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起源和发展
年画的起源
年画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供家庭过年张贴用的美术作品。年画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写情相结合的简明而夸张的手法,表现欢乐、幸福、吉祥、劳动和勇敢等题材。其色彩鲜艳明快,画法工整细致,构图集中,人物突出,形象优美。
最早的年画是与古代雕版印刷技术分不开的,它是民间年画随着木刻版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年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出现,约在五代、北宋时期。门神、灶王等神像画是年画中最先出现的样式。
当时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
年画的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门神画中增添了吉祥意味的装饰,在题材上逐渐摆脱了门神的固定内容和形式。明末清初时期,木版年画也逐渐走向繁盛时期,并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苏州挑花坞等地出品流行最广,形成了南北方年画艺术的不同风格。
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历史故事。至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着,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20世纪初上海开始有胶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画,兼用作商业广告,因色彩鲜艳,形象细腻逼真,售价低,内容为时装美人而风行一时。
建国以来的新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题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年画的品种、形式越来越要求丰富和精致,它的特点比民间传统年画,画得深入,色彩丰富,使人感到它既有民间年画的喜庆气氛,又有真实的色彩。因而,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年画的题材及体裁
年画的题材
年画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它是与各地的生活风俗、欣赏习惯和审美观点分不开的。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描绘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劳动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题材。
2.描绘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时事新闻以及民族英雄的题材。
3.描绘全年各个时节风俗的题材。如端午竞渡、七夕乞巧等。
4.描绘四季花果的题材,如花开荣盛、竹报平安、万年青和石榴多子等。
5.描绘儿童的题材,如五路进财、五子登科、百子图、子孙合图等。
6.描绘自然风景、花卉的题材。
从年画题材内容的表现特点看,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有其娱乐性。年画大多是新年供人欣赏的,因此在内容上要适应群众“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愿。
其次,作品有着良好祝愿的内容。讲究通过画面的内容对将来的生活寄以良好的祝愿,一般采用谐音“皆取美名、以迎祥祉”。
再次,它具有反映时代的内容,这在新年画中尤为突出。
最后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内容。这类内容在民间旧年画中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新年画。
年画的体裁
年画的体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各种年画采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和群众对年画多方面的需要所决定的。这就使年画艺术家创作出了各种应用范围不同样式的年画;如贴在大门上的“门画”,两侧门框上的“门对”,进院门内影壁墙上挂的“福字灯”,屋内中堂挂的“竖披”,屋内墙上挂的“屏条”,炕头挂的“横披”,窗户两侧挂的“窗旁画”等。
根据年画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将年画样式分为:木版年画、水粉年画、月份牌年画、工笔年画,等等。当今我们看到的年画作品中有许多在绘制和印刷上已超出民间年画。如丙稀年画、喷笔年画等。
年画的工具和材料
根据不同的种类、风格,年画的工具材料也不同,一般传统的民间年画的工具材料有:
铅笔、木炭条
主要用于年画的素描稿。铅笔一般分软、中、硬三类,笔杆上用H或B分别标出笔的软硬程度,HB为中性,在H或B字母前加有阿伯数字。数字越大表示软或硬的程度越大。最软的铅笔为9B,最硬的铅笔为10H。木炭条是用质量较好的柳枝条烧制成的,用它画素描稿便于修改。
毛笔
大多用于手绘年画,它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三类。狼毫笔吸水性小,笔锋硬挺,多用于勾勒线条;羊毫笔吸水性强,笔锋柔软,多用于渲染大面积的色彩;兼毫笔既有一定的吸水性又具有弹性。
炭精粉
用于擦笔年画,主要用它处理擦笔年画中的明暗转折及虚实关系。
纸
年画用纸主要是宣纸。宣纸又分生宣和熟宣两类。生宣较多用于木版年画、定稿或拓印;熟宣多用于手绘工笔年画。拷贝纸在年画中用来将画稿翻转到正式木刻板上或正式稿上的。图画纸或绘图纸一般用于手绘年画,也是新年画较多采用的纸张,要求纸质紧密,厚薄均匀,吸水性小。
磨拓工具
用于木版年画的制作,其作用是将画稿翻印在木刻板上。主要有打刷,是拓印中上纸所用工具之一;大、小长柄砸刷,拓印中用来拓印细部纹饰;还有上墨的工具拓包。
木刻板
用于制作木刻年画。一般选用果树板,因木纹组织较细致,便于刻制,如梨木、白桃木等。
刀具
主要用于木刻年画的刻制工具。用的刀子有三角刀、圆口刀、平四刀、大圆凿、排刀等,与木刻版画的刀具大致相同。
墨滚
墨滚是木版年画拓印、套色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用橡胶制成的,一般手推油印机的里滚可以替代。
颜料
传统年画采用的颜料有印刷颜料油墨,也有的用粉质颜料。新年画的着色大多是用水粉、水彩、油画、丙烯等颜料,另外还有用色粉笔等颜色。
年画的创作特点
任何一种艺术总是遵循着自己的特有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的。年画的特点及艺术特色也是遵循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规律而存在。
年画的特点最突出的是装饰性。一方面它的装饰性表现在对生活的美化,在年节作为装饰品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即它的艺术形式本身所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从年画的构图来看,其特点为完整、匀称、简练而饱满。
完整,就是在一些作品中舍弃大量与主题无关的景物,概括、集中地突出和表现主题。匀称,在年画中大布局上求得均匀对称的效果,局部略有变化。简练和饱满是相辅相成的,构图的饱满是使人物和景物产生构图饱满的效果,利用图案把画面充得不留余地,以达到喜庆的效果。
有时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衬托出主体,画中又往往没有复杂的层次,人物很少重叠或采用空白使画面简练。
从造型的特点看:年画的造型的装饰性也很强。这种装饰性造型是作者对客观物体加工、提炼、夸张,加以再创造的结果,它把对象变得更美,更有程式化。
从色彩的特点看:年画追求的是装饰色彩而不是写实色彩。追求单纯、明快、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并以平涂为主。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注重调和而强调对比。
年画的创作技巧
在年画的创作技巧上比较突出的技法有:传统年画的粉脸处理方法和线条的运用技巧。由于粉脸需加白较多,所以在画面比较满而色彩又比较花的情况下,能把脸表现得比较突出。
但粉脸也不是单一的,它根据画面上色彩的相互关系及周围的环境,而使脸色各不一样,有偏深、偏浅、偏红、偏绿等之分。新年画中大部分作品,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技巧。
民间年画中的线条不是一般绘画线条的起笔落笔所产生的勾勒效果和笔触趣味,而是通过刀刻的过程使线融合成一种有力的、具有版画效果的线条。它线条粗细均匀、简练、流畅,并根据不同的物体质感运用不同的线条。
年画的工艺和制作
年画的工艺
年画的工艺一般须经过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制作木版年画的技艺,多为世代相传,工艺考究,镂刻精微。年画艺人可谓匠心独具,对各年龄层次的人所居住房间适合贴什么样的年画,都有考虑。其中有一类年画,是专用来布置新房的,此类年画习称“喜画”。喜画多围绕早生贵子、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美满等内容来创作,字意吉祥。
这些画,有的可单独张贴,有的颇有讲究,要成双成对张贴,如“麒麟送子”图,以迎合“好事成双”的心理。其张贴的方位,一般选在窗旁、窗顶、炕头墙壁和另一头墙壁。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民间木版和手绘年画在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了,这种承载民族文化与情感的传统民间艺术,不知不觉中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
但年画却因为它是历史的缩影,有着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雕版工艺所表达的美感以及民俗民风的完美体现,反而凸显其市场收藏投资价值。老年画多少年来一直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之物,然而因其创作者都是民间匠人,一直不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所重视。
年画的制作
主要有刻版套印和手工绘制两种。不论哪种年画的制作,其创作制作的过程都要经过构思、构图、起稿、绘制或刻版拓印、着色等步骤。构思即“立意”,要画什么,怎么画,首先在脑子里有个初步的设想。当作者在深入生活中发现了所要表现的题材后,便要进一步考虑如何表现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即用什么形式,用什么样的技法去表现,并同时考虑其用线的刚柔、用色的效果。做到在画前“胸有成竹”,因此立意是年画创作的关键。
立意完成后,最先要解决的是“构图”,年画中一般都是平面的装饰性构图为多。即在构图中追求饱满、均衡、对称等效果,构图上采用散点透视。在这个阶段中要注意根据构图的基本规律,从画面的内容出发,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构图,同时要注意构图上应有取舍。当作者根据画面的内容定下构图后,就要画稿子了。传统本版年画和新年画的起稿都是用铅笔或木炭画素描稿,所不同的是木版年画要适应木刻的需要,即在完成素描稿后要在其基础上改画成木刻稿。
在画素描稿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稿要画得认真、仔细、完整;第二,要保存最初素描稿,在拷贝纸上勾墨线,便于以素描初稿为依据来修改;第三,画中每个细节要考虑周全,不能疏忽大意。
当画师起稿和定稿后,即可用白描法把画画在毛边或薄棉纸上。
然后由刻工将画师定稿用粉糊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或杜木板上,留画稿墨线剔去空白处,完成墨线版。
画师用墨线印出画样后,再在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刻制出彩色套印版,一般不超过5张。
将每幅画的墨线和套色版准备齐全后,刷工开始将纸数百张压在刷印画案的固定位置上,再把画板仰放在纸的左边,用手翻纸,蒙在涂匀颜料的画板上,右手用毛刷刷画板上面的纸,如此一张一张在固定位置上将纸刷完,然后再换另一颜色画板,依样刷完纸张后,再换一版,直到全部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