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8800000037

第37章 南、北小街的名人故居

本文所说的南、北小街,是指在北京朝阳门立交桥以西,以朝阳门内大街为界,两条南北相对南北走向的街道,南面的叫“朝阳门南小街”(以下简称“南小街”),北面的叫“朝阳门北小街”(以下简称“北小街”)。这两条街道都不长,加起来大概也就两公里左右。

南、北小街皆属东城区。在北京城里多年流传着“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对于这一说法,我不妄加评论。我只是认为,如果仅仅说是“东富”,似乎也不确切。因为在北京东城地区,原来不仅住着众多的商贾巨富,而且也住着众多的达官显贵。就拿这短短的南、北小街来讲,仅这两条街两侧的诸多胡同中,几乎每条胡同里都有诸多的名人故居。而这些名人故居的昔日主人的身份,就充分地说明,东不仅“富”而且“贵”。至于我耳闻目睹的东城的其他胡同和街道,也有众多的名人故居,似乎更证明我的看法。

目前,这两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其东侧的胡同大部分已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新建的居民楼和商厦等;相比起来,西侧的胡同则还有大部分保留着,尽管有的胡同已“尾大不全”了,但保留下来的大部分胡同还是基本完整的。

先说说南小街吧,其南起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站口,北至朝阳门内大街。这条街由两段街道组成,从北京站口起向北至东、西总部胡同(两条相对的东西走向胡同)这段街道,原名叫“方巾巷”;从东、西总部胡同向北至朝阳门内大街这段街道,原名叫“朝阳门内南小街”。现在,这两段街道合在一起统称“朝阳门南小街”。朝阳门北小街则南起朝阳门内大街,北至东四十条大街。

现在若说南、北小街两侧的胡同里有诸多的名人故居,似乎有些不太确切,因为有些名人居所早变成了大杂院,但从名人曾居住过的历史事实讲,我们认为还应视其为“名人故居”吧!另外,尽管有些名人故居因拆迁等原因早已消逝,但是在当地乃至老北京人们的记忆中,它们大概永远不会消逝。我在朝阳门南小街西侧的一条胡同里住了40多年,如果从我们的老辈儿计算,恐怕住的时间就更长了。住久了,听的事儿就多,见的也较广一些,何况我们和一些名人之家也有过交往。因此我想,还是尽自己所知,回忆一下这些名人故居吧!回忆众多的名人故居,难免有点像“报豆腐账”那样有一一罗列的乏味感。但即使这样,加上所知有限,也不可能把这些名人故居介绍全。

据我回忆,朝阳门南小街西侧自南往北原来的胡同大概依次是南衣袍胡同、象鼻子中坑胡同、新开路胡同、西总布胡同、外交部街、东堂子胡同、无量大人胡同、遂安伯胡同、西石槽胡同、干面胡同、史家胡同、内务部街、演乐胡同、礼士胡同、拐棒胡同,东侧自南往北依次是顶银胡同、东总布胡同、大羊宜宾胡同、赵堂子胡同、什坊院胡同、东石槽胡同、禄米仓胡同、大方家胡同、牌楼馆胡同、新鲜胡同、南竹竿胡同、老君堂胡同等。

朝阳门北小街西侧自南往北依次是东四二条至九条胡同,东侧依次是烧酒胡同、吉兆胡同、南门仓胡同等。

先从南小街西侧自南往北说起。其西侧南端的第一条胡同是南衣袍胡同。关于这条胡同和其北邻的象鼻子中坑胡同的情况,前面的文章已做过介绍,这里就不详述了。只是再简单重复一下,这里曾住过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钟赤兵将军,住过原民航局局长沈图,住过梁思成先生的姐姐梁思顺女士,住过著名中医小儿科医生刘焕云女士。

象鼻子中坑北邻的新开路胡同西段北侧的69号院,曾住过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他全家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来到中国东北。1935年,小泽征尔在沈阳出生。其出生的第二年,全家便搬到这座69号院居住。从1979年他率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问中国始,便与此院再续前缘。据说至今已来此院十几次了。前不久,电视台在播放这段新闻时,我竟惊讶地发现这是我们一位中学老师住的大院。

新开路北邻的胡同,便是西总布胡同,这条胡同据说在元代即已形成,历史悠久。其与东总布胡同原统称“总布胡同”,清朝末年,以南小街为界将其一分为二,定名为东、西总布胡同;20世纪20年代,又将东总布胡同东段与之相通的那条南北走向的城隍庙街改名为“北总布胡同”。这三段总布胡同里的名人故居,可谓众多。就西总布胡同来讲,胡同路北27号(现门牌号)原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宅邸。据说,李去世时,即在此处办理后事,发丧后,光绪皇帝下旨在这里建立专祠,赐名为“表忠祠”。这座祠堂也是清代北京唯一一座汉人官吏祠堂。光绪皇帝还赐匾,并亲笔题写“功昭翌赞”四字。原祠堂的主要建筑有过厅、享堂及东西配殿、碑亭等。此处解放后被改为东城区文化馆,成为当地居民开会、娱乐的场所。现在,这座大院已踪迹皆无,代之而起的是某公司的一幢办公楼。

西总布胡同东口9号(现门牌号),曾是李宗仁先生的住宅,李先生1965年从海外归来后即住此处,直至逝世。

西总布胡同北邻的外交部街,在民国以前一直称石大人胡同。石大人即明朝天顺年间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石亨,是他伺机报复,唆使明英宗杀害了爱国忠臣于谦。当年,英宗在这条街为他建府邸,故此街命名为石大人胡同。1913年,袁世凯把民国外交部迁入此街,石大人胡同从此改称外交部街,直至今日。

提起外交部街,还要提起一位古代重要人物,即清代被封为12个“铁帽子王”之一的睿亲王多尔衮。其府邸原在南池子,顺治皇帝即位后,对其恨之入骨,于顺治8年将已死的多尔衮论罪追夺爵位,亦将其王府废除。直到乾隆43年,多尔衮冤案被昭雪,因其旧府已改建成庙,便在石大人胡同赐建新府邸。

外交部街东口1号曾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先生的故居,现仍存在。看到这幢两层小楼,当地住户就会想起李少春先生。李先生一生演剧多出,他塑造的林冲、秦琼、花云、岳飞、孙悟空等人物,各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老生演员。可惜的是,李先生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年仅56岁便离开人世,实为憾事。其夫人候玉兰女士也是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

外交部街往北是东堂子胡同。该胡同据传有800多年历史,且不同年代都住过名人。清朝的权臣鳌拜、大学士赛尚阿,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著名文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被称为“学界泰斗”的蔡元培先生,文学大师沈从文,妇科专家林巧稚等,皆在此胡同居住过。

与此胡同相邻的北面那条胡同是无量大人胡同,原名吴良大人胡同,据说吴良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后改名无量大人胡同。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29岁时,举家搬入无量大人胡同居住了一段时间。提起曾在该胡同住过的一位著名人士,似乎知之者不太多,他就是我国的著名工程专家华南圭。该胡同53号院,就是他的故居。华先生系江苏无锡人,晚清的秀才,1903年赴法国留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后在铁路部门任职,后来先后在我国一些建筑设计部门工作。他于1961年逝世。

无量大人胡同北面是遂安伯胡同,这条胡同已不存在。著名的金宝街,就是在此胡同基础上建成的。遂安伯胡同原是北京以贵族府第命名的胡同之一,该胡同曾住着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邓拓,他于1966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人民解放军女将军李贞也曾在此胡同居住过。再往北的干面胡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曾住过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桥梁专家茅以升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

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史家胡同。这条位于干面胡同北面的数百米长的街巷,两侧建筑整齐,多为深宅大院。该胡同不仅历史悠久,且名人辈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徐向前曾在此住过;一位国家领导人在此住过;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总长、北大教授等职的章士钊先生曾住在该胡同51号院,1973年原外交部长乔冠华与章含之结婚后也在此院居住。51号院西邻的53号是“好园宾馆”,这座古朴典雅的几进四合院,据说曾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爱国将领张自忠也曾在此住过。解放后,此宅院由全国妇联接管,老一辈革命家帅孟奇、邓颖超、康克清等都曾在此办公。1984年,好园宾馆成立,宾馆门楼上由邓颖超题字“好园”,寓意“女子园”。现在,在这座院子最里面院子的东北角开设了一个对外开放的“好园餐厅”。餐厅不大,也就几十平方米,五六张餐桌。但菜的味道还不错,而且在这座四合院的餐厅用餐,似乎能增加人的怀旧感,并能享受四合院风情。我和家人多次去这家餐厅就餐。

该胡同还住过许多文化名人,仅以演艺界为例,众所周知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宿舍即在该胡同,这里住着我国话剧史家胡同内的好园宾馆史家胡同内的人艺宿舍界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女演员、表演艺术家叶子(影片《龙须沟》中主要角色洋车夫丁四的妻子的扮演者)及金雅琴、牛星丽夫妇等著名演员。已故话剧著名演员,因饰演《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骆驼祥子》里的虎妞等而永远留在观众心中的李婉芬,也在此居住过。

史家胡同往北的内务部街,因本书在前面已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过,所以这里就不详述了。但因是介绍名人故居,我还是要重复一下这里曾住过的名人,即清朝的皇亲明瑞、寿恩固伦公主、著名文学家梁实秋、著名中医李少轩、周慕新、著名电影演员姜文等。

内务部街北面的演乐胡同也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因明朝时教坊司所属乐队在此地排练而得名。胡同里住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先生。20世纪90年代,我因约稿曾去过其住宅。

与之相邻的礼士胡同则更有名,其中的129号院,是一所大门很气派的宅院,原是清末武昌知府宾俊的住宅;“文革”期间,曾为“四人帮”干将于会咏私宅。提起礼士胡同,不少人会想到曾住在胡同里的“刘罗锅”刘墉。前几年,一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使得刘墉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他曾经的住处也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礼士胡同的刘家宅院,确切来讲应是其父刘统勋的赐第,刘墉亦曾住于此。不过,刘府现已变成大杂院。

再看看东侧的胡同,更是名人群集之地,因此不得不再以“报账”形式述之:

街东侧自南始第一条胡同是顶银胡同,胡同里住过著名人士严济慈先生;而顶银胡同北边的东总布胡同,一进东口不远的路北的一座小楼,即是已故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的住宅,该宅原是开国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爱国人士张澜的住宅,张逝世后沈钧儒副委员长又住进去,沈逝世后即住进班禅副委员长。再往里的32号是马寅初老先生的故居。马老先生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因发表著名的“人口论”而受到批判,离开北大后便回此居住。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三年后马老被平反昭雪。1980年,马老因病住进北京医院,就此离开了居住几十年的32号院。

还有一位陈觉生先生,是民国时期的北京铁路局局长,曾寓居东总布胡同53号。此宅后来几易其主,解放后成了中国作协大院。该胡同住过我国著名作家张光年、赵树理、严文井等。

民国时期,时任财政总长的周自齐也曾在此胡同居住,据说他还捐资修建了胡同的马路。

东总布胡同还内接一条北总布胡同,别看胡同不长,住过的名人亦不少。24号院曾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住宅,2号院曾住过原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

隔过大羊宜宾胡同的赵堂子胡同曾住过民国时期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的朱启钤先生。解放后,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1964年他逝世时,适逢周总理在国外访问,周总理还特委托统战部送花圈悼念。该胡同往里通赵家楼胡同,这条胡同不长,当年2号院内住着袁世凯的外交次长曹汝霖。1919年五四运动时,爱国学生直奔此处,搜寻卖国贼曹汝霖,未找到他便一把火烧了曹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谈到北面的禄米仓胡同,原是明末清初九大粮仓之一的禄米仓所在地。当时的皇室每年都从江浙地区运粮来京,分储禄米仓、南新仓、北新仓、海运仓、南门仓、富新仓、旧太仓、太平仓和兴平仓。后来这些仓库名几乎都成了所在地的胡同名。

禄米仓胡同东头路北原有著名的智化寺,据传是明朝太监王振的住宅,王振舍宅而建成此寺。考之明史,王振是个有权有势的太监,他根本不懂军事,却统兵,并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去抵御入侵的瓦刺军,结果大败,致使英宗被俘,他亦死于乱军中。

至于禄米仓往北的诸条胡同,究竟还住过哪些名人,若再一一列举恐怕一是篇幅过长,二是本人亦觉似乎有点乏味了,所以蜻蜓点水地说一下,据说内务部街对面的大方家胡同东段北侧的小方家胡同内,曾住过京剧著名武生尚和玉、老生演员管绍华;新鲜胡同内住过文武老生李洪春;竹竿胡同内住过著名老生贯大元、名旦赵荣琛;这片胡同内也有清朝贵胄的宅邸……

若说起朝阳门北小街两侧胡同里的名人故居,恐怕也难尽其详,但更显北京城的“东也贵”。仅其北端西侧的第一条胡同——东四九条里就有清朝贝子奕漠的府邸,民国时期,这里又成了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的寓所;胡同里还住过满清肃亲王的后代、大汉奸、日本间谍川岛芳子。依次下来,八条则住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妻子、“末代娘娘”李淑贤,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婶子;还有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的寓所;张学良之弟张学铭等名人的寓所。若再依次从七条、六条……数下去,本人亦觉其繁。因此只能告诉大家,这些胡同里还住过著名作家、长篇小说《苦菜花》的作者冯德英,著名电影演员刘江,著名作家夏衍、王蒙,著名书法家王遐举等。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民国时期的几位领导人中,竟有两位住在这条街道两侧的胡同里,而且相距不远。一位是据说在民国领导人中唯一不是军人出身的大总统徐世昌。徐以清末翰林起家,在民国领导人中可算是个文化人,著名的园林饭庄——北京中山公园内的“来今雨轩”的匾额最早就出自徐世昌的手笔。他就住在北小街西侧的东四六条胡同西段路南,其宅邸解放后改为122中学,后又改为市重点中学166中的初中部。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所谓民国总理段祺瑞,他住在东四六条东口斜对面的“吉兆胡同”。

这里似乎还有必要再介绍一下东四六条胡同里面的两所宅院。一是原来是一组相连的大宅院的63、65号院。这是原清朝光绪年间著名大学士崇礼的住宅。崇礼虽没什么作为,但因受慈禧太后赏识,所以一直官运亨通。

还有该胡同内的55号院,原是著名人士沙千里的住宅。提起沙千里,人们自然就会想起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爱国“七君子”,即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史良、王造时、沙千里。他们因积极宣传抗日爱国主张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来全国各界人士在宋庆龄等著名人士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营救活动才获释。

由于知之有限,可能还会遗漏不少名人及其住宅,权起一点抛砖引玉作用吧!如今,这些名人故居有不少已经连同它们所在的胡同一起消逝了,保留下来的大部分院内住户和内部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对有些名人故居,我没有详细介绍其门牌号码,只是做一回顾吧!但这些名人故居及其轶闻,作为历史会代代流传下去。

同类推荐
  • 执笔人

    执笔人

    随心所写,没什么好说的,保证不太监!哈哈哈~
  • 天下之王道征途

    天下之王道征途

    机会往往给那些真正有准备的人,而不是那些坐享其成的庸夫也。是王侯,早晚都会发光,成为九五之尊。一时的失败,一时的挫败,一时的打击????????那都是上天对王者是的考验和历练。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体会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王,那是乃是一种对自我地位的尊称,天下之中,唯有正道和王道,正道开启光明之路,王道开启血腥的争斗。不管怎么样,最终成为王,就是最后的归属。
  • 神穿

    神穿

    一个胸怀侠义的青年,一个在现实中不得志的青年,一个想要干一番宏图伟业的青年,他新的人生,从历史中开始……
  • 世界历史博览3

    世界历史博览3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隋大帝杨秀传

    隋大帝杨秀传

    杨秀,大隋朝蜀王,历史上被杨坚废为庶民还被宇文化及害死,不过现在此杨秀非彼杨秀,本王可是穿越者,杨坚安敢废之?宇文化及安敢害之?且看穿越者杨秀如何在这大隋朝之中觅良臣,收勇将,夺皇位,屠异族开启大隋盛世。
热门推荐
  •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花前的誓言

    彼岸花前的誓言

    天地玄黄,五行相克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人世间唯有情字最是难懂彼岸花下你说我们或许注定无缘可是我不信哪怕覆了天下也要一直守候在你身旁
  • 玄元证道

    玄元证道

    玄者,道也;元者,气也。玄元者,混沌未开,万物初始之气也。变种仙葫流修仙小说,带您领略不一样的仙道风情。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本书根据女性一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人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分别从身心、爱情、家庭、婚姻、生活、处世、职业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提出了许多科学、有效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帮助女性增进各个人生阶段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 心战天下

    心战天下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失踪,人鱼现世,青龙重生,神州大地,一片腥风血雨。吕洞宾、铁拐李、陈抟、张三丰、徐福等奇人异士,斗智斗法。石重贵、刘知远、郭威、徐知诰、赵匡胤等英雄豪杰,争锋争霸。然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却是一少年。
  • 修界修道

    修界修道

    何为道?道由心生,亦由心灭,修道者,修心也。修武不修道,境界不达。修道者,明万物之道,得万物之灵,成武尊之躯,替天行道。【希望大家投一票,君子就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谢谢!】
  • 菩提树下盼君归

    菩提树下盼君归

    因好心救人而遭屠杀,失去亲人的慕容倩儿孤身一人,去寻找所谓的未婚夫。冷面王爷为一块玉佩,带着阴谋接近她,却坠入情网。时过境迁,那菩提树下的约定,你可还记得?
  • 重生束颖传

    重生束颖传

    一个小山村,一个药师传承,一段传奇,不一样的人生
  • 豪婚蜜爱:总裁大人的娇蛮妻

    豪婚蜜爱:总裁大人的娇蛮妻

    “什么?订婚?!”那天,她被千方百计地被扯去跟一个素未谋面的总裁大人订婚;“什么?联姻?!”那天,他满脸寒冰,僵硬无比的去和一个大学刚毕业的集团千金订婚。她倔强,他厌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从不搭话。她讨厌他的强势,又无可奈何地爱上了他;他厌烦她的骄横,却又发誓从此以后都会保护她。当霸道总裁遇上娇蛮萌妻,又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爱情火花?
  • 洪荒崛起者

    洪荒崛起者

    洪荒大陆之上大山林立,有蛮荒凶兽蛰伏于大山深处,而在大山之间亦有无数大小不一的部落艰难存活。蛮龙部落,作为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小部落,每日为了食物,都要深入凶险的大山之中,与凶猛的凶兽厮杀。在某一天,蛮龙部落当代族长——蛮山狩猎时意外捡到一个弃婴,后来..........勇敢可爱的小蛮星迅速崛起,变异的图腾,神秘的血脉...................(新书《尊主纪》已发。希望到时候各位书友能够前来捧场,小天感激不尽~)新一代洪荒巨作诞生了!欢迎加入星族:59397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