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0600000013

第13章 刚柔并济,批评学生要会用两手

在教育里,历来有“红脸”和“白脸”之说。有些老师喜欢扮演“红脸”教育学生,还有些老师喜欢扮演“白脸”教育学生。但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单纯地以这两种面孔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难总是起到教育效果的。

我们老师如果总是坚持扮“白脸”,严厉地批评学生,就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认为“反正我做什么都不对,随你们去吧,我做我的”。还有的学生会悲哀地认为,也许我天生就做不了让老师夸奖的事情,否则老师怎么会总是批评我一个人呢?既然这样,我就凑合着混吧!就这样,经常被老师严厉批评的学生,就开始破罐子破摔了。而老师如果一味地扮“红脸”,用“吴侬软语”批评学生的话,则会纵容他们,让学生变得更为“娇气”,更听不进对自己不利的话。

学生时期是建立是非观念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学生真的应该受到惩罚,那就让他接受这次痛苦的经历吧。因为如果在每次的惩罚中,都会有更大的温暖等待他,那他就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也许我的做法是对的,只是作为老师的一方不太喜欢而已。”既然过于严厉与过于温柔的批评,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那么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就应该刚柔并济,该硬时就刚,该软时就柔,这样,学生既能领会到老师的爱,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

案例一刘大陆是安徽铜陵市狮子山中学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刘老师是学校最好的老师。

朱够在学校是个公认的勤学上进的好女孩,这样的学生自然会受到所有老师的器重、同学的艳羡。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有学生向刘老师反映,说班上常常有人丢课本、丢参考书。经过调查,偷书人竟然是朱够。这太出乎大家的预料了。

尽管事实摆在眼前,刘老师仍然不相信这是真的。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刘老师把朱够叫到了办公室。

面对刘老师,朱够很紧张。

“朱够,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刘老师盯着朱够,严肃地说。

“我……我……”朱够结结巴巴地说不上话来。

“从事实上看,你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严厉地批评你一顿。但是,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学生。你那样做,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跟老师说说可以吗?老师一定会为你保密的。”

刘老师的话,让朱够升出了一种信任感,终于不再紧张了,开始了她的心灵倾诉。

原来,进入中学以后,朱够的成绩一直在下降,她自我感觉很糟糕,觉得别人都在超过她,这使得朱够特别烦躁。为了让成绩赶上去,朱够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学习。

这天早自习,她又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拿出课本想看书,可是眼睛盯着课本就是读不进去。一气之下,朱够把书摔得远远的,随手又把同桌的课本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以往,朱够不小心碰掉同桌的书时,都会赶紧捡起来,拍干净,可是这次她的心中竟然产生了一种发泄的快感。也正是这种莫名的快感,让朱够鬼使神差地拿起同桌的课本,趁着没人,干脆扔到了更远的地方。

自从发生了第一次之后,朱够就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好多次把同学们的书、笔记本、课外辅导书等偷偷拿走,找个没人的地方,先使劲地踩,然后再扔掉……

说着说着,朱够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好了!别哭!老师知道你不是‘偷’。因为偷窃的动机是把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可是你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动机却不是窃为己有,只是想把别人的东西损坏,使别人不能拥有而已。”说到这里,刘老师顿了顿,“不想把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又不想让别人拥有,你想想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够沉默了,陷入了沉思。

“如果老师没猜错的话,你在小学时,一定是成绩特别好的尖子生,甚至总是第一名。”

“您是怎么知道的啊?”

“是你前面的谈话告诉了我。一个考了第三名,就以为自己完了的人,以前当然比这更棒啦。”刘老师笑着说,“但是,你应该知道,初中不同于小学,你面对的竞争对手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此,你却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初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你就感到很不适应了。于是,你就很困惑:我这是怎么了?我这么努力,第一怎么可以不属于我?我不能让别人超过,这是不可以的。于是,你的心就陷入了困扰、混乱之中。为此,你就把别人的书和学习用具毁掉,让别人不能正常地学习……”

“是,是这样……”朱够一听老师说的正好是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急忙点头说,“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样清楚的目的……”

“呵呵!其实你不知道,我们许多行为的动机都是潜在的,是潜意识里的活动,是不知不觉就这么做了。可是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就会看清自己了。”停了一下,刘老师又问,“你知道你这是什么心态吗?”

“是嫉妒。”朱够立马接了上去,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真高兴你认清了自己。”刘老师继续说道,“嫉妒心和竞争意识的不同就在于:竞争意识是‘你好,我比你更好’;而嫉妒则是‘我不行,也不让你行’。所以竞争可以促进大家的发展,而嫉妒于己于人都不利。现在,关键是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健康的竞争意识来面对自己的学习。不过……”刘老师话锋一转,“如果你以后不能把嫉妒心转化为竞争意识的话,这种情况就还会发生。所以,我希望你回去还是要好好反省一下。”

第二天,朱够主动找到刘老师,和刘老师一起探讨怎样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刘老师的点拨下,朱够豁然开朗了,肯定地说:“老师,你就放心吧!以后,我绝对不会再因为这种事情麻烦你了!”

为了让大家不再把她当成小偷,朱够还主动在班会上向曾经被偷过书的同学道歉,并表示一定会尽快赔偿大家的损失。

就这样,经过刘老师的一番“批评”,朱够已经能够以良好的竞争意识对待学习了,班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丢书事件。

一天,白老师对班里的学生发了火。原因是男生小康的练习册作业做得一塌糊涂,而这些题目是她刚刚一一讲解过的,可小康居然张冠李戴,乱写一气。

这下,白老师不得不追究一下其中的原因了。

看到老师生气了,小康很老实地说出了原因:他上课根本没听讲。

这下,白老师更生气了,索性新账旧账和他一起算开了:开学两个多月了,他居然还是“麻木不仁”,对自己和风细雨的教育置若罔闻;他居然还是屡教不改,作业态度一如既往地“任务观点”:只求完成,不求质量。

更可恨的是班内类似他那种情况的男生还有几个。

白老师耐心地等待他们自我反省,自觉地改正。可是等了两个多月,他们还是没有改正,没有得到她预期的结果。

想到这里,白老师狠了狠心——不能再听之任之了,我要借机来个杀鸡儆猴。于是,她把手里批改作业的红笔重重地放下,然后把小康的作业本狠狠地甩在了讲桌上。

学生们从来都没见过白老师生这么大的气,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此时,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白老师想起了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段话:“一个人,只有懂得珍惜别人给予的爱,在乎别人给予的爱,才会让爱生出不绝的力量,从而引领自己创造出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

看来那几个学生是不懂家长和老师的爱啊!

想到这里,白老师一字一句地说:“人最可怕的是不懂得感恩。如果你们懂得感谢父母不辞辛劳的养育之恩,如果你们懂得感谢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之恩,如果你们懂得……你们就不会还是‘混世魔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白老师又拿起了课本,像没发生什么事儿似的,开始讲课了。

当天下午,小康就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地交给了白老师,同时发誓说,这是他利用中午的时间,请教同学的结果,没有一个字是抄的。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他听讲、做作业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那天,这个混日子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听了老师那富有哲理的话,我又一次受到了心灵上的触动。通过这一次的教育之后,我觉得我比以前长大了很多!”

偷窃按说是比较严重的错误了。一旦老师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给学生造成一种“偷也不是什么大事”的错觉。所以在偷窃这个问题上,老师绝对不能有半点妥协——需要当一回“白脸”。所以,刘老师首先就强硬地批评朱够,让她明白偷窃是不对的,是绝对不应该做的。

然而,刘老师知道,像朱够这种好学生,突然有偷窃行为,应该有自己的苦衷。如果仅仅批评她,也达不到教育她的目的,最好先听听她的解释。可是,这其中的原因,又不是强硬的批评所能“套”出来的。此时,就需要温柔的手段。

当听完朱够偷书的理由时,刘老师不再用强硬的态度教育她,反而变为“红脸”,想尽办法为她开脱,减轻她的思想压力。这样的温柔,让朱够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想着尽快改正过来。

然而,为了巩固教育效果,刘老师还是“强硬”地“警告”了朱够一下:尽管可以原谅你的行为,但是仍然要注意,否则你可能还会“旧病复发”。

就这样,在刚柔并济的批评中,朱够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根除了让她犯错误的根源。

刚讲过的题目,小康都做得张冠李戴,一塌糊涂,原因居然是没听课。这种事情,放在哪个老师身上,都会很生气,都会想批那个学生一顿。除此之外,开学两个多月了,他已经连续多次没有好好完成作业了。这样的学生,就应该给他来点硬的,采用“刚”的手段批评教育他,否则他依然会“麻木不仁”地做作业。

重重地摔红笔、作业本,实际上白老师已经通过行动批评了小康,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犯错的严重性,意识到必须要改了,否则老师该动真格的了。同时,白老师这一系列“刚硬”的“白脸”行为也让其他学生,尤其是那些混日子的学生,也不由得去反省自己,看看有没有需要改正的错误。

在重申了自己批评小康的良苦用心之后,白老师又换了一种“温柔”的“红脸”面孔,不再理会小康没完成作业的事情,而是开始授课了。尽管白老师没理会小康,但是谁都明白她沉默行为中的批评和指责之意。

这先刚后柔的教育手法,无不包含着白老师对小康的关心与教育,如此一来,他能不被“点化”吗?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老师一味的“和颜悦色”还真不行,还是需要来点儿“狂风暴雨”震震学生的。

批评的作用就好比“整容术”,可以使一张带有某些瑕疵的面孔焕然一新。然而,批评更像是在别人身上动手术,出了偏差就会伤人。因此,我们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就需要注意策略了。不是学生犯下的所有错误,都需要老师批评,学生才能反省的,也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老师严厉地批评的。那么,我们老师需要怎样把握其中的尺度呢?

1.讲究方圆之道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层的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既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让学生乐于接受管理,因此,应该讲究一点“方”与“圆”的艺术。

“方”是指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准则,“圆”是指班主任工作的情感策略。如果我们一味地按“方”行事,可能导致学生敬而远之;如果过于求“圆”,迎合学生的愿望,尽管师生皆大欢喜了,却不能真正落实教育任务,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所以,我们应灵活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

例如,在“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因为某学生没戴红领巾,学校扣了班级一分,同时还扣了他一朵小红花。同学们知道了,都纷纷指责他,而他此时也后悔得不得了,再加上胆子小,就哇哇地哭了起来。如果此时,老师再拘泥于原则,严厉地批评他的话,无疑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此时,我们老师应该“圆”一点,多关注一下学生的感情,安抚一下他。我们相信他一定会非常感激老师,并且会记住天天戴红领巾的。

2.注意冷热变换

班级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学生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对某些事情、某些学生,我们要趁热打铁,及时批评他们,以便让他们尽快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对另一些事情、另一些人,我们则应该延缓时间,故意不加理睬,然后再不失时机地批评、教育他们,这样效果也许会更理想。其中的尺度,需要我们老师对事对人灵活把握。

小风聪明调皮,任性自负。上课时,他可是个大忙人,不是碰碰前面同学的后背,就是拉拉同桌的小辫子。老师大声训斥他,他虽然会收敛些,可是却把腮帮子鼓得足足的,斜着眼看老师,满脸的不服和不屑。

对于这种情况,用“白脸”的方法硬碰硬对他显然不管事,甚至还会激起他的抵抗情绪,他的老师调整了策略。通过了解,老师得知小风的妈妈是继母,而且最近又给他添了个弟弟,这一切让小风感觉受了冷落。也许他的“无理取闹”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吧!老师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在课后采用“柔”的方法慢慢引导他。渐渐地,小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任性了。

事实已经证明,对小风这个处处惹是生非的学生使用“刚”的批评手段是无效的。因为小风要的就是通过惹是生非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换句话说,他就是希望老师批评他。这样的学生,要想教育好,就得换种“软”方法。在了解了小风闹事的原因后,那位老师采用“柔”的批评法,让他很快认识到了错误,并及时改正了不良习惯。

3.把握好严宽的度

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宽严适度。一句话,“严”要严得有理,“宽”要宽得有据。

通常,在以下几方面,我们可以从严治理:思想上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行为要有严明的纪律。

比如,某学生爱玩不爱学习,早上很早就出门了,可是他不到校,而是在路上玩。像这样的情况,老师就应该严格一点,立刻找学生谈话,严厉批评教育他,要他必须遵守纪律。

比如,某学生随手丢了一张纸,老师让他捡起来,他当面乖乖地捡了。可是,趁老师不注意,他却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对待这样的事情,老师就需要宽一点了。虽然尊师是学生必须遵循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必要因此对学生“出重手”。

4.视学生个性决定刚柔

刚柔相济体现了教育转化艺术的多样性,批评的刚柔与学生的个性心理有密切关系。我们批评学生,不仅要看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还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或者以刚制柔,或者以柔克刚,或者外柔内刚,或者刚中寓柔,这样区别对待才可以收到批评教育的预期效应。

通常,对那些消极颓废、行动散漫,或者自我意识淡薄、被动性强,或者不正视自己的过失,且爱察言观色、侥幸心理较强的学生,我们应当“下猛药”,通过语言、语调的强刺激,以“刚”促使其醒悟;对于反应快、脾气暴躁、否定心理明显、行为情绪化的学生,我们最好采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方式,以柔克刚,用商讨的口吻,稳定他们的情绪,然后再平心静气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改变他们可能存在的对抗动机;对性情机敏、疑心较重、自我防卫意识较强的学生,则应该刚柔并济,灵活多变地运用教育方法,以迅速冲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使他们较快地意识到老师的意图。

我们老师的批评教育,可以说充满了玄机和奥妙,但我们只要用心、用爱去运筹,就能化解矛盾,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过失和不足,进而顺利转化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他们成长为优秀学生。

同类推荐
  •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罗斯·斯图特说:“一则故事能改善与他人之关系,移人情性,使人恍然大悟,认识到‘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一则故事可使我们沉思生存之意义;一则故事或使我们依然接受原有的真理,或给我们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体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本书精选了100个活泼生动、浅显易懂却饱含人生智慧的哲理故事,每则故事后都配以“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揭示生活的哲理、人生的智慧、成功的钥节,让中学生朋友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做事做人的准则,学到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走上快乐成功的人生旅程。
  •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无须质疑,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驾驭下属。无论是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还是指挥作战等,都是在驾驭下属。
  •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在讲述15位国学大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和故事的同时,阐述了国学大师们为人处世、立身成才的智慧。
  • 潘石屹的坎

    潘石屹的坎

    他,地产大亨,身价不菲,拥有“华尔街夫人”,微博粉丝上千万,在这个房价高昂的时代,秒杀众多人的梦想。然而,市场坎、管理坎、媒体坎、家庭坎……样样他也曾遭遇过。浮华的光环背后,谁能想到他也经历了一路坎途?本书用大量真实的资料,详细记述了潘石屹由暴穷到暴富、引领建筑潮流的传奇经历,再现了他屡陷困局的艰辛创业路,揭示了他不做大多数、乐观自信、敢于正视危机的独特个性和智慧,对于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颇有启迪。
  • 思路决定你的一生

    思路决定你的一生

    这是一本青年励志书,书中围绕“思路决定心态、观念,左右人的习惯,影响人的态度”等观点,阐述正确的思路决定人一生的成就这一主题。
热门推荐
  • 超级全能学霸

    超级全能学霸

    一场旨在制造超能战士的失败基因试验让高二学生王灿不但获得了传说中的超异能力,大脑还意外地开发到了100%。在姹紫嫣红校园里,超级差等生将会以何种梦幻的方式完成惊天的逆袭,驯服傲娇的女神,荣登终极学霸的王座?墨非第三部作品《超级全能学霸》正式启航!
  • 凤战九天:绝品大小姐

    凤战九天:绝品大小姐

    21世纪,女王一朝穿越,异世大路大放光彩,可不知等待她的是?他,高冷是他的代名词,却不知遇上她,让你大跌眼球,不是说高冷,不近人情,更不近女色,拒人于十步开外……这些全不是,腹黑高冷情感专一……
  • 战苍决

    战苍决

    神高高在上,凡人终究渺小,神曾经也为凡人,谁敢说凡人不如神
  • 独魔记

    独魔记

    一息尚存、可塑真身,分身不毁、我既不灭,这是一个以分身强弱划分等级的奇特大陆。自上古时期,人魔大战不两立,然而曾经的魔族之主轮回降生,重生人族,是天意捉弄还是大道共鸣?新一轮的人魔大战一触即发,混在讨魔潮流里的新生魔主又该何去何从?
  • 乱世猎人第六卷

    乱世猎人第六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女明星的经纪人

    女明星的经纪人

    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能力:你知道每一个好莱坞女明星的档案,包括过去,现在,最重要还有未来;你知道她的演艺履历,知道哪一部电影将让她一举成名,哪一部她将主演的电影会票房大卖,哪一部将让她拿到奥斯卡影后,哪一部将让她拿到2000万片酬,你该再怎么做?你该做她们的经纪人,帮她签下本来就该她主演的电影。杰西卡阿尔芭的经纪人是他,艾米莉布朗特的经纪人是他,斯嘉丽约翰逊的经纪人也是他,等等。
  • 鹿总裁的霸道公主

    鹿总裁的霸道公主

    原夏氏千金夏苏羽,因为家族原因被迫被丢弃,却被他见到,成了他家族的掌上明珠,也因此改名换姓—鹿羽本文几乎为甜文。。
  • 听,雨落了

    听,雨落了

    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嘴角四十五度的笑容,是世间最美丽的笑容,如同樱花绽放般美丽。可是在我眼中再美丽的笑容也不及你的动人,而我也只愿看着你天使般的笑容度过我和你相处的每一天。在我眼中拥有那个天使般的笑容也只有你。——苏锦熙。那个纯洁的少年,纯洁的如同天使一般。仿佛有你在的地方便是纯净的美好的,也因为有你的那种纯洁,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感受到了那种纯洁的爱情和我从未有过的美好。可你又为何像恶魔一般,抛下我让我一个人在这个寒冷孤独的的世界里,让我感受不到一点点的阳光,让我不再有过四十五度的笑容。只给我留下一个孤单落寞的背影和曾经有过的美好。锦熙,难道我们的相遇就是一个悲伤而又短暂的梦...
  • 夕阳落去

    夕阳落去

    她因为一道雷电穿越到古代,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她因为被人下毒穿越到现代,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夕阳落去,只剩下一对身影,心心相印,走回属于他们的家
  • 查理九世之巨石阵之谜

    查理九世之巨石阵之谜

    英国的巨石阵一直被人们称作外星人的杰作···············这一天,多多看到了一个巨大新闻【巨石阵不见了!】他们去英国旅行,顺便调查巨石阵失踪案················等待他们的却是怎样的冒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