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下午,陆玉成一行包乘的船只经行江南运河到达吴县。
武德四年,唐平定江南地。唐废郡设州,改吴郡为苏州,吴县隶苏州。唐贞观元年,全国分为十道(道为监察区),苏州属江南道。
上岸后,陆玉成与顾潜、张右文一一分手,并约好日子互访。
吴县也是苏州府治。众人从阊门进入城区,城内人烟稠密,河网密布,其繁庶景象令陡玉成印像深刻。
不久,他们来到了陆氏宗族聚住区。陆达明的兄长陆达方热情地迎接他们,把他们安排在一个挺宽敞的宅院里。
陆达明只有两兄弟,兄长陆达方娶妻朱氏,有两个儿子,叫陆贤和陆誉。分别为十五岁和十三岁。
这个时候虽也有累世同居共产、同爨合食的大家庭,但很少见,一般家庭成员成婚后大都分出另立门户。
他们刚安顿下,陆达明夫妇和陆玉成就随陆达方来到家庙拜祭祖先。所谓家庙,就是士大夫之家,辟房一间,供奉直系祖先的塑像,四时祭祀。
陆达方沒入仕,而是在家务农,手下有十几位佃客供其驱使。由于吴县乃鱼米之乡,家境也还丰实,两个儿子都在族学读书。
笫二天上午,陆达方告之陆氏宗主要约见陆达明和陆玉成,他俩赶紧跟陆达方去拜见陆氏宗主。陆氏宗主就是陆氏族长,是陆氏嫡支,叫陆真信,是陆达明和陆达方的堂兄。
在陆氏宗族聚居的中心地域,有一处高门大屋组成的宏伟院落,他们进去后,经过层层中门,在华丽宽敞的中堂见到了陆氏宗主陆真信。
陆真信五十多岁,神情端庄文雅。双方叙过礼后,分别坐下。陆真信首先问了他俩的情况,对父子俩能在扬州创出诺大的名号表示赞赏,尤其对陆玉成年纪轻轻就文名远播,并位列八品下的官身,深表欣慰,连称陆氏有望,对家族复兴更为乐观了。
接着又谈到陆氏在官场上的情况,谈到了陆德明和陆柬之。
陆德明(约550年-630年)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人。经学家。训诂学家。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中,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归里。隋炀帝嗣位召为秘书学士,授国子助教。王世充称帝欲以为子师,严拒之,唐初,秦王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承乾,补太学博士。高祖已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驳难,随方立义,遍析其要,众为屈。贞观初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
撰有《经典释文》,30卷。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其中因唐代《孟子》尚不为经书,故未收入。而《老子》、《庄子》因魏晋以后影响很大,故也收入。至贞观中陆德明去世后,唐太宗见到此书大为赞赏,此书方大为流行。
陆柬之(585-638),唐吴县人。武周时期宰相陆元方的伯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张旭的外祖父。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议郎。以书专家,少学舅氏,而世南学于永禅师,皆有礼法。柬之与欧、渚齐名,隶行入妙,草入能。隶行于今殆绝遗迹,尝观其草书意古笔老,信乎名不虚得也。尝书头陀寺碑、急就章、陆机文赋、龙华寺额、武丘东山碑,最闻于时。
不过,他又黯然叹道,与魏晋南北朝相比,陆氏宗族在朝堂的地位是大大不如了。而且江东士族还受到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排挤和打压,宗室子弟仕途艰难。
陆玉成道:“由于诸种原因,加之九品中正制的废除,江东士族靠门第挤身仕途已不可能了。只能靠科举和军功入世,现在科举制逐步完善,而北方这些年来与外族战事频繁,此际未尝不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陆真信听罢,低头沉吟起来。其实陆氏宗族历来重视文武双修,当年陆逊、陆抗、陆机、陆云都曾领兵打仗,陆玉成的话让陆真信心里一动,不由重视起来。
翌日是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或第一百零六天,届时全国禁止举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饭菜,故名寒食。寒食禁火的风俗周代即有,民间盛传此禁专为介之推而设。介之推不受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山,文公寻不着,便放火烧山以图逼其出,不料介之推竟抱树不出而被焚。以后于介之推死之日便禁火寒食,逐渐成为全国风气。
唐代寒食日有严格的禁火令,违者受罚,这一天“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寒食过后,宫内小儿便在殿前钻榆柳木取火,先得火者赏绢三匹、碗一口,然后派人将新火传送给各大臣,以示皇恩。韩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即是此景。寒食日的传统食品有麦芽糖(饧)伴大麦粥、杏仁酪、枣面饼(之推蒸饼)、鸡蛋。“鸡球饧粥屡开宴”。讲究的人家还在鸡蛋上刻绘图画。
寒食、清明期间,唐长安盛行打秋千、打球和拔河等体育活动。打秋千据说是为了预防寒食日冷餐伤身。这是春日最受妇女们欢迎的活动。秋千本名“千秋”,原取“千秋万岁”,祝人长寿的意思,明代陈卧子诗曰:“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
打球有两种,一是步打,即蹴鞠;另一是马球,又名波罗球。王建诗中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寒食内人常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韦庄的诗说:“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都写的是宫女们于寒食、清明日赐球并得赏钱的情况。
马球曾经为唐代最盛行的运动项目之一。寒食节皇帝往往专门赐给臣子们贴彩之球,以供戏乐。张籍诗云:“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唐代有好几个皇帝是马球好手。据《封氏闻见记》中,中宗时,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马球队曾大败吐蕃队。关于马球运动,张祜在《观泗洲李常侍打球》诗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树烟红,开场画鼓雄。
骤骑案上日,轻拨蹬前风。
斗转时乘势,旁捎乍迸空。
等来低背手,争得旋分鬃。
远射门斜入,深排马迥通。
遥知三殿下,长恨出征东。
除打球,长安人也经常在这一时期举行拔河比赛。相传唐中宗曾于清明日让大臣们在梨园球场拔河。张说曾在《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诗中,记录了唐代长安盛行这一运动的情况:
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
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
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
唐代寒食、清明时节,长安还盛行斗鸡,杜淹在《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中细致地描述了斗鸡场面:
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
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
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
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这种风俗在唐代相续不断。武则天时韦承庆在《寒食应制》中也有“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之句。斗鸡风在玄宗时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