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400000037

第37章 李存勖逸豫亡身

李存勖字亚子,其父李克用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本姓朱,后被唐赐姓李。907年,朱温杀了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宣帝,自立为帝,是为梁太祖。李克用不愿听命于朱温,于是奋起抗争。可惜出师未捷,李克用便背发毒疽,生命垂危。

临死的时候,他令人从箭袋里拿出三支箭,对李存勖叮嘱道:“朱温受唐朝大恩,敢弑帝灭唐,北方燕地背唐降朱温,契丹国王与我约为兄弟,转眼即助梁攻我,这三件事是我一生大恨,你若有志气,一定要为我报此三恨,到时拿了这三支箭来祭我。”十八岁的李存勖痛哭流涕,发誓一定会实现父亲的遗愿。

话虽如此,但是李存勖刚刚继位就陷入了重重危机。先是他的叔父在他接位后的第三天,即阴谋取而代之,李存勖伏兵府署,请叔父来饮宴,一举擒住叔父,一场内斗顷刻冰消雪融。接着梁太祖朱温听说李克用已死,而李存勖年方弱冠,于是大举兵戈,扬言此战必可一举扫灭河东。

面对强敌,李存勖毫无惧色,镇定地对部将说:“朱温欺我年少,以为我不识兵戎,我若精兵简装,倍道进袭,必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事后证明李存勖的见识确是高人一等,梁军果然毫无防备,被杀得东逃西窜。这一战之后,令朱温惊叹万分:“生子当如李亚子,若似我诸子,简直与猪犬相似。”

其后,李存勖与朱温角逐天下,大小数百战,朱温未尝赢过一仗,直到他临死前一年还说:“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河东猖狂如此,我死之后,诸子都不是敌手,想将来天下非我朱氏所有了。”果然,朱温的儿子朱友贞继位十一年后,李存勖灭梁。在此期间,李存勖灭燕,北拒契丹,父亲李克用终身抱憾之事,在李存勖手中一一实现。当李存勖拿着父亲遗留的三支箭到太庙祭祀时,真的是扬眉吐气,风光无限!

然而,当李存勖终于实现了父亲遗愿的那一天,也是他与前半生判若两人的开始。那时李存勖已经成了皇帝,史称唐庄宗。与前半生创业不同,唐庄宗的后半生完全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

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称帝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还自取艺名为“李天下”。由于失去了劲敌,李存勖只能通过打猎来发泄过剩的精力。但是,他在狩猎过程中不仅将国事完全抛于脑后,还不顾百姓死活,经常践踏民田,使老百姓眼看到手的庄稼变成泥土。

更令人不齿的是,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派伶人、宦官到民间去抢民女入宫。有一次,他们竟抢走了驻守魏州的将士们的妻女一千多人,将士们都十分愤恨。

李存勖终于弄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李嗣源在将士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赐赏给身边的将士,想收买军心。可是将士们却对他的赏赐不感兴趣,纷纷弃他而去。最后,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的李存勖,被平日宠信的伶人郭从谦杀死,死时才四十二岁。

——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第五》

【智慧心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圣人孟子在总结人生成功经验的时候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经历了这样的波折,一个人才能够深刻体会到人生在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但是,善始者未必善终。即使一个人经历了创业时期的艰辛也未必能够始终如一的保持这种忧患意识,很可能在事业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就变得斗志皆无,浑浑噩噩。李存勖的一生不就是这样吗?当自己和国家的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李存勖能够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摒弃所有的杂念,一心摆脱眼下的被动局面。一旦危险解除,他立即放松警惕,生出安逸享乐之心,在一湾温水之中渐渐失去了活力,最后委靡而死。因此,唐代大诗人杜牧面对化为焦土的阿房宫才发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的感慨用在李存勖身上正合适。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如李存勖一样,在创业初期心无旁骛,积极上进,等到事业获得阶段性胜利就出现安逸之心,耽于享乐,最后不仅失去了亲手打拼来的江山,就连翻本的基业都输得精光。

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涌现出的一批企业家、改革家,现在大都被淘汰出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和李存勖、唐玄宗、晋武帝犯了同样的错误。那个年代出来闯市场的人,大都出身不高,有很多人还因为成分问题受了不少苦。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希望通过财富的增加来改变命运,改变地位。

创业之初,他们压抑着体内所有的安逸享乐观念,把所有的经历和财力都用在了事业上。在这种情形之下,成功是必然的。可是,当命运之神青睐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开始变得无所适从了,迷失方向了。他们满足于暂时的成功,通过挥霍来打发时间,借助享乐来发泄过剩的精力。时间一长,有的坐吃山空,有的输给后起之秀。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急流险滩之处,很少有翻船沉舟的事故发生,相反,水流平缓的地方却往往成为鬼门关,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大风大浪平安渡,小河沟里常翻船。这都是因为安逸的环境使人放松了警惕性和进取心的结果。因此,管仲曾经告诫人们:“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意思是,安逸享乐对人的意志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就如同毒药一样,千万不能怀有这种心思。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事业百年常青,就要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时时刻刻有一种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五代时期的钱镠,出生农家,以贩私盐起家。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军阀割据混战的唐朝末年,钱镠经过顽强战斗,几经磨难,终于占有两浙苏南,被朝廷封为吴越王。在吴越王任上,他居安思危,为人处世始终战战兢兢,在大气、刚强中显示出精致的素质和巧妙的谋略。

据历史记载,钱镠为了避免自己晚上睡得太死,产生慵懒的习惯,专门为自己制作了警枕。这种枕头用圆木头做成,上面缀满了小铜铃,人枕着睡熟了,它会歪斜和滚动,发出声响,因而常被惊醒,不至于睡过头而误事。

此外,钱镠还令宫女通宵值班,一遇有人报告,要立即唤醒他。在钱镠成为吴越国国王的四十一年间,他亲自率领吴越军民修筑钱塘江海塘,制服杭州潮患;兴建水利,治理和疏浚西湖、太湖;奖励农桑,发展对外贸易。使得“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而且,吴越也成了五代十国之中“最为安乐少事”、国祚最为绵长的一个国家,这与钱镠居安思危,枕警枕而卧不无关系。

可是,人的惰性是很强的。有时候尽管我们在思想上有所警醒,但很快就会被安逸的大环境所侵蚀,最后随波逐流。所以,忧患意识决不是大脑中一闪而过的流星,而是一根时时绷紧的神经。而要保持这条神经的敏感度,就必须想方设法进行强化。对此,晋朝的陶侃堪称楷模。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久经战乱,陶侃随东晋政权偏安于南方一隅。许多大臣很快就被江南温暖湿润的气候所陶醉,忘记了当日流离失所的痛苦经历,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无法自拔。只有陶侃时刻牢记着国都被叛臣占领的耻辱,心中一直有经营江南、收复失地的大志。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一丝不苟的作风,整天为公事操劳奔波。此外,他还要做一件令人不解的事情,就是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又把砖头一叠叠运到屋里。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陶侃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想的是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还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练练筋骨。”最后虽然由于种种制肘,陶侃没有实现还都洛阳的宏愿,但是他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很有治绩,而且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为稳定动荡不安的政局也颇有建树。

现代管理学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如果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沸水中,它出于本能的反应会立即跳出,脱离险境。但如果先把它放入冷水中,然后慢慢加温,青蛙的反应就会变得很迟钝,一时难以感到水温的变化。最后当水温升高到它难以适应,想跳出来的时候,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了。因为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青蛙的身体早已变得十分虚弱。“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的环境就如同那湾逐渐加温的水,潜伏着不易察觉的危机。如果我们不能保持足够的警惕,就很容易变成那只可怜的青蛙。

同类推荐
  • 他是秦始皇

    他是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历来褒贬不一,有人骂他,有人夸他,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你说呢?
  •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本书还原了西安事变的本来面目,记述了杨虎城将军为了促进团结抗日实现民主首倡“兵谏”捉蒋而因之丧失军队,惨遭杀戮的悲壮人生,披露了关于西安事变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 我是曹爽

    我是曹爽

    保曹氏,斗司马,名扬四海;征东吴,灭蜀汉,一统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神居处

    神居处

    亲王庶出独子,生来被游行高僧告诫杀戮重,须以仁爱止杀。后与其父云亲王共谋取皇帝宝座。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惊才艳绝、恣意妄为。第二部分:锋芒渐敛。巨大身心变故后,含恨隐忍,与父共谋大业。第三部分:为其父夺得皇位。但他真实身份是蒙冤驱赶、被逼跳了六界外的谭海渊的神,后来万幸离开反获取更大神力。本准备去毁灭报复,被兄长所拦,与其立下赌局,先去人世历练一世。他答允,对自己下诅咒封存了神躯法力及记忆。云亲王新生的儿子命里杀戮极重,刚出生便已死去。他寻息而至,便降在这个婴儿身上,以云亲王儿子的身躯渐渐成长.......
  • 三国之戍卒传奇

    三国之戍卒传奇

    崛起于戍边军队中的小卒,后世穿越的货车司机。一场场激烈的生死搏斗,无数次权谋与美色的激烈交锋。先登营、白马义从、西凉铁骑云起的时代,曹操、吕布、袁绍争雄的汉末。生与死造就的人生,铁血与柔情共存。这是我的三国也是你的三国,且看名将为你带来的三国之戍卒传奇。
热门推荐
  • 一千零一夜(上)

    一千零一夜(上)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暴君BOSS,抱一抱

    暴君BOSS,抱一抱

    “我爱你,哪怕宇宙荒芜,我的魂魄也会化作漫天风雪陪着你!”洪荒初开时代,赢纣以燃烧元神的惨痛代价强行破开时空之门,送薰酒酒去往另一个空间,他则元神碎裂……重生后,薰酒酒突然开窍,振振有词对他道:“阿纣,我要嫁给你,给你生小猴子。”赢纣邪魅一笑,将她压在身下,强势堵住女孩的红唇低哑道:“本帝不才,除了一统万界,我的心愿,是想陪你烹雪煮茶,白首天涯,万家灯火,月落归家。”
  • 幼学歌

    幼学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ea-Gull

    The Sea-Gu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白神魔

    黑白神魔

    上古仙帝道蜕之灵,正邪两道欲占为己有,各自以无上阵法温养千年。正邪再战,道蜕之灵神秘消失,再现凡界,以仙魔之体独断大陆!战仙王,戮诸神。一条求索无度的仙缘大道,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叫白灵从棺材里出生,母亲被人称作是小三,还有半个月我就要出生了,可是母亲却被一群混混乱棍打死。胎死腹中,母亲失血过度,不治之亡。然而,就在母亲即将下葬之际,棺材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那个人就是我。
  • 时光挽歌

    时光挽歌

    时光悄无声息的流失,回首那非凡的少年时代倍感自豪,但又有几丝惆怅。那一年我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结实了我一生难忘“同伙”,开始了心灵旅程······
  • 倾城不轻笑

    倾城不轻笑

    遇见,她愤恨无比,不明白为何会与他再相见?后来,他说:别再走了,好不好?可是……最后他却轻轻的放开了他的手,只留给她一个玩世不恭的背影、、、
  • 绝色美女,爱上我

    绝色美女,爱上我

    他是被父母抛弃,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的弃少。他是被未婚妻拒之门外,当成乞丐的穷光蛋。他是从山上下来的高手,他是朝阳中学的尖子生。他是十六岁的翩翩少年,他一身正能量。自从得到了一本武学秘籍后,于是,他开始变得牛逼了。那一夜,缠绵过后,校花总裁未婚妻念微柔声说...
  • 鹰与樱

    鹰与樱

    如果说到中国我会想起龙,那说到日本我就会想到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