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200000035

第35章 孩子的自信源自成功的体验

孩子的自信主要来自成功的体验。让儿童直接体验成功,或者让他们观察模仿周围的人的成功,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也是培养自信的基本条件。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游戏中、在学习中,充满了自信。他们大胆地接触陌生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而且敢于探索各种陌生的环境。与此相反,有一些孩子显得羞怯、胆小,他们不敢跟人打招呼,不敢与小朋友在一起玩,不敢触碰新玩具,不敢也不愿意自己独立地做某件事情,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很不自信。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差别?

1.孩子的自信主要来自成功的体验

其实,一个孩子的信心主要来自他自身的经历,特别是来自他对环境的探索。对早期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当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他就能自己独立行走了,而且双手能自由活动,大肌肉动作和手的精细动作都逐渐发展起来。这时,他们会经常动动这个东西,摸摸那个东西,也可能总想爬高爬低,他们可能摔坏、拆坏玩具或其他的物品,可能不小心摔倒,甚至伤着自己。但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产生了最初的能力感或“自我效能感”。他们会发现,自己是可以操纵自己的脚,走到房间的每个地方的,也是可以操纵自己的手,拿起或挪动许多东西的。在此基础上,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的,因而开始自主地做各种他们想做的事情,好像什么都想探索一番。当这种能力感稳固地确立之后,特别是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信。这时,他们开始主动地探索各种事物。他们什么都要自己做,并相信自己能做很多事情,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很棒的,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高估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自信或行动的信心,它是建立在孩子先前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正是因为孩子先前已经了解自己能够成功地做很多事情,所以,他们才相信自己能够独立地行动,获得一种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他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评估及其相应的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的直接经历特别是成功的经历、个人的观察学习或间接经验。自我效能感较强的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往往充满信心。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发现,屡遭挫折而无法自拔的经历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感,导致一个人的绝望感。在一项著名的实验中,研究者把狗拴住,不让它动弹。在狗屡次遭受电击而无法挣脱之后,即使以后在遭到电击时能够逃脱,它通常也不会逃脱,因为此前的失败经历造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感”。狗形成了“抑郁”或“绝望”的情绪。

这提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培养最初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让孩子直接体验成功

让孩子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看到自己的行动所产生的满意的结果,可以增强他们行动的信心,巩固他们最初的自信。而一旦拥有了这种自信,孩子就会不断地谋求新的成功,将自己的行动目标不断地向前延伸,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以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发现。这也是时下“成功教育”的初衷。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并不意味着杜绝失败,或者让孩子与失败或挫折隔绝。实际上,生活中的挫折或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尤其如此,他们会不断地发现,自己不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产生挫折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让孩子不断地感受成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培养信心的重要基础。

3.让儿童间接体验成功

让孩子体验到成功,这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孩子的间接经验,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行的。所谓间接经验,是指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尤其是同伴的行为,获得一种能力感,进而产生自信。一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也会学着画。在他看来,同伴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到。这就是一种观察学习。因此,为孩子提供榜样,也是儿童获得自信的一种途径。当然,我们还可以锻炼和增强孩子的身体能力,让他们能胜任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们的自信也会逐渐增强。

4.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我们还应认识到,儿童的自信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紧密相连。一个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为人处世常常具有充足的自信心。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显得勇敢、开放;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显得胆小怕事,畏缩不前。大量研究发现,内心的安全感与早期父母敏感而反应及时的抚养有关,而这种积极的、充满爱的、温暖的抚养与和睦的家庭气氛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人际关系和谐、充满爱的、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获得安全感、培养自信的重要基础。

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孩子的自信,但最基本的还是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要做到这一点,成人必须给孩子足够的行动自由,而不是处处限制和干涉他们的行动,或者动辄指责和惩罚他们。而且,成人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也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手段,成人的肯定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孩子的自我评价,这可以促成他们积极的自我体验,自信就是这样一种自我体验。

同类推荐
  •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宝宝刚出生不久,就经常无缘无故哭闹不停?无论拿什么美味进行诱惑,宝宝就是没有食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突然成了“小结巴”?孩子上学还没多久,就开始多动、厌学、不听课?孩子根本不用功,但不知不觉竟成了“小四眼”?孩子头痛或气喘,怎么“对症”治疗都毫无成效?各种问题,看了此书,不再是问题。
  • 培养孩子性格与能力的30个怎么办

    培养孩子性格与能力的30个怎么办

    本书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列举孩子常见的不良性格,详细分析原因,提供绝妙的拆招方法及化解技巧。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培养最棒孩子的36种方法》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不打不骂,诚然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会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会有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应该怎样调节,在《不打不骂巧教妙养:培养最棒孩子的36种方法》中也提供了一些方法。
  • 图解健康怀孕40周

    图解健康怀孕40周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集40余年临床经验倾情奉献,该书广泛吸取了国内外有关胎儿与孕妇、怀孕与分娩、优生与环境因素、孕妇与营养,妇科疾病等方面的最新资料,详细向您介绍了遗传与优生的关系、怎样选择怀孕时机、在您的周围存在着哪些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外界因素、怎样为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怎样正确对待怀孕和分娩等知识。全彩图解,详尽说明,让部级专家奉献的健康方案陪伴您不留遗憾的孕产历程。
热门推荐
  • 巫师之歌与存在

    巫师之歌与存在

    这是一个有关巫师的故事,主角诺恩作为巫师组织之首,他终于完成了他的复仇之路,来到了一座崭新的城市,和莫尔西斯解救这里的人民,他们的对手,是敢于和国家开战的巨大邪教,他们不仅要面对极其强大的对手,也要面对言论的攻击,那么,不愿放弃的他们将会再创造怎么样的传奇呢?拭目以待吧……
  • 折与直

    折与直

    群魔突临现代,柳夜立下消灭所有魔,让世界恢复和平的雄心壮志!但是当他从学校毕业后,真正走到了战场,却发现人类在魔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他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坚持还是放弃......同时,魔所隐藏的秘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一步一步地被揭露......
  • 降魔大神

    降魔大神

    300年前,魔界大举进犯人间,以九灵族为首正道大败魔界。然百年以后魔道妖众却卷土重来妄图重新复活凶残且法力高强的妖魔之王——天魔。九灵后人奈小阳仗剑降魔,与邪魔展开了惊天动地的战斗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荒古邪尊

    荒古邪尊

    千里仗剑,万载徘徊,可曾记不全峰上槐树几岁,离人几夕?岁月易老,红尘不逝,是这世道将我一步步推向杀戮的深渊。不全难道只能不全?纵然浊世成海,星空幻灭,我一人,一舟亦要渡海而去,戮劫重生。
  • 犀利农家俏娘亲

    犀利农家俏娘亲

    一朝穿越到异世,破烂不堪亮瞎眼,婆婆绷着脸,公公不待见,还有一帮势利的亲戚,自己男人憨厚,一双儿女可怜,一鼓气,一跺脚,一握拳,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她叶小萱,一个现代高级建筑师兼完美美食家兼上市公司人事总监助理,还玩不转这些个古董劳什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为天魔

    我为天魔

    传闻天地间一座祭坛,人皇踏上可以万寿无疆,仙王踏上可以永生不灭,魔君踏上可以独步天下。无资质修仙的萧宇从必死魔境中生还,凭借着一颗本不起眼的石球获得了修复法宝和仙谕的能力。一切破碎的法宝,所有毁掉的异宝只要一个指甲盖大小,在他的手中都可以变废为宝。
  • 重生之废物三小姐

    重生之废物三小姐

    本文已废。。。。。。。。。。。。。。。。。。。。。。。。。。。。。。。。。。。。。。。。。。。。。。。。。。。。。。。。。。。。。。。。。。。。。。。。。。。。。。。。
  • 大善魔

    大善魔

    废材退婚变天才!随身老爷爷!无限金手指!随地捡宝!养的土狗变神兽!门派勾心斗角!随意杀人夺宝!口口声声要逆天!以上内容作者都没写。这只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在异世修炼,行走世间的故事。为善者报以善,作恶者报以恶,天不报,我来报。------陈莫同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