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大叔到他家后,看到是典型的竹楼房,地面是用泥巴抹的溜平,因为要吃饭,也没有多看,大伙都洗洗手抹把脸就准备吃饭了,老杨也是洗洗手抹把脸,看到旁边的篱笆墙上挂着一片小镜子,就走过去看看头发到底有多长了,太长了得剪掉,都多少年没养长头发,打理长头发麻烦,还是板寸好。这一看吓一跳,这头发长不长都是小事了,关键是这脸太嫩了,太年轻了,这才十几岁吧?看样子都还没有成年呢,一脸幼稚,这样子没错啊,脸没有变,还是那么帅,就咋变年轻了呢?这是越活越年轻了啊,返老还童这种好事都落在咱身上了,以前买彩票可是从来都没有中过奖。看来咱这老杨以后得改小杨了,不过小了好啊。
这还在应该改叫小杨高兴着呢,那边大叔叫吃饭了,忙过去坐好开吃,这男女还分桌吃,男的在外堂女的在里厨。桌上菜品还是挺丰富的,有鱼有肉,这应该是干活加菜了,平时可能就不会这么好,鱼倒是还好说,平坝地区鱼还是挺多的,这肉就难得了。咱也不缺油水,那肉就少去动,鱼也不大喜欢吃,尝尝就成,还是吃点土豆和素菜合口,两碗米饭也就饱了。
大伙吃饱后休息了一会就又开工去,小杨也跟在后边去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大叔现在才问刚才说的打谷子框子怎么做,他刚才吃饭时可能和别人说过了,不过听不懂他们说什么。这才又连比带画说了一遍,这次是真的在地上画了,本来只知道样子,就不会做这东西呀,还好这东西不难做,大叔听了一会也明白大体是什么样子了。木框是四方的,竹框是圆的,应该竹框要难做一点,可是看看人家旁边到处都是竹子,连房子都是竹子的,这竹框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难事。
大叔家的小姑娘也在帮忙装口袋,小杨也去帮忙,别的还真做不来,说是小姑娘,就小杨现在的样子可能还没有人家大呢。想老杨都30多的人了,现在突然变小杨这还真不习惯,这就是心老人不老,这怕别人听不懂说什么,也就没和他们交流,可能他们也就把小杨当小孩子看吧。这人多活也快,后继的收拾好天也晚了,这时候可就别想什么夜生活了,这早早的洗洗睡,明天还有活呢,大叔的大儿子结婚了,晚上安排小杨就和小儿子住,这两个人语言不通没办法交流,也就各自睡觉。住的地方在二楼,房柱子是木头的,墙是竹篱笆,外边抹着泥巴,环境还是不错的。
没话说也就躺着想心事了,这从在草丛中醒来脑袋都是木木的,好多事情都还没有得好好想过,现在的理一理。这看到的都不是这木脑袋能够接受得了的事情,可现实就是这样了,也不知道这是所谓的重生、穿越、还是异时空。地点是对的,年代时间统统对不上,最最主要的是身体上的变化,变年轻了这应该是好事,身高体重好像也没变,别的有没有变化还不清楚。其实以前到16岁就长定型了,身高体重也就没有过变化,那现在应该也就15岁左右吧。虽然知道这个年代是清朝,但是还不知道是哪一年啊,就算人家告诉我是乾隆10年我也弄不明白到底是哪年,看来还得找个明白人问问清楚,大叔应该不会知道西历,问了也是没用。看这样子家里肯定也变了,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不会也像县城一样还是这么原始吧。一想到家这心里就难过,老杨是82年的,这30多了还一事无成,没钱没女人,就一典型的大家口中说的“穷吊丝”。自己混不好还害得父母担心,一直以来父母都期望兄妹几个能出人头地的,村里好多同龄人都没上学,杨家兄妹都安心的上完了初中,那时候可还没有什么义务教育这一说,能上学全靠父母的支持了。可现在睡觉睡到这地方来了,回去恐怕是没有什么希望了,父母恩情无以为报,只希望他们在自己失踪后还是平平安安的生活着吧。
白天看到的地方反正是人口不多,田地也不多,还很荒凉,这里解放前还没有设县置,就是县城也是后来才搬迁来的,听老爸说1980年以前整个县城就邮电局是小平房,别的都是低矮的木头房,是改革开放后才飞速发展起来的,这心里又安心了一点。老杨家是从外地搬迁来的,到他这一代是第7代,也就是说搬到村子里也就150年左右,150年前倒是也知道从哪里搬迁来的,可是离得辈分太远了已经没感觉了,如果回到村子里有老祖宗还在的话也还有家的感觉呀,虽然是不能认祖归宗了,但总比没有好啊。杨氏祖宗刚搬迁来是有染布的手艺的,发展得最辉煌的时候牛马羊成群,田地300多亩,不比黄地主家差多少,少的也就是家族底蕴。要是能赶上家族最辉煌时就最好不过了,可转念一想就这样回去家族再辉煌也没咱什么事啊,咱是多出来的人,难道和人家说我是你家的人,不被赶出门才怪。如果有杨家人就好好相处着吧,以后做朋友互相帮忙也好。想想大叔家都有小镜子了应该不会是清初了吧?这小东西也算是高科技产品了,能普及到农家应该是近代才是。
明天回去得路过老县城,在那里应该能问明白是哪一年,可想想这路又头疼了,县城到家有50公里路,那还是坐车的,现在还没有修路,这怎么回去都不知道,路线都还得问人。看来明天也只能走到老县城,在老县城还得休息一晚,老县城到家还得爬山路,不休息根本爬不了那山路,最好还得有人同行,不是胆小,现在山上还是有野兽的,要到解放后野兽才被人打光光了的,更别说现在还变小了,这力气也变小了。这问题是怎么越想越多,不想了,睡觉,最好明天醒来又睡回去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又睡回去的愿望没有实现,还是在大叔家。起床简单的洗洗脸,吃过早点后小杨就和大叔告别说要走了,谢谢大叔的招待,以后到上边村去要找自己,昨天就知道到大叔姓孟,也告诉他自己姓杨,但是昨天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名字。今天必须的告诉他名字啊,不然他怎么找,小杨昨晚就想好了,这种情况下得改名,姓就不要换了。原来的名字是按辈分来取的,现在明显不合适嘛,所以就改名叫立春,生日也就是立春那天,这月份够大,年龄就是15周岁。这新身份就华丽丽的出炉了,不知道现在又没有人查身份证这回事。
问明白大叔去老县城的路,杨立春就上路了,真是轻装前进啊。家他知道在哪里,还问路是这路得过江,他不会游泳肯定得找有桥的地方过江,不问清楚怕白跑路。顺着土路走了快一小时才到江边,看到现在的江水还真的是清澈啊,这才是无污染的水嘛,江的位置与熟知的有点不一样,看来没人治理的江水是会跑偏的。现在的水流不算大,但还是比原来知道的大些的,过江的桥就在江水最浅的地方用木头和竹子搭起来的,上面铺上木板的简易桥。看到这个江桥感觉人流量还是很大的,这看了一会就过去好几个人,还有过来的呢。看来发展比想象的要好一点,越好越高兴啊,咱也走起。
过了桥后看得远了点,这对比也就更好对比了,路都是靠山脚走的,村寨就在路边,一路上村子也不多,人口还没到大爆发的时候。田现在也就在山脚种了一小部分,整个平坝地区还有好多的空余,特别是靠江的地方就只长草了,这到以后可是都开垦成了良田的。一路走走停停,边走边看,今天也不急着赶路了,走到老县城就行,也就20公里吧,就这路上还搭了一段路的顺风车,虽然是马车啊,但也比步行快多了。这不3个多小时就到老县城了,这老县城也没有多好,但比县城那还是好了很多,这都有街道了,虽然路就是街道,两边也有好多瓦房出现,还是先走走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