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1500000027

第27章 T.46《庚申年》生肖邮票的市场效应

由于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设计图稿出自名家黄永玉之手,印量及存世量较少,又是中国生肖系列邮票的“龙头”,促使猴票的身价一路攀升。每枚票1984年市场价为30元,1990年达280元,12年间涨了3500倍。2002年达到每枚1500元,2006年底达到2400元左右,2007年底已达3500元以上,27年间市价翻了4万倍。20多年来,无论邮市如何大起大落,猴票始终坚挺,稳中有升,这无疑是新中国正常发行邮票中市场增幅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套邮票。

《庚申年》邮票的实际发行量究竟是多少,一直是集邮者非常关注的事。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5年版和1989年版中均注明印量是800万枚,1997年版注明的印量则是500万枚。而在1985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届三次理事会上,会长、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在讲话中曾说:“从客观原因上讲,一是形势发展太快,1980年猴年邮票印420万枚,那时并不紧张,今年牛票印1亿枚,是猴票的20多倍,还这么紧张。”此数字出自部长之口,应该具有权威性。那么800万、500万和420万这几个数字从何而来?

《庚申年》邮票的印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庚申年》邮票的印量原计划是800万枚,开印前没想到油墨出现了问题。因为印版上的猴毛很密,印刷这种雕刻版邮票需要使用专用油墨。当时邮票厂专用油墨库存不多,于是兑入少量铅印油墨。但使用铅印油墨不易干,印出来的邮票容易粘连。当时邮票厂发动广大职工支援印刷车间,把印好的整版“猴票”一张张散开晾干,但仍无法避免邮票的背面或多或少都粘有一些黑色墨迹。如此一来,印刷效率、成品率都很低,于是印量不得不大幅减少,把计划调整为500万枚,而实际上只印出422万枚。

这样的印量与其后的生肖邮票印量上千万甚至上亿枚相比已不成比例,加之当年“猴票”使用损耗很多,新票存世量更少。“猴票”成为新中国邮票中涨幅最大的俏票之一。

《庚申年》邮票印版的雕刻师是姜伟杰(北京人,1950年生)。他1971年进入邮票设计室,从事专业邮票雕刻工作。细细品味,《庚申年》邮票雕刻版印样堪称一件艺术杰作。近年,一批有姜伟杰亲笔签名的《庚申年》雕刻版印样,曾在国内外邮品拍卖会上亮相。

《庚申年》邮票雕刻印样频频被国内外集邮者竞拍,是因为它比《庚申年》邮票数量更稀少,品种更独特。但这种印样的真实数量有多少?是否全部出自姜伟杰之手?详情不得而知。这无形中又为“猴票”增添了新的谜团。

《庚申年》是中国发行生肖邮票系列的首套,由于当时国内集邮业务刚恢复,集邮者人数尚少。在邮票发行期间全国各地的邮政局(所)几乎都能随时买到,致使大量的新票在邮政通信中被使用掉。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猴票用于首日封、邮折、邮卡等邮品,还有些邮票公司把此票镶嵌在有机玻璃中做成钥匙链等装饰物。

1991年,一家邮局搞摸奖活动,8角钱买一个信封,里边千差万别。可能是几张明信片或邮票、小型张,也可能碰上猴票。一听有猴票,人们立刻来了精神儿,集邮的、不集邮的都拼命抢购。结果,邮局用几枚猴票就处理了大批积压的明信片。报载,国外某城市,出售衬衣的商人为了促销,采取每买一件衬衣,赠送一枚中国的猴票。

1996年11月,浙江省邮电局为了向社会拓展邮政储蓄,举办有奖储蓄活动,特等奖奖品是《庚申年》“猴票”整版!布告发出,反响强烈,一听说有整版“猴票”做奖品,多少人摩拳擦掌。谁料想省邮局库存中竟无“猴”可供,眼看开奖在即,火烧眉毛。领导亲自出马,四处找“猴”,最后动员一位集邮家无论如何要帮忙让出一版“猴票”救急,才算过了火焰山。

多年来,“猴票”一直是广大集邮者追逐的对象,每次邮票调价,“猴票”总是不断向上翻。于是许多人感叹:“什么时候买猴票都对,什么时候卖猴票都错。”因为在任何一个价位上吸纳都会有丰厚的回报。猴票的市场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生肖邮票,关注集邮,无形中产生了巨大的宣传作用和社会影响。

许多集邮起步较晚的集邮者,常常以是否拥有猴票作为衡量集邮水平的一种标杆,使其具有某种集邮资历的象征意义。许多不集邮者往往以猴票的市场价来感受邮市的冷暖,视其为判断邮票投资价值的参照物。近20年来,首轮生肖猴票产生的特殊市场效应,几乎使它扮演着如同邮市行情晴雨表的标志性作用。

同类推荐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当代的中国电影进行对比,反思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电影发展走势等。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热门推荐
  • 红颜风华录

    红颜风华录

    无论是前世或是今生,李遐玉的生命中似乎都充满了悲伤。然而,前世她只能郁郁而亡,今生却决不能让命运摆布自己。失去父母又如何?失去心爱的夫君又如何?她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信念,坚定地走下去。
  • 仙欲求魔

    仙欲求魔

    盗墓的发现成为几十年后的绝迹,业务爱好盗墓者靠着这本“图文密码”已然踏上星空古路,进入未知的一个星域!那里群雄逐鹿,高手如云!
  • 美妙世界

    美妙世界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欧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三个好哥们被闪电击中而来到未来,紧接着他们马上发现身处的未来是世界末日的6个月前:2143年5月22日。他们根本不是因为偶然而被召唤到未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为了让世界末日取消,以及让欧阳等人回到过去,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杰克·D·史密斯逼迫他们注射了三号美妙基因(超能力开发基因)!四个人立刻从平凡的学生升级成了拥有异能的末日战士!可是究竟是要他们怎样阻止世界末日呢?欧阳的异能‘逆转’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 枫飘夏末

    枫飘夏末

    一段无能为力的痴念,一段不得已的放手,终究都是过往了,现在只想珍惜眼前人,过着淡然的人生
  • 九天武尊

    九天武尊

    天下属于强者!武道可以通神,征战天下霸业!称作天下第一高手的圣王梁枫之子梁栖木被兄弟残害废掉了修为,却遇上神秘的凰女为其修补了经脉。天无绝人之路,拥有了第二次机会的梁栖木决定要勇猛向前,征伐武道的无上之路。一丝凤凰真血带来的神奇力量,神秘的体质充满未知的道路。强者恒强!梁栖木的实力随着血脉的激发,愈发的强大,但那,似乎还远远不到极限!凤鸣九天之上,当世武尊谁领风骚!?
  • 艾尔萨德战记:龙族的复仇

    艾尔萨德战记:龙族的复仇

    在阿尔沙提亚大陆上曾经有着高度的文明,其中一个文明叫艾尔萨德,这个文明的人民和传说中的龙族战斗了很久很久,终于消灭了所有的龙族,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万年,一万年后的艾尔萨德帝国不在有战争,一片祥和宁静,但一个月前,在国内的多处地点出现了异动,甚至有人目击到了已经灭绝的龙,就在这个背景下一个预言诞生了,一个叫“艾丽璐”的女孩是唯一可以解救艾尔萨德并打败龙族的人,于是一场与龙族的战斗再次打响了……………………
  • 凌灵学院

    凌灵学院

    他,是世界火系数一数二的高手,火系家族未来继承人的候选人。她,是拥有三系的天才菜鸟。他们的性格不合,想法却总是能想到一起,他们和同伴携手经历过许多不同的事,为了从学校毕业,他们共同努力,敬请期待凌灵学院!
  • 天生一对

    天生一对

    乔茵总想着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她喜欢的人。不想传递负能量。不想因为自己的破事而影响他们的情绪。然后有一天,有个男人告诉她,你没必要藏着掖着。你再丑也是我的女人。我接受的是你的全部。知不知道?
  • The Garotters

    The Garo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域地界

    神域地界

    本作者第一次撰写小说,若有不足之处,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