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企业是否鼓励员工学习,有哪些支持性的规定是否有讨论的氛围,是否有定期举行的学习小组,是否有员工培训计划,效果如何?
踏实。企业对资深员工是否有一定的倾斜,有多大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内部升职多还是外聘多企业是否有比较详尽的工作手册或规章制度等。
敬业。同事们是不是经常主动加班在企业中,项目延期是不是很可耻的事情,有何种处罚对于付出很大的员工,企业有没有相关的奖励条款。
人性化。企业福利名目多不多,是不是真正实施了请假是否容易同事之间气氛是否融洽,开会是布置任务为主还是讨论性的会议比较多。
5、真的忍无可忍了吗
婚姻有七年之痒,恋爱有18个月的新鲜感极限,工作的倦怠期常常出现于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等。同样,根据抽样调查标明,试用期也存在一个辞职的高峰期:入职后的第三、四周。
入职第一二周是新人的蜜月周,基本上处于了解情况而没有太多工作压力的时期,上司和同事也会事事体谅你这个新人,所以会很轻松的度过。
但是到了第三四周,一方面你开始真正进入工作状态,遇到的种种麻烦是你之前忽略或者没想到的,原来的种种美好幻想则因为遭遇现实而逐渐打灭,因而压力骤增,工作一不如意则会有梦想幻灭的失落感。
另一方面上司和同事也逐渐习惯了你的存在,开始不自觉地以“老人”的标准要求你。同时随着亲密度增加大家开始在你面前暴露自己比较真实的一面,让你头痛的人际关系矛盾也可能层出不穷。
加上入职三、四周尚没有等到一个完整的薪水周期,你很难从薪水中得到遣对抗压力的力量,许多老员工可以享用的福利与你无关,因此在心情极度起伏下,很多人会非常轻率地凭一时意气辞职离开。
怀着设计划时代建筑梦想走近一家建筑公司的Marco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二周蜜月期顺利度过,第三周开始老板要求他给另一位设计师做助手。然而风格趋于保守的设计师理念和讲求个性的Marco格格不入,经常谈得不欢而散。而一心操刀项目的Marco没想到助理工作如此琐碎,觉得自己的专业才华被浪费在了事务性的小事上。加上和设计师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而老板力挺设计师教训过自己几回,Marco认为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前途愤然离去。
真的没有前途了吗不。这家在Marco精挑细选下脱颖而出的建筑公司其实很不错,爱启用年轻人、丰厚的福利、重视留学经历等特点都很适合Marco。老板也很看好他,但是由于自身的思想问题,Marco并没有接受考验与磨合而失去了这个机会。
企业和新人之间必然有磨合才能在之后的日子里合作愉快,但是磨掉自己身上原本的东西肯定有一点痛。然而连这点痛也忍不下来,那么你要到哪里去找一家不用磨合就能顺利工作的企业呢越是当你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越是磨合进行到了重要关头,坚持一下就是海阔天空否则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呼吁:忍无可忍,还要再忍!
6、佛曰不可说,一说就错
你忍住了磨合是一回事,可磨合是双方面的,别人也在经历着种种不便。他们愿不愿意忍受这份不便,是不是认为你值得他们忍受这份不变便,同样决定着你的去留。
因此在你自己勉励自己忍耐下去的时候,还要注意帮助别人忍耐下去,二者都是你通过使用期缺一不可的条件。
已经给别人带来不便,如果你的言行还撩拨起别人的反感和怒气,那么很显然他们就会认为对你忍无可忍不可再忍的时候到了。
Bell是英国最好传媒大学之一的EastAnglia的博士,毕业后又在BBC工作了一年多,因此来到东叶传媒的时候是有一点委屈的。
东叶传媒才建立两年,虽然发展迅速堪称业界黑马,但是和BBC这样的国际老牌传媒公司存在的距离依旧大得惊人,许多工作没有流程化标准化,加上员工数量偏少成天忙得团团转,给Bell的印象就是乱成一团,毫无专业性可言。
于是Bell之前的一分委屈化做十分的骄傲,不时以传媒博士、前BBC工作人员的身份对同事们进行指导,有时候开会连老板他也一定要争个高低。不多久大家都把Bell的口头禅:“你们知不知道如果是在BBC……”“从专业博士的角度来看…….”当作笑话。
笑归笑,连老板在内谁都不喜欢Bell自夸的样子,加上Bell忙于白天指导他人,晚上奋笔疾书公司改制建议书忽略了老板交给他的小工作,于是试用期没过就被寻了个小岔子辞退了。
对于新人来说,像Bell这种自夸的语言是绝对的错误,因为它会在最短时间内造成周围人的不快,迅速演化对你成忍无可忍,让你走不过磨合期。这些不可说,一说就错的语言,我们则称之为新人禁语。
新人禁语
自夸。卖弄自己曾经的经历,以期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变相地贬低现在的同事和公司。
不屑。对老员工的传授不屑一顾,既显得不够虚心敬业,也会刺伤老员工的感情。
抱怨。一个新人抱怨公司这不好那不好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只会激起大家把你当外人并一致对外的决心。
命令。虚心求教是新人应有的态度,哪怕对方职位比你高。在赢得大家信任之前采用命令式语言只会激起大家的反感。
7、给自己打上LOGO
没出错让你在新环境中站稳了脚跟,但是想要脱颖而出这还不够,因为缺乏个性的形象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一群能力相差无几的人中很难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南雅公司的收入和员工福利有口皆碑,是不少人向往的好公司。每年它都会招一大批行政培训生进行轮岗实习,三个月后从中挑选出少数合格人员留下做正式员工,竞争相当激烈。
Wind就是今年南雅所招的培训生中的一员,和其他人一样努力工作以期试用期结束后留下。不同的是除了本职工作外,出身艺术世家的Wind时常露一小手,不是为企划部采买活动用品提个建议,就是建议一下前台如何摆放鲜花更好看,所费时间不多,却很快让人记住了这个审美观独到,颇有艺术天分的年轻人。
三个月后的培训生测评上,不少总监经理都对着一叠表格发愁,自己日理万机忙得不亦乐乎,怎么记得住就在自己部门干了一两周时间的培训生呢更别提对他们的工作做出相应的评价了,于是只好回一个大概就随便打个中上的分数。
唯有看到Wind名字的时候,大家都想起这个挺有眼光的年轻人,觉得他好像工作做得不错,也善于沟通协调,于是大笔一挥打了个很高的分数。最后Wind在所有培训生中得分第一,顺利转正成为正式员工。
工作是可以量化的,比如销售数据,比如节约的成本,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却很难用一个标准量化出来。当许多人业绩相差无几的时候,能力被划上等号,在别人眼里也就是面目相似的甲乙丙丁。
而人总是下意识地对熟悉的人赋予更多的信任,所以在审美能力并不是一个被考核项目的时候,Wind得到了更多的分数。审美能力已经成为他的专属Logo,使他在众多能力相似的培训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人们也会下意识地维护身边熟悉的环境来获取安全感,因此你如果在同事上司的心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们熟悉环境的一部份,那么在二选一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优先考虑留下你而辞退另外一个面目模糊的人。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打造属于自己的Logo,则是快速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的捷径。
测试:你有LOGO吗
大家介绍你的时候,除了姓名职务,会加一些形容性语句吗例如会三国外语,历史知识丰富,电脑高手之类。如果有,则表示你已经有了自己的LOGO,只需不断加固这个印象;如果没有,请接着看下去:
打造你的LOGO:
从爱好和特长出发,总结自己的独有特点,例如善于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