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认为,赞美和掌声应该送给成功者,而迎接失败者的只能是批评。事实上,失败者脆弱的心灵更需要安慰和鼓励,如果你能为一个失败者送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几句赞美,也会让他感到“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从此对你感激不尽。
电影《董存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一次战斗中,战士们奋力杀敌,勇往直前。打扫完战场后,各班都要上报每一名战士在这次战斗中的“收获”。
有的战士自豪地说自己缴获了多少发子弹,消灭了多少敌人,还有的说自己缴获了多少步枪,多少机枪。到董存瑞时,他涨红着脸,一言不发,被逼得急了,才气急败坏地说:“子弹九发,没打中敌人,也没缴获任何战利品。”
按说,这样的战绩应该不算成功,但是,班长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当众表扬了他:“董存瑞同志,虽然你没有打中一个敌人,也没有战利品,但是你依然要受到表扬。虽然你是个新兵,但你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就冲你的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家也都得向你学习。”可想而知,班长的赞美对董存瑞的鼓励有多大。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定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他们得到鲜花和掌声,无可非议。但是,那些失败落魄之人呢?有谁注意过他们?
失败者一样为了某个目标也艰辛地跋涉着,他们付出的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比成功者还要多,但却因为这样或那样不可预知的原因,与成功失之交臂。虽然这是一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时代,但是对那些因失败而垂头丧气的人,我们难道能视而不见,不予理睬吗?这无疑又在失败者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更进一步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不能把目光只锁定在那些少数成功的员工身上,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全部送给他们,也应该重视那些曾经辛勤工作并为之付出的“失败者”,赞美对他们比对那些成功者更为重要。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因为这一天,最后一个轴心国——日本将要签署投降条约。
在太平洋上的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人们翘首以待,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上午9时,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现在甲板上,预示着这个令全世界瞩目和激动的伟大时刻马上就要到来。
随后,日方代表登上军舰,投降仪式开始了。
就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即将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他却突然停住了。现场数百名的记者和摄影师大惑不解,他们谁也不明白麦克阿瑟想要干什么。
麦克阿瑟转过身,招呼陆军少将乔纳森·温斯特和陆军中校亚瑟·帕西瓦尔,请他们走过来站在自己的身后。
麦克阿瑟的这一举动,让现场的许多人感到既惊讶,又忌妒。因为那两名军官占据的是历史镜头前最显要的位置。一般来说,应该属于那些战功显赫的常胜将军才对。而现在,这个巨大的荣誉却分配给了两个在战争初期就当了俘虏的人。
但很快人们就明白了麦克阿瑟的良苦用心。这两个人都是在率部下苦战之后,因寡不敌众,又无援兵,且在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多人无谓牺牲,才率部下忍辱负重放弃抵抗的。从他们瘦得像两株生病的竹子的身体、憔悴的面容、恍惚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战俘营中受尽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残酷折磨。
虽然说战争胜利结束了,但作为败军之将的温斯特和帕西瓦尔同样也是英雄,他们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样做出了贡献。
在麦克阿瑟的眼里,似乎仅让他们站在自己身后还不够,他做出了更惊人的举动。
他将签署英语日语两种文本投降书所用的 5 支笔中的两支分别送给了温斯特和帕西瓦尔,其余3支赠给了美国政府档案馆、西点军校和自己的夫人。
麦克阿瑟用这种特殊的赞美方式,向两位尽职的落难者表示尊敬和理解,向他们为保全同胞的生命而承受的个人名望的巨大损失和所受苦难表示感谢。
胜利者应该赢得赞美,而失败者也应该得到赞美的慰藉,这可以让他们治愈创伤,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不管是谁,如果能对失败者说几句赞美的话,那他必定将会被感激一生。因为,这就是“雪中送炭”的神奇力量。
成功与失败,强者和弱者,从来就不是永恒的,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变。所以,不妨多为那些尚未取得成功、暂时困难、失意者甚至失败者送去一份赞美和鼓励,他们比那些成功者更需要赞美。
身为老板的你是否知道,好下属是夸出来的。在传统观念里,老板总是认为称赞员工太多,员工可能因此变得骄傲自大,也会开始松懈,这是错误的观念。身为一位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成为一个为员工喝彩的领导人。
在公司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被肯定。谁愿意自己辛苦地付出了,却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一个员工老是得不到肯定,就容易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失去对工作的主动性。领导如果了解员工这一心态的话,就要随时表扬工作出色的员上,以激励士气、鼓舞人心。
吴惟贺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大型食品跨国公司,在中国它建有三个分部,这几个分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吴惟贺就是其中一个分部的经理。为扩大销售量,他前几天刚刚召集员工出谋划策,收效非常好。
员工张先生和李先生根据多年的营销经验制订的一套新的营销方案受到了美国总部老总的赞扬,吴惟贺自然高兴,可是他并没有说什么。
今早上班他早到了十多分钟,刚刚步入大厅时,正好听到了有人对话。他于是驻足细听。
“老兄,上次我们俩制订的新营销方案,真的是一流的方案呢,还只是我们自己的空想?”这是张先生的声音。
“唔……我们运用自己的营销方案已经见效了,这个星期的销售量不是明显提高了吗?我敢说这个营销方案是一流的!”李先生的声音很激动。
“是啊!可你能相信他居然对此只字不提?我知道他是个要求很高的老板,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尽心尽力地工作,但他至少应谈有点儿表示啊!”
昊惟贺自然知道,这里的“他”指的就是自己。
由此可见,赞美对于员工有多重要。但是有的领导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整天板着个脸,不愿跟下属打成一片,更不轻易表扬别人,还动不动就批评下属、惩罚下属,以为这样就可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虽然显示了自己的权威,但是却不能激励下属。
当员工呈现他最好的工作业绩时,你却视而不见,这样很容易让员工感慨,觉得何必这么辛苦工作、何必要求自己做这么多、做这么完美?所以,工作品质就会因此而渐渐下降。慢慢地,他们的工作表现必定也会变差。任何人都是需要赞美,需要被别人承队的。因此,当一个人费尽心机干完一件事后,你至少应该对他说句:“嘿,干得不错!”
有许多员工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抱怨自己几乎成了“隐形人”。虽然他们在公司里没有取得显赫的成绩,可是他们同样付出了努力和心血,并且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不偷懒,可是他们的领导对此却熟视无睹。领导们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这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也许你会说,他们实在是太平凡了,找不到会么值得赞美的地方。那是因为你没有留心,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善于从小事上赞美员工。
张霞是一位大型服装店的普通职员,一天上午,她发现新上架的一件衣服在做工上有严重质量问题,就及时把它转移到了顾客着不见的角落。值斑经理看见了,夸奖她能为公司着想,维护公司的荣誉,还决定给她加奖金。这让张霞有些受宠若惊,从此,她不仅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且到处赞扬那位经理有魄力,能力出众,自己的一点小成绩也逃不过她的眼睛。
还有林强,他在公司搞了一项发明,公司老总立刻对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随后就将其投放了市场,很快就取得了效益。在随后的颁奖大会上,公司老总除了为林强颁发奖金和证书之外,还给其父母、爱人、孩子买了不同的礼物,并且表扬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很难得,林强当场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公司的老总实质上并没有花费多少钱,但是他从老总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很大的精神鼓励,所以感动得掉了眼泪。
有多少人能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呢?况且大事也都是小事积累的结果。所以,聪明的领导不会等着下属做了大事再称赞,而是善于从平口工作细节中发现他的优点,并大大地夸赞一番。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我衡量的价值感,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成功表示赞扬。作为领导要充分认识的到这一点,这种方法不需要花费较大的心血和资金,简单易行,而且效果还明显。
下属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及时给予赞美,一定要让员工的心理产生满足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了认可,自己得到了尊重。从此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成为越来越优秀的员工。
[识破厚黑点睛]鲜花和掌声不仅应送给成功者,对失败者的赞美,更能激起他们努力奋斗的决心,也能使失败者对赞美者抱以感激。
当遇到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故意挑起事端时,不要一味退让,殊不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要针锋相对,“该出手时要出手”,当面摆平,不过,硬碰硬会带来麻烦,不如私下里通融,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