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生,我们往往既盲又痴,活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死时也不知一生值什么。一味禅,就能使我们的天地豁然开朗,看见自己的清醒与迷失,醉生与梦死……禅的天地高旷无边,能容纳一切生活得失、生命喜乐,把从小到老的一切经历都转化、升华。
禅,像一支点金棒,一点,什么顽石都成了宝。
发现生的意义
骄阳似火,禅院里的花都被晒萎了。
“天哪,快浇点水吧!”弟子一边喊,一边提了桶水来。“别急!”禅师说:“现在太阳正炎热,一冷一热那样浇花,花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
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不早浇……”,弟子咕咕哝哝地说,“一定已经死透了,怎么浇也活不了。”
“少哆嗦!浇!”禅师指示弟子。水浇了下去,没过多久,已经垂下头的花居然全都昂起头来了,而且显得生机盎然!
“天哪——”弟子喊,“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胡说!”禅师纠正,“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可是,这有什么不同呢?”弟子低着头说。
“当然不同。”禅师拍拍弟子,意味深长地说:“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呢?”
弟子当时没法回答。晚课上完后,禅师把弟子叫到面前问:“怎么样?想通了吗?”“没有。”弟子还是低着头。
禅师敲了弟子一下,然后说:“笨啊!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人,绝对成不了佛。”
禅释生活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禅师想要开示弟子:活着决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发现生的意义。
“自从有位朋友意外身亡之后,死亡的恐惧就不断纠缠我”,有一位弟子向大师倾诉,“我非常怕死,我死了以后会怎么样?”
大师深思了一会儿说:“你生前怎样,死后也就这样。”
弟子:“那为什么我会那么害怕死亡?”
大师:“当你说你害怕死亡时,其实你真正害怕的是你还未真正活过。”
“应该说是还未活够吧!”弟子问。
“不”,大师说:“活得够长,不一定够好;活得够好,也就够长了。”
撑着不死和好好活着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当我们因为惧怕死亡而活着时,我们的心是恐惧不安的;而当我们真正享受到生命的喜悦而活着时,却是激动而幸福的。你会选择哪一种活着的方式呢?
不曾生,何来死
有一天,元琏禅师正在打坐参禅,忽然间有位峨冠博带、奇伟非凡的人飘然而至,身后还跟了不少随从。来人虽很有排场,但禅师却并未把他放在眼中,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礼遇,只淡然地问了一句:“来此干什么?”
“噢,禅师难道不认识我?”来人不免诧异。
“在我眼中,佛与一切众生平等,哪有什么认识不认识的分别?”禅师平静地说道。
“我就是嵩岳的山神呵!我可以让人生,也能让人死,禅师你把我同常人一样看待,可得当心哪!”掌握着一方人等的生杀予夺大权,山神对禅师的不卑不亢不免有些不满,说话间也有露点颜色给禅师瞧瞧的意思。
不想禅师的回答不仅让他吃惊,更让他摸不着头脑了。禅师说:“我本来就不曾生,你怎么能让我死呢?僧人生死如一,不生不灭,你的生杀大权,可以吓住那些贪生怕死之人,对我又怎么起作用呢?”
禅师接着又说:“像我这样的人,自我这样的观念早已空掉了,物我同一,无我无物。我视自身如你身,你我无别,你能毁掉你自己吗?你不能坏掉你自己,自然也无从毁坏掉我。即使你能毁掉自己,也无奈我何,因为我早就不生不灭了。你现在虽然尊为神灵,生杀独擅,但你并没有比凡人更多的智慧,你怎么能对我生死予夺呢?”
元琏这番话语说罢,岳神马上叩头谢罪,说:“我也是一位秉性正直的神,自视比别的神有更高的智慧,可万没想到禅师有如此广大的智慧,实胜我千万倍啊!恳请禅师授以正戒,令我度世。”
禅释生活
谁能决定你的生死?
与人生的智慧,与摆脱生死轮回,断除因缘烦恼的自性清净的生活相比,这些所谓的权利、威仪等也都不过是苦海孽障之物。没有自见本性,没有获得生命智慧的生活是无价值的生活,而权势、威赫等等都是与智慧无关的东西,生命的真理只有生死智慧。
不要说有来有去
近来,南泉禅师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又久病成疾,看来很难逃过眼前这一劫了。
他便召集弟子们到床前,徒弟们问师父:“您在百年后向什么地方去呢?”
南泉禅师慢慢地说:“到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禅师语气平静,弟子们看到禅师内笃实而外和悦,生死如一,处变不惊,死前还能幽默如前,不觉愈加佩服师父的道行。
有个弟子问:“我也要随师父去。”
“你若随我去,就拿一根草来吧!”禅师说。
禅师临终时对弟子们说:“星一样地忽闪忽灭,灯一样地光影如幻,这样的年头也不少了,不要说我有来有去呀!”说完安然而逝。
禅释生活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困惑。除了不愿意承认和不敢承认的人之外,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这个问题。佛教,就是来源于释迦牟尼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经过不懈的探索,彻底悟到生死真相,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可以说,开悟,明心见性,就是看清了人生的真面目,就是了生脱死。
怎样面对生死?
“未知生,焉知死?”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说,不知生从何来,便不知死向何处。换句话说,若知生从何来,即知死向何处。夫子还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从他来的那一刻起,便开始走向死亡。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哪怕你像面临天敌时的鸵鸟那样,将自己的头深深埋藏起来,奔向死亡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止。所以,正视死亡,并且了解生死真相,从而彻底摆脱生死的桎梏,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怎样摆脱生死?
只有悟到生命的来处去处,实证生死不二之真谛,才能来去自由。
明心见性的禅师,都是这样笑傲生死,十分洒脱。南泉禅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到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无非是想抓住最后的机会,对徒弟们以身说法,破除情执,破除对佛,对祖,对师的迷信执著。不能死抱着祖师的教条当金科玉律,敢于打破束缚,如此才能天马行空,鱼跃大海。
射穿生死
慧藏禅师悟道之后,以禅风刚猛著称,他经常以拉弓射箭接引禅机。
义忠禅师刚刚参礼完,高踞上座的石巩慧藏禅师便取出弓箭,张弓、搭箭,大喊一声:“看箭!”
堂下的几个弟子都在看热闹——每次只要有游方僧来参学,石巩慧藏禅师就会用这一套张弓架箭的方式来接引契机渡化人,参学者往往猝不及防,不是吓得跌倒了,就是大惊失色,迷惘失措了……种种反应都是世俗反应,竟没有一个能通透。
看不透生死来去的人,还学什么禅呢?如果连一支箭都承接不住,还学什么生死大法?
义忠禅师在一刹那间,但觉世间千万毒箭全部迎风射了过来——贪欢、痴爱、嫉心、嗔念、苦厄、悲情……呵,人活着的苦,都是因为心里插满了毒箭,如果心里遍洒甘露,就不会有这么多痛苦了吧?
义忠禅师敞开胸脯厉声喝问:
“这是杀人箭,算什么!活人箭呢?和尚把活人箭射来我瞧瞧!”
慧藏禅师仰头大笑,“空、空、空”连拨三下弓弦,一射色身,二射迷心,三射生死关……义忠禅师但觉箭箭穿心而去,把自己心里的尘垢烦恼都射空了,便敛眉、含笑、躬身礼拜……
“我张弓架箭三十年,”慧藏禅师折断弓箭,哈哈大笑,“只射着半个圣人。”
禅释生活
慧藏禅师射中的是什么?
对于俗人,慧藏禅师搭弓引箭,考验的是学人是否能过生死关,为的是把学人的生死之念射倒。而对于已经看透生死的义忠禅师,慧藏禅师只拾起一张空弓,射出的“箭”却是契入义忠禅师的妙心。
学习忘怀之道
妇人愤愤不平地向大师述说着过去的遭遇:“我过去的丈夫实在太过分,有一次我回到家里,发现他正和别的女人……可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还对我拳脚相加,真的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大师问道:“那么,你现在的处境怎么样了?”
妇人说:“我现在已经完全离开他了,可是只要我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
大师说:“嗯!你的境遇的确悲惨,但是实际上让你如此难过的还是你自己呀!”
妇人说:“这是怎么说呢?”
“你的痛苦难道不是由你自己的想法造成的吗?”大师接着说:“想一想,这些事情,都已成了‘过去’,你现在的气又从何而来?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不断地去回想’,不是吗?”
禅释生活
我们该如何面对过去的伤害呢?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是因为没有离开受伤害的情境,所以人们才会越陷越深、越想越气。造成心情郁闷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这件事的想法。
为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一定要学习忘怀之道。
忘怀,是忙碌的树荫。它让我们在燥热疲倦时,有机会休息,使体力恢复过来。乐于忘怀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句话说的是: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最终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真正说来,一个人并不能那么容易忘掉伤心的往事。不过,当它浮现出来时,我们必须懂得如何使自己不陷于悲不自胜的情绪,必须提防自己再度陷入愤恨、恐惧和无助的哀愁里。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专心工作,计划未来。
学习忘怀之道,把许多愤恨的往事放下,激动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少,心灵和精神的活力就会得以再生,恢复原有的喜悦和自在。
有首禅诗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学会了忘怀之道,感受到的将是无比的轻松与惬意。
乐于忘怀,既往不咎的人,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
活在耳目不到的地方
在寺中教诲众人已经数年有余,夹山禅师自觉道行高深。
一日,道吾来访,道吾问夹山:“觉悟的生命是什么?”
夹山禅师说:“觉悟的生命是具有看到清净虚空的眼光。”
道吾又问,“清净虚空的觉悟眼光又是什么样子呢?”
夹山说:“觉悟的眼光没有任何瑕疵与执著。”
道吾听完掩面微笑。见此情景,夹山禅师知道一定另有原因,请教说:“我的回答难道有什么疏漏吗?”
道吾说:“您虽然教化众生,可惜对生命的领悟还有限!”
夹山说:“我错在哪里?请您费心点明。”
道吾说:“我帮不了你,可是有一个人可以帮你。”
夹山连忙问:“他是谁,在哪里?”
道吾缓缓地说:“他就是华亭的船子和尚。船子和尚虽然上无片瓦遮头,下无立锥之地,却有顶天立地的心胸。”
夹山禅师听了,恨不得马上见到船子和尚。
经过一路奔波,夹山终于见到了船子和尚。
船子和尚问他:“大德住在哪座寺院里?”
夹山心想:是不是高人,一试便知。就回答说:“不住在寺院中,没有了修行功夫,住在寺院中,却又不悟不觉。”
船子问:“那你活在哪里?”
夹山说:“活在眼前耳目不能到的地方。”
船子和尚一挥桨,将夹山打落水中。夹山全身湿淋淋地要爬上船,船子和尚又把他推入水中,说:“一句糊涂话,让你万世变作笨驴了!深潭之中垂钓丝千尺,你如今离钩只差三寸,为什么还不觉醒?”
望着眼前的鱼钩,夹山突然明白了。
禅释生活
为什么夹山可以被打开悟?
一个人一肚子的学问、知识,一脑子的对佛的理解,可这些东西并没融铸成为他的慧力,这样的学问知识,有什么用呢?夹山不意间被人一棒打入水中,处在生与死的临界线上,他的“法身无相”、“法眼无瑕”怕是早飞到九霄云外去了。佛家讲“三际托空”,空掉一切妄念,这一桡最能起到这种作用。
夹山不会把“法身无相”当做救命的稻草,他现在只有用他求生的本能去折腾,这就行了,妄念的堵塞就被拔除了,他的本性就在这突发事件中显露出机用了。所以“托空”最真实的含义就是要让这种一切学问知识等积习之物被拔除干净,让生命的自性在本能的挣扎中显示出来。现在夹山所要追求的那个境界不再离他“三尺”了,他已融入“深潭”中了。所以他也就不再开口讲道了,他已经知道用比说话更有表达力的身体动作来对人“说”了。
没有生处
傍晚,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可是会意却无心欣赏,他紧锁眉头:人都有生有死,可是解脱之人难道就会摆脱生死的束缚吗?会意陷入了苦苦的思索。
迎面走来了枯木禅师,会意像是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和尚知道自己的生处吗?”
枯木禅师一笑想,他肯定是想问我知不知死处,又觉得不便,于是就问我生处:“从来不曾死,哪用得着说生?生死本自如一,真正的生就是无生。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在生中出现的,但主宰着生的大法自身却是无所谓生的,这就是常说的法无离生,法有无生。达摩祖师就曾说,当生即不生。”
会意又问:“你说的是见性之人的看法,对于我这样不见性的人,也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