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4800000029

第29章 上高会战(2)

第19集团军《上高会战战斗详报》中写道:

2月间,敌利用伪组织,两次放出将进攻鹰潭、临川之消息,3月初间,又在赣江东岸方面,施行诸种欺骗手段……并征用民夫四千多人修补道路,空军与战车亦极活跃,似有向临川、鹰潭进犯模样,实则吸引我注意力于赣江东岸,施行其声东击西之惯技也。

老兵曹立刚是19集团军司令部谍报队的一名队员。谍报队员现在的说法叫侦察兵。1940年冬季和1941年春季,日军一直在叫嚣要进攻南昌东面的鹰潭,当时鹰潭在中国军队手中。谍报队就派出曹立刚和一名谍报队员,埋伏在南昌附近,他们看到,开出南昌的火车上,窗口都有日军人头在晃动,而开进南昌的火车窗口,看不到日军人影。

这一现象让曹立刚感到蹊跷,日军要向哪里增兵,要在哪里作战,这是军事机密,怎么会轻易就让人识破呢?到了夜晚,曹立刚和那名队员藏身在铁路边的草丛中,看到火车开来了,就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这一听,就听出了日军的诡计。开往南昌的火车,声音沉闷;而开出南昌的火车,声音飘忽。这充分说明,日军是在向南昌增兵,车厢里拉的是士兵和大炮坦克这样的重型武器。

除了谍报队员识破了日军的阴谋外,日军也意外暴露了自己的阴谋。

罗卓英在《上高会战概述》中写道,司令部从缴获日军的文件中,看到了不断出现“鄱阳作战”的字样,而且频繁出现“丰城、清江、新余、上高”等地名,而更为直接的是,中国军队缴获了日军第3飞行团司令远藤三郎写给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的信件,这封溜须拍马的信件是这样写的:“上高占领,就在目前,希望速收赫赫之战功。”

当时,司令部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来,日军想要进攻上高了。上高是1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

这个远藤三郎脑子不但进水了,而且进豆浆了。

当时的赣北形势是,敌强我弱,19集团军与33师团和34师团长期鏖战,而现在又突然来了一个第20混成旅团,而第20混成旅团的前身第5师团曾经横扫华北战场,击败了阎锡山几十万晋绥军,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师团。所以,日军上下都想当然地认为,19集团军被歼灭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按照常规想法,在这种没有胜算的情势下,19集团军应该退避,不要与日军接战。但是,19集团军司令部决定,采用磁铁战术,将第1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上高变成一块磁铁,将日军吸引在上高附近,然后中国军队从外围包抄,将日军一举歼灭。

上高会战最激烈的时候,蒋介石给罗卓英发来电报:“上高失守,师长以上,提头来见。”而在上高会战开始前夕,罗卓英也在司令部大喊:“我意已决,在上高与敌决一死战,谁若反对,提头来见。”

罗卓英是知识分子出身,考取保定军校前,在粤北的一所中学任校长。在保定军校和陈诚是同学,关系密切。

上高会战前,双方都在释放烟幕弹。

日本在对中国军队用计,号称进攻鹰潭;中国军队也对日军用计,号称进攻南昌。中国军队识破了日军的计策,而日军没有识破中国军队的计策。日军向鹰潭方向运动了四天后,就折返而回;中国军队只派出小部队大张旗鼓进攻南昌,而大部队秘密部署在日军进攻上高的必经之路上。

1941年3月,正逢江南梅雨天气,连阴天,连绵雨,将赣北泡成了一块充盈的海绵。阡陌小道和泥巴路面不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走,不适合穿着皮鞋的日军行走,却适合扛着步枪的中国军人行走,适合穿着草鞋的双脚行走。所以,当笨重的日军坦克、大炮在上高外围集结完毕时,中国军队已经严阵以待。

日军兵分三路:北路33师团,中路34师团,南路20混成旅团。

战争一开始,日军骄横轻敌、缺乏统一指挥的毛病就暴露了出来。

3月15日,当33师团和20混成旅团向中国军队的防线发起进攻时,34师团在南昌按兵不动,谁也不知道战争打响的这一天,34师团在南昌干什么。一直到3月16日,中路的34师团才开始了进攻。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上高会战时,日军没有一个统一指挥这次战役的指挥部,这才是最要命的。日军两个半师团与中国九个半师交战,却没有统一指挥,两个半师团兵分三路,各自为战,这是让人实在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木下勇的《鄱阳作战》中记述:

军司令部事前有关这一问题的指导和调整的记录,始终没有找到。而且,这是三个兵团并力作战,第11军也没有为此作战特别设置司令部战斗指挥所,而是由平时态势的汉口军司令部指导进行的。这样做究竟是守旧思想支配呢,还是轻敌思想的表现?从会战开始,各司令部的意见就不统一,这里包藏了极危险的问题。

对于上高会战部署的记录找不到,对于上高会战没有设立专门的指挥部,这实在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咄咄怪事。

然而,木下勇有一点没有写到,上高会战的时期,正是11军司令官权力交接的时期。前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往华北方面军任司令官,此后开始了对敌后根据地的野蛮的“三光政策”,后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刚刚从第七师团师团长任上调来。就在这个空白期,上高会战爆发了。

园部和一郎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安藤利吉等是日本军校的同班同学,但是他没有他们那么好的运气,他一上任就遭遇上高会战,一战就损失惨重,马上就被贬为军部参议,此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总结一下上高会战中日军指挥官的结局也是很有意思的。上高会战后,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被贬;34师团长大贺茂带着数百残兵败将侥幸逃脱,被就地免职;20混成旅团旅团长池田直三也遭处罚。在上高会战后,唯独11军参谋长木下勇和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没有遭受处罚。可是,木下勇死于1945年7月7日,樱井省三死于1985年7月7日。两个人都死于卢沟桥事变的7月7日,这到底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上天的惩罚?

惨烈的外围阻击战

1941年3月14日夜半,安义前线,大量日军斥候部队在中国军队警戒线内出没,并向守军阵地发炮。3月15日凌晨3时,日军大部队鼓噪而行,大举进攻。上高会战爆发了。安义,驻扎着日军33师团。这支即将离开江西正面战场调往华北敌后战场的日军,成为上高会战的急先锋。

阻挡33师团的,是中国军队70军。

邹继衍是70军107师320团一营少校营长,他亲历了上高会战的全过程。

早在上高会战爆发前的1个月,邹继衍就接到了上级下发的秘密文件,得悉日军即将向上高发起进攻。邹继衍所在的107师驻扎在奉新县,为33师团进攻上高的必由之路。打开江西省地图就能够看到,奉新县和33师团驻扎的安义县接壤,两座县城相距仅有20公里。

邹继衍接到的命令是,“敌如进犯,立予坚决迎击”。那时候,为了保密,作为下级军官的营长邹继衍,是不可能知道19集团军制订的磁铁战术和诱敌深入的计策的。他们能够做的,只有浴血疆场,以死报国。

邹继衍的防区里,有一座山峰叫作米山,地势险要,邹继衍派一连携带一挺重机枪登上米山,据险坚守;派第2连坚守米山下的开阔地带,挖掘壕沟;派第3连作为全营的预备队,坚守第二道防线。那时候,中国军队里还没有大量使用地雷,为了对付日军坦克的攻击,战士们把集束手榴弹埋在土坑里,然后用绳子牵引着,躲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到日军的坦克经过,就拉响手榴弹。这样,即使集束手榴弹侥幸炸毁了坦克,但拉响手榴弹的战士因为行踪暴露,也难以生还。

中国战场大量出现地雷,是在冈村宁次来到华北战场大举进行扫荡的时候,才开始大批量生产的。后来,这种中国军队眼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敌后战场被引进到正面战场,在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就曾经用地雷阻击日军的进攻。

1营的前面还有3营,3营营长叫王学钦。米山的前面还有虬岭,邹继衍的1营坚守米山,王学钦的3营坚守虬岭。日军33师团要向上高方向攻击,先要迈过奉新这道坎,而中国军队要在奉新阵地阻击日军,第一道防线为虬岭,第二道防线为米山。第2营又部署在第1营和第3营的后面。因为山形水势,中国军队只能采取梯形防守。这样的地势对中国军队极为不利,日军依靠飞机、坦克和大炮,集中优势兵力大举进攻,而中国军队只能节节反抗,第一道防线守不住了,退往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守不住了,只能继续向后退却。

当日军向3营阵地发起进攻的时候,邹继衍只能在后观看,因为3营的狭窄阵地,无法再装上邹继衍的1营人马。想想看,上高会战发生地的赣北,方圆只有几百里,而中日双方的十余万人就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胶着厮杀,确实连回旋的余地也没有。

即使1营没有进入虬岭一线阵地防守,虬岭上的人数也显得过分稠密,日军的飞机和大炮对着虬岭狂轰滥炸,而没有飞机和高射炮的中国军队只能被动挨打,所以第3营伤亡很大,邹继衍看到担架不断地从虬岭上抬下,战士们的鲜血流了一路。

飞机和山炮轰过后,日军发起了冲锋,3营依托有利地形,奋起还击。邹继衍站在米山阵地上看到,虬岭附近浓烟密布,火光冲天,枪炮轰鸣,声震山岳,当时的激烈战况完全能够想得到。

从凌晨3时到午后2时,王学钦指挥的3营战士与日军激战了11小时,日军无法攻克虬岭。后来,日军十余辆坦克强行通过虬岭防线,迂回到了虬岭后方,对3营进行前后夹击。

107师师长宋英仲得知3营处境危急,就命令3营向后撤退。3营坚守11小时,宋英仲没有命令3营继续坚守,没有命令3营与阵地共存亡,而是看到情况危急,下令撤退,可以看出,师长宋英仲应该知道罗卓英诱敌深入的计策的。

这是上高会战的第一战,3营以500人坚守阵地,抗击日军33师团33步兵联队荒木正二的前锋部队立体进攻,长达11小时。这个战绩无论如何都是很不错的。

3营撤出虬岭,日军随后尾追,邹继衍的1营放过了3营后,突然杀出,迎头痛击日军。

1营驻扎的米山,和虬岭一样,也是一道天堑。

日军的战术异常僵化,每逢进攻,先轰炸,再炮击,后冲锋,总是一成不变的三板斧。邹继衍事先在阵地各个制高点设置了高射机枪火力点,专门用来对付日军的飞机轰炸,日军的飞机一出现在低空,各个机枪火力点就对准飞机猛烈扫射,让日军飞机不敢低空飞行,只能躲在高空中盲目投弹,有时候,日军的飞机还把炸弹投在进攻的日军队伍中。这样误炸的事例,在日军中很多。比如,此次与国军70军交战的日军33步兵联队联队长荒木正二,以后就是死在缅甸战场上,他的死亡也很有意思,是被日军的飞机误炸而死的。

轰炸过后,日军开始了炮击。由于19集团军事先知道了日军会来攻打上高,所以命令70军加强防务,70军在所有的阻击点都挖掘了战壕,而且这种战壕下还挖有横向的洞穴,便于躲避日军的炮弹,所以,日军虽然炮声隆隆,但是收效甚微。

炮击过后,日军开始了冲锋。然而,米山周边是一片开阔地,中国军人躲在事先挖好的战壕里,只要日军冲到了射程之内,只需用轻重火力照着视线内的人影招呼就行了。所以,日军一直攻打到了黄昏,依然无法突破邹继衍指挥的1营阵地,遗尸上百。

米山下战果可喜,可是米山上却险象环生。

坚守米山下的2连,在挖掘工事的时候,将工事边的石头全部捡起来,挖掘深坑进行掩埋。这样,如果日军的炸弹落在阵地上,就会减少威力。炸弹如果落在石头上,石屑纷飞,每一块石片都是刀片,造成的杀伤力是非常惊人的。

然而,米山上怪石嵯峨,漫山遍野都是石头,坚守的1连毫无办法。而且,在这样的石头阵地上,也无法挖掘战壕,所以,当日军的炮弹落在米山上的时候,战士们只能借助峭壁,蜷起身体,保护自己。这一天,日军的炮弹过后,1连就被飞溅而起的石块和石片砸伤了30多个人,还有一挺轻机枪被炸坏了。

炮弹过后,日军开始了冲锋。在武士道精神的蛊惑下,日军冲锋的时候都挺着刺刀,高喊着“呀,呀”。一名北方的战士对连长易孝生说:“这些个日本人咋还把咱叫爷爷呢?”在北方很多乡村,对爷爷的口头称呼不是ye,而是ya。易孝生笑着说:“叫爷爷也不顶用,爷爷照样揍他个龟孙子。”

日军冲到了距离阵地仅有几十米的距离,易孝生站起来喊:“揍龟孙子!”躲在石头后的战士一齐站起身来,所有的枪支一齐喷出火舌,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倒下了一片。然而,后面的日军依仗人多,照样鼓噪而上,1连仅有的一架重机枪欢叫着,日军像叠罗汉一样一层层倒了下去。

就这样,1连依仗着绝对有利的山势,坚持到了黄昏。

入夜,米山的前哨阵地上突然出现了十几名老百姓,他们满脸惊恐,对着前哨阵地坚守的一个班打着手势,让别开枪,还用含混不清的话语喊着。战士们感到很蹊跷,阵地上怎么会出现老百姓?战前,老百姓已经被疏散到了遥远的山区,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同类推荐
  • 如果有重来

    如果有重来

    随便写写,人生总是有梦想的,有些实现了,有些未能实现。一直希望平平淡淡,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能重活,你想做什么?
  • 悠然我思

    悠然我思

    把想到的用文字写下来,把写下来的慢慢品味,就有了些感慨,就把感慨结集成册。
  •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本书论述宋儒的圣人史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中国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的解释,对中国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三部史著为例探讨宋代理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安墟

    安墟

    往来古今,栖息桃源;神游八极,返璞归真。
热门推荐
  • 千魂心

    千魂心

    现实与幻想的穿插,平行世界?还是南柯一梦?以前世窥今世事,以今世了前世缘
  • 银河系计划特迫

    银河系计划特迫

    银河系与“埃乐”星系的冲突不断,战争在所难免,太阳系作为银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地球人有义务抗击外来物种的侵犯,当然其他星球的人也不闲着也马上生产武器或军队支援前线星系,特迫就是来自“X星”的其中一个特种兵
  • 妖孽宠妃:废材三小姐

    妖孽宠妃:废材三小姐

    她是21世纪的毒鸠,冷面杀手,国家级特工,却因一次失误,落入断情涯他,高高在上,翻手为云,覆手为水,看人不爽便丢去喂狗,是慕天王朝最尊贵的一个人。他与她的相识,是千年前的等待,还是今生的一场缘分。他们携手共进退,傲视苍生,染指天下她说:“我的野心很大,我要凌驾于万物之上,我没有靠山,但是我靠我自己。”他说:“你开心便好,即使是要成神,我也会一直站在你身后。”她一路成长,他一路陪伴……
  • 吃饭睡觉打豆豆

    吃饭睡觉打豆豆

    来自终南山的王豆豆,下山历练,却为伙食费,私自摆摊,得罪当地县令,被抓进监狱,上演了一场“监狱风云”。阴差阳错之下,打开了一道通往地府的大门,凄惨的生活就此开始……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无趣英雄

    无趣英雄

    来到美利坚邦联的第一年,他始终流浪。来到地狱纽约的第十年,他依然孤独。宝藏和财富自有意义,然而有趣才是生命的目的。这是趣味使然的邪典英雄,在这个没有归途世界的旅行。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
  • 生死源经

    生死源经

    吾之左手掌控生,右手掌控死!武源界,武道至上,强者如雄鹰,弱者如蝼蚁。三十年前,无双天域年轻第一人金卫,遭他人所杀横尸荒野;三十年后,少女的一次随手所为,使金卫意外复活。重活一世,金卫心中燃起空前未有的滔天斗志,“前世无法掌命运,今生定要踏生死。”
  • 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心态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对青少年心态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要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积极追求、要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兴趣。
  • 繁华乱世

    繁华乱世

    你所追寻的就是你想要的?这从来不是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