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个鼎盛期
20世纪50年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强大、梯队完整为标志的。《甴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新兴地方戏的产生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一、评
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吸收了“蹦蹦”的音乐和表演,形成b最初阶段的评剧。因此评剧也称为“蹦蹦戏”。后来又吸收了河北梆子的乐器,所以评剧亦称“平腔梆子戏”,简称为“评剧”。京剧、皮影、大鼓等艺术的影响使评剧有了新的发展,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和东北各省。
评剧的唱腔分男腔与女腔,曲调活泼自然,演唱朗朗上口,长于表现现代生活,颇受观众喜爱。
解放后,各地成立了不少评剧院,在编剧、导演、舞美、音乐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许多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如《向阳商店》、《夺印》、《花为媒》、《野马》等。
二、豫剧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或“河南卨调”,后才定名“豫剧”。
豫剧从唱腔上可分为豫东声腔与豫西声腔两大体系。虽然声腔的语言基础都是中州音韵,但又分别是豫东语调和豫西语调,发声方法也是一用假嗓多而另一种用真嗓。在豫剧的进一步发展中,这两大体系也在不断的互相吸收、借鉴。许多演员都兼用两个体系之长,使得豫剧的唱腔音乐不断发展与成熟。
豫剧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句,通俗易懂。并且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音乐程序。豫剧的伴奏乐器也分文武场,有板胡、三弦、月琴、板鼓,堂鼓、大小锣、梆子等。现在豫剧的乐器吸收了许多中西管弦乐,使豫剧音乐有所发展。
豫剧现已成为河南最大的剧种。它的传统剧目有700多个,并一直致力于创新。豫剧《花木兰》中的唱段可谓家喻户晓,为观众所深爱。
三、黄梅戏
湖北的黄梅采茶戏传人了安徽省的安庆地区,与当地的民间小调结合,衍用了当地的语言,形成了现代黄梅戏的前身——怀调,也称怀腔。
怀调受到青阳腔、徽戏等影响,又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才形成了黄梅戏,又称“黄梅调”或“采茶戏”。
黄梅戏的曲调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既有适用于歌舞小戏的花腔,又有适用于大本戏的板腔体,还有从其他剧种移植来的曲调。
黄梅戏的伴奏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中乐为主中西结合的乐队。
黄梅戏在解放后从剧本、表演、舞美、音乐等各方面广招人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再加上它载歌载舞的形式,优美动听的唱腔,使黄梅戏在各地甚至海外广为流传,一些唱段几乎在国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更有不少戏被摄制成影视作品。黄梅戏的名剧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三、粤剧
粤剧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叶。明中叶弋阳腔、昆腔等外来剧种传人广东。到了清朝,徽调、汉调以及梆子等戏又相继流入,使得广东各种声腔聚集。这些声腔互相影响、渗透,又吸取了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新兴的本地剧种。辛亥革命时期,又对其语言、演唱方式、剧本等进行,了改良。以后粤剧又从话剧、西方电影、音乐、时代歌曲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省港大班”和“落乡班”(也作“过山班”),前者进入大城市剧场演出,创作部门齐全,声势浩大;后者流行于乡镇,保持古朴风貌。解放后这两大派别互相交流,借鉴,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粤剧。
粤剧的主要声腔为梆子和二黄,在其发展中,二黄的比重逐步增大。粤剧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乐器。如:电吉他、爵士鼓、小提琴、萨克斯、弱音小号等。
粤剧的剧目传统与现代并存,并将话剧、电影优秀作品改编成不少新戏。剧目有:《胡不归》、《白金龙》、《搜书院》、《关汉卿》、《平贵别窑》、《水勇英烈传》、《李香君》、《牡丹亭》等。
随着广东籍同胞在世界各地定居,粤剧也被带往国外,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美洲等地的粤剧极受欢迎,有着不少专业的和业余的团社,使粤剧演出层出不穷。
四、沪剧
江南一·带的山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弹词等艺术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淮簧。上海浦东一带的滩簧戏称为“本滩”,又受到苏淮等影响;后来上海文明戏盛行,本滩接受了文明戏的“幕表制”,从舞美、演员结构到剧本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申曲”,在以后又继续发展形成“沪剧”。
沪剧曲调柔美,极富江南情调,深受观众喜爱。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位,沪剧得以较早地从话剧、电影等艺术中吸取养分,使它在剧本、表导演、舞美、灯光、音乐伴奏等各方面发展迅速而统一,艺术上独具魅力。剧目除传统戏外,大量移植改编了话剧、影视作品,内容丰富。主要剧目有《罗汉钱》、《星星之火》、《一个明星的遭遇》、《东方女性》等。
五、川剧
明末清初,高腔、昆腔、胡琴腔、弹腔以及四川民间花灯戏经常同台演出,渐渐互相借鉴、融合,逐渐改用四川方言演唱,形成统一的演唱风格,川剧由此产生。当时叫“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的声腔也因此分为昆、高、胡、弹、灯五种,并各有特色。川剧的演唱风格朴实优美,风趣自然,深受观众喜爱。
川剧的音乐锣鼓占重要部分,常用的伴奏乐器有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弦乐、唢呐等,由小鼓统一指挥。川剧锣鼓的表现力在中国戏曲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川剧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杂六大类,并有更细的划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川剧又分为川西、资阳河、川北、川东等四大派别。
在表演上,川剧脸谱的“变脸”有其独到之处,为其他的剧种所不多见。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传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解放后又编写了不少优秀的新剧目。
六、昆曲
昆曲原称昆山腔,元末明初就已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和当地小调并加以丰富。世人称之为“水磨腔”,以此形容它的婉转。它曾轰动一时。并使昆山腔由苏州一带逐渐传开,万历年间流入北京后直到清朝中叶,昆山腔在各戏曲剧种中成了影响最大的剧种。清朝把昆山腔(简称昆腔),改名“昆曲”,解放后又称“昆剧”。
昆曲的音乐属于曲牌体,曲牌约有100种以上。其中包括唐宋时期的大调,也有民歌和少数民族的一些歌曲。
昆曲在演唱和表演风格上也有独到之处。发声有严格的规定,表演自成一统。昆曲长于抒情,演唱细腻、委婉,动作流畅,以舞蹈阐释词曲,逐步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昆曲在各地的广泛流传对各地地方戏曲的产生起了推动和借鉴的作用。
昆曲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曲笛、笙、箫等,给人以幽深飘逸的感觉。
昆曲的剧目的特点是将元杂剧略加改动,使之适于昆曲的演唱,称为“元曲昆唱”。就是使元杂剧“昆腔化”。这使得元杂剧、南戏、明传奇等许多剧本得以传流至今。清乾隆年间昆曲逐渐衰落。解放后,昆曲经过抢救、继承、改革与创新,再次兴盛起来。
七、秦腔
秦腔是在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秦腔大约是在明中叶形成的,至明末秦腔已十分成熟,开始向各地流传。到清朝中叶,已在整个中国演出过,广东的“西秦戏”还流向了海外。
秦腔进京演出后,曾一度使统治北京舞台的京腔甘拜下风,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也影响到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