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掌握好和“闷葫芦”型的人的说话技巧时,和他沟通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在公众场合,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类型的人,他们因为羞怯或其他原因,很少开口说话,如果是在长途车上,你身边刚好坐着这样一个人,那么你的旅途一定很无聊,因为即使你主动打招呼,对方也很难开口;如果是在集会中遇到这种人,你也会觉得无趣,因为他的沉默会影响气氛。可是,我们又无法完全拒绝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因为他有可能就是你的合作伙伴,是你的同事,是你的亲戚……当你不得不和这种“闷葫芦”型的人打交道时,为了让他开口说话,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直接提问
少言寡语者,即那些只说“是”或“不是”的人会觉得说话越少越自在。你应该利用而不是抵制这一特点。你也可以利用他们吝惜语言的特点,先弄清你究竟想知道什么,然后直截了当地提出只需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或者提出只需回答一两句话的简短而切中要害的问题。
第二,赞扬
即使是最害羞的人在听到赞扬时也会心花怒放。如可对他说:“你的专业知识在我们办公室无人能及”、“大家都喜欢你”、“你今天穿的衣服漂亮极了,很符合你的气质”,等等。再沉默寡言再吝啬词句的人,听到如此赞美也会开口说话的。等他开口后,你再抓住话题,引导对方说下去,就能打破总是你一个人说,对方听的尴尬局面了。
第三,引发议论
只要有合适的鱼饵,最不容易上钩的鱼也会上钩。为使不愿说话者打破沉默,你要用容易引起争论的陈述或问题做鱼饵。你可以围绕你想了解的主题,很有礼貌地提出疑问,这样对方就会“金口大开”的。
第四,不要打断
一旦你想方设法让不愿说话的人开了口,你就要把自己的嘴闭上。如果你在他们说话时插嘴,陈述你的看法,你就会使他们有借口停止说话。而此时,要再想让他们开口会非常之难。所以,在对方说话的过程中,即使你想到一个重要问题,或有什么高见,你都不要急着说出来。你要等到不愿说话者已经说完之后再把你的见解说出来。
第五,适当反馈
要想让不愿说话者继续讲话,你需要告诉他们,他们说的细节非常有趣、非常有价值。但注意,不要用语言来鼓励他们,这只会让他们分心。你可以运用身体语言,通过看得见的信号对他们作出积极反馈。如同意时点点头,赞许时微微一笑。有意识盯着说话人的眼睛,就好像也在说一件你从未听过的、有意思的事。
当你掌握好和“闷葫芦”型的人的说话技巧时,和他沟通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在公众场合第一次与人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好是坏决定着双方之间是否能够继续交往下去,也影响着日后双方之间交情的深浅。因此,要想打造自己超强的人脉网络,首先应该重视起来的就是自己的形象问题。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初次交往时,一定要尽可能设计、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并激发继续与你交往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