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参观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展览会时,在某厂的摊位前问一个该厂参展员工:“你们厂生产的‘莲花白酒’怎么没有了?”他含含糊糊地说不清,只说早没了,我也只好作罢。但我心中还是怀念那独具特色的老北京京西御酒“莲花白酒”。
据传,莲花白酒诞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由一家位于北京海淀镇的老字号厂家“仁和酒店”生产并售卖。莲花白酒,不仅原海淀镇的嗜酒之人喜欢喝上两口,就是北京城里的嗜酒者也有不少人喜欢喝。甚至清朝年间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名商大贾等也喜欢喝莲花白酒。我父亲也爱喝莲花白酒。因为莲花白酒是用北京海淀镇独有的特产——
白莲花的花蕊、莲子再配上几十种珍贵药材配制酿成的。据说喝这酒对身体有益,再加上经营莲花白酒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除了仁和酒厂,别的地方的酒厂还真生产不出来这种酒,所以莲花白酒一直为老北京人所爱。
据说,清朝末年,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老佛爷长住颐和园。每逢农历六月的莲花节,她便在美丽的昆明湖畔,面对红荷白莲摆下莲花白酒宴,邀王公大臣在此消暑、品酒、赏花。因而,莲花白酒便享有“御酒”的声誉。据传,那些“不够级别”而无缘赴宴的贵族、官僚等,也要过节摆摆谱儿,于是便到仁和酒店里沽酒过节;或摆下家宴一饮,也算随宫里过节,沾点太后老佛爷的喜兴儿。这似乎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大大抬高了莲花白酒及其厂家的地位。
关于慈禧太后喜欢莲花白酒,还流传着一个慈禧“醉题金匾”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著名的卧佛寺里的卧佛殿内卧佛的上方,悬挂着写有“得大自在”四个字的金匾。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而在卧佛殿外的殿檐下,也悬挂着一块写着“性月恒明”四个字的金匾。这块金匾上的字,据传是慈禧太后题写的。
据说在慈禧太后把持朝政的时期,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她都要照例到香山登高,然后再到卧佛寺上香。卧佛寺的住持方丈一直想讨太后的墨宝,但慈禧很少给人题字。方丈绞尽脑汁,决定走太后老佛爷的大红人、大总管太监李莲英的门路。于是,他备了一份厚礼,想办法亲自送给李莲英本人,并对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恳请李帮忙。李莲英看到这份礼确实不轻,便爽快地答应了。在重阳节这天一大早,方丈便领着众僧把卧佛寺里里外外打扫得非常干净。正午时分,太后老佛爷的轿子一进山门,方丈即率众僧接驾。待慈禧进香完毕后,便由李莲英和方丈陪驾,在寺里闲逛。当走到一片竹林旁时,李莲英与方丈互递眼色,李莲英便有意将慈禧引到一座四角重檐的凉亭前。亭子里早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斋饭。这时,方丈伏首跪在慈禧面前,说他一个月前抽了个上上签,说重阳节有贵客临门,没想到今日果然如此,所以特备一桌斋饭,恭迎太后老佛爷。慈禧一听,心里非常高兴,待坐下一尝桌上的素菜,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更觉得这些菜的味道非常美。慈禧吃着菜,突然眉头微微一皱,聪明的李莲英立即跪下,并从怀里掏出一瓶莲花白酒说:“奴才这儿给老佛爷预备着呐!”因为他深知慈禧遇到好菜,必要喝莲花白酒。慈禧一看,心里不但高兴,而且更感到李莲英猜中了自己的心思。于是高兴地说:“好!回去重重有赏。”
慈禧三杯酒下肚,李莲英趁着慈禧高兴,说道:“老佛爷,何不题诗作赋?”慈禧已有三分醉意,于是吩咐人笔墨伺候,方丈赶紧让小和尚们将早准备好文房墨宝的案桌抬上来。慈禧借着酒劲儿,以禅为题挥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之后,方丈让一个小和尚将一张宣纸铺在桌案上,跪请太后老佛爷再赐几个字。慈禧高兴地写下了“性月恒明”四个字。方丈捧着这四个大字,真是如获至宝。待慈禧离去后,方丈立即命人将慈禧的墨宝制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的屋檐之下。所以,据说方丈和众和尚不仅感谢李莲英,而且也感谢这瓶莲花白酒。
大概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莲花白酒一度消失了,反正我没在市场上见过。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春天到来后,我从我所在工厂的一位“老酒鬼”的口里获得莲花白酒又重新生产的信息。这位同事从年轻时起便嗜酒如命,我们关系不错,所以当我有时随大家叫他“老酒鬼”时,他也毫不生气。他家久住海淀镇,因经常喝莲花白酒,所以和仁和酒厂的人很熟。有一次,“老酒鬼”对我说:“莲花白酒又上市了,特别不好买。”接着,他又卖关子说:“我和仁和的掌柜的是‘哥们儿’,我只要买,他准卖!”我想给父亲买,既然他说能买,我不妨试试。于是我便说:“给我弄两瓶儿来怎么样?”他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没想到第二天他真让他儿子给我提来两瓶。以后,莲花白酒就大量上市了。但说实话,据喝酒在行儿的人讲好像不完全是“原味儿”,据说有些原料没有了。我不喝酒,所以无权发言,反正一度消失的莲花白酒再度上市是个好事儿。
可是近十几年,我好像又没有在市场上见过莲花白酒了。这次参观完上述那个展览会,听完那小伙子说不清楚的回答后,我又问及了一些人才获知,那小伙子有一点没说错,即莲花白酒的名称再度消失了。据说,莲花白酒的配方和生产技艺后来转移到北京葡萄酒厂,多年的仁和酒厂的牌匾撤销了。后来,莲花白酒大概又因与一家酒厂发生商标纠纷而被迫改名。在我的记忆中,大概自解放后,莲花白酒已经是两度消失了。但从现在看,享誉多年的老北京“莲花白酒”不仅再度消失,而且真正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很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