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3200000018

第18章

招工时,李钟和黎厂长较上了劲。出门打工,有了这样大量招工的机会,又有介绍人进厂的权力和能力,谁不乐意帮帮自己的亲朋老乡?在当时,招工能说上话的,只有李钟、黎厂长、老乌和王一兵。老乌到瑶台打工,一个老乡都没有结识,因在外混得不怎样,也没有老乡来投奔或是主动联系他,因此招工时,老乌并未介绍人进厂;王一兵是温州人,都说中国人中,最有经济头脑的,当属温州人和潮州人,温州人又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因此温州人到南方进厂打工者甚少,王一兵也未介绍人进厂。李钟和黎厂长,都是在外打工多年,人脉广,认得各种各样的技师,广西和湖北,又是劳工输出大省,因此招工时,两人都介绍了大批老乡进厂。

两个模具师傅,一个调色师,一个晒版师,都是湖北人。这些师傅又介绍了三、四十个自己的老乡,于是,工厂的技术部门都成了李钟的人;而像质检、仓管这些文职部门的负责人,多是黎厂长介绍进来的。写字楼的文员,自然是黎厂长介绍的,那时招文员,是否会流利的粤语,尚是重要硬性指标。人员初定,尚未见有何不妥,时日略长,厂里就渐渐形成了两股势力,以李钟为首的湖北帮,以黎厂长为首的两广帮。湖北帮差不多占据了厂子里的主要技术部门,两广帮则占据了管理和文职部门。就好比一个将、一个相,一个武、一个文。新厂开工,千头万绪,黄叔自然没有注意这些,招工是黄云瑶的人事部负责,黄云瑶说到底是个刚出校门没多久的大学生,只要是李钟和黎厂长大力介绍的师傅,她都优先考虑了,认为这样知根知底,能力上有保障,其他倒没有多想。在这两股势力中,老乌自然和李钟更近一些,王一兵和李钟关系也不错,他也不大看得惯那些广东、广西佬,他们仗着会说粤语,又有厂长撑腰,在厂里,比起湖北佬来,要嚣张得多。况且两广人说话,口头禅里的脏话比较多,一口一个“丢你老母”,也未必就是在骂人,但在外省人听来,却是相当不舒服的。

大家都有了合适的岗位,只有老乌的位置迟迟未能落实。自搬厂伊始,老乌就在打杂,他当真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抬机器、搞卫生、跑上跑下的。厂搬完了,别人都有正事可干,他还在打杂。老乌心里直犯嘀咕,现在生产都集中在一块了,不用两个车间跑,他这所谓的主管,肯定用不着了。老乌就有了紧迫感,害怕好不容易跟着黄叔熬到今天,厂子走向正轨之日,却是他被淘汰之时。老乌不想此时被淘汰出局,多年来,他一直跟着黄叔,一是出于报恩之心,二是对于出厂找工不自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坚信黄叔的工厂会发展起来,不仅会有今日之局面,将来还会走得更远。老乌相信,他也会随着黄叔的企业一起成长。然而当工厂上规模后,他才慌了,厂长这样的位置,是永远不会落到他头上的。论管理、论手段,他比不过黎厂长,论技术、论能力,他比不过李钟。老乌唯有寄希望于黄叔,相信这么多年,他的表现,黄叔是看在眼里的。

老乌一直在等,搬到新厂,都开工好几天了,黄叔还没有安排他的工作。老乌想,黄叔忙完这阵子,就会安排他的。可是眼看一个月过去了,一个半月过去了,黄叔似乎已把他遗忘。人事部的黄大小姐似乎也把他忘了,一天到晚,老乌在厂子里不知所措,只好到处找事做。可又帮不上手,一个萝卜一个坑,所有的事都有人在做着。那段时间,老乌当真是惶惶不可终日。想找事做,又没事做,又不能闲着,闲着更显出自己的无关紧要了,于是老乌就到厂子里转,从一楼的注塑车间、模具房,转到二楼的印刷车间。印刷车间现在的环境好多了,封闭式的,装了排气扇,也是厂里除了写字楼外,唯一装了空调的地方。就算是这样,走进印刷车间,那种强烈的天那水气味,还是刺得人受不了。老乌就去看植毛组的人做牙刷,看包装组的人做包装,又去到三楼的仓库看看。厂子里大部分员工都是新招的,并不认得老乌,看老乌这里转到那里,都觉得挺好奇,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可以不用干活,整天在厂里闲转。老乌实在憋得难受,就帮黄叔洗车。黄叔现在开了辆黑色奥迪,老乌总是把黄叔的车洗得锃亮。无车可洗时,他就帮杂工上货、下货,当起了搬运。有时司机也会喊上他一起出车送货,这样,他跟着车去深圳、去广州、去东莞、去中山、去珠海、去佛山,去长安、去厚街、去常平、去凤岗……把珠三角的大、中城市和小镇差不多跑遍了,对珠三解的繁荣,当真是惊叹不已。

送货时,厂里的一些废旧纸箱,天那水桶,司机就拉了去卖钱,有时会给两个杂工一人分上十块八块钱,也给老乌。老乌说:“这钱应该交给老板,我不能拿。”司机骂:“丢,死脑筋,老板才不会在乎这点小钱。”后来,司机出车时,就不叫老乌,嫌老乌碍手碍脚,想捞点外快,又怕老乌去告状。老乌又无事可做了,依旧在厂里到处转,见事抢着干,努力不让自己闲着,实在找不到事,就去厨房帮厨工择菜,拿工资时,却还是过去当主管时的那份工资,弄得老乌心理压力挺大。也不知是谁,给老乌取了个外号叫“飘”,说他一天到晚从一楼飘到三楼,又从三楼飘到一楼。又由飘联想到“幽灵”。老乌又多了一个幽灵的绰号,仿佛老乌是他的正名了。老乌想,这样下去,不如辞工。他找到李钟商量,说:“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黄叔肯定是不好意思开除我,又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我,安排我当个普工吧,说不过去,安排我当个主管,又觉得我没那个本事,你说是不是?”李钟说:“这个我说不准。”老乌说:“我不能做那种没脸没皮的人,不能让人觉得我是一条癞皮狗,赖在厂不走了。”李钟劝老乌:“你傻啊,没事可做怕什么?还落得清闲,只要给你发工资,你现在干杂工的活,拿主管的工资,这样的好事还想着辞工,真真是傻到家了?”老乌又去找王一兵诉说心事,王一兵倒同意老乌的分析,说:“黄老板也许就是在等着你辞工呢。”老乌说:“做人得识趣,我不能让黄叔为难。”于是,就写了辞工书。老乌的辞工书写得很真切感人,句句发自肺腑,想从前、忆当初,说到他饿倒瑶台村头,是黄叔救他一命,因此一直心怀感恩,跟着黄叔,眼看工厂从三个人发展到今日之规模,他为黄叔高兴,但他一无技术、二无文凭,人长得又丑,实在上不了台面,现在厂里没有他的位置,他不想白拿黄叔的工资,因此,他提出辞工。

老乌写好辞工书,给王一兵看。王一兵沉默良久,叹口气道:“李生,你是好人。现在,你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黄老板不用你,是他没眼光,他会后悔的。”老乌把辞工书也给李钟看了,李钟把他骂一顿,顺手欲撕掉辞工书,被老乌一把夺过。不过,老乌写好辞工书,并未交给主管人事的黄小姐,而是把辞工书塞进了黄叔的办公室。辞工书塞进去后,老乌的心反倒平静了。他在等着老板或是黄小姐找他谈话,结工资,他甚至把这两年渐渐积起来的行李都打了包。他对李钟和王一兵说他已把辞工书递上去了,李钟摇头,说老乌是没有吃过亏。是日晚,李钟请老乌、王一兵,还有几个做主管的老乡,觅了家大排档,吃晚饭。喝酒时,李钟对老乌说:“你不用担心,这些年来,我还是结交了些朋友的,你出厂了,我帮你找工。”又对其他几个主管说:“老乌是我打工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朋友,他要不是脸上这块胎记,早当上厂长了,现在他辞了工,你们都要帮他想想门路,找份工,记住了,出粮不准的厂不要介绍,工资低了的工作不要介绍,最好帮他介绍当个仓管什么的。”几位主管都说:“李钟你发了话,我们都当自己的事来做。”老乌感慨不已,遂觉打工路上自有真情,人小物行事,亦有豪气干云之处。

辞工书上交一周,老乌依然无事可做,是日正帮杂工下货,听得厂里广播喊:“李保云,李保云主管,请到人事部,黄小姐找。”老乌还在帮杂工搬运东西。站在一边的司机说:“李保云是哪个?注塑部的主管好像不叫李保云呀。”老乌这才灵醒过来,说:“呀,叫我。”慌得手也顾不上洗就往写字楼跑,心里倒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到得写字楼,文员对他说,“黄小姐叫。”老乌去敲人事部的门,黄云瑶在里面喊请进。老乌进去。黄云瑶说:“老乌你坐。”老乌就在黄云瑶的办公桌对面坐下。黄云瑶又给老乌倒上了一杯水。老乌接过水时,发现手上黑糊糊的,有点儿不好意思接。黄云瑶说:“你在干嘛呢,这一手……”老乌说:“没事做,帮杂工下货。”黄云瑶说:“那是杂工的事,不是你做的。”老乌说:“我这不是没事可做吗。”黄云瑶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来,递给老乌,说:“这个还给你。公司不接受你的辞职。”

老乌傻了眼,说:“我一无技术,二无文凭,又长成这样,厂子里用不着我,我不想白拿公司的工资。”黄云瑶笑了起来,说:“你这个老乌呀,真是个实在人,老板没有看错你。是的,你是一无技术二无文凭,可是你有一样,是别人比不了的,就是你对老板,对工厂的感情,还有你的人品。”老乌低下头,鼻子发酸,眼眶就湿了。想:“有大小姐这句话,现在就是让我当杂工,当保安,都心甘情愿。”不过老乌心里这样想,嘴上可没这样说。黄云瑶说:“老板把你放到最后,是要把最重要的工作安排给你。从今天起,你就是瑶台厂的总务总管。”老乌惊骇道:“我,总务总管?那,现在的总务主管呢?”黄云瑶说:“你听清楚了,他是主管,你是总管。”黄云瑶说:“你知道的,现在的主管是我表哥,可老板还是决定让你当总管,知道为什么吗?”不等老乌回道,又说:“这是因为,老板最信得过的人是你。”

同类推荐
  • 夜火车

    夜火车

    《微阅读1+1工程:夜火车》作者常聪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守宫砂

    守宫砂

    《守宫砂》,明清通俗小说,属传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120回,正如作者序中所言“稗史”“助正史之不足”,讲述明武宗时的英雄豪杰和忠奸贤良事。
  • 捡漏王

    捡漏王

    慈禧西行归来,为搜集八国联军入侵时京城流失的皇宫中宝物,在琉璃厂秘密开店,调督窑官蔡守信担任掌柜。冯招财等掌柜不知道他有宫中背景,多次刁难,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鉴宝、争宝、捡漏的故事……慈禧去世后,万宝堂沦为民坊,更名一宝斋,掌柜蔡守信遭到聚鑫斋冯招财的打击报复。冯招财带日本兵抢劫一宝斋,挟迫蔡守信打开密室。蔡守信要求放掉家人后,领日军中佐与冯招财进入密室,引爆炸药……日本兵挖开一宝斋密室,发现并无宝物,便四处捉拿蔡守信家人,但音信皆无,从此,一宝斋的大量宝贝成为了迷。多年以后,有个老太太领着一对中年夫妇来到了琉璃厂……
  • 遇见你

    遇见你

    《遇见你》由吕玫著,小说主要内容是:29岁的单身海归女胡照照,原本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一个人在上海寂寞而疲倦地生活。父亲在场急病之后想要离开母亲,让原本游离在家庭之外的她,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要,辞职,逃离上海,在老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并开始探求父母纠结一生的恩恩怨怨。对婚姻的质疑,对爱情的失望,对未来的灰心,都将在这一场心灵穿越之旅中求得答案。 《遇见你》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 千古公主解忧(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千古公主解忧(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故事。她是汉武帝时代继细君公主之后,又一个深明大义、远嫁乌孙的和亲公主。貌若天仙,立志献身歌舞艺术的她忍辱负重,先后嫁给三个乌孙王为妻。她一生费尽心血,饱受磨难,竭力维护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尤其是和乌孙人民的血肉联系,维护时代必不可少的“和亲联盟”,成功粉碎匈奴贵族对乌孙的颠覆和侵略,并为西域成为伟大祖国的一部分作出了众多艰辛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罪案

    罪案

    本书根据社会真实案例改编,共八卷,由八个罪案组成,希望给人以警示,给人以思考,珍爱生命,远离罪恶。
  • 知空蕴禅师语录

    知空蕴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水墨淡香:三国女将

    水墨淡香:三国女将

    “涵治慕玺,你我今日就在此单挑,无论谁输,今日败仗之后,身挂白旗在这两军之间,骑着马跑上着三圈。你看如何?”凌烁语羲身穿紫色铠甲,站在两军阵前手提紫英花枪威武的喝道。“既然凌将军都开口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涵治慕玺霸气回应着。(本文纯属虚构!)
  • 九天灵神

    九天灵神

    灵海种灵种,灵种孕灵神,逍遥天地间,举世亦无双。我本无情人,奈何有情心,这是关于情与爱的故事。通俗版: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或许不是猴子,也有可能是......
  • 群鸦盛宴

    群鸦盛宴

    财富,名声,权力,世人所追求的一切虚妄的成就,让整个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人们,趋之若鹜的沉沦其中,在一场场阴谋与背叛中揭露的人性阴暗。我欲为王!像所有人一样,趋之如骛的投身其中,让这个世界迎来了“暗黑时代”。
  • 何以功成

    何以功成

    一个自鬼谷山脉走出的少年,被命运的车轮推动着不断卷入各种争斗的漩涡,十万大山初次扬名、南疆天水拍卖遇险、南越夏阳皇子夺嫡,诸如此类,一路上虽千辛万苦,却也交得许多知心挚友。只是多年后,当少年被告知千年前的真相,当多年相伴的挚友终因立场不同而刀兵相见,当多年前的许诺遇上此刻的诀别,少年又该如何自处?面对昔日的友情,手中的屠刀又是否还能毫无疑虑的决然挥下?面对命运的捉弄,少年不禁仰天长问:究竟何为功成?
  • 陌离彦花开

    陌离彦花开

    以陌唁为首的五个青春少女,拥有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事物,在开心与泪水中成长。
  • 位面穿越在动漫

    位面穿越在动漫

    龙珠,不良人,灵主…等等…国漫和日漫我的最爱啊!!!!
  •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