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可以把板书设计成漂亮的黑板报,并用彩笔突出重点,甚至可以在板书中插入一些简笔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抢答题,采取奖惩制度。又如对一些简单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自学,然后让一个学生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这时学生往往会听得很仔细,对出现的错误也会予以纠正。
又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经常会在黑板上写练习题给学生做,这时可以选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让几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题做,做完后可让别的学生来评判正确与否并加以点评,对给出正确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表扬,而对给出错误解答的学生也不要盲目批评,要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此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会显着提高。他们会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原来数学课也可以如此有趣味。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总之,数学在所有学科中是最难让学生感兴趣的,它充满数字、字母、公式、法则、线条、图形、公理、定理、逻辑推理等。这些东西既抽象又枯燥,只能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去理解、记忆和运用。但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还比较具体,形象,抽象能力较差,同时又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尽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并用自己饱满的情绪,丰富的表情,感人的言语,精彩的表演和发自内心的爱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同时,数学课也会变成一次次愉快的心灵之旅,知识之旅。
3.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原则
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课始,教师向学生设问:生活中你见到过圆形的瓷砖吗?进而让学生思考:瓷砖为什么不做成圆形的?并通过拼图操作,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悟到瓷砖不做成圆形的道理。学生置身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非常感兴趣,思维也特别活跃,于是自然会联想到如果把瓷砖做成学过的几种平面图形,情况会怎样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情况都不如圆形好判断,于是对问题展开探究便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组织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数学规律
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拼图操作来验证刚才的猜想,并把操作后的初步发现、体会与同学分享、交流。接着利用电脑网络开展“人机对话”,不断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处,并最终有所发现。最后,紧扣三角形、四边形的“任意性”展开又一层次的探究,通过拼图、观察使学生有所发现,进而使数学结论更加全面与完善。
三、利用网络环境的功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促进学生间的有效合作。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在每一次拼图操作后,学生把操作的体会、发现与同学交流分享;在“在线设计”中,学生自由组成网络小组合作讨论,并通过网络欣赏其它小组的作品,了解别组的进度,从中得到启发,对别组的作品作出评价等。
四、教学设计板块化,使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
在情境导入阶段,如果学生先提到瓷砖、地砖能否做成三角形、平边四边形、梯形,那么就按现在的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完成“在线操作(1)”后就进入“在线探究(2)”对三角形、四边形的“任意性”展开研究。如果学生先提到瓷砖、地砖能做成正六边形时(生活中有正六边形的地砖),可以让学生先进入“在线操作(2)”、“在线探究(1)”进行操作和研究。
4.学生对数学兴趣的保持方法
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如果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形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对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布阵设疑、创设问题情景,具有调控讲课节奏和课堂气氛的能力是必不可缺的。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很好地与老师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时,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结果老师不但说得快,而且对,惊叹之余,学生争着要求老师教“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探求过程。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推导,不仅在参与公式的推导中理解了公式,同时也有机地把图形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掌握了量与量之间、形与形之间、量与形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保持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知识中持趣
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虽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近,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也很难理解。在教学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年、月、日”一节时,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就让学生把近几年的日历(一年一张的小日历)拿到课堂上,让他们先看清是哪一年的,然后亲自数一数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不是一样多。通过看日历,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就掌握得比较清楚了。另外,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也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初步的几何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到商店里观察“商品标价”,也可观察“菜篮子价格”等生活实际来加深认识。在学习“统计表”后,可调查统计本校和社会上有意义的事物,如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捐书数量,经过数据整理,制成能说明问题、有实际价值的统计表。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
三、目的性教育中持趣
正确的学习目的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兴趣需要对学习意义有清楚的认识。就数学而言,一方面,它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工具和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所必须的知识,体现着“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反映了“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作为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无论将来干什么,要为祖国作出贡献,都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有从小学开始好好学习,付出不懈的努力,愿望才能成为现实”,从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学好数学的志向,使美好的愿望成为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告诉他们:“当医生就要懂得药性和剂量搭配”,“当建筑师就要会计算面积及用材多少”,“当企业家要懂得计算成本和利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数学,买东西算钱需要数学,做衣服量尺寸需要数学。学生正确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学习它的意义后,就会从内心产生对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四、榜样教育中持趣
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数学家的为了追求一个成功的实验或演算而废寝忘食的故事,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解决思想上怵头学习数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保持兴趣。如陈景润如醉如痴地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带病推理、演算,草稿纸成吨的故事;阿基米德为验证皇冠是否由纯金铸成,而在浴缸中浸泡而忘了洗的故事;牛顿、华罗庚的学术成就都不是靠天资,而是靠勤奋学习和肯钻研得来的。
同时,也可以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选择在数学学科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介绍自己如何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刻苦努力使成绩很快提高的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五、成功体验中持趣
对成功的体验是提高兴趣的最佳强化剂。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促进数学知识、方法的掌握,反过来,掌握了数学知识方法又会激励和增强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着名心理学家盖兹也曾说:“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步步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数学因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习数学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在学习上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学习信心,才会出现“越学越爱学”的境地。笔者曾做过调查,在喜爱数学的学生中,因数学成绩好而喜欢数学的约占32.5%,而数学学习差生中,因为不会,就不爱学习要占其86.3%。这说明学习的成功,对促进和增强学习兴趣起重要作用。
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如学生完整、准确、精练地回答了问题时,发表了新颖独特的见解时,提出了有价值的质疑时,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选择练习时要注意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作业测评时最好少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课堂提问时面要广一些,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会。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每位学生充分发展,争取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六、表扬评价中持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
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鼓励的动作,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
七、竞赛活动中持趣
一般认为,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大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