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艺术,表演极富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到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黎。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出现的时间当在北宋宣和(1125)以后。它来源于南方的民间歌舞小戏。徐渭《南词叙录》说:“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士女顺口可歌而已。”又说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可见它最初是一种民间的地方小戏,采用的还是农村中人们熟悉的一些流行曲调。及至南戏流传渐广,影响日益增多以后,又有了“书会才人”从事编写剧本的创作活动,才开始引起社会的注意。
在南戏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宋杂剧和其他民间技艺的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艺术。它的创作题材,受说唱艺术的影响是很大的。据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中所述及的29种南戏名目和《永乐大典》所收的33种宋元南戏名目,与宋杂剧、宋元话本、诸宫调名目,就其取材内容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南戏受说唱艺术的影响比受宋杂剧的影响还要大,表明说唱艺术等民间技艺在南戏发展中的重要性。
南戏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和民间的艺术渊源之外,还和当时南方的经济、文化等状况有着很大关系。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自从六朝以来,社会经济就逐渐发达,到了唐代的后期,有了更大的发展。北宋时代的社会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东南地区在经济上已经成了封建政权的支柱,被称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范祖禹传》)。十二世纪初叶,由于金兵不断侵掠,宋室南迁,北方人口曾大规模南移。据《宋史·地理志》及《宋会要辑稿》记载,仅在两浙地区,南渡后的人口即较南渡前增加三分之一。由于上述原因,在南方的市镇和乡村,民间歌舞和戏剧活动一时出现十分繁荣的局面。陆游在《春社》一诗中就反映了浙江越州山阴(今之绍兴〉一带农村戏剧娱乐活动的盛况:“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南宋人陈淳在他的《上傅寺丞论淫戏书》中记载了福建漳州城乡演戏的情况是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倡率,号曰戏头,逐家裒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民居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座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今秋自七、八月以来,乡下诸村,正当其时,此风正在滋炽。”(明·何乔远《闽书》)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东南一带农村市镇的社火活动,不仅十分普遍,而且都是乡民集资举办,并有专业艺人参加的。此外,南方农村经济的繁荣及东南地区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南戏进入城市并得到新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据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07卷记载,南宋初年号称繁华大邑的工商业城市,浙西有14个,浙东9个,江东8个,江西、福建各4个,湖南一个。这些著名城市,有的是唐及北宋以来的继续发展,有的则是南渡后才新兴起来的。从比例数上可看出。两浙城市的兴起最为突出。而当时的温州就是一个贸易中心。温州杂剧最初兴起于温州,是与这个贸易城市的经济繁荣分不开的。城市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各种民间技艺的演出和交流更加频繁,也使职业的演出班社得以维持和加强,从而促成了一种新的艺术的兴起和发展。至于温州杂剧在浙江流行之后,再进一步发展成为成熟的戏曲艺术,则又与南戏及元代最繁华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临安的游艺场所,远较北宋时汴梁为盛,据《武林旧事·瓦子勾栏》记载,城内外便有南瓦、中瓦、北瓦、蒲桥瓦等二十三处瓦子。每一处瓦子又有若干勾栏(固定的演出场所),象北瓦就有勾栏十三座。至于各处流动演出的“路歧”艺人就更多了。来到临安的温州杂剧艺人们为了博取观众互相争胜斗新,必然要提高它的艺术质量。到了南宋末叶,南戏遂在临安成熟并迅速发展盛行起来。南宋的临安还有从汴梁来的北方诸技艺在瓦舍中流传,当地艺人也纷纷学习。及至元代,由于南方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吸引,大量北人继续南下,许多北方杂剧的作家和演员也随之到了临安。有些杂剧作家如马致远、萧德祥等也曾编写了南戏剧本,能演南戏的杂剧演员也不少,如龙楼景、丹墀秀即“专工南戏”(《青楼集》)。这更有利于南戏吸收北杂剧的艺术成就,来丰富自身的舞台艺术。同时,随着临安瓦舍技艺的繁盛,在这里还出现了很多叫做“社会”的团体组织,据《武林旧事·社会》记载,有专演杂剧的“绯绿社”,有专演唱赚的“遏云社”,有专演影戏的“绘革社”等等。这种艺术团体对于各种技艺之间的观摩、交流、借鉴、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像“九山书会”等书会组织的出现,它的成员是一批下层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艺人,专管给演出者编写剧本。南戏到了临安以后,出现了很多新剧目,其中大部分便是从书会里来的。这对于南戏的成熟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元杂剧
元杂剧,中国元代戏曲艺术。以宋金杂剧为基础,融合唐宋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伎艺而形成。由于用北方曲调演唱,又称北曲或北杂剧。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实际上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一、形成与兴起
元杂剧的形成与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戏曲艺术本身的诸多因素,如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空前激烈,使不少富于反抗性的剧目应运而生;大都、真定、平阳等北方都市工商业的发展,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随着都市的繁荣,特别是宋代众多的勾栏瓦舍,容纳了各种品位的艺术在一起演出,更有利于作为综合性艺术戏曲的发展和成长。众所周知,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①元杂剧继承了金院本戏台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场门出入,确定了中国戏曲独有的上下场的连场形式。②在金院本角色分行基础上,扩充为旦、末、外、净、杂,而且末的分行更细,以正旦、正末主唱,而净仍保存着发科打浑的特色。③元杂剧发展了金院本的表演伎艺。如武行的筋斗,花面角色的打诨等等,提高了演出质量。④元杂剧的面部化妆和服饰,与金院本几乎一致,最近几年在山西出土的金代墓葬中的戏俑,作了有力的证明。元杂剧是汲取了众多的伎艺,包括杂技、歌舞、北方俗谣俚曲,特别是吸收了诸宫调、唱赚的联套优点,在继承宋杂剧、金院本戏台演出经验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而形成的。
二、表演与演员
唱、云、科三者构成了元杂剧表演艺术核心。唱即歌唱,除由一个角色从头唱到底外,还有角色不变,主唱人物可换,这叫做改扮或倒扮,约占1/3。一人主唱可集中力量刻画主要人物,使之形象鲜明。云即宾白,由于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可分诗对宾白、教语宾白及类似顺口溜的宾白等,语言质朴,长于叙事。科,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①做工,元人称手儿,后世称为身段,如做悲科、做拔斧砍旗科。②武功,如筋斗、抢背、刀枪剑戟之类的功夫,多为做战科、混战科。③剧中穿插的歌舞,如《梧桐雨》剧中的做舞科,魔女作歌舞劝酒科,因有表演动作,故列人科内。④效果,如雁叫科、内傲风科,当时没有效果一词,所以也包括在科中。⑤检场也放在科里,想来元杂剧没有专职检场,由零碎脚色兼作,如做掇桌儿科、卒子做托砌末上科等,但主要内容还是做工和武功两个方面。元杂剧的科和南戏的介一样,基本上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身段动作,虚拟地反映生活,而且与砌末结合,虚实相生;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程式性,尽管还不够完善,但为中国戏剧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
三、元代戏曲艺人
一般称为路歧,意即冲州撞府,走南闯北,到处流浪,以演戏为生。或叫散乐、行院、乐人,名称颇多,其实则一。他们大都过着贫穷的生活,受尽凌侮,有的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娱乐品,召进宫廷,属于教坊,名隶乐籍。仅据《青楼集》一书的记载,一个戏班中女演员有100多人,男演员30余人,戏班又多,演员之盛可想而知。他们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或在勾栏,或在庙台;只有农村的业余社火,不在此例。专业艺人还有分工,有的专攻一个脚色或两种脚色,特别一呰艺人既会演戏,又会写剧本,如红字李二、花李郎等《黑旋风》、《武松打虎》、《薛仁贵》等剧目,就出自艺人之手。
四、作家与作品
元杂剧的兴盛,使元代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200多名,有记载可查的杂剧剧本有700多种。元杂剧从很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大众反抗压迫、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关汉卿是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他一生写了⑷多部杂剧,现存的还有18部。关汉卿的杂剧大多表现了下层妇女的苦难和斗争,歌颂了她们的机智和勇敢。他的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剧中描写了善良的女子窦娥,遭到坏人陷害,被官府关进监狱,最终含冤被杀的故事。这个悲剧深刻地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的不满,对弱者的同情。关汉卿的创作对后世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
王实甫也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他一生写了14种剧本。他所创作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剧本描写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追求自由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
剧中莺莺、张生、红娘的可爱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除此以外,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还有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纪君祥等。
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可以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元杂剧中的许多剧目一直到今天仍在戏剧舞台上上演,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影响十分广泛。18世纪,元杂剧《赵氏孤儿》曾流传到欧洲,被改编成《中国孤儿》,受到了世界的嘱目。
五、衰微与影响
元杂剧衰微的直接原因是戏曲中心的南移,原在南方流行的戏曲吸收了北杂剧的长处,而且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局限,用南曲演唱,受到人们的欢迎,使北杂剧无法与之抗衡;本身的原因则在于元末明初的杂剧作品缺乏反封建的战斗精神,明初的杂剧更逐步进入宫廷的狭小天地,从内容到演出,愈来愈与人民群众疏远,元杂剧的衰微,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
元杂剧的历史作用并没有随着它的衰微而消失,其部分优秀剧目长期活跃在戏曲舞台上,表演艺术和创作经验也为后来的演员和作家所继承,它和宋元南戏一起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础。
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传奇的体制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剧本分出并加出目
南戏虽有段落可分,但在剧本上没有明确地标明出数。而传奇分出,而且每出都有出目。南戏篇幅较长,如不分出,阅读、征引都不太方便,因此,传奇分出,这实是体上的一种进步。另外,由于有了出目,故南戏原有的题目失去作用,在传奇里,就把这四句题目移到第一出的最后,成为副末开场以后所念诵的下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