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处于这个复合体中的人,必然会经受许多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物质客体与精神自我的不协调和不统一。矛盾的错综复杂决定了人们在解决它时出现大量“二律背反”。为了外部世界的需求,不得不做出牺牲自我的抉择,于是,就产生了说违心话和做违心事等现象。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能拥有像诸葛亮这样的股肱治世能臣是历代多少帝王的美好愿望,隆中一对,三分天下,出师一表,奠定蜀中,诸葛亮的治世之才,无人有异议,特别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更是令世人赞不绝口。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当面告诉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意思是说,你与丞相之间的关系,就像父与子的关系一样,凡事应多咨询他然后再做决定,诸葛亮受此重托,亦不敢懈怠,事事关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意思是说,政事不管大小,都由他来裁决。
诸葛亮北伐前夕,刘禅已年满22岁,正是少年才俊、英姿勃发之时,而诸葛亮还是一百个不放心,“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意思是说:考虑后主年少无知,是非难辨。于是特派心腹大臣董元担任侍中一职,统领“卫戍部队”,“监管”刘禅,“后主益严惮之”。刘禅自然会很害怕,故在诸葛亮面前总是谨小慎微,噤若寒蝉,而在刘备逝世前,诸葛亮却曾感叹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即刘禅非常聪明,进步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虽半信半疑,但还是宽心地表示如果真如此,我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可是,只几年的工夫,诸葛亮对刘禅又做出天壤之别的评价,把刘禅的智商贬得一塌糊涂。当然,不排除诸葛亮有违心和宽慰刘备的意图。
人都想自由自在,都想随心所欲,但是,世界从来不是看你的眼色行事的,倒是相反,我们每个人常常被动地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们不仅有自身还有环境,不仅有现在还有未来,不仅追求实现自我还在追求安全、友爱和形象。奉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心愿换取平静、尊严和良好的环境还是十分必要的,尽管你对这种自我背弃并不很乐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违心都有痛苦,弄得巧时也可以给人生带来风光。比如,你的上司十分喜欢听好话,偏偏你又不得不指出他的差错,这时你开门见山直言要害当然既省时间也符合你痛快为人的个性,但是,那样的话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本人都将很糟。如果你试着先讲一通上司的成绩,再讲出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尽管那些优点是勉强的,有些还不单属于他一个人,然而,却使上司既改了差错又让他对你刮目相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仅要自己高兴,也要大伙高兴,他人如果因为你的服从和委屈而有了风光,也不会少了你的那一份。当然,这风光也不会无限。如果你处处由别人支配,事事处于无自我状态,把自己规范成一钵盆景,只要别人喜欢,别人满意,自己扭曲成怎么奇怎么怪都可以,那就怎么也风光不起来了。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制度、礼仪、习俗无不作用并制约着我们。台湾作家罗兰说:“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成天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争,过他自己想过的生活。随着社会文明的深化,人际间的纵向联系会日趋淡漠,但横向联系只会加强。如果你在交际中没有妥协、忍让和迁就,那就有可能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纵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将你牵制得疲惫不堪而无法前进。所以,虽然妥协、迁就都有“不得不”的心态,但仍不失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贡献有偏高的估计,为了保护这种偏高带来的进取心和期望值,我们,特别是领导应当多看他人的优点,少说他人的缺憾。当然,这一多一少,无疑会偏离真实,也有了违心的成分。但是,这确实是促成并发展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成功经验。只要优点是存在的,都应挖掘;只要缺憾无损大体或可通过暗示而改正的,都应避讳。为了群体和未来我们都有过献身和忍受;为了增强实现目标的合作我们都不应以自己为中心;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或许有过委曲求全;为了争取人心甚至我们都有过“这样想却那样做”的经历,都曾扮演过“两面派”。为了融洽和顺利,违心应得到允许。
当然,这不能包括虚其表面,用以心计(除非对付敌人)那种“违心”,因为,那是超出道德规范、蓄谋策划的行为。
违心,有自我压抑,也有融合群体的亲和力,既可以是软弱者的自保,也可以是奸诈人的烟幕。它像一杯白水,可以放糖浆,可以放柠檬、橘汁,也可以放毒药。如何让违心违在情分上,又符合天理良心,是现代人必须悟出的答案。
[识破厚黑点睛]
1.必要时说点违心话,做点违心事。
2.让自己高兴的同时,让大多数人高兴。
3.学着偶尔妥协、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