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这是一句让人唏嘘不已的话。《史记》里说这话的,是一位名叫豫让的刺客。
说来话长。春秋时代的晋国,曾有一个“六卿强,公室卑”的特殊时期,当时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姓的大臣,权倾晋国朝野,后来又因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结果是一度最为强大的智氏,以其首领智伯被最后胜出的韩、赵、魏三家所杀而告终。而豫让,恰好就是智伯的心腹大臣。
豫让先后侍奉过六卿中的三位:范氏、中行氏和智伯。只有智伯对他格外尊敬和爱护。因此智伯被害后,他又和杀害智伯的六卿中的其余三位成了仇家,而最大的仇家,就是赵襄子。因为襄子以“漆其头以为饮器”方式,对死去的智伯加以深重的侮辱,所以他必须为智伯报仇。
豫让的报仇最终并没有成功。但他对赵襄子说的这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的话,却永远地流传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出典,另有一个版本,见于《韩诗外传》。说的是春秋时的齐国名流管仲,因挚友鲍叔得病,为之不吃不喝。有人问他干吗这样,管仲回答:“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士为知己者死,马为知己者良。鲍子死,天下莫吾知。”
管仲和豫让同说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可见春秋时代士人对于知己的极端看重。豫让的誓死报仇,更显示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个人的私谊,其实要远高于公理——因为他并不计较智伯前此的政治劣迹,坚持以独特的方式,回报智伯生前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不过比较管仲和豫让的言辞,可以发现,与“士为知己者死”句相联的下一句,在管仲时是“马为知己者良”,到豫让时,已经变成了“ 女为说己者容”——“说”,通“悦”字。
“士”和“马”放在一块儿说,反映的,还是春秋前期贵族阶层的价值取向——私谊与私物兼重;“士”跟“女”并列对举,显现的,就是春秋末的世俗社会里,普遍重视人际关系的实况了。
原文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卷八十六《刺客列传》8/2519)
今译
士大夫可以为知己朋友去死,女性则总是为喜爱她的人而打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