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公司员工张东因为上班时间接打电话被车间主任雷涛逮了个正着,被扣一个月的奖金。
这天,因货未及时到达车间,员工们便忙着处理自己手头一些先前落下的活儿。这时,王小刚四下瞅瞅,见主任不在,忙掏出手机拨给他刚交的女友。谁知,正当他聊得起劲时,主任已经站在了身后。
主任用力拍拍王小刚的肩膀,很严肃地对他说:“你怎么也像张东一样上班时间打手机,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呢?”
主任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同事们还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主任的话还没有说完,张东就脸色铁青地站起来,大声质问雷主任:“今天我可没有打手机,你凭什么要把别人打手机的事跟我联系起来?你的意思难道是我的素质很低,只有我才会违反纪律?”
听他这么一说,雷主任哑口无言,很是难堪,连其他同事也都有了意见,弄得当时情境十分糟糕。
批评是一门艺术。尽管批评实施者出于一片好心,但由于方式方法不当,往往会导致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场面尴尬而不可收拾。车间主任雷涛在批评王小刚时之所以遭来张东的反感及其他同事的责难,就在于他没有注意自己的批评技巧。其实,在实施批评这一行为时,有些“雷区”是不能踏的。雷主任的行为就犯了四大忌讳:
一、忌对人。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在批评他人时要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人着想,尽量不在众人面前点名批评,更不能含沙射影波及第三者。而雷涛主任在指出王小刚的违纪现象时,顺口带出了张东,这就容易被人误以为雷涛借此事故意找张东的茬。
二、忌借题发挥。批评他人时,最好就事论事,切忌把“战圈”扩大化,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可以说,在针对王小刚上班期间偷打手机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一事,雷涛完全可以走到王小刚身边轻轻“咳嗽一声”或简单说一句“现在是上班时间,请注意点”予以提醒,没必要口气凌厉地当堂训斥当事人,更没必要借题发挥,将此事扯到张东身上。此种做法不能不给人发出一种“看不惯你张东”之类的错误信号,所以平白遭人贬损的张东,一腔怒火喷涌而出也是人之常情。
三、忌小题大做。“你怎么也像张东一样,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呢?”雷涛把个别同事上班做与上班不相干的“闲事”说成是破坏“车纪车风”,这种批评方式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扣大帽子的嫌疑,不能使犯错误的同事心悦诚服,也不会得到多数同事的支持。难怪在张东的一番直言反击后,雷涛会哑口无言,难堪至极,也弄得其他同事对他的做法很有意见。因此,批评时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任意夸大。
四、忌揭人伤疤。犯了事挨了批评,本身就受到了惩罚,心里肯定很是不好受。尽管事情已过去,但在张东的意识里,“扣发一个月的奖金”仍是压在心头的一团阴影。而雷涛可谓“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怎么也像张东一样上班偷打手机,不遵守公司纪律呢?”这种揭人伤疤的批评方式一下点燃了“战火”,让心里本就憋有一口气的张东“爆发”了。所以,我们在作批评时,应巧妙避开“敏感区”,千万别去触摸他人的旧疤,免得引火上身。
关键点:探望病人时,必须正确地运用“语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