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人言可畏”这一说法,大概要到宋代才流行。宋代以前,人们表述同样的意思,最常用的,就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八个字。
八字中的前四字,虽然已见于《国语》,但八字完整的出典,则在《史记》。
按照《史记》的记录,最初对“人言”发出如此令人恐怖的慨叹的,不是别人,是张仪,那位以能说会道著称的战国纵横家。
说是当年张仪从秦回到自己的祖国——魏,做了魏国的丞相。而实际上,他是秦国的高级间谍。
他的主要工作,是设法用“连横”破“合纵”——“合纵”的名称,由土地南北相连的六国联合抗秦而得;相应地,秦国的“连横”,则是要分别跟各国建立一对一的外交同盟关系。
他的首要工作对象,就是魏国当时的首脑魏哀王。
他说了很多很多,关键不外乎一点,就是魏国太弱小,不依靠秦这样的大国,很难生存。
之所以最后会扯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因为站在自己“连横”的立场,他不得不攻击“合纵”策略。
他认为鼓吹合纵的人,大多能言善辩,但很少讲诚信——其实他自己也差不多——因为这些人说动一国的诸侯合纵,便很快能封侯,所以天下游士都蜂拥而至,而君主们听着那些表面华美的言辞,很难不被说晕了。
因此,他举了“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俗语,提醒魏哀王,对纷纭的众说,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显然,这时从张仪口中说出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跟我们熟悉的“人言可畏”,在意思上还有一点细微的差异:前者主要陈述“人言”的惯性力量,并不针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基本上还是中性的;后者转为指示“人言”的破坏性威力,一般专指针对某一个体的群体性发言,已经呈现其灰色的贬义。
这后一种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其实在《史记》中也已有现成的例子。
《鲁仲连邹阳列传》中的山东书生邹阳,在梁地游说时,遭人嫉妒,中谗言而下狱。他给梁孝王写申诉信,其中就引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成语。
值得注意的是,张仪的说法,在《战国策》的“魏策一”里,也有记载,但仅有“积羽沈舟”等前三句,而无最后的“积毁销骨”一句。而迄今我们见到的此句的最早出典,基本上都是汉代文献。因此,《史记》张仪所说名言中,“积毁销骨”四字,也许是司马迁根据情节和现实添加的,亦未可知。
另外,关于“众口铄金”,汉代还曾流行一个故事,不妨迻录在此——
或说有美金于此,众人或共诋,言其不纯金。卖者欲其必售,因取煅烧以见其真。是为众口铄金也。
其中的“美金”,自然不是指今天的世界性货币——美元,而是指上好的金子。和一般的理解不同,这个故事,给“众口铄金”这一成语的本义,赋予了一个完整而且富于戏剧性的情节。
据唐朝人说,这个故事出自《风俗通》。但在今本的《风俗通》里,我们没有找到。
原文
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卷七十《张仪列传》7/2287)
今译
堆积如山的羽毛放到船上,会让船沉没;大批的轻便东西放到车上,会折断车轴;许多张嘴都说话,能把金子也融化;堆积如山的诋毁,能把人的骨头都销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