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
说这几句话的,还是上一篇我们讲过的韩安国,时间则已在他“死灰复燃”以后。
说这话的起因,和汉代对匈奴的外交政策之一“和亲”有关。
所谓“和亲”,就是汉朝把自己的公主嫁给匈奴首领,期望用这种联姻的方式,保证国家尤其是边疆的安宁。
汉朝跟匈奴第一次“和亲”,是在公元前200年,时当开国皇帝刘邦执政的第七个春秋。
那年发生了震惊汉朝上下的白登之围,大汉天子因追击叛逃的韩王,被伏击的匈奴围困在平城的白登山,整整七天,颜面尽失。
不仅如此,匈奴依靠强悍的兵力,还不断骚扰汉朝边疆,令刘邦不胜其烦。
怎么办?刘邦的高级政策顾问刘敬,给出了个主意:把汉公主嫁给匈奴首领——他们叫“单于”。刘敬的逻辑是:公主嫁过去了,生个儿子,以后就是小单于,小单于既是汉朝天子的外孙,则“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和亲就此开始。但外孙敢跟外公分庭抗礼的情形,还是时有发生。
就这样过了将近七十年,到了汉武帝执政的建元年间。
这年匈奴又来请求和亲,武帝把这棘手的问题,交给大臣们去讨论。
大臣中有一位担任大行一职的王恢,因为曾多次任边疆官吏,熟悉匈奴情况,建议不要答应和亲;非但不要答应,还应出兵攻击匈奴。理由是匈奴和亲,大都过不了几年就违背协约。
韩安国此时已经是御史大夫。他从“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以及匈奴的特性和军力现状,不同意对之实施打击,而认为应该和亲。
以“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为开头的这段话,就是韩安国此时说的,作为当下不可出击匈奴的理论依据。其中“鲁缟”二字,指的是鲁地出产的纱布,以超薄闻名。
对应于这段话的实际问题,则是韩安国同时说的“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人马罢”的“罢”,这里念作pi,通“疲”。
多数人觉得韩安国说的在理,汉武帝就采纳了和亲的建议。
但此次和亲的效果,仍然不理想。
元光二年(前133年)春天,汉武帝不得不再次命令属下讨论:如何对付既要和亲、又不放弃侵盗汉边境的匈奴,如果咱们打它一次,怎么样?
大行王恢再次建议进攻匈奴,得到批准。同年夏天,由韩安国、王恢等高官为统帅将军,屯兵三十万在一个叫马邑的山谷中,企图引匈奴单于上钩,结果被匈奴发觉,溜了,仗没打成。
可怜王恢做了这次不成功战役的替罪羊,被逮捕入狱而送了性命。
就这样又过了一百年,到了汉元帝的竟宁元年(前33年)。
此时的匈奴单于乎韩邪,趁来朝拜汉天子的机会,又提出愿意做汉朝皇帝女婿的问题。虽然朝廷内部又出现了不同意见,但乎韩邪单于还是娶了一位汉朝后宫美女回家。
这位美女,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昭君。
原文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9/2861)
今译
强悍的弩弓的末了,所发箭头,不能射穿鲁地出产的薄纱布;大风的末节,风力不能飘举起轻盈的鸿毛。不是说它们开始时力量不够刚劲,而是因为到了最后,力量衰减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