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史记》一百三十篇,几乎篇篇都写到了死,各种各样的死。
转战沙场,军功卓著,但等到靠山楚悼王一命呜呼,便遭楚国宗室大臣围攻,只得逃到楚悼王尸体旁躲起来,最后还是被乱箭射死——这是《孙子吴起列传》里吴起的屈辱死法。
为朋友报仇,孤身一人,持剑一柄,干掉了一国的丞相,随即“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自杀了事,这是《刺客列传》里聂政的壮烈死法。
但司马迁觉得,死亡本身,并不是值得大字书写的事;最值得写的,倒是人们如何面对死亡。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末的“太史公曰”里,他以“知死必勇”为开头,说了上面段感言。
他的感言,源自战国历史上赵国名臣蔺相如的两个故事。
首先自然是人尽皆知的“完璧归赵”故事。
说是赵国得了一样出自楚国珍宝——和氏璧,消息不知怎么给秦国知道了。秦王竟亲自派遣使者,给赵王送信,说愿意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换赵国新得的这块玉璧。
蔺相如受命前往秦国,处理这一棘手的外交事务。
他是带着和氏璧去的,也把玉璧奉献给了秦王。但秦王得璧后的做派,让他马上醒悟:秦国根本没有用城换璧的打算。
他想了个计谋,对秦王说:“这块璧有个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和氏璧又回到了蔺相如手中。
接下来的场面,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蔺相如持璧靠柱,怒发冲冠,一面挑明秦王的夺璧真实意图,一面决绝地说:“大王你一定要逼我,那今天我只好让我的头,跟这块璧,一同撞碎在柱子上!”
接下来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秦王见来了个敢拼命的,只好作罢。蔺相自然如没撞柱子,和氏璧也没给秦王,秦国当然也不会送赵国十五座城,蔺相如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还是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
说是秦王要跟赵王搞好关系,提议在一个叫渑池的地方,举行两国元首的正式会晤。
赵王应约去了渑池,随员中有蔺相如。
气氛似乎还挺融洽。秦王多喝了几杯,忽然说:“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用瑟演奏一曲吧。”
赵王不知其中有诈,就弹起了瑟。不料一边秦国的御史,竟立即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这样的圈套,这样的记录,在对等国的外交上,对赵国而言,无疑是一种耻辱。
蔺相如立即上前,说:“我们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声,请秦王奏盆鲊,也算是互相娱乐。”
秦王脸上挂不住了,自然不肯。
蔺相如顾不上别的,拿着鲊,跪着执意请秦王演奏,并说:“五步之内,相如我头颈里的血,就要喷溅到大王了!”
秦王的护卫一见如此情形,打算就地砍了蔺相如。不料平时斯文的蔺相如,此刻竟瞪大双眼,厉声叱喝,吓得对方不敢动手。
秦王虽然不开心,终于还是勉强敲了一下鲊。蔺相如立刻命令赵国的御史,记录在案:“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鲊。”
这场外交智斗,秦国最终还是没能胜出。
司马迁最欣赏的人,大概一是胆子要足够大,大到不怕死,二是脑子够聪明,聪明到足以逢凶化吉。正好,蔺相如无论从性格还是经历说,就是此等人物。所以司马迁说“死”的事儿,最终标举的榜样,竟是这个大难不死的书生英雄。
原文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8/2451)
今译
对死亡有充分了解了,一定会非常勇敢。不是说死亡这件事非常困难,而是说能直面死亡这件事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