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谈话,朱升已经揣度出来,朱元璋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便沉思片刻答道:“以老朽之见,大帅想成大业,要遵循三句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记此三条,元帅可成大业。”
朱元璋听了,连声赞谢说:“先生立言警策,重如泰山!操练兵马,积蓄实力,奖励农耕,积有食粮,讳露锋芒,勿早树敌!先生见识宏远!”
朱元璋回去之后,按照朱升的三策去做,势力不断扩大,终于推翻了元朝,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不忘朱升的功劳,请他去朝中做臣。因为朱升年老,朱元璋还免去了朱升每天上朝的跪拜礼节,对他关怀备至。
40.徐达成功凯旋不取财宝
徐达,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永年乡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同乡,他20余岁时便投奔了朱元璋的队伍。
徐达担任将领以后,统帅百万大军,南征北战,对削平群雄、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和信任,被誉为“开国功臣第一”。
徐达虽然战功累累,却从不居功自傲。明王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他仍旧每年春天挂帅出征,保卫国土。冬天班师回朝后,便交还将印,回到家里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朱元璋见此情景,感到很过意不去,想把自己过去当吴王时住的房子赐给徐达,便对他说:“徐达兄打了几十年仗,建立了盖世奇功,却从来没有好好地休息过。我把过去住过的房子赏赐给你,让你好好地享几年清福吧!”但徐达坚决推辞,拒不接受。朱元璋无奈,便请徐达到这所房子里饮酒,并借机把他灌醉,差众人将徐达抬到床上去睡觉,给他蒙上被子,想用这个办法来强迫徐达接受这所房子。徐达酒醒之后,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走下台阶,俯身伏地,磕头呼喊:“我犯了死罪,我犯了死罪!”朱元璋见他这样谦恭,也就不再勉强他了。于是下令在这所房子的前面,另外给徐达建造了一所住宅,并在住宅的前面立了一座高高的牌坊,上面刻着“大功坊“三个字。
徐达的这种谦功的美德,深受朱元璋的赞赏。朱元璋对左右大臣称赞说:“受命出征,成功凯旋,不骄不傲,不爱女色,不取财宝,公正无私,像日月一样光明正大的,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徐达在南京病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把他葬在南京钟山之北,并把他的塑像摆放在功臣庙里,以表彰他为明朝所建立的卓越功勋。
41.倪鸿宝题诗自警
明朝末年,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倪鸿宝,一个叫吕晚村,二人在学问上分不出高低,都有点名气。
一天,倪鸿宝去拜访吕晚村。在客厅里,二人一边品着茶,一边纵谈古今,气氛十分热烈。谈着谈着倪鸿宝眼睛扫到了客厅墙上的一副对联:“囊无半卷书,唯有虞廷十六字;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意思是说,我什么书都不去看,只有虞廷十六个字;在读书人里我谁都瞧不起,只有孔丘我让他一筹。
琢磨着这幅对联,倪鸿宝在心里笑了笑,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知道,所谓虞廷十六字,指的是《书经·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为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人心危险难安,道理幽微难明,要精纯专一,抓住事物的中心。在处理问题时,公允得当,不偏不倚。这是后来理学家修心养性的十六字诀。尼山,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倪鸿宝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想:吕晚村以圣贤自居,口气太大,太狂妄了,哪有什么“允执厥中”的味道呢?
他回家里,叹息一番,也针锋相对地写了一联:
孝若曾子参,方足当一字可;
才如周公旦,容不得半点骄。
倪鸿宝把对联挂在墙上,朝夕吟诵以自警。
不久,吕晚村回访倪鸿宝,一到书房看到了这幅对联。他也知道:曾子参,就是曾参,孔子的学生,以孝顺父母出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有名的贤相。这幅对联是说,一个人孝如曾参,只不过是做到了为人道德的一个方面;才能如周公,也不应有半点骄傲。很自然,这幅对联是针对自己客厅里那幅对联写的,一时觉得很尴尬,举止言谈都有些失态。这一切倪鸿宝都看在眼里。为了缓和气氛,倪鸿宝赶忙让座让茶,讲了很多客套话。
心里不得劲儿,吕晚村坐了不多久,便借故告辞了。回到家里仔细一想,倪鸿宝讲的确实有道理,自己是太骄傲了,应该服气,马上把对联撤了下来。从此以后,倪吕的交往就更密切了。
42.唐伯虎虚心求教绘丹青
做学问,学技艺,除了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还要有谦虚谨慎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有一番作为。唐伯虎就是这样一个人。
唐伯虎名叫唐寅(yín),明朝着名画家。他少时聪明伶俐,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日积月累,他的画富有意境,如无声之诗,风格奔放飘逸,豪宕不羁,率意点染,妙趣横生,不愧天地间佳品。可是,渐渐地滋生了自满情绪。有时端详端详自己的画,心里说:“满不错嘛,差不多了。”
唐伯虎的妈妈看出了他的想法,问他说:“你怎么不画了?”他说:“我已经画得挺好了。”妈妈又问:“你看咱们这儿哪座山最高?”他不假思索地说:“南山最高!”妈妈说:“你登上南山去向远望望,比它高的山还很多呢!”
唐伯虎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她的用意,便带上行李和画笔,到外村拜师去了。
唐伯虎拜周臣为师。周臣在当时极有名望,是书画界的高手,能画山水画,也是花鸟画的丹青妙手。唐伯虎到了周先生门下,看了他的画真是耳目一新,长了不少的见识。唐伯虎想:我原以为是绘画第一了,却不过是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就是那么一小块。
周臣很喜欢唐伯虎,认认真真地传授技艺,哪里要浓墨重彩,哪里要轻描淡写他都一一指教。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唐伯虎偷偷地把自己的画和先生的画比较一番,觉得自己和老师差不多了。再说,自己离家一年多了,很想回去看看妈妈。唐伯虎的一举一动,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和妻子研究一番,决定在后花园的一个小屋里为唐伯虎饯行,这间小屋平时总锁着,唐伯虎从未进去过。这一次他被请进来,一边吃着饭菜,一边细细打量着室内陈设。他突然发现,这屋子好奇怪,四面墙上都有门,但没有窗子。顺着门往外望去,只见后花园里好一派春景,处处可见柳绿花红,鸟巢蝶影,顽石跌宕,溪水穿行。看到如此美妙仙境,唐伯虎想,自己来了一年还没到此一游呢。
这时,老师说:“唐寅,你想家了吧?”唐伯虎点了点头,眼圈都红了。老师又说:“你的画本来画得不错,又在我这儿学了一年,可以出师回乡了。你看怎么样?”唐伯虎已经喝得半醉了,说:“谢谢老师一年来的教导,我不会忘了老师的。”老师又指了指门外的景色,说:“我这个园子,一向对外人保密的,今天对你可以破例。你可到后花园去愉愉快快地玩吧!”
这时,唐伯虎已经喝得醉熏熏的,走过去就想一步跨出门槛,可是,不料竟被撞了回来,头上还鼓起了大包。这是怎么回事儿?这扇门明明开着,怎么会是死的?他再跨另一扇门,照例被撞回来。
三个门都出不去,他的头上早肿起了大包。
先生和师娘笑得前仰后合。师娘说:“唐寅,你喝多了!”请仔细看看那是门吗?”唐寅这才细看,原来,三面墙上的门和门口的景色都是老师画上去的。
唐伯虎头上碰了这三个大包,心里立时清醒,顿有所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马上跪倒在地,连声说:“弟子错了,弟子比老师相差甚远就骄傲起来,请老师原谅。我不回家了,请老师再赐教三年吧。”师娘忙把他扶起来,说:“知道自己错了就好,以后虚心学习就行了。你妈妈看你来了,正在前厅等候。”
打这儿以后,唐伯虎黎明即起,画到深夜,毕恭毕敬,勤勤恳恳又跟老师学了三年,终于成了明代四大画家之一,青史留名、超过了老师。
43.柳敬亭谦恭尊师言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大名鼎鼎的说书艺人。他原来叫曹逢春,家住江苏泰州曹家庄。
由于他好打抱不平,得罪了地方上的恶势力,流浪到外乡,有一天,他睡在一棵大柳树下,醒来后抓着拂在身上的垂柳枝条,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就改为姓柳了。接着,他默然地背诵起南齐谢眺咏敬亭山的诗,觉得“敬亭”二字可取,便以“敬亭”为名了。
一次,柳敬亭流浪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看到茶馆酒楼上经常有人说书,便经常去听书,听了后便记在心里,加上自己从小读了不少历史小说,听了不少民间故事,所以也想靠说书来维持生活。
由于不知道说书的方法和技巧,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可以求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瞎练一通,效果很不理想,为此也很苦恼。后来,他在旅途中听到一位高明的艺人说书,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艺人叫莫后光,他诚恳地要求拜他为师。莫后光看到这个青年诚实可爱,说书也有较好的基础,就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
莫后光把说书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给他听,告诉他:“说书虽然是一种小技艺,也同学习其它技艺一样要下苦工夫。首先要熟悉各阶层的生活和各地的方言、风俗、习惯,然后把观察和搜集到的材料,经过反复分析,找清它们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还要学会对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取舍,能够把有用的材料组织得恰到好处。
柳敬亭听了老师的教导后,深深地记在心头。他白天到处游街串巷,仔细地观察社会上各种现象,对方言俚语特别注意。晚上回家以后,闭上眼睛细细琢磨白天看到的事情,并把它加工、提炼、融化到历史故事中去,并认真地记在纸上。
他这样学习了几个月后,便去找老师指点。老师让他说了一段书,对他说:“现在你虽然能讲出故事,但还没能引人入胜。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要想到怎样把故事说得好,说得动听。有时,故事中的情节要从从容容直叙,一路走来,直达胜境;有时,要简洁明快,开门见山,一目了然;有时要增加一些伏笔或悬念,让听众总想听个究竟,舍不得离去。总起来,在故事的轻重缓急之间,安排的贴切妥当,件件事交待要有头有尾,扣人心弦。”
他听了以后,继续苦心钻研。他经常深入到人们中去,和各种人交朋友。在交往中,他发现,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话来很吸引人,而声音又随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抑扬顿挫,感染力很强,尤其是说话时那种胸有成竹的神态,很值得学习。他每天都细心观察、模仿。又过了几个月,他又去请教老师。
老师听了他说的一段书后,说:“你现在进步已经不小了,听的人能聚精会神,但还要精益求精。说书的人要和故事中的人物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在动作、语言、神态上无不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使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人物。才能吸引听众进入故事所表现的境界,连他们也忘了自己,忘了是在听书。这才是说书艺术最理想的境界。”
柳敬亭听了老师这番话,信心更足了,学习也更刻苦了。于是他进一步深入生活,熟悉人们的感情、爱好。他还常常说书给人们听,让大家评论,晚上再重新练习一遍,把大家的意见尽量采纳进去。
这样又过了几个月,他又去找老师。这次听了他说的书后,老师高兴得连翘大拇指说:“你现在已学到家了。还没张口,你已制造了故事中的气氛,等说起来时,听众的情绪就能够不由自主地跟着故事中的人物共鸣起来了。”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进步真快啊!真快啊!”
柳敬亭在名师的指点下,经过自己的刻苦研究,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名有名的说书艺人。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到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44.叶桂埋名学医
清代医学家叶桂,苏州人。父亲曾是一位名医。他跟父亲学医,年龄不大便能开方把脉。刚刚14岁那年,父亲病逝,他便接过父亲的班,继续行医,居然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颇负盛名。这可气坏了另一位年轻的医生,他叫薛雪。他对叶桂不服气,就给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名,叫“扫叶庄”。
叶桂得知,也十分生气,便以牙还牙,也把书房改了名,叫“踏雪斋”。
没过多久,叶桂的母亲忽然得了病,而且病势很重。叶桂给母亲开了药方,可是吃了总不见好转。这事传到薛雪那里,他对徒弟们说:“自古都是医别人容易,医自己难。叶桂爱母心切,舍不得下猛药。其实,这种病非‘白虎汤’不可!”不料这番话传出去了。
叶桂得知薛雪的看法,恍然大悟。照方用药果然治好了母亲的病。他亲自前往拜见薛雪,说平日不敬先生,特来请求先生恕罪。
叶桂18岁那年,有位举子从江西来到苏州。他患病多年,日渐严重,便请叶桂看病开药。叶桂见他面黄肌瘦,不停地咳嗽,经过望、闻、问、切之后,就说:“不用吃药了,赶快回家,越快越好。如果路上一有耽搁,就恐难与家人见面了。”
举子听了叶桂的诊断,半信半疑,叶桂猜出了他的想法,便说:“保证没错,快动身吧。如果我诊断错了,宁愿叫你砸了门外的招牌!”
听了叶桂的忠告,那举子急急乘船返乡,有生之日与家人见上一面。后转念一想,反正病也好不了啦,不如沿途散散心,看看风景名胜古迹,也不算枉活一世。”到了镇江,听说金山寺很好玩,便离船上岸,登山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