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2100000023

第23章 见山见水

网友大伟《万事随缘》一文贴出,在圈子内引起较大共鸣。大伟用青原惟信禅悟三段论来勘破人生烦恼,颇见灵性。青原山在吉安,是我老家所在地;惟信禅师也是我素来景仰的,所以感到很亲切。

很早就接触过见山见水三段论,但似懂非懂,时过多年,再来品味,不知是否从知见上(真懂一定要禅修实践,亲证亲悟)摸着一点边。

三阶段原文: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五灯会元》卷十七《惟信》

见山见水三段论,惟信大师以自身的参禅经历,揭示了由“原我”的素朴感受到“自我”的取相迷执,由“自我”的取相迷执到“无我”的憬然初悟,由“无我”的憬然初悟到“真我”的大彻大悟的禅悟过程,高度浓缩了禅的智慧。

第一阶段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个阶段揭示的是未参禅之前的“原我”之心所见和“自我”之心所见所感。

这个“原我”之心,我的理解应是人类出胎初期的混沌状态,可以说是一种童稚之心、素朴之心。以这个“原我”之心见到的山、见到的水,应该是一种混沌朴素的感受,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山不是水,水不是山,如是而已,没有沾染太多的自我感受,没有太多的取相分别。

随着不断的长成,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外在的“色受行想识”六尘不断接触,不断受到知识的熏染,人的自我意识逐渐摆脱混沌状态并不断得到强化,并由此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一切的分别心、取舍心。这个时候的物与我、主观与客观,是二元对立的。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人们看到的山、看到的水是独立于自我之外的客体;同时,人们把山水判然区分,既有山是山、水是水的肯定性,又有山不是水、水不是山的区别性。日本著名禅学家阿部正雄:“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二元性,在把山、水及一切构成我们的世界的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时,我们也就把我们自己与他物区别开来了。此中,‘我’是这一区分的基础,‘我’把自己置于万物的中心地位。”

佛家认为,生命沦沉六道,生而又死,死而又生,肉身的地、火、水、风四大和合之“我”缘尽而灭,但属于心识范围的“阿赖耶识”却不会散灭,保存着“自我”的一灵不昧,随着业风境浪六道轮回。这个“阿赖耶识”的前身即“如来藏”,也就是清净本性,它是清净无染的。无始以来,清净本性因无明妄起而不断受到客尘烦恼和习气熏染。这个清净本性如来藏和生生世世的习气染污混成的东西,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自我”的基因。阿赖耶识具有“一心二门”的特点,即心真如门(清净种子)和心生灭门(熏习种子)。一个人一生的所作所为、善恶贤愚都被“录影”在这个基因中。生命的一期生死走完后,阿赖耶识便进入中阴身,中阴身随着业力因缘进入下一期的生死。新的生命产生后,一般都有“隔阴之迷”,一出母胎,自我便处于混沌状态。然后随着“自我”的不断觉醒,阿赖耶识里面的一些先天习气就会逐渐明朗出来;同时在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中,新的熏染又开始产生,新的自我不断强化。真性起无明,无明生妄念,妄念起生灭,人被妄念蒙蔽,逐执妄为真,迷失本性,流浪生死。禅者的使命,就是要通过修行,净化熏染,灭除妄念,从心生灭门进入心真如门,彻见如来藏性,拥抱生命的本初,回到生命的大圆觉海,获得生命的永恒。

人由于执妄为真,以生灭心为“真心”,以四大和合的肉身的我为“真我”。这个“真心”、“真我”,成为坚不可破之“自我”。而从佛教来说,这个我是假的,是毕竟空,没有自性。由心所现的山河大地,宇宙万有,也都是假的,毕竟是空,没有自性。宇宙的真相是什么,就是不生亦不灭、不一亦不异、不有也不空、无始亦无终的绝对境界,没有差别、没有相对的圆融境界。在第一阶段,由“自我”的强化,相对观念的产生,个体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山水与“我”不再是一体的关系,而是独立于“我”之外的一个客体,一个被观察分析的对象。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个阶段揭示的是由“自我”的取相迷执到“无我”的憬然初悟。

这个境界就是禅者在经历长期禅定修习,踏破千山万水,四处参访善知,得到种种点拨后,逐渐有了开悟的消息。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观照到了万有一切究竟是空,人空,我空,物我两忘,诸法皆空,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都是空相。在这里,禅者在意识中达到了绝对的否定,通过否定消除了事物的相对性,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也是水,水也是山,因为山水的毕竟真相当下是空。这种否定的实现也是相当不容易的。禅师在接引学人的时候,不惜采取峻烈的机峰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有德山棒、临济喝的著名公案。在棒喝交加之中,禅者的分别心、思维心、逻辑心、取相心懵然中断,在中断刹那,桶底脱落,妄念截流,山河粉碎,大地平沉,彻见诸法空相。

悟到了“空”境,这是禅者的一大飞跃。但是佛家所指的“空”,指的是万法万有毕竟是虚幻不实,没有自性,并不否定假有。如果一味沉空守寂,就会堕入顽空的邪见。真空不空,真空能生妙有,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堕入顽空,就是所谓的枯木禅,是没有生命的禅,所谓“黑山鬼窟活计”也。顽空窒息禅的生命,妨碍真性发挥活泼的妙用。所以,禅者既成于空,更要防于空。

此外,禅者在悟到空境后,如果还有一个了悟的念头存在,那还不是究竟空。法融禅师独自在牛头山修习禅定时,有百鸟衔花之异。法融在定中忘却机心,忘却物我,是彻底的空境。但是他还有一个了悟之心没有忘却,所以说还是住与一个相对的空境,不能算究竟解脱,必须继续用功。

我们再来看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个阶段是真正证到“真我”的大彻大悟阶段。

在这个阶段,禅者空有俱遣,一念不生,破法执、我执,彻底泯除了物我的分别、主客的对立,截断了意路,消解了自他,打通了圣凡,融汇了生死,圆融了空有,证到了自他不二,一多不二,空有不二,生死不二,回到了本来清净的如来藏性。“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目,然后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五灯会元》)般若真境当下现成,山是山,水是水。一方面,“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另一方面,“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做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碧岩录》)。在这里,既看到了差别,又看到了平等;既看到了个体,又融通了共性;既悟到了真空,又产生了妙有。所谓平等,即普遍相、共相,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一月普摄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天就是地,地就是天,僧就是俗,山就是水。所谓差别,就是个别相,真性活泼,大用现前,万有万象,尽是法身显现;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僧就是僧,俗就是俗;平等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平等;真空产生妙有,妙有体现真空。

在这个阶段,禅者所见山水,不再是俗眼所见山水,而是道眼所见山水。道眼所见的山水,不说山是山,水是水,水是山,山是水,同时,山何尝不是人,人何尝不是水?人走进了山水,山水也走进了人;山水在“我”中,“我”也在山水中,自他不二,物我一如,物我相融相即,妙契无上圣境。

《华严经》有四法界之说,惟信大师见山见水三段论颇与之相契,但更显得活泼灵动,富有诗意。这也是印度禅与中华文化结合之后结下的妙果吧,这就是中华禅。

第一法界:事法界。生灭纷纭,千差万别,五光十色的现象界,性空假有,虽有非实。这相当于第一阶段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法界:理法界。一切万有万象,皆为真如本体所现,究竟平等无别,当体是空,但真空不起妙有,容易起断灭空。这相当于第二阶段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宇宙万有万象(事)与真如本体(理)相即相入。真如本体(理)衍生千差万别的大千世界和万千世相(事),大千世界和万千世相又统摄于真如本体(理),理与事,本体与现象,诸法和实相,涵融互摄,相融相即,圆融无碍。

第四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万有万象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真如本体的随缘显现,所以从本体角度上来讲,法法一如,事事一如。好比静水生波,水波无碍,故水水无碍,波波无碍。理生事,事显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第三、四法界相当于第三阶段的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凌晨投笔,推窗见月。但见月轮高悬,月映赣水,理事无碍;微风起浪,波波相叠,事事无碍。

好一个圆融的世界。

附:大伟《万事随缘》

有些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心情会忽好忽坏。这些天,又有结,有些郁闷。

先去日月经天先生的博客,正好看到他的新文章《安顿此心:素读〈菜根谭〉之三》,心里反复读着:屋暗推窗,即是明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实人生穷尽复通,关键在于不滞于一时,滞于一处,要学会知命,学会转化,学会移情,学会融通。

人在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情时,看这样的有着禅机的文字,感受是不一样的,感受一次深过一次。

死党之间,无论谁遇到问题,一定会第一时间见面。好在我们三家的物理距离很近,相隔总共不过千米,一条线上。也是一种缘吧。没有去茶楼,省钱。地点在老大家。

最近每个人都有些或工作或思想上的事情,需要私聊。现象说完之后,我们开始不靠谱地感慨起人生。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其实,人生的痛苦应该都是停留在第二种境界里。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真实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认可和欣赏的人,缺点也是优点,足够的包容,足够的感性。讨厌的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自己的情绪常常会被外界干扰,此一时,彼一时也。以自己的意志看待周围,要求别人,常常会自以为是。而其实,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

相互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自动对号。同时,我也给三人传达了从经天文章中学到的感悟,都似有所悟,尤其是我。这两天一直想着如何能做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般坦然、从容的出世状态。

回到经天文章中的一段文字:在历史上,始终能做到牢牢安顿心灵的,莫过于苏东坡。苏身负不世之才,怀抱天下之志,一辈子宦海波澜,起落沉浮,万里投荒,最后死于从贬地归途。他当过兵部尚书这样的大官,也曾经被贬到团练副使这样的小吏;他有过高中皇榜、纵横文坛的得意,也有身陷囹圄、九死一生的大难;他有兄友弟恭的亲切敦伦,也有割亲失爱的悲伤苦痛。但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没有使他那颗活泼的心灵消沉过,绝望过。他受政敌迫害,一贬再贬,从黄州到岭南,从岭南到海南,每到一处,都能将心安住,与命运和解。无论什么境地,他总能找到生趣,开荒,种菜,酿酒,做东坡肉,乐此不疲;无论什么境地,无论受到什么欺骗,都能做到对朋友诚笃,对家人友爱;无论什么境地,他都能保持细腻活泼的心灵,将周边的一切化为诗料,陶冶玲珑诗心。这应该就是朱光潜先生曾说过的“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的典范吧。

晚上,独坐书房。想着自己不能豁然的理由,想着身边的人和事,好像有渐悟的感觉了。又反复体会着开篇那个小故事。万事随缘。这个大师的万事随缘,便是一种超脱的智慧的人生状态吧。所谓万事随缘,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躁进,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意,不慌乱。

古人造字时,所谓的“悟”就是我要面对着自己的心。我多年来的习惯,当自己遇到重大问题不能解决时,除了多听别人的意见,最后,也一定会一个人静静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跟那个本我,也跟那个超我对话。今天亦是。

仍然是那些事,仍然是那些人,原本也是那要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原本的态度是刻意的,是自我控制所为。这样的情绪长久不了,忽好忽糟,因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因此更多地时候是自己为难自己。而今天再去看待这些,突然,从心里真的认为一切都原本就是这样,每个人、每件事都在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可,有什么理由要求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呢?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就是万事随缘的境界吧。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如释重负。

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有成就的智者,都是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见道得道,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因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同类推荐
  • 女人口才全攻略

    女人口才全攻略

    本书从女性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深入阐释如何练就金口才,并为女性提供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说话技巧,从而帮助女性朋友们赢得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自助类图书,从9个方面讲述态度在员工晋升、提职、加薪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导员工如何才能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自己在竞争中持有最大的优势。
  •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人人渴望成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更为强烈。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拥有更广的人脉?与人交谈时,怎样才能占据主导地位,吸引大家的关注?处于逆境时,怎样才能找回“好运气”,反败为胜?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找寻到幸福的真谛?工作学习中,怎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在本书中你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本书在情商的理论基础上,精炼出一套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训练方法。透过阅读,将大大地提升你的情商指数,获得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无形裨益。
  • 小事成就大事

    小事成就大事

    世界一流企业的杰出员工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好小事,能够抓住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饶有哲理的故事,向读者表明了一个关键的人生和工作准则: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之前必须做好小事!
热门推荐
  • 西游逍遥记

    西游逍遥记

    西游重生后,力求得逍遥。始知明镜里,不愿做小妖。
  • 酷变总裁的小娇妻

    酷变总裁的小娇妻

    夜晚寂静,一名弱小的女子被追杀,恳求一名男子救她,女子没有地方去就去了冷阿姨家,没想到冷阿姨要那名女子嫁给自己的儿子......
  • 苍冥之冢

    苍冥之冢

    东之苍冥,西为蛮荒,精灵南栖,北漠轮回。少年自迷失之地走出,外面的世界,各类种族,本命脉术,合脉术,冢术,二十八魄器,让他全然忘记了,他是谁?佣兵橄榄,盗贼九罪,杀手巢歌,他想闯荡自由,无奈自由束风。觉二灵,醒三魂,破四鬼,冲七魄,每一次的破茧,却还似在更大的一个茧中。未醒者,生苍冥,山水即世界!血脉者,身在苍,脉在冢!点点星空,处处世界!这里的世界!苍冥之冢,我来了!
  • 抑郁症自愈疗法

    抑郁症自愈疗法

    本书独特的思维视角、全新的观念,引导人们由被动医疗转向主动自愈。既然“病由心生”,那么自愈也必然要“从心开始”。《抑郁症自愈疗法》强调只要能突破思维定势,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就可以发现自疗抑郁症的“支点”——快乐。《抑郁症自愈疗法》根据亚弗列德·阿德勒的研究报告,以及心理学、行为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等多学科的智慧,并结合著者3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20多种自疗方法,适于所有希望远离抑郁症的人阅读参考。
  • 总栽追妻记

    总栽追妻记

    他是商界叱咤风云的传奇,她是一名落魄的千金,传闻他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从不多看一眼女人,可他却时时对她纠缠不休。宠她入骨。最后,她怒了,一气之下买票离开,可还未到机场,前面一群黑衣人直直走来,道:“嫂子,大哥在车里等你。”她无奈,逃跑计划失败,她看着眼前笑得妖孽的男人,一拳过去:“你丫的还想困住我?”“对,困你一辈子。”
  • 重生嫡女夺凤冠

    重生嫡女夺凤冠

    黄昏逝去。池塘边传来了几声凄厉的猫叫之声,渗人的很?一条黑影子闪出将她推下池塘?她遭继母和庶妹的毒手!在这一世她重生后要夺回自己的凤冠,她要磕死极品家人!进入皇宫她凭借宠爱一身想抢皇后大位。她不会生育有毛关系,她可以抱养别人的儿子做母后。最终,她爬上了皇太后宝座,却惨死在自己所拥立的小皇帝手中?
  • 今世武侠

    今世武侠

    女主瑶玲为完成义父的任务喜欢上了任务的目标男主辰逸,最终.............两人在一起一生一世。
  • 浅雪淡馨:幻境成凰

    浅雪淡馨:幻境成凰

    【此文已弃】林芊雪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林芊雪所处的地方,就是一个叫漓幻大陆的地方。原主白莲花庶妹的陷害,未婚夫的嫌弃。慢慢的,她在这个世界爱上了腹黑的王爷,慢慢的,他发现了她!竟是灵凰的转世!然而她是这世上至高无上的人。欧阳冥泽邪笑说:“小雪雪,本王来了哟。”林芊雪嘴角抽了抽:“呵,滚!”“好我们来滚床单”某王将某女扑倒在床。某女汗颜-_-||……
  • 倾城之姿:独步天下

    倾城之姿:独步天下

    她,惊才艳艳,却因无意获取组织秘密,被爱人背叛,组织灭口。身怀异宝的她穿越到顾家废柴嫡女顾汐寒身上。这是属于她的时代,管你什么妹妹,未婚夫,敢负她?剥皮抽筋!当星现异象,她重生而归!“喂喂喂!你谁啊,怎么在我房间?!”“娘子,不认得夫君了吗?”妖孽美男凑上前,“娘子若是不记得,本尊不介意让你记忆记忆”说罢欺身上前......“冥渊,你再来娘子这....呵呵!”夜殇璃拖着冥渊往外走,“那明明是我娘子,你一定是嫉妒我们!哼!”“明明是我娘子,什么?嫉妒?你这小子,不想活了?”屋内的顾汐寒微笑摇头,“这两个冤家哟~”.........
  • 雨落繁华,卿许一溪

    雨落繁华,卿许一溪

    四年前,由于命运的捉弄,而导致了他们的分离;四年间,他们为彼此守候,他未婚,她未嫁;四年后,未断的缘分使他们再一次重逢,曾经的爱恋加上从未变过得情意使他们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