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正面反应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反应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阿伦森效应”或“增减原则”。
这一效应在心理学家阿伦森的一个实验中得到验证。
被试者为80名大学生,分为4组,每组被试者有7次机会听到某个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人谈论有关对他们的评价。
第一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缺点,不说优点。
第二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优点,不说缺点;
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优点。
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优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
所有涉及的缺点和优点都是模糊的,容易被认同。
当4组被试者都听完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各自说出对此人的喜爱程度。结果,最喜欢这个人的,不是第二组,而是第三组。
阿伦森经过分析认为,人们客观上都同意“人无完人”的观点,因此一味的褒扬会显得虚伪。先贬后褒,不仅被认为是客观的表现,还被认为是对方有交往的诚意。而先褒扬后贬抑的做法,不仅得不到“态度客观”的评价,反而被人认为是别有用心,所以第四组对对方的喜爱程度最低。
根据“阿伦森效应”,我们可以知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正面反应不断减少,那么就会激发别人的不满情绪。
国外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静,于是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大喊大叫。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但是他没有直接撵这些年轻人走。他出去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
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得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起来。
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
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
“一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从此,老人有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老人聪明地利用了阿伦森效应,左右了年轻人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如果懂得将自己的正面反应不断增加,就会得到别人的喜欢。有一则关于唐伯虎的民间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豪绅大摆筵席为老母祝寿,请唐伯虎赴宴。酒酣耳熟之际,众宾客纷纷祝贺,说了许多华贵的绮丽贺词。这时,再美好的辞令也显得很平常。唐伯虎来了一回“耸人听闻”,他向主人献了一首诗。
唐伯虎慢悠悠地对着寿星念道:“这个婆娘不是人。”
听完第一句,举座皆惊。大家以为唐伯虎醉酒失礼,都不知该怎么办。唐伯虎慢条斯理地接着念下去:“九天仙女下凡尘。”宾客拍掌称绝。
唐伯虎又念:“生下儿女都是贼。”
大家刚缓和的神经又绷紧了,鸦雀无声,只听他念出下一句:“偷得蟠桃献母亲。”唐伯虎的诗念完后,大家才恍然大悟,个个拍手称赞。
在这个故事中,唐伯虎就是有效利用了人际交往的“增减原则”,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他先是说一句似乎贬义的话,把大家吓一跳,然后他才说出褒扬的话,让人感到惊喜。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给人好感,要懂得将正面反应不断增加。例如,在说话时,可以这么说:“我记得你以前车技一般,现在怎么开车开得这么好?”
“开始我觉得你这人有些清高,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你其实是挺随和的一个人。我喜欢你这样的人——真实。”
“我觉得你早期的作品率直而过于感性,但是后期的作品真诚而理性,更有思想性。”
“他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而现在是著名影视明星。”
……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否定一定要为了后面的肯定作铺垫,所以,如果前面抑得过低的话,后面必须扬得意外,才会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