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者听了陈毅的话,十分感动,他们说:“从实际生活来看,打胜东进这一仗,的确显示了陈老总的非凡魄力和杰出的领导才能。陈老总不愿提到他的名字,这是他的谦虚。”
在文学生涯中,陈老总也是这样。
有一次,他寄给《诗刊》三首诗,在信中他写道:“把近来写的三首诗仓促定稿送《诗刊》凑趣,如蒙登载,要求登在中间。”他风趣地说:“我愿做‘中间派’。如名列前茅,十分难受;因本诗能名列丙等,余愿足矣!”后来在送《冬夜杂咏》一组诗时,他又在信中写道:“为《诗刊》凑趣,得旧作《冬夜杂咏》抄来塞责,仍请按旧例放在中间或末尾为妥。”
他在给作协书记处的一封信中又这样写道:“至于文艺写作,得便即大胆尝试,工拙不计。想做革命又写革命,此宏愿也,何日能达到几分,不敢预言,愿努力为之”。
陈毅的谦虚,自强不息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楷模。
57.郭沫若谦虚的故事
郭沫若同志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他却非常谦逊。
一次,《沫若文集》开始分卷发行的时候,一位上海的中学生对文集的个别字提出了意见,郭老热情地回信感谢,并准备将行将出版的各卷文集分送给他,嘱他读后再提意见;又一次,话剧《屈原》演出时,幕间郭老与饰婵娟的演员谈到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认为在台下听来有些不够味。饰钓者的演员正在旁边化装,插口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老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写了短文附于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
郭老的《甲申三百年祭》,就是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要人谦虚。他在《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一书中,写到:“我同汉字同呼吸了六十多年,对汉字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无可讳言,这优美而具有独创性的文字,字数太多,读音不准确。我虽用了它六十多年,而直到现在还会碰到不认识的字,非查字典不可。”这位众人公认的现代中国学者中认得最多汉字的人竟是这么谦虚。还在作家沙汀称赞他在文学诸方面的贡献时,郭老说:“十个指头按跳蚤,没有一个按到啊。”这就是郭老对待自己成就的态度。
58.吴玉章晚年的《座右铭》
吴玉章同志在81岁时,为自己写了一篇《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解,东隅已失,桑榆未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我志向大,才能小,心里想的雄伟,然而手不灵活,爱好学问但学问方面没有专长,喜欢语文但语文也不成熟。没有枚皋的敏捷才思,只有如同司马相如的迟纯思想。这都是我虚心求学不够,钻研学问不深的过失。现在我已81岁了,想少犯过失而未能达到目的。青春的时光已经消逝,暮年抓紧仍不算晚。必须下决心改正以前的错误,努力求得挽救的机会。力戒骄傲,力戒急躁,不要怠惰,不要荒废。慎重地写了这篇铭文以牢牢记住。
吴老革命的一生,学识渊博,严于责己,决不满足,八十一岁尚且努力,难道我们不应该以吴老为榜样,更加勤恳地学习和工作吗?
59.许光达上书要求降衔
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1925年入党,1930年在贺龙领导的二军17师任师长。1938年初由苏联回到了延安,先任抗大总校训练部长,后任抗大教育长。1950年5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许光达的妻子叫邹靖华,也是久经革命考验的老同志。
建国初期的一天,许光达严肃地对妻子说道:“靖华,有件事我要和你商量。中央和军委决定授予我大将军衔,可我受之有愧。好多资历比我深、贡献比我大,当过我的直接领导的同志,被授予上将军衔。相比之下,我是高了些,心里很不安。”许光达说得是那样的真诚,连妻子也跟着不安起来,焦急地问:“那该怎么办?”许光达接着说:“我已上书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要求降为上将。可是,被驳了回来。毛主席讲这是集体讨论定的,是全面衡量的,照顾到方方面面,就这么定了。我给总政治部干部部的宋部长打电话,要求降格。他们回答说,按主席和军委的指示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你帮我拿拿主意吧!”
面对身经百战,伤痕累累的将军,妻子激动了。什么事难倒过将军呢?这一次倒真的把他难住了。一时邹靖华也拿不出好主意。沉默,沉默……突然,许光达发现妻子眼睛一亮,便急切地问:“你有主意了!”妻子慢条斯理地说:“你看这样好不好?军衔降不下来,要求降低行政级别行不行?这样,不就同别的大将有所区别了吗?”
许光达连声说:“好!好主意!我马上给中央军委打报告,要求行政级降一级”。他激动地握住妻子的手:“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啊!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靖华也。”
许光达要求降级的报告被军委批准了。他的行政级定为5级。这就是我国10位大将中,其它9位大将都是行政4级,唯独许光达是行政5级的原因。
60.丰子恺嗜好“偷听”
丰子恺先生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美术家。他在青年时代作画时,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并能向生活中的内行请教,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
有一次,他曾作过这样一幅画: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子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给他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见了,那个农民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着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就都跟上来了。”他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然后把那故事讲给女儿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起来,这不是画错了么?丰先生讲完故事很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但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丰子恺喜欢偷偷听取批评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一段话写道:“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为了听到真实的批评话,他常常偷听别人对他的画的评价。有一次,他住在嘉兴的时候,带孩子们到烟雨楼去玩。当女儿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听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她正要说话,丰先生立刻示意她不要出声。这时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算是时髦吗?”其实这是丰先生受到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叫做“有意无笔”或“意到笔不到”。这样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寻味,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但丰子恺还是吸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刻划上更下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的神情。
还有一次,那是在1940年,丰先生全家流浪到贵州遵义,寄居在郊外的一座庄院里。有一天他的女儿随他到庄前田野中去散步,走累了坐在一条石凳上歇脚。不一会一群人路过这里,见了石凳,也坐下来闲谈。其中一个人指着庄院说:“你们知道吗?丰子恺就住在这个庄院里。”大家一听就纷纷议论起丰先生的画来了。丰先生立刻把头靠在膝上假装打瞌睡,深怕被他们认出来了听不到心里话。他们说了些赞美的话,什么“独具一格”、“中外闻名”之类。唯独一位五十左右的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我总觉得丰子恺画的背景比较单调,往往几幅画背景都差不多。再说他最近在报上发表的几幅画,人物穿的是内地服装,背景却是江南的。看来他画惯了江南的山水,内地的山水一时还画不像。”这些意见丰先生一一牢记在心,一回家就记“画师日记”,记的全是批评话。从那以后,他常常到郊外去写生。按照别人的意见仔细观察,认真写生,把当地的山形水色,一一收入画册,尽量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61.老舍从不摆架子
老舍,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和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他一生创作勤奋,产量甚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解放后创作了话剧《茶馆》和《龙须沟》。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自幼丧父,过着贫民的生活,和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当了大作家也不摆架子,总是虚心向有丰富阅历的人请教。他在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时,为了深入了解车夫的思想感受,一有空儿就跟在车夫后面,等他们闲下来时,就凑过去聊天。
有一次,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有一位老车夫蹲在墙角,老舍也蹲下去跟他说:“天真不错,您歇着哪?”车夫点点头,说:“您是干嘛的?”“教书的。”“您想坐车?”“不,闲着没事,跟您请教。”“不敢当,不敢当,您想问什么?”“我也想拉洋车,您看我成吗?”“您哪,吃不了这份苦。”“我琢磨着,拉车还比教书强吧?”“哪儿的话!”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拉车的辛酸与苦难。
老舍一面听,一面往心里记。一会儿,老人不讲了,说:“得,我还没饭钱呢,改日再聊吧。”老舍便急忙从怀里掏出钱来:“给,拉我一趟。”
老舍坐在车上,没有几步,他跳下来,说:“咱俩换换位,让我也过过拉车的瘾吧!”
老舍拉着老人,老人想,这人真怪,倒拉起我来。他哪里知道,老舍正在“体验生活”呢。
老舍认为各阶层的人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也从不认为演戏的地位低下,他拜他们为老师,汲取了不少对创作有益的营养,因此,才有后来震惊文坛的《龙须沟》和《茶馆》的问世。当他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时,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更不是神童。他曾把写作比作农民种田:农民一年四季不论风天雨天都得下地干活,天天农具不离手,写作也是一样,要时时不离纸笔。他还把谈写作的书名题为《老牛破车》,颇耐人寻味。话剧《西望长安》的名字是取自古诗《西望长安不见家》,意思是说这部作品“不见佳(家)”。很值得深思。
1938年,在抗日后方汉口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人们请他出任总务部主任,他在誓词中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在我入墓的那一天,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职的小卒睡在这里。”作为一个“人民的艺术家”有如此谦恭坦荡的胸怀,不能不令后人钦佩。
62.陈永康不耻下问
陈永康是全国着名的农业劳动模范,他有许多头衔,诸如江苏农科院副院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等等。头衔多,荣誉多,名气也愈大。但他从来不居荣自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勇于否定自己,不断有所创新。他谦虚不自满,勇于接受新事物的高尚品德,受到同行的敬佩和赞誉。
在陈永康的眼里,“众人是圣人”。他在向广大群众推广自己的经验时,十分注意学习群众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一套水稻高产经验不断得以充实。
无锡县东亭乡有个省劳模叫潘泉生,十年前在省里开会时和陈永康同住一个房间。这位20岁刚出头的农村小伙子,白天晚上盯着陈永康,一有空闲就向他请教农业科研方法。几十年过去了,这小伙子成功地培育出一个新的水稻良种。陈永康听到消息后,五次专程去看小潘的200亩丰产田。潘泉生的年龄和陈永康当劳模的年龄相仿,但陈永康在小字辈面前也一样不耻下问。
一次,陈永康去无锡县安镇乡会见创造水稻条寄育秧技术的江苏省劳模滕子明。不巧,这天大雨滂沱,地下水哗哗地流。滕子明想:这么大雨,陈永康不会来了。正在这时,陈永康竟撑着雨伞走来了。人们看到他那被雨淋湿的衣服,沾满泥浆的胶鞋,劝他休息一会儿,等雨小了再下地。陈永康笑笑说:“种田人下雨也要跑田里去呀!”说罢,拉上滕子明来到草绳育秧新方法的试验田。在泥泞的田埂上,他俩蹲在雨中,热烈地讨论起来……
陈永康经常告诫自己:“任何先进的生产经验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都不会好到了顶点。老经验千万不能变成保守思想的老框框,新事物最怕的就是老眼光。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有所进步,窍门只有一个,向群众学习,向科学家学习,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干到老,学到老,边学边干,边学边钻……”
不墨守陈规,虚怀若谷,不断向新的领域开拓,使陈永康晚稻高产经验更加充实。在《陈永康晚稻高产栽培经验》一书出版后,他谦虚地说:“现在推广的这套陈永康经验,经过科学家们的总结提高,又经过各地群众在运用过程中的补充、发展,成了集体的智慧和集体劳动的产物,不再是我个人的经验了。”还说:“没有党哪会有我的今天!没有党,人家也不会晓得我这个种田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