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那么忙那么累,还跟我们一起乘车。”车厢里的人敬慕地说。
“这不是第一次,1954年冬天他坐公共汽车绕了半个北京城呢!”另一位乘客接着说。“真的?”人们吃惊地望着他,听他讲起1954年冬天的事。
那年,周总理为了了解职工乘车的情况,他特地在傍晚下班乘客最拥挤的时候,从北京图书馆门前乘车,下了公共汽车又换乘电车,在市区绕了大半圈,当时车里人多,大家纷纷起来给总理让座。周总理客气地请大家坐下,自己却站着和身边的乘客亲切交谈,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生活怎么样,上下班路上乘车需要多少时间。大家非常感动,说:“您工作那么忙还和我们一样坐公共汽车,我们太过意不去了。”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会一下你们的生活嘛!”
事后,周总理立即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北京市交通问题,增加汽车路线,十字路口设立“安全岛”,职工上下班乘车更方便了。
5路汽车上的乘客知道了这件事,心里更加激动。“真是位人民的总理啊!”人们从心底里热爱这位好总理。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房倒屋塌,田地裂缝翻沙。周总理听了心急如焚,第二天就乘直升机来到灾区。
飞机在寒风中降落了。周总理对赶来的干部群众说:“你们受灾了,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
当天晚上,总理到救灾指挥部了解灾情,部署工作。突然,房屋拼命摇晃起来,泥土刷刷直落,这是5级以上余震。同志们急切地说:“总理,赶快离开这里吧!”
周总理看看墙壁,见余震已过去,便淡淡地说:“没什么,继续谈吧。”在这间墙壁震裂了的房间里,他一直工作到深夜2点钟。
第二天早上,总理赶到受灾最重的白家塞去慰问群众。他站在一个木箱上,面对群众鼓励大家团结起来,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讲话后,他又挨家询问、查看。在一堆破砖碎瓦前,他抱起一个女孩对村干部说:“孩子是革命接班人,要好好照顾,一定要带好娃娃。”
3月22日,邢台又发生强烈地震,周恩来总理又一次来到灾区。那天正刮着六、七级大风,田野上黄尘滚滚。总理安然地站在冷风里与人民交谈。人们激动地说:“俺们受了灾,把您老人家惊动来了。”总理说:“为人民服务嘛,应该。”
闻信赶来的群众越来越多,周总理建议就地开个群众大会。他让群众坐在背风的地方,自己站在一个小木箱上迎着大风向群众讲话。口干了端起粗瓷大碗,吹开漂在水面上的灰尘喝几口水。他从早忙到晚,人们劝他多少次“该吃饭了,总理。”他总说:“不忙,不忙。”
从早晨5点到晚上9点,周总理一分钟没停地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他走了两个县四个地方,讲话累得嗓子都哑了,连饭也没顾上吃。
晚上,他到了一个驻军营房前,同志们请他到城里去吃饭,他说:“不必了,和战士们一起吃就行了嘛?”那天,他全天只吃了一顿饭:烙饼炒白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患癌症,于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周总理离开了他深深热爱的祖国和养育他的人民。他把自己一生全部奉献给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这土地上的人民。
人民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39.徐特立病中念着老百姓
徐特立老爷爷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前辈,是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47年3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党中央主动撤离了延安。徐老随着大队人马,翻过一座座山岭,跨过一条条河滩,一夜间往往要行军一百来里地,白天也不能很好地休息。过度的劳累,损害了这位年过70的老人的健康,来到山西汾城时,他终于病倒了。
徐老躺在炕上,喘着粗气,干咳着,同志们焦急地围在一旁,摸着徐老的额头,热得烫手,看着徐老干裂的嘴唇,大家的心比针扎还要难受。秘书试了试表,徐老的体温竟高达40度。
病人是多么需要开水啊!可是,水桶是干的,水壶里也没有水了。在这光山秃岭的晋北地区,连找点柴禾烧水都非常困难。怎么办?大家正在发愁时,有个同志突然想出一个主意,跑去找老乡要一些麻秆来当柴禾用,这东西一点就着。大家非常高兴,七手八脚忙碌起来,有的舀水,有的折要来的麻秆,准备点火。
“你们在做什么啊?”徐老听见动静,用微弱的声音发问。
“我们搞到了一些麻秆,给您烧点水喝,”一个同志说。
“什么?麻秆?”徐老一听,挣扎着坐了起来,当他看到地上放着的一把麻秆时,吃力地朝着准备点火的同志摆摆手,脸上露出十分生气的样子:“不!这个不能当柴禾用,快送回去,不能糟蹋老百姓的财物。”
徐老对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了解得非常清楚。原来,这位同志拿来的不是普通的麻秆,而是一种经过浸制晒干,加过工的麻秆,这种麻秆很容易点着,也比较耐烧;这一带农民晚上就拿它点了照明,当灯用。徐老对同志说:“你们光想到了替我烧水,却忘掉了群众利益,这怎么行呢?”说完,还要那位同志学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直到那位同志把麻秆退还给老乡,向主人道了歉,徐老才安心地躺下休息。
40.彭雪枫时刻想着人民
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在北京、烟台、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学运、兵运工作,是我党文武兼备的军事指挥员,他先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1942年9月,他指挥根据地军民坚持了33天的反“扫荡”斗争,同日伪军作战30余次,毙伤敌人六七百人,俘敌三百多人,巩固和壮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彭雪枫不仅是作战的英雄,也是爱民的模范。在豫东、淮北、皖东,都流传着他热爱人民、关心群众疾苦的事迹。传颂很广的是“雪枫沟”和“雪枫堤”的故事。
“雪枫沟”是皖北涡阳县新兴集一条排涝引水的渠道。新兴集周围叫李家湖,是一片洼地,夏季连下几场大雨,田野就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新兴集十年九灾,群众多年来渴望根除水患,这就需要穿越李家湖南边一道长岭开渠挖沟,把积水引到淝河。岭南的地主恶霸坚决反对挖沟,并借此制造水利纠纷,挑起长岭南北群众的打架械斗,使许多人结成了冤家对头,新四军游击支队到了新兴集,彭雪枫操持着为群众根除水患。虽然部队战斗任务很重,但他仍四处调查,了解过去的水灾情况,勘查地形,为涝水寻找出路。不久,他就和地方工作同志一道制定出治理方案,决定在李家湖开渠挖沟,穿越长岭,把涝水引到岭南排入淝河,为了揭穿岭南各地主恶霸的阻挠阴谋,作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专门组织工作组到岭南发动群众,他亲自对由于水利纠纷造成隔阂的群众进行启发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积怨,增强团结。开渠引水的工程破土动工后,彭雪枫带着干部、战士和群众一起劳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奋战,排水沟胜利完工,李家湖的积水经过这条沟顺畅地流入了淝河,岭南的村子一点也没有受到水淹,后来新兴集的人民在集上筑了一个纪念碑,把这条沟命名为“雪枫沟”。
“雪枫堤”是安徽五河县人民为悼念彭雪枫命名的堤段。五河地处淮河下游,是崇、潼、浍、沱四条河汇流入淮河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属于淮北根据地,五河县的大柳巷原是淮河中心的一片滩地,居民万余人。1943年8月27日夜间,大风卷着暴雨,淮河水汹涌澎湃,大柳巷突然决堤九十余丈,一万多群众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彭雪枫正在附近主持医务工作会议,得到决堤消息后,立即带领师部的干部和与会的医务人员赶到现场,他亲自抬土抱草,下水抢险,在风狂雨暴里和洪水搏斗,当地居民积极护堤堵口,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把堤上的决口堵住。第二天,抗日民主政府组织驻军的指战员、邻区群众三千多人赶来抢筑围堤。经过28个昼夜的奋战,修筑围堤四十里,抢救出了三万多石秋粮。第二年的夏粮又获得丰收。彭雪枫于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英勇殉国后,当地人民为了寄托哀思,决定将大柳巷的围堤改名“雪枫堤”,作为永远的纪念。
41.叶挺修桥
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1939年,叶挺将军率领新四军在汀潭、云岭一带与日寇进行作战时,新四军军部就设在云岭背后,离汀潭只有七八公里的罗里村。罗里村村前有一条三丈多宽的小河。村子里的许多田地在河对岸,村小学校也在河对岸。大人们耕田、担柴、小学生上学、回家,都想从枣树坝过河,那里路近。但是河上只架着一条二尺宽的小板桥。河面阔,河水深,桥面窄,桥身高,加上多年没有人修理,小板桥已经不大牢靠了,一踏上去吱吱响,一走起来摇摇晃晃,很多人不敢走,只好多走半里路,从前边的大石桥上过河。
新四军的军医院也设在河对岸的大祠堂里,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也要经过这木板桥送进医院,遇上天黑下雨,担架队抬着伤员过木板桥,就更困难了。
一次战斗结束后,叶挺从山上摘了一束杜鹃花,到军院去慰问伤员,走到桥头,看见一个小学生想过桥又不敢过,他就把小学生背过桥去,村里的柳大叔迎面走来,笑着对小学生说道:“你这孩子,怎么叫叶军长背着过桥,还不快点下来。”
“老柳,这座桥是不好走呀。”叶挺把小学生放下,指着小板桥说:“应该修理修理啦!”
“难呀,”柳大叔摇着头说,“财主有钱不愿修,穷人想修又没钱,只好绕着道走远一点了。”
叶挺想了想,说道:“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嘛!老柳,我们军民合力来修一座大木桥好不好?”
“好,好!”柳大叔和小学生拍手称快。
叶挺慰问了伤员,回到军部,立即动手画起大桥的图样来了。他画得那么认真,那么细致,大木桥需要多少木头,多少石头,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时间,他都想到、算到了,警卫员进来叫他吃晚饭,他也没有听见,在专心地设计修大桥的事情。晚上,叶挺的设计图还没画好,就派李副官去召集乡亲们,代表军部开了一个修桥动员大会,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的热烈响应。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修大木桥了。柳大叔带着20多个人组成了运输班,到山上砍下木头,运往河边。青壮年组织起来抡锤打桥基,妇女们一群一伙扛石头,小学生也在放学路上捡石头运到工地上。
叶挺工作忙,乡亲们不让他到工地上来劳动。可是,只要有空,不管风吹日晒,他都跑到工地上来。见到上了年纪的人在扛木头,搬石头,他就急忙走过去帮忙,嘴里还不停地劝说着:“不要抬得太多……小心一点,放下时不要打了脚。”
大家连续干了七天,一座三丈多长,八尺多宽的大木桥就结结实实地跨过小河。在油漆的时候,叶挺亲自在大木桥的中梁横头前,题了“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八个大字,在左下角还签上了“叶挺两个小字。
大木桥落成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争相观看,都为叶挺军长竖起大拇指。
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叶挺带领大家修桥,就把这座桥叫做“叶挺桥”。
42.冯玉祥爱国创传奇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我国近代着名的爱国将领。
冯玉祥一生坎坷,从光绪到蒋介石,他历经磨难,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以挚爱和智勇谱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爱国故事。
1900年,一次,八国联军拿中国人当活靶打,每倒下一个,他们就狂笑一阵,畅饮一杯。冯玉祥见了,拳头攥得“崩崩”响,说:“千刀万剐的,有朝一日,我把你们都捅死!”
他让人在驻地墙壁写上“勿忘国耻,誓死救国”,还画上“国耻地图”,标明外强占领的土地。还令人在营房门口树起牌坊,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抄录在上面,横眉为“国耻纪念不可忘”。
1918年,他驻军湖南常德。看见一些华人商店门口挂起了日本旗,还看见有的商人求日本军舰保护。他立即召集商绅开会,说:“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是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你们,竟挂起了日本国旗,求日舰保护!这是辱没国格、认贼作父!把中国人的脸丢尽了!谁要再有此行径,格杀勿论!”商绅们连连称是。
1921年,冯玉祥进驻陕西。美国人安德思、英国人高林,在终南山打死了两只野牛。冯玉祥知道后,立即把他们叫来,质问说:“你们打猎得到谁的许可?终南山归陕西省管辖,野牛是中国的!”外国人狡辩说:“野牛是无主的,用不着得到许可!”冯玉祥大怒,厉声吼道:“我是陕西的地方官,负有保土维权之责。你们打死了中国野牛,要负赔偿之罪。否则,永不放你们出门!”外国人傻了眼,只好赔礼道歉。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请客,冯玉祥也被请去。但他不吃不喝,提笔写了两联讽刺诗。一联是:“三点钟开会,五点钟到齐,哪有民族精神。”另一联是:“一桌子水果,半桌子点心,全是民脂民膏。”写罢,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