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然原本有一段很美好的婚姻,也许是她太好强,太想在事业上撑起一片蓝天,以致忽略了对老公的爱,婚姻走到第3年无疾而终。
她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人,离婚后便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裴然未出1年,便从业务主管擢升为总经理助理。可是,就在她满腔热血想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头疼、面黄,而且身体还出现浮肿,到医院一检查是尿毒症,所幸的是早期。她一下子紧张得不行,当时就瘫软在医生病室里,等她醒来,她的闺中密友玫影正紧握着她的手。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要承受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崩溃就已经是万幸了,裴然抱着玫影泪如雨下。待她的情绪稳定下来,她俩一起详细听了医生对病因和治疗方案的耐心陈述后,决定迅速住院治疗。
然而,治疗这种病得需要一大笔治疗费。裴然早年孤身南漂,虽然有一些积蓄,可她刚刚用按揭的方式买了一套房子,这意味着她手里不但现金紧张,而且还可能面临还贷以及失去工作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压力。她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可父母一辈子在小县城工作生活,能有多少积蓄是可想而知的,何况若父母知道了她的病情,一定比她还紧张。与其让父母为自己担忧,不如自己一人承担。
两人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考之后,感到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裴然的这套房子以高价租出去,以租养房,如果能够遇上一个善主,她还可以从租金中抽一部分用来支付治疗费用。玫影让裴然在家好好休息,她向公司请了几天假,马不停蹄地帮她贴小广告、找中介公司,但是由于裴然那套房子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很难在短时间内租出去。
正当裴然和玫影愁眉不展之际,玫影的一个朋友,决定拔刀相助。朋友与裴然谈妥月租金5000元,这笔钱恰巧可以付按揭、供暖以及物业管理费等等,算是解了裴然的燃眉之急。当玫影将朋友的第一个月的租金转交给裴然时,她感动得不得了,紧握着玫影的手说:“患难见真情。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是你和你的朋友给了我活下去的曙光,今生今世我会记得你们对我的帮助。”玫影从裴然的目光中,不仅看到了晶莹的泪光,而且还看到了感恩的光芒。玫影淡淡一笑地抚慰裴然说:“千万别这样说,大家有缘成为贴心朋友,理当把朋友的事当作自己的一样来做。不是有一句话吗: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不过,我倒希望你从此之后再也不要有这样的麻烦来麻烦我们啊。”玫影的幽默一下把裴然逗乐了。
然而,遗憾的是,裴然眼中的感恩光芒不久就被乌云遮住了,而且她与玫影之间的患难之情也遇到挑战。
那是在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里,玫影调到了假期去陪裴然。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裴然随口问玫影:“你朋友租用我的房子住得可好?”玫影说:“嗨,忘了跟你说了,我这朋友是个人精,她自己有房。你那房她又转租了。”“转租?”裴然听得一头雾水。玫影削了一只水果递给裴然说:“你呀,就别瞎操心了,好好治你的病吧。反正人家每月按时给你租金,你管人家做什么用啊。”可裴然紧追不舍,玫影只好告诉她,朋友将她的房子用做“南漂宿舍”,每间屋子里安置双层床,这样大约可以住将近30个人。裴然一听不高兴了:“你朋友也真够狠的啊,每月付我5000元,可经她这么一折腾每月至少可以净赚一万。”玫影见裴然脸色都变了,怕影响她的病情,赶紧说再找朋友给她加点租金。玫影的朋友也很爽快,她听明白了玫影的意思后说:“这样吧,以后每个月我再给她加1000元,如何?”裴然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不愿意,但心里还是挺堵的。玫影隐隐感到有丝阴云正向她们飘来。
半年后,裴然的病情得到好转,她决定回家疗养,便与玫影商量准备收房。玫影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她处于3人中的中间角色,不得不同时为两方朋友的利益考虑。于是,她建议裴然先到她家中暂时休养,这样彼此有个照应。同时,她负责通知朋友尽快处理那些承租裴然房子的“南漂族”们。裴然接受了玫影的建议。
在玫影家住了近一个月,裴然总感到还是在自己家随意,便决定回家,正好这时朋友也把租房的事处理完毕。裴然回到家,这才发现房间里不仅到处是双层床留下的痕迹,而且墙上钉满钉子,浴室的门坏了,橱柜的拉手掉了,阳台上饶有情趣的秋千架成为一堆垃圾,所有的床上铺的全是她的床单,而且肯定几个月没有清洗过,脏兮兮的,更让她不爽的是,她的发卡、头饰也被女孩子们动用过,她甚至怀疑她们一定打开过她的衣柜,穿过她的衣服。
裴然找到玫影说:“你的朋友也太不负责任了,我是出于对你朋友的信任,才没有把我的私人物品收藏起来,可她怎么能让那些‘南漂’们用我的东西呢?她辜负了我对她的信任。请你转告那位朋友,她要赔偿损坏我的房子和物品的损失。”这下让玫影傻眼了,玫影心里很清楚,裴然病发突然,在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把房子收拾出来。因此,玫影劝她说:“即便我的朋友对你的私人物品有使用不当之过,但毕竟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是人家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你解了燃眉之急,再说人家又不欠你什么……”未等玫影说完,裴然抢过她的话说:“她那叫帮助吗?那叫趁火打劫。她来回一倒手,赚了多少。最后倒霉的是我的房子。你说,到底谁欠谁的?”
到底谁欠谁的?
在这个问题上也许都有“窦娥冤”之类的话要说。但无论这仨朋友说什么,她们如果能想到“感恩”这个词,想必问题会迎刃而解。“感恩”不是人们停留在嘴上的说词,而是一门要花心思学的课程,否则就会像玫影一样,忙得晕头转向,还不知道谁欠了谁。
也许是我们在商业社会生活久了,早就习惯一事当前,便立刻把投入与产出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这样的习惯方式使我们很难再享受到“感恩”之于生活的种种快乐和体贴。因为,“感恩”的基本前提就是“不计得失”。
人在生活中,总是有得有失的,而懂得感恩的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他们总是利大于弊或者得多于失,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去算计自己失去的部分,而永远对自己得到的心怀感激。
仔细想想,裴然之所以不快活,就是因为她总在心里盘算她所得到的帮助与她所遭受的损失相比,哪个更多,而她没有想到,房子坏了是可以修补的,钱没了还可以再赚回来,但是朋友如果丢了,就很难再找回来了。因此,真的希望裴然能想一想,在她最绝望、最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她。这种帮助是可以用钱买来的吗?那个时候她就是一根稻草都要捞,为什么现在上了岸了,倒要对当初的稻草挑三拣四,责怪那根稻草为什么不是一只救生筏?
所以,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先学会做人,而做人最最基本的原则是懂得感激,学会感激。感激生活中的每一根稻草,因为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稻草让我们在人生的冬季感受到了温暖。也许裴然在病情好转之后,早忘了当初接受玫影的朋友第一个月租金时眼里闪动的感恩泪光,如果她能够随时记起,相信她一定会快活起来,也不至于为朋友利用她的房子赚了钱、租用她的房子有些小损坏而锱铢必较了。
当然,我们也应该一直谨记一句古老的谚语,提醒自己——假如你帮助了别人,你一定不要指望别人为此感激你,否则你就是在自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