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亲娥皇
南唐保大十二年,从嘉十八岁,也到了男大当婚的年岁。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从嘉是当朝的皇子。其身份显赫,父亲李璟为他挑选媳妇自然也是从高从严选取。
千挑万选,最后钦定南唐开国老臣周宗的长女,十九岁的娥皇。
从嘉少年风流,落拓潇洒。对于这门亲事,没有期待是不可能的。周宗素来贤明,其女儿蕙心兰质在南国也是有耳闻的。但说期待很高,那也未必。毕竟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也许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百闻不如一见,从嘉忐忑不安。也许要等着揭开新娘红盖头后,这颗心才会停住突突直跳吧!
当红盖头飘然落地的那一霎,从嘉心已经不住狂跳了!
伊人初露,粉面含羞,美目流转。下巴恰如其分地微扬,宛若水莲不胜三月凉风。红衣喜袍映着整个人明艳生动,那双眸子也流转着熠熠光彩。
从嘉心底的古井泛起了波纹,他怎么也没想到今日的娥皇会带给他如此惊艳。他嘴角噙着笑意,温柔地轻抚她的发髻,宛如梦中。
星眸流转,从嘉见到美人低徊的眼波中,藏着他的清俊身影。
红烛香暖鸳鸯帐,此间风流谁与说。从嘉轻解罗裳,吻轻轻落在娥皇脖间。夜渐深帐渐暖,二人迷失在彼此的情意中。
新婚晨起,阳光熹微。从嘉早早醒来,望着仍旧沉睡的娥皇。娥皇似梦中依旧能感受从嘉炽热的目光,微微睁眼也醒了。她眨巴眼睛对从嘉笑笑,从嘉心神一荡,又迷失在她的笑意里。
缱绻缠绵过后,被衾上的点点落红记录着昨夜的炽热交缠。从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回应娥皇,落落大方的娥皇却是起身,为夫君穿戴好衣裳,束发戴冠。
从嘉张开双臂任由娥皇为其摆弄,脸色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娥皇呀,你是我的鸾凤呀!我苦苦寻觅,你却这样飞临到我身边,我此生何其有幸!
从嘉怀着雀跃的心情开始感激赐予他这一切的人,他首先感激父皇。若不是父皇赐婚,让他娶得此女,他怕是遇不上娥皇的。生性敏感如他,时时想,如果不是父皇的赐婚,不是周宗始终要留着这个早已过了开笄年纪的女儿,他俩是不是此生就不能相见了?
佛曰此本是缘,奈何执著?从嘉恍惚,娥皇的出现,使他的内心不再六根清净。他的心为之激颤,为之痴狂。
对着秦淮河,对着笙歌,他的心也是飞扬的。满心都是娥皇的影子,她的一颦一笑,她一行一言,她一眉一目……从嘉觉得,这些都已镌刻在他心头了。
新婚燕尔,伉俪情笃。从嘉在深觉自己何其有幸之时,总会掩不住叹息。好似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他心里始终觉得是有亏欠的。
难道是自己没像司马相如一样,为自己心中的卓文君谱一曲《凤求凰》?
从嘉痴痴地想,对着秦淮河流波,心如游丝。心里诗才翻涌,恨不得当即吟出首词。可脑海里却不住翻涌着《诗经》中那首《蒹葭》,抑或那首《野有蔓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有蔓草》歌的是清扬婉兮的女子,在野外和情人巧遇。一见钟情,这哪里是他和娥皇的写照?从嘉很是怀疑,这和娥皇很不相衬,和娥皇很不相符呀!
至于《蒹葭》言的是自己寻美不得的苦闷,自己愿追随美人。哪怕“溯洄而上”,哪怕“道阻且长”。这与娥皇和他的感情之路更是大相径庭,他俩,多顺利多幸福的一对。好比比翼鸳鸯,怎会“道阻且长”呢?
从嘉有些恼自己,明明自己肚里有墨水,此时怎么一首词也填不出。腹间藏着的都是孩提时诵读的诗歌,难道自己结了婚反而变小了,怎么好像回到了孩提时代?
殊不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恰恰是这样的少年心思,让此时的从嘉可爱且鲜亮,单纯也最动人。“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此时娥皇虽不是野外所遇之美人,却是从嘉梦中百转千回的理想伴侣!至于“清扬婉兮”,恬静美丽蕙心兰质如娥皇,担得起。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是最美的相遇,美丽的开始注定着前景的瑰丽。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得到却更加珍惜,惜缘之人更能相守,共执一生!
这样的皎皎之心,这样的少年情思,绝不是他后半生的际遇浮沉中再识得的佳丽美人所能泯灭,所能替代,所能给予的。娥皇之于从嘉,就如七夕月色中,织女星璀璨永恒。周而复始,始终不变。
凤凰于飞,鸣于御前
娥皇也颇有才华,自幼就蒙高师指点。除熟识文墨,琴棋书画也无一不精。嫁给从嘉以后,年纪又比其长一岁,更是持重,倒没因初为人妇荒了自己一手好功夫。她在从嘉面前弹奏琵琶,引得四周鸟儿莺燕,绕梁不去。又引得从嘉抚琴相和,琴瑟和鸣。相视之间,二人皆对彼此又怜又爱,又敬又赞。
夫妻情意日笃,从嘉和娥皇夫妻琴音相和的事也在南唐国中传为美谈。从嘉的父亲,即当时南唐的中主李璟虽然也有所耳闻,可对这个自己亲定下的儿媳妇也颇感好奇,也想掂量这个儿媳妇到底几斤几两,和传说之言相比到底如何。他虽然自信娥皇有这本事,可他还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好眼光,再自鸣得意一下!
何况他向来自问风流,听曲品茗这等雅事,哪里能少了他!
定下日子后,娥皇便精心准备,要在公公面前好好露一手。从嘉却借着这个机会,别有用心。一个人遮遮掩掩地早出晚归,命人带着焦尾琴跟随,颇为神秘。娥皇几次问,他都笑而不语。任凭娥皇怎么套话,怎么撒娇使性子,从嘉就是不透一点口风。娥皇嗔怒之下,却也只能忍着。心里却仍惦记着,她的夫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中,在文臣雅士的千呼万唤中,娥皇犹抱琵琶半遮面,半带娇羞地开始弹奏。
娥皇开始有些紧张,见从嘉镇定地看着她,强自镇定下来。娥皇收回心思,弹奏琵琶。意境也渐渐高远,整个人也随着曲入了境。娥皇所奏曲调繁复,初始温婉。曲中大开大合,激昂处如千军万马呼啸山川;浅酌处如春风过处曲水流觞;高亢处如铁骑突出银瓶乍破……听到之人,都为她的曲调所指引。李璟激昂处会蓦然闭眼,待得舒缓处又会稍稍扬眉。神色迥异,不一而足。待他睁开眼,舒一口气,终于大喝一声夸赞起自己的儿媳妇:“妙哉,妙哉!”
李璟大手一挥,便下令赐娥皇南唐皇宫的珍宝——烧槽琵琶。
说起这烧槽琵琶,娥皇就颇为得意,这可是公公对自己的最大肯定呀!烧槽工艺精制乐器,据传始于东汉蔡邕。选桐木遇火烧灼,选取尚未燃烧完全的桐木。请工艺精湛的技师制成古琴,这也是“焦尾琴”来源。此法制琴十分不易,桐木烧熟易焦易断;烧得不均不熟得出的音色还不如普通琴音。从嘉最引以为傲的一把琴,也就是焦尾琴。此时娥皇得到一把焦尾琵琶,和丈夫比肩,心里可是说不出的得意!
娥皇正得意间,从嘉抚琴独立。琴弦在指尖飞舞,一曲《凤求凰》铿然而出: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一曲《凤求凰》过,从嘉与娥皇相视。从嘉面带笑意,宛如玉树。对面的娥皇已是含笑泫然,面有泪色。
一曲《凤求凰》,从嘉终于道出了自己的心思,顿觉豪壮。他痴痴地望着娥皇,心里一个声音不住喊着:“娥皇,你愿意做我的凰,和我同游四海,看尽江山如画吗?”
娥皇轻拭泪水,含笑对着自己的夫君。彼此眼睛映照的,都是各自的身影。
美人清丽,君子俊朗。一曲《凤求凰》,从嘉无意求凰,却寻得人间最美之凤凰。
世间再得《霓裳》曲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这不是从嘉写的词,也不是娥皇写的诗,而是大唐诗人白居易写的《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其中写的是他观赏《霓裳羽衣舞》后的真切感受,如登仙境,如坠仙雾。美女琼浆,舞姿婆娑。
有说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做,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唐会要》记载)。
可惜的是,这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在安史之乱后失传。从嘉和娥皇二人都是好琴知雅之人,每每思及此,总是欷歔不已,扼腕叹息。
好在,老天还是惜才的。时隔百年之后,能让此曲经由这对夫妇之手,重现人间。一日,娥皇在澄心堂的藏书中查阅音律类书籍,无意间在书架上寻到几册残谱。曲谱时无时有,谱后附有乐器图示和演奏方法。这意外的发现使她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她当即和同精音律的夫君从嘉商议,二人决议将此曲谱复归原样。二人说做就做,谁也挡不住。在《霓裳羽衣曲》复原之前,宫中之人很少见到这对夫妻走动。他二人形影不离,废寝忘食。茶饭不思,手不释卷。就着这部残谱不停研究,依谱寻声,边弹边吟。
遇到难处之时,娥皇会急着跺脚,从嘉总是宽慰:“再想想!”便冥思苦想。
“成了!”当娥皇写完最后一个谱,兴奋地从琴案上跳起来,拍手拊掌。一侧的从嘉也是激动,当即把娥皇抱起来,用力地亲!
兴奋之后,二人感叹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俩在耗费大量心力之后终于使得这部集大成之作得以失而复传。
从嘉与娥皇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复原了失传200年的《霓裳羽衣曲》。不仅是二人值得铭记终身的事,在现代看来,这也不得不说是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乐曲复原之后,娥皇又根据《霓裳羽衣曲》编排《霓裳羽衣舞》。
红锦铺地,绣罗护壁。美酒金樽,熏香袅袅,月夜清浅。娥皇在悠扬悦耳的丝竹声中,在从嘉痴望的眸子里,翩然起舞。锦衣红袖,玲珑曼舞。点足踏月,乘风归去。缥缈时如玉蝶,急转时犹似流星。
令人如临仙境,如成仙羽化。
舞到深处,似秋竹坼裂,又如春冰迸碎。惊若流云,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美不胜收。渐转低沉,红锦“地衣”起皱痕。落花四溅,飘飘零落成雨。
从嘉在乱花中迷离双眼,他眼里的妻子,眉目一分分生动清朗起来,他还记得落于花雨中她的盈盈笑意和舒卷的蛾眉。
思绪神涌,从嘉为娥皇写了一首词——《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多少香词自此出
从嘉和娥皇结亲后,感情与日俱增,恩爱如胶。二人不仅在生活中是好伴侣,在精神上更是相互慰藉并相互依赖,离不开彼此。从嘉在与娥皇的相处中,诗才也随着诗意诗情喷薄而出,炽热而绵长。
从嘉做皇子的时候,有个自己定的规矩——每年春天都要远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自助游)。看名山大川,访古刹碑碣,寻访雅士。在他婚后的头一次出访,可苦了新婚燕尔的娥皇。少妇情思,独对空帐。躺在雕花大床上,望月怀远。心里忧思从嘉,难以入睡。她的身子也变得清瘦,新妇红润之色渐退,脸上挂满愁容。
她也懒得梳理晨妆,真如温庭筠《菩萨蛮》中所写: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想到自己又懒又迟,心里愧疚。再看看自己的肤色,色衰松弛。心里不禁又悔又怨,又恨又恼。当期期艾艾的从嘉站在她面前时,一向沉敛的娥皇再也忍不住,一头扑在从嘉怀里。抱着从嘉脖子,一脸小女人的痴怨,将日日夜夜的相思之苦尽情倾倒。从嘉爱怜地抚摸着娥皇发丝,她的身子又瘦了。从嘉叹息之余更是爱怜自己的妻子了,他当即填了首《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熏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樱花满地,春光转瞬即逝。明月当空,照着空房独守之思妇。此情此景,想起往日夫妻愉快的生活。你侬我侬,触景伤情,缩回帐中“愁倚熏笼”。从嘉更是注意到“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这该是想起去年自己和娥皇因公务分别的情景,更加惆怅。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一句更是把娥皇相思成疾的姿态表现得一览无余,“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也显现出对爱妻的怜惜愧疚之情。
所谓诗人,是注定与酒为伴的。从嘉也爱酒,喝酒赏舞,这样逍遥人间又有几人?娥皇舞至案前,从嘉会借着酒兴将她揽入怀中,半推半就地逼着娥皇喝上几杯。娥皇一旦饮上几杯醇酒,白皙的双颊便会立刻泛红。显出“贵妃醉酒”姿态,愈加妩媚婀娜,勾魂牵魄。有一月明案下,娥皇酒后似醉非醉地身倚绣床,挥动着被酒水濡湿的罗袖,顺手抽出一根绣线放进嘴里咀嚼。秋波流转,含嗔带笑。最后竟忘情挑衅,将嚼烂的红绒唾向从嘉,这就是为何后世讥诮从嘉前半辈子只知“烂嚼红茸”的原因了。坐在她对面的从嘉,倒也不恼,反倒被娥皇的俏皮勾住了心思,勾出新词《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新词,把那夜娥皇的俏皮写得惟妙惟肖了。“笑向檀郎唾”,多么俏皮可爱。此词读着清爽,生动有趣。场景诙谐,透露出李从嘉憨厚老实的一面。被爱妻“唾烂嚼红茸”这憨态可掬的模样,怎么也不能让人联想到他是何等华贵又何等气度的皇子。
再说说那夜的《霓裳羽衣舞》吧,从嘉自写出那首《谢新恩》后,娥皇却难掩兴奋,拉着丈夫要再写首词。从嘉无奈,倒也爽快。当即泼墨挥毫,再填了首《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金陵人言酒曰“酒恶”,从嘉用了“酒恶时拈花蕊嗅”是地地道道的方言。由此看来,写这首词时他的心里是舒坦的。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这样的画面,是南唐宫廷生活的展现。情趣高雅,生活奢侈糜烂,非寻常百姓可比。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这是一幅跳跃灵动的画面。美人的金钗溜走了,嬉戏间又捧得花儿放于鼻尖嗅。打闹嬉笑间暮钟响起了,遥遥传入耳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少年得意和生活惬意。
少年春风得意的生活如指间沙,渐渐悄无声息地很快过去了,等待从嘉的又会是怎样的新天地呢?命运会给这个可爱的男子怎样的安排?是继续快乐无拘无束夫妻举案齐眉的生活,还是有了新的变数?南唐的历史车轮会不会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