发火,召集全体老师召开了一次安全工作会议!
傻孩子可真傻!傻得那么可爱,那么率真,那么有情有意!
2.宝石不如草
富商奥力姆和他的朋友玛迪,一起来到一座城市。
奥力姆对玛迪说:“你知道吗,这座城市曾经救过我年轻的性命。那一年我从这里路过,突然急病发作,昏倒在路旁。是这座城市里最善良的人们把我背到医院,又是这座城市里最高明的医生为我治好了病。我不知道谁是我的救命恩人,因为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后来我离开了这座城市,随着财富的增加,我越来越思念这座城市,越来越想报答我的救命恩人。”
“那么,你准备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呢?”
“把我最珍贵的三颗宝石奉送给这里最善良的人们。”
他们在这座城市住了下来。
第二天,奥力姆就在自己的门口摆了一个小摊,上面摆着三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奥力姆还在摊位上写了一张告示:“我愿将这三颗珍贵的宝石无偿送给善良的人们。”可是,过往的行人只是驻足观望了一会儿,然后又各走各的路去了。
整整一天过去了,三颗宝石无人问津。
整整两天过去了,三颗宝石仍遭冷落。
整整三天过去了,三颗宝石还是寂寞无主。
奥力姆大惑不解。
玛迪笑了笑说:“让我来做个试验吧。”
于是,玛迪找来一根稻草,将它装在一个精美的玻璃盒里,盒中铺上红丝绒布,标签上写着:“稻草一根,售价一万美元。”
此举一出,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人们争先恐后,前来询问稻草的非凡来历。玛迪说这根稻草乃某国国王所赠,系王室家中传家之物,保佑着主人的荣华富贵。
结果,此稻草被人以8000美元买去。
三颗宝石依然在熠熠发光,而在人们眼中,只是把他们当做假货,当做哄小孩子的东西而已。
事后,玛迪对奥力姆说:“人们总是对难以到手的东西垂涎三尺,哪怕它只是一根稻草。”
人们对越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东西,就越不知道珍惜,甚至把宝物看成废物。
宝物放错地方成废物,废物放对地方成宝物。仁者爱人,施之有道。
3.本能反应
有一堂课学生们特别活跃,因为谈到了早恋的问题。高中学生在校园里谈情说爱是受到严格制约的,王老师是班主任,他觉得有必要向他们澄清一些“清规戒律”。
有个大胆的学生举手抗议,并解释说,爱情是一种本能反应,就像孩子见到糖会流口水一样。这样的说法把王老师考住了,王老师说,人是高级动物,本能反应是能用理智克服的。学生们嚷嚷开了,纷纷反驳说,不信,可以做个实验看看,比如,用书猛地扇向眼睛,书还没到,眼皮肯定要闭上。
王老师批准了这样的实验,在哄笑连连的气氛中,班长交上一份测试结果,五十个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惊闭上眼,三个强撑着不动的,都是男生,其中两个还戴了眼镜。由此,大家得出结论:本能反应是不可抗拒的,男生的克制力比女生要强一些。虽然这只是一次趣味游戏,但结果似乎也影响了王老师,让王老师对本能反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过了一段日子,王老师约老友出游,却得到老友住院的消息。听说她跌了一跤,把肩骨摔裂,脸也破相了,王老师赶紧去医院探望,看到朋友缠着纱布的脸,右臂上也打上石膏,一副很惨的模样。王老师就劝她说,上年纪的人,走路更得小心,怎么会弄成这样?老友说,正下着雨,路太滑。王老师很奇怪地问她,怎么会脸着地呢,你为什么不用手撑一下,这样的本能动作人人都有的,如果用手缓冲一下,结果不会如此糟糕。
老友苦笑说,当时她背着孙女,整个倒下去的过程中,她只想着一件事,一定不能让孙女摔伤,她的脸擦着地生疼,可她还把孙女紧紧背着,手动也没动。
王老师回想起那堂课所做的实验。如果时光倒回去,王老师会对学生们说,我知道本能反应是可以抗拒的,或者说,还有比本能反应更能主宰人的东西,那就是爱,当爱施于母性的时候,这种力量就更为强大,它是理智所不能比拟的。
4.无言的尊重
朋友小王有口吃的毛病,在一次聊天中他给我讲了一次春节过后坐火车返回郑州市所经历的一件事。
那天,在火车上,不知为什么我朋友所在的那节车厢中气氛特别沉闷,他就主动和邻座打招呼:“你好,你也……是……去郑州的吗?”
邻座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他转了脸看了看朋友,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回家……过春节吗?”我朋友是没话找话。
中年男人仍是微笑着点头。一时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而陷入僵局。
“你知道这……这……趟车几点到……终点吗?”朋友不甘心受冷遇,继续追问到。
中年男人依旧沉默不语。而这时,坐在朋友对面的一个小青年看不过去了。他生气地责问中年男子:“你这人怎么回事?你又不聋不哑,没听见人家正和你说话吗?”
中年男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微笑着。我朋友心想这个人不是哑巴就是一个榆木疙瘩,便不再和他说话,而是转过身和对面的小青年攀谈起来。当他们终于结束谈话准备下车的时候,我的朋友却发现一直坐在旁边听他们闲谈的那个中年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朋友在餐桌上发现了压在水杯下面的一张纸条:?
老弟,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名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我是在嘲笑你。
5.第三种选择叫仁爱
阿利尔是生活在美国北部的一名矿工,他自幼失去双亲,靠自己的努力读完大学,但因家庭背景不好,所以没能找到好工作。不过,他并不以做矿工为耻,他相信经过艰苦奋斗,一定能创造幸福的。
令阿利尔最为痛苦的是,最近妻子的身体老是不舒服,虚弱得很,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肺癌。家中本来就一贫如洗,现在又雪上加霜,阿利尔欲哭无泪。他要留住妻子,他不能让她死。于是,阿利尔带她去了一家声誉不错的医院,可医生开出的药单让他不知所措。那是一种名贵的化疗药物,三百多元一支,每日一次,静注三支。也就是说妻子每天的医疗费用高达近千元。
阿利尔很难过,他随着取药的人来到药房,看着人家一个个进去拿药,只有他呆呆地站在门口。那种药他看得非常清楚,就摆在屋中靠窗的位置,把药取出来给妻子注射进去,就可能治愈妻子的病痛,至少可以延长生命。可是,他没有钱,他拿不到药。回到病房,看妻子躺在床上痛苦的样子,他难过极了。
由于没钱治疗,阿利尔把妻子接回了家。那段时间他既要消耗巨大的体力下井挖煤,加班加点多挣些钱,又要照顾妻子和女儿,每天都很忙很累。因为没有药物治疗,妻子的病情迅速恶化,眼看就要离开他们父女了。
“不,不能这样!”阿利尔在心里呼喊。
可是,能怎样呢?他没有钱,不能买那种昂贵的药来维持妻子的生命。
最后,心力交瘁的阿利尔决定铤而走险,他要去医院偷药。
没错,他打算把存放在医院药房里靠窗位置的药偷出来。当然,他没告诉妻子,他只对她说去买药,他挣到足够的钱了。
那是一个黑夜,阿利尔开始行动了。他带着钳子锤子,很顺利地就打开了药房的大门,然后把药装进事先准备的包里。尽管很紧张,但阿利尔心里还是感到很庆幸,他背着包悄悄地溜出来。可是,在门口,阿利尔被保安抓住了。
就在保安准备打电话报警时,阿利尔“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他向保安哭诉了自己的不幸,恳求保安不要报警。如果报警的话,阿利尔肯定会被关进监狱,那样他的妻女就完了。
那是一个好心的保安,他很同情阿利尔。可是,他也无能为力,因为他的职责是保护医院,如果有药品丢失,他一定会被医院解雇,甚至被告上法庭。
怎么办呢?摆在保安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放了阿利尔,那样就成全了阿利尔,但他失职了;二是报警,可阿利尔就惨了。
怎么办合适呢?
保安最后想出了第三条路:放掉阿利尔,让他把药品拿回去给妻子治病,然后阿利尔再回来,接受处罚。这是一个很可行的办法,既能保住阿利尔妻子的生命,又能使保安不失职。
就这样,阿利尔对保安千恩万谢,带着药品回家了。真是药到病除,经过注射,妻子的病果然好了许多。而阿利尔也是一个诚信之人,他主动投案了。
后来,这件事被当地的一名记者知道了,他写了一篇报道发了出来,在社会上引起十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发问:我们自诩是发达、文明的国家,为什么还有人为了给亲人治病而铤而走险?政府在哪里?
随后,州长发表电视讲话,首先道歉,然后他向那名保安致敬,称他是一个伟大的保安。州长向全州人民承诺,政府将会尽最大努力为阿利尔妻子治病,并普查全州,看是否还有类似的人群,一旦发现,将无条件地帮助他们……
可以想象,阿利尔是多么高兴和欣慰,而那名保安,被人们誉为“最温情的保安”。面对犯罪,他不是冷酷地报警,而选择了第三条路,用智慧和仁爱为生命开辟了绿色通道。一个人,不论尊卑、贫富、强弱,只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博爱之心,就远离了低级与冷漠,就靠近了伟大与高尚。很多时候,在抉择面前,让仁爱领先,一定就能找到第三种出路。
6.最成功的演奏
178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在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失明的穷苦老人快要死了。他从不喜欢牧师和修道士,于是他叫女儿到街上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进屋子来,他要在临死前向这位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这条街很是荒凉,而且天很冷,女儿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哼着曲子走来的人,向他说明了父亲的请求。
“好吧”,那人冷静地说,“虽然我不是牧师。”
这个陌生人穿得很讲究,很快把凳子移近床边,坐下来,弯着腰,愉快地凝视着临终者的脸。“你说吧!”他说,“我不是借上帝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使你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获得轻松的感受。你有什么愿望?”
老人突然微笑起来,高声说:“我想再一次看到我的妻子,就像年轻时遇见她的样子。想看见太阳,想看见百花齐放的春天。但这是不可能的,先生,您不要为我的蠢话生气。”
那陌生人站起来,看到了角落里一把破旧的翼琴,说:“好吧。”
悠扬的琴声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颗玉珠被抛到玉盘里。
“听吧”,陌生人说,“听吧,看吧!”
他弹起来了。这把破旧的翼琴第一次纵声歌唱,它的声音充满了整个小屋。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在床上欠起身来,“我看见和妻子相会的第一天,她因为慌乱打翻了一罐牛奶。”倾听着琴弦发出的河水的潺潺声,他喃喃而语。
“难道你没看见?”陌生人一边弹琴,一边流畅地说,“黑夜逐渐淡去,天空变成了蔚蓝;温暖的阳光从空中射下来,你家门前的树上不是已经开满了花吗?”
“这些我统统看见了。”老人喊着,贪婪地大口呼吸着,手在被子上摸索。他喘息着说:“我像许多年前一样看到了这一切,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谢谢你为我所做的。”
“我叫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陌生人回答。
一位音乐家,让一个失明老人在临死前看到了阳光和春天,这归功于他深厚的艺术功底;而他能走进那间破旧的木屋,对着穷苦人演奏,正体现了他善良的本性和伟大的品格。
7.宽容的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可也许因战争的缘故,动
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
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放下即宽容。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8.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