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晚辈,甄费人未至而声先到其实是一个很失礼的事儿,可是看着那小小的少年,一身宝蓝色的衣裳,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一本正紧的说着如此有担当的话,还有谁会去计较这些繁文缛节?相反,对着甄老爷有这样一个年少却刚毅,并且孝顺的儿子,众人都流露出了几分艳羡。
虽然说儿子总是自家的最好,可是想想家里已经老大不小,成婚成家的儿子还依靠着自己支撑家业,这边一个奶娃子却能说出替父亲承担家事的话,实在不能违心的说自家儿子比人家儿子好的话了。最起码这孝心,这气魄上就差了不止一筹。
至于这孩子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怀疑的,不不是怀疑,而是很有些确定,这孩子估计是不成的,虽然这孩子有胆识,有担当,也有孝心,可是管家理事却不是耍嘴皮子,不过他们这会儿的心思更多是想要劝着甄老爷这个他们当中学问最好的,不要放弃科举,所以即使明知道这样,还是想着怎么帮着想个法子,让他成行。
不过在说话之前,有一件事儿还是需要先做的,比如让甄费过来给众人见礼。
“还不快过来给诸位叔伯见礼?如此失礼真是欠教训。”
在众人的面前,即使是私下里对着儿子千疼万宠,也要维护一下严父的威严,甄老爷也不能免俗,自然是板着脸,皱着眉,口气满是训斥的意思,好在人家甄费胆子着实不小,不然只怕都能被吓着,怎么一个转眼,自家老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给叔伯见礼,还是头一次见面,那么所谓的见面礼自然是少不得的,那些个新旧举人一个个很爽快,直接扯了身上的玉佩,串珠什么的,就往甄费的手里塞,倒是让他又多了好些的私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甄老爷交的朋友,也体现了这一点,这些叔伯们一个个基本上家境和甄家也都相差不远,即使个别家境稍差些的,其实到了举人这个层次,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这里头也是有些说道的,读书人,中了秀才,那就可以不用服劳役,还能见官不跪,这在等级分明,尊卑有别的时代里,在这个家天下,绝对是个很吸引人的特权。同时也是读书人努力上进的动力,而在往上一步,成为举人,那就不是特权的问题,而是利益的问题了。
只要中了举人,那么第一,你就有了做官的资格,繁华地域里谋求一个八品县丞,主簿之类的小官,或者狠一狠心,有点追求的往偏僻地方去当一个七品的县令,这都是举人就能胜任的官职,只要你有门路,只要你能打点妥当,一切没有问题。大家都看过范进中举这片文章,自然也就知道范进中了举人之后,那一连串的改变,老丈人的讨好,同乡士绅的送钱,送房,说白了就是看到了他的潜力,看到了他的未来当官的可能性,这些人直接开始提前投资罢了。即使还不明白,那么想想秀才只能被称之为先生,举人就能被喊一声老爷,就知道这一步之差,差距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