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26

第26章 茶与名人(5)

全祖望

(1705~1755)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绍衣,学者称谢山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旋受权贵排斥,不予鸿博试,遂辞官归家,专心著述,不复出仕。平生好茶。其乡产十二雷茶,首见于北宋晁说之诗,元入贡为绝品,全氏力证此茶早见于陆羽《茶经》:“按陆氏云;‘浙东以越中为上,生余姚(隋唐时属越州)瀑布泉岭,日仙茗。’盖实即明州三女山之物,特以余姚瀑布泉制之,遂误指耳。”其《十二雷者灶赋序》:“但十二雷者甚难致,而近日山人亦无识者,嘉植沉沦,甚为可叹。予自京师是,端居多暇,乃筑一廛(chan)于是山之石门,题曰‘十二雷茶灶’。将俟春日,亲穷其交(yao)奥而制之,因谋茶具甚备。《茶经》曰:‘是茶有二种,大者殊异。’其即三女之种乎?余因乞灵于茶神,以求其大者。先为赋之”全氏对唐代名茶十二雷有研究。

陈鸣远

(生卒年未详)清代制紫砂壶名家。号鹤峰、壶隐。清康熙、雍正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技艺全面,擅各式壶制。其壶款式、色泽精美,尤其是他创作的瓜果壶,有诗赞曰:“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紫棠色,上锓庾(信)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精,可与三代古器并列。”传世款式有“梅干壶”、“梨皮方壶”、“南瓜壶”等。现存的“四方轿顶壶”,壶盖有“鸣远”行书椭圆印款。其代表作有“四足方壶”等。

爱新觉罗·弘历

(171~1799)即清高宗。1735~1796年在位,年号乾隆嗜茶。多次微服访问杭州西湖龙井茶区。第一次写下《观采茶作歌》;第二次作《观采茶作歌》;第三次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其诗表现出对龙井新茶由衷的喜爱、对采茶、炒茶工艺细致的观察,以及对茶农的体贴之情。相传乾隆曾在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采茶,后人称这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至今尚存。曾品尝湖南“君山银针”,福建崇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民间流传乾隆嗜茶胜过皇位轶事一则:其85岁退位时,一位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幽默对曰;“君不可一日无茶!”

袁枚

(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出知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40岁起退隐南京,于小仓山房修筑随同。平生嗜茶,对“吾乡龙井”偏爱,其次是常州阳羡茶。70岁时游览武夷山,对武夷岩茶产生特别兴趣。所撰《随园食单》论述了数种名茶,并记述了多种茶制食品,如“茶叶蛋”等。

叶莲新

(生卒年未详)清代乾隆年间名士。广东梅县人。能诗好共。相传有家茶馆兼卖酒,叶氏为其题写对联:“为人忙,为己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为此传扬四方,茶客满座。叶氏还为一免费供饮茶水的茶亭挥毫题柱:“来不招,去不辞,礼仪不拘方便地;烟自奉,茶自酌,悠闲自得大罗天。”叶氏茶联,在茶界影响深,并为文化界所推崇。

杨彭年

(生卒年未详)紫砂壶名家。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个属江苏)人、字二泉。与弟宝年、妹风年同为制壶高手。其制壶精工,被人推为“当世杰作”。由陈鸿寿设计、杨氏制作,西山陈氏镌刻书画的作品,世称“曼生命”,为鉴赏家所珍藏。“曼生壶”融砂壶与诗文、书画于一体,将紫砂壶导人新境地。传世作品有彭年制文生(陈鸿寿)铭的“梅雪壶”、“会环钮壶”、“半部壶”,以及彭年制石梅铭的“四角方础壶”、“竹段壶”等、现上海博物馆藏有杨氏制作的“钟氏壶”一把,南京博物院藏有“彭年制曼生铭紫砂壶”一把,均为杨氏代表作。参见“陈鸿寿”。

陈鸿涛

(1768~1822)清代书法家。字子恭,号曼生。钱塘(个浙江杭州)人。以书法、篆刻著名,为西泠(杭州西泠印社)八家之一。嘉庆二十一年(1816)去江苏僳阳做地方官时,结识宜兴紫砂壶名家杨彭年,对杨氏“一门眷属”制壶技艺给予支持、鼓励。公余之暇,辨砂质,创新壶,绘十八壶式,请杨氏制壶,陈氏题铭。所题壶铭,注意与壶形切合,有独到之处。对紫砂茶具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参见“杨彭年”。

龚自珍

(1792~1841)清代文学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字援人,号定预备。道光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学识广博。所撰茶诗及多,如《会稽茶》诗,还著文把会稽茶与龙井茶作比较。

徐润

(1833~1911)清末洋行买办。字雨之,别号愚斋。香山(今广东中山)人。15岁到上海宝顺洋行,由丝茶栈房提升帮帐上堂职务。咸丰十一年(1861)任该洋行副买办,经营丝、茶等业务。同治七年(1868)后,自己开设“宝源祥”茶栈,专营茶叶出口贸易。经营地区在浙江、江西重要茶叶产地,成为上海商界知名人士。徐润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上海商务总会成立后,清政府派徐出任第一任协理。

程雨亭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业官员。光绪二十三年(1897)主持安徽茶厘局。对安徽茶业,特别是对皖南茶业颇多研究,提出改进产、供、销之建议。主张取消洋靛着色,扩大外销。著有《整饬皖茶文牍》。

震钧

(1857~1920)清代文学家。满族,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辛亥革命后改名唐晏。北京人。曾任江苏江都知县,江宁八旗学堂总办。生于清朝末世,长于忧患,遂寄情书画,潜心著述。辛亥革命后寓居南方,对茶学有研究,溯古论今,通过南北饮茶方法比较,提出自己的认识。所著《天咫偶闻·茶说》分择器、择茶、择火、煎法、饮法,对饮茶理论有建树,为后人研究清末茶文化和饮茶风情提出佐证。

刘仁贵

(?~1905)清代茶商。原籍山西,移居汉口(今属湖北)。在海关做抄班,结识俄人,任汉口俄商新泰洋行采购茶叶庄商,并开设广昌和茶庄。后任新泰洋行买办。不久,俄商又设阜昌洋行,经营茶叶出口贸易,聘刘氏任买办。至19世纪末,刘氏成为垄断汉口茶叶市场的买办商人。

张文卿

(1867~1931)清代茶商。安徽歙县潭村人。北京茶庄“张一元”的创始人。清光绪十年(1884)在北京“荣泰茶店”学徒,光绪二十二年(1896)摆茶摊。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花市大街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张一元茶庄”,1912年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1930年后又改为“张一元茶庄”。北京城区多数茶馆、澡堂、旅店、戏院均为其代销茶叶,并远销天津、河北、内蒙古和东北各省。经营茶类有红茶、绿茶、花茶、紧压茶、乌龙茶等。开创了邮购、电话订货、送货上门等茶叶促销的业务方式。

沫昌琳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长沙(今属湖南)人。时西北茯砖茶由兰州集中分销,东柜由晋、陕茶商经营,西柜由回民茶商经营。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总督左宗棠为充实税课,在兰州增设南柜,准许南方茶商经营,遂选朱氏为南柜总商。朱在长沙设朱乾升茶庄,在乌鲁木齐设分庄,到湖南安化购茶运至陕西泾阳压制茯砖茶,然后分销西北诸省,并经阿克苏、喀什输入俄国。为南方茯砖茶销售与出口作出贡献。

汪锡纯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绩溪(今属安徽)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创办“汪裕泰茶庄”,坐落在上海老北门外大街。后传给其子汪惕予,茶庄发展到四家。他在杭州南屏山建造“汪庄”,占地二十余亩,背山面湖,风光秀丽,为西湖风景点之一。

孙同元

(生卒年未详)清代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平生好茶,推崇“佳茗三绝”,撰《永嘉闻见录》:“余不近烟酒,而性最嗜茶。家乡龙井芽茶,虽香色并美,而味却甚淡。惟有一种名顶茶,叶亦不甚细而味独浓。以白沙泉水烹之,配以海宁之白甘贡菊数朵,真所谓色香味俱胜,足称佳茗三绝也。”

江灵裕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婺源江湾(今属江西)人。清光绪《婺源县志》:“贾于温州,总理茶务。”为旧时徽帮名茶霜之一。

朱文炽

(生卒年未详)清代茶商。字亮如。婺源官桥(今属江西)人。清光绪《婺源县志》载,朱氏“性古直,尝鬻茶珠江,逾市期,交易文契,炽必书‘陈茶’两字,以示不欺。牙侩力劝更换,坚执不移。屯滞二十余载,亏耗数万金,卒无怨悔。”

九、近现代茶人

郑世璜

(生卒年未详)清代官员。宁波道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郑为首,组织中国第一个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种茶、制茶、烟土税则事宜,曾到印度的阿萨姆、加尔各答、大吉岭,锡兰的科伦坡等地考察。回国后。写了考察报告,题为《乙巳考察印、锡茶土报告》。

刘峻周

(1870~1941)茶学家。广东人。曾在浙江宁波任茶厂厂长。后应俄国茶商波波夫之邀,赴格鲁吉亚帮助该国发展茶叶生产。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随带中国茶种茶苗和十余名工人到达巴统,至1900年发展茶园150公顷,建立小型茶叶加工厂两座,成为格鲁吉亚茶业创始人之一。由于他对发展格鲁吉亚茶业的贡献,1909年荣获“斯达尼斯拉夫”三等勋章;1912年在彼得堡举办的“俄罗斯亚热带植物展览会”上,他制成的茶获得展览大奖。他在苏联工作满30年之际,苏联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24年离开格鲁吉亚返回广州。

张宗祥

(1882~1965)书法家、金石学家。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精通中医。一生嗜茶。在《铁如意馆碎录》卷七《纪茶》一文中,认为茶是一种健康饮料,又是一味防治疾病的中药。生前藏有清乾隆团茶一饼,用以消食解醉。

马一浮

(1883~1967)当代诗人、书法家。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久居杭州。喜饮龙井茶,最爱喝云南沱茶。马氏自制茶具,善烹茶。品茶“人仙”,爱将品茗、吟诗和禅联在一起。饮茶独特。孙晓泉《马一浮的饮茶艺术》载:“例如紫砂壶中的‘茶锈’,他美其名曰‘茶山’……他说,有了茶山,水更清,味更纯,如此而已。”

胡浩川

(1896~1972)茶叶专家。安徽六安人。1920年毕业于安徽省立茶务讲习所,1921年赴日本静冈茶叶实验所学习制茶技术,1924年回国。1924~1949年历任上海园林场技佐,上海商品检验局技士,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安徽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皖赣茶叶办事处专员,皖南农林实验场场长,复旦大学茶叶系教授、主任,茶叶研究所主任。从事茶业检验、管理、经贸、教育、科研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筹建中国茶叶公司,并任总技师,兼任计划处处长和技术室主任。主持制定全国茶叶产销计划,茶叶收购、加工和出口标准及技术规程、规章制度等。1933~1934年与吴觉农合写《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祁红复兴计划》,专著有《祁红毛茶怎样复制》,撰写学术论文《茶类检验》、《茶树虫害》、《古代塞外之茶业贸易》等十余篇。

同类推荐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你从未改变

    TFboys之爱你从未改变

    在这个樱花的季节,三个懵懂的少年和三个美貌的女孩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春去秋来,那个十年后。你还记得我吗?是谁说过要爱我一辈子?摩天轮的爱恋,迟到的表白。黑板上的128vey8u,傻傻的爱恋。大街上的亲吻,有些难以忘怀。在这里,浅夏诺璃邀你一起进入本书。你,就是主角。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世间的爱恨情仇。领略人间的真爱,和友情的背叛。总之,欢迎你的加入。宇宙无敌萌哒浅夏诺璃至上
  • 太阴盛世

    太阴盛世

    末法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将要来临当天地灵气重现天地间时,又将会出现怎样的概况。在这时代巨轮中缓缓地碾压过来的不仅仅只是盛世。
  • 家有萌鹿

    家有萌鹿

    高傲的鹿晗大少爷,居然请我做经纪人?逗谁呢?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要求住在我家?堂堂大明星,居然住在一个小小的经纪人家?开什么玩笑哇?嗤!肯定有鬼。什么?你们都是串好帮的了?怎么可以这么卑鄙!暗恋我也不能这么偷偷摸摸吧?算了,饶了你们!在大明星鹿晗面前绝对不能丢脸……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贝尔图斯列国志——荆棘志

    贝尔图斯列国志——荆棘志

    贝尔图斯,古语中的“山与海之地”,在连年的战争中分崩离析。数不清的王国互相攻伐,耽于内斗;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侵略在即;神秘的预言拨开阴霾,带来希望的曙光;风暴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酝酿,暗影的手指悄然伸向山海列国。受尽战火洗礼的佣兵,囿于枷锁的公主,饱读诗书的学者,励精图治的国王,以身犯禁的蛮族武士,静默无言的杀手……在他们抗争的道路尽头,是毁灭,还是救赎?
  • 乱梦生

    乱梦生

    或许我们都似曾相识,只因我们前世路过,而画面,永远定格在了路过却不自知的那一天。
  • 半夏渐微凉

    半夏渐微凉

    江山难舍,君心难留,浮华一生,转眼便成指间沙;且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魂归天涯。她是王爷之女却身负天下之责,拯救苍生,只得将儿女私情放置最后。本以为遇上了命中所爱,谁曾想不过是有缘无分;与命中注定之人相爱相杀,宁可永别不愿相守。这天下她不要,真心亦不要,她只想忘却前尘,云游四海……
  • 不死者之王之无上至尊特别篇

    不死者之王之无上至尊特别篇

    “在一个不同世界线上展开的故事。原作overlord飞鼠因为失去了同伴一个人在王座之间等待游戏结束最后被转移到了异世界……噶!然而这个故事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安滋的同胞根本没有离开!安滋乌鲁恭全员依然健在这结果又会怎么样呢?玩游戏果然要玩到最后一刻才有趣啊!大家都等着这样的想法和飞鼠会长一同等待游戏终结。然而却阴差阳错的被转移到了异世界。在认识到这个事实的瞬间……herohero非常了尖叫.....飞鼠努力掌握情况......佩洛洛奇诺往泡泡茶壶扑去?……乌尔贝特发泄中二病患者的精神……翠玉录成了父亲?.....而塔奇米他...居然去拜佛了!王坐之间乱成了一锅粥……
  • 陆少的女人

    陆少的女人

    他爱她,深入骨髓;她不爱他,恨不得,想要时时刻刻的逃离他。
  • 异世穿越之绝世灵帝

    异世穿越之绝世灵帝

    一次逆乱的穿越,重生的少年得到一块神奇的七彩石头,从此得到上古的传承,凭借着坚韧的性格和惊世般的天赋,修七灵灭诸神,踏圣域破苍穹!看陆天明如何成就一代绝世灵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