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0100000013

第13章 自毁长城

江南红英落,落尽的是千叶柏松,青山绿骨。本是群英逐红,绿野草长莺飞的江南。此时底色却是如此淡抹,单调得如老人灰败的背影。悠长深巷,南唐王宫。一更鼓一声鸦啼,丧钟为谁哀鸣?

潘佑自尽,熙载自污

江南初春,正值红梅吐艳时节。

澄心堂内,李廷墨吐着幽香,澄心堂纸卷白皙,龙尾砚台岿然而立。

澄心堂纸和着墨香令李煜思绪飘飞,窗外梅花点点,虬枝桀骜。点点梅香传入小楼,顿觉神清气爽。李煜心情大好,令一宫人暖酒。又令一宫人传信潘佑,邀他一起于院中赏梅。

潘佑到后,李煜便邀他同座,并奉上暖好的醅酒邀其共饮。

潘佑见李煜时,一直低头不语。见李煜招呼,便低头喝酒。

李煜一直言笑晏晏,又是斟酒又是品足梅花,语气中满是欢快。他是感谢潘佑的,那时和小周后的婚礼如此盛大,还真亏了他独当一面和徐铉论战到底呢!

潘佑却是堆满沉默,李煜不解,开导道:“爱卿有心事?如此美景,如不把酒言欢,共赏寒梅,岂不是少了情趣?”

“梅花傲霜枝,现在已是初春,也经不起多少时间了。”潘佑握住自己的手,轻声感叹。

李煜听着心里自然不悦,可还是迫使自己忍住:“爱卿好见识,如此何妨赋诗一首?”

潘佑望了眼李煜,又望了望珀色美酒,对着窗外的梅花不觉又叹了口气。他顺李煜的意,吟的却不是李煜想要的诗:

“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听得这最后三句,李煜气血上涌,气得差点当场发作。这个潘佑,实在是胆大妄为!

李煜面色不善,令潘佑告退。潘佑退却之时,心里想起梅花红艳妖娆的身姿,心里浮现的又是李煜怀抱小周后并轻啄美酒的画面,他满是心酸呀!南唐国力日益贫弱,北面宋朝又是咄咄逼人。他实在后悔当初为何就这般倔强,执意要求帝后举办隆重的婚礼。

以后怕是会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陛下耽于佛法,汪涣冒死力谏《谏事佛书》。陛下能虚心接受,还为汪涣加官。可陛下却不痛定思痛,因此做出改变呀!

潘佑回家后,对着妻子沉默不语。自顾自在书房沉思。之后蓦地立起,当即挥毫写下上奏的第一道奏疏。

他热血激昂,针砭时弊。他犀利地指出朝中部分官员中饱私囊,为民父母却不为百姓考虑。对于君主李煜,他也不留情面。言李煜亲佞远贤,耽于佛法,偏宠后宫。字字肺腑,用心良苦。

果不出潘佑所料,他的第一道奏疏没有得到李煜的任何回应,如石沉大海。

接着又是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

直至将第七道泣血写作的奏章上呈,南唐王宫也仍不见回应。潘佑怒发冲冠,倚靠栏杆。凄冷的月色倒映在水间,他的心也沉入那池水中,被月光揉碎。

南唐的月色呀,你何时才得圆满?罢了,他终是走过深深回廊,回归房间。

悉心地理好一切,将自己的官袍玉绶收好,和往常一样上床。一切似乎很平静,可他第二日的举动绝对是令整个朝野震惊的!

解甲归田,辞官归隐!李煜心底的火气终于被潘佑激起,他将一叠奏章扫落地上。身侧宫监见了忙上前劝慰,将奏章叠好并悉心放置。李煜稍稍平静心绪,他心里虽然气愤,可毕竟潘佑以前的表现还是令其满意的。潘佑只是暂时想不开,总有一天会明白过来的。对于潘佑归乡的要求,李煜驳回。并下令要求潘佑留驻金陵,负责专修国史。

既然身还在金陵,身还居于官位,那就该论战到底!皇上已有回应了,他终会明白做臣子的拳拳之心呀!

这第八道奏章,潘佑写得最绝。他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而要李煜明确的态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己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潘佑将李煜和亡国之君相比,甚至言李煜远不及桀、纣和孙皓。李煜再怎么无能,好歹也是君王,怎能受得了这口气!

何况,这正如有人所理解的那样:“将陛下比作桀、纣,尚且勿论。可将南唐比作已灭亡国家,这不是居心不轨吗?南唐国还在,潘佑居心叵测,难道要诅咒南唐国破吗?”

“光他一个人哪里有这样大的胆子。”出来说话的是张洎,他和殷崇义心怀鬼胎,暗自勾结,要借这个机会拔去眼中钉。

李煜脑中想起另一个人,是卫尉李平。

李平和潘佑是莫逆之交,二人都喜好黄老,钻研道术。潘佑对自己素来敬重,难道是李平从中作梗?

说起李平,李煜心里更是不由得来气。这人在他眼里,可比潘佑更可恶。

李平本名“杨讷”,曾于嵩山做过道士,下山后投奔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李守贞叛汉之时,他又作为使者,欲图南唐中主李景通支持。结果李景通尚未出兵,南唐军中就传出李守贞战败而死的消息。当时的李景通见识过杨讷口舌生花的本事,也有几分欣赏他的才学。并且同情他的遭遇,便挽留杨讷留在南唐。

杨讷感激李景通的知遇之恩,便自改名为“李平”。意为要追随李景通,为南唐平定天下。

事实上李平的确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南唐社稷出谋划策。

在李煜继位后,他虔心辅佐李煜。在南唐衰微之时,李煜听从他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时任司农的李平提出要健全南唐的户籍制度,以备建立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并依据户籍信息,按丁授田,依户征兵。他还提出劝课农桑的措施,发展农业。这些措施直接触及南唐大地主的利益,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挠。

李平改革还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这就是他的思想大部分来自《周礼》所述,并未从南唐实情考虑。这类托古改制一旦失败,改革施行者必会受百姓猜疑,流言四起。

李煜首先发难,很快将李平打入监牢。

李平蒙难后,潘佑想起自己的好友,不由心下凄楚。他对自己的命数,也有了估测。闭上眼睛,一切顺从天意。

李煜很快派人将潘佑压入刑房,临行,潘佑做《赠别》:

庄周有言: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仆佩斯言久矣!夫得者如人之有生,自一岁至百岁。自少得壮,自壮得老。岁运之来,不可却也,此所谓得之者时也。失之者亦如一岁至百岁,暮则失早,今则失昔,壮则失少,老则失壮。行年之去,不可留也。此所谓失之者顺也。凡天下之事皆然也。达者知我无奈物何,物亦无奈我何也。其视天下之事,如奔车之历蚁蛭也,值之非得也,去之非失也。

燕之南,越之北,日月所生,是为中国。其间含齿戴发、食粟衣帛者是为人,刚柔动植、林林而无穷者是为物。以声相命是为名,倍物相聚是为利,汇首而芸芸是为事。事往而记于心,为喜,为悲,为怨,为恩。其名虽众实一,心之变也。始则无物,终复何有?而于是强分彼我。彼谓我为彼,我亦谓彼为彼;彼自谓为我,我亦自谓为我;终不知孰为彼耶?孰为我耶?

而世方徇欲嗜利,系心于物,局促若辕下驹。安得如列御寇、庄周者,焚天下之辕,释天下之驹,浩浩乎复归于无物欤?

居于暗无天日的牢笼,潘佑留好遗书,安详地闭上眼睛。悬好白绫,将足下的凳子点翻,怀着未完之夙愿去了。

知道好友的死讯,李平心里也亮堂起来。既然无力御寇,无力焚天下之辕,无力释天下之驹,那何苦纠结于世?我亦随潘兄之迹,就此别去。

潘佑死后,李平也自缢于狱中。

对于两位重臣之死,李煜先是茫然,满是困惑。接着便又觉得一切都相安无事,他也不必再为该给二人施以何刑法纠结了。

李煜看得开,看得平淡。但这并不表示朝中大臣就不追究,就不受影响了。事实上,李平和潘佑之死,给整个南唐朝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时间人心惶惶,大部分官员都明哲保身且貌合神离,能进言者少之又少。

最典型的是韩熙载,前文提及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他自污以避免李煜任用。

其实韩熙载是南唐数一数二并有远大抱负的能人,当年他渡江南下时,他的好朋友李谷曾经问韩熙载的志向,他当时回答说:“如果南唐以我为宰相,我定能为其雄兵一策,北定中原。”

他的好友李谷针锋相对道:“如果中原能用我为大将,出兵取江南如探囊取物。”

事隔多年之后二人这话仍在,豪气依旧,可二人的遭遇却是不尽相同。

李谷受到了周世宗柴荣的重用,成为后周的一员猛将。在后周与南唐的情势对比中,莫说南唐割让给后周的十四个州。就说南唐李景通和李煜对后周及宋朝的臣服卑屈态度,二人之间孰强孰弱,谁赢谁输,毫无悬念。

韩熙载当初开的不是傲口,他的确是有才华有谋略的。契丹入中原灭亡后唐时,韩熙载曾对李景通说:“契丹人南犯,陛下应当借此机会发难,以图恢复祖业。一旦契丹北归,后唐新立附庸契丹之主。情势急转直下,南唐便失了机会,望陛下思虑微臣所言。”可是当时李景通陷入对闽国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后周建立后,李景通和南唐老臣又开始讨论北伐,韩熙载却不趋炎附和。他直言当时不是北伐时机,后周基业稳固。南唐北伐不但会无功,陷入泥潭会损耗国力并招来灾祸,惹祸上身的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可迂腐固执的李景通再一次拒绝了见解独到的韩熙载的建议,结果这次南唐元气大伤,国家不国。一下子失去了半壁江山,江北的十四个州全给了后周。

李煜即位之后,此时的韩熙载已不是少年志高气远。他眼光更是独到老辣,做事沉稳低调。李煜虽然对韩熙载很重视,可韩熙载并不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所动。这并不是他对李煜老爹李景通对自己不重视而耿耿于怀并心存芥蒂,实在是因为他认识到南唐已日迫西山。大宋雄心勃勃,而眼前的这位少年皇帝还是和他的父亲一样,空有满肚子墨水,却实在不是治国良才。

韩熙载的放纵不是源于青年不得志,此时他的放纵完全是掩人耳目,蓄意自污。

除却那幅《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还做了更多的荒唐事。任流言飞语入李煜耳中,自己名声如何败坏!

韩熙载一日身穿破衣,衣不蔽体,扮作瞽者卖艺。口里唱着莲花落,完全一副乞丐样。他还令自己学生舒雅为他执板伴奏,他则是乐呵呵慢悠悠地走到一个个美若天仙的歌伎面前。露出一副邋遢可怜相,伸手向歌妓们乞讨。歌妓们无不嘻嘻大笑,和扮做乞丐的韩熙载在庭院中追逐言笑。

李煜听闻此事,想起韩熙载邋遢的模样,还有歌妓风骚的体格,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心里不由得暗骂:“好邪恶的韩熙载!”

韩熙载却如是跟亲信解释:“我之所以狎妓自污,游戏花丛,就是为了拒任宰相。南唐国势不可扭转,我若是宰相,必受千古诟骂。”

李平和潘佑自缢,韩熙载自污,更多的忠良之臣也卷入其间。当时的琼林光庆使兼检校太保廖居素,在知晓潘佑和李平死讯后,对这本是仁义有文人气节的陛下也死了心。他和西汉丞相周亚夫一样,闭门绝食,以示忠诚。李平和潘佑自缢而死,廖居素则是死于自家井中。临行他留下绝命话:“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

徐铉之弟徐锴,和其兄徐铉并称为南唐“二徐”。这人和李煜一样是沉溺于中国诗词浩海中的文人,一心埋首著作,研究学问。他在南唐集贤殿任官之时,所做学问颇得李煜赞许:“诸臣勤其官,皆如徐锴在,吾何忧哉?”可是这个和李煜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是被同样有文人气节的陛下激怒了。他的觉醒就如一面大锣,也如一捶拳头,重重地击在已是奄奄一息的南唐心脏上。

他忧愤于李煜连杀三位忠臣,忧愤于南唐垂危的情势,忧愤于国破山崩的天数。临终前,他泪流满面,忧愤地对家人说:“吾今免为俘虏矣!”

如是君子,莫得罪小人

若是李煜得罪的都是朝中君子,那尚能原谅。最可悲也最可怕的是李煜还得罪了一个真小人,这也给了赵匡胤派来的道貌岸然的高僧可乘之机。

李煜得罪的真小人是樊若水,南唐的落第书生。

李煜在位期间,招考进士的次数不算多,而且几乎每次都会出现意外变故。一次在韩熙载负责的进士考试中,取中的九人引起了不小争议。李煜遂命中书舍人徐铉对其中的五人进行复试,这五人竟不肯就试。后由李煜亲自出题,中书官执行对这五人加试,结果这五人成绩都不合格。

类似情况屡有发生,清耀殿学士张洎告某次科举考试许多有才能的人没有被录取。

李煜令张洎对当年没有录取的人进行复试,从中也确实选取了王伦等能人。

樊若水对李煜有如此大的怨恨,自然和他屡试不第有关,我们可以把他归咎为愤青的冲动。自己怀才不遇,考试失败便走极端,转而抨击南唐科举制度和南唐君主。

如果他只是愤愤,那也可以理解。但这人的极端报复方式,却是十分无耻贪婪的,他走上了通敌叛国的道路。

为了码足足够的资本和宋朝皇帝做交易,这个书生铆足了劲,拿南唐水军开刀。

樊若水只身来到金陵西南的采石矶,望着诗仙李太白在捉月亭留下的手迹和东晋将军温峤在燃犀亭留下的痕迹。心想这些都是名留青史的风流人物,自己何时才能和这些大人物一样,做一番大事业?长江波涛汹涌,辽阔的江面起起伏伏。江风呼啸,大有虎狼咆哮之姿。

游人络绎不绝,樊若水望着对岸的天门山。憧憬着大宋朝的繁华物阜,他心里已做好了盘算。

他心里思量的是一个蒙蔽李煜很久的小人,即小长老。

李煜昏庸无道,娥皇死后更是沉溺佛法,荒芜朝政,这给了赵匡胤可乘之机。赵匡胤派遣内应潜入南唐王宫,化装成僧侣宣扬佛法,趁机接近李煜。以达到蛊惑的目的,“小长老”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小长老是他的法号,本姓“江”,名“正”,字“元叔”。在清凉寺修行,受戒于法眼禅师。法眼是李煜相交甚深的禅师,经常受李煜邀请入宫讲经。小长老机灵圆滑,很得法眼欢心。每每入宫,法眼都会带上他,李煜对他也是颇为喜欢。法眼圆寂后,他则以禅师的身份接替法眼入宫,和李煜说禅。李煜深觉其所言博大精深,夸赞他为“一佛出世”。

小长老本不是真正的出家修行之人,劣根性还是会暴露的,可这并不妨碍李煜对他的喜欢。一次,李煜见他身穿价值昂贵的红罗销金法衣,指责他用度豪奢,有违佛门清规戒律。他知李煜对他偏爱,毫不在意,倒是数落起李煜:“陛下未诵《华严经》,焉知佛富贵乎?”

李煜羞愧不答,小长老见他拜服自己,趁机在李煜身上巧取豪夺。他要求李煜在牛头山营建佛寺禅房千间,广收僧徒。李煜便答应了,殊不知这白花花的银子就从小长老的一句话中如水一般流失了。樊若水也剃度成僧,借垂钓之名掩人耳目,每日游走于长江边。他知道当初柴荣肯顺从李景通求和的意愿,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敢贸然强渡长江。长江是天堑,是南唐最值得依赖的屏障。当初李景通迁都洪州,就是看中了此处是长江易守难攻的河段。

北宋欲取南唐,就必须下江南,就需渡长江。可是赵匡胤对南唐水军的实力也是明白的,他也忌惮得很。在长江交战如若占不到优势,说不定就重蹈当年曹操赤壁之战的覆辙。

如想在江上和南唐水军交锋,那就必须在长江上造浮桥。问题是,长江下游江面开阔如海,浪高风急。莫说造浮桥,就连我们用现代科技修建一座长江大桥都是十分困难艰巨的事情,都是举全国之力,功勋足以载入史册。

欲想在长江上造浮桥,那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要谨小慎微。如果计量的长江两岸距离有误差,这座浮桥在大浪冲击之下就容易不稳固。从而影响行军速度,也有可能耽误整个作战计划。

樊若水要做的就是向赵匡胤献上准确的长江江面宽窄度和水流流向规律,为宋军南下渡江吹东风!

江面沉沉,夜幕四合。此时的樊若水像一只幽灵游走在长江之上,他手持麻绳,像一索命的阎王。绳子一端套在采石矶白塔上;另一端钩住了黝黑的篷船,往返两岸,穿梭其间。不多久,开封王宫的赵匡胤收到了小长老的密信,也得到了樊若水呈上的平南策。在一堆废话和无用的字眼中,他眼睛一亮,他终于看到了最想要的长江水文状况书表!

樊若水受到赵匡胤的接见,很快露出了奴才嘴脸。处处标榜自己,处处讨好赵匡胤。

赵匡胤问及其名字来源时,他的回答实在令人汗颜,也实在令赵匡胤不屑入眼。

他回答道:“臣仰慕唐朝尚书右丞倪若水为人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故以先贤之名为微臣之名。”

赵匡胤听了后扑哧一笑,唐朝尚书右丞明明是倪若冰。哪里是倪若水,当真是冰水不分家?

樊若水听了赵匡胤的纠错,脑袋上早已汗涔涔,哪里还接得了话。赵匡胤却是心胸大度,为他开脱道:“既然你熟悉古人古事,朕就为你改名‘知古’了!”

樊若水叩首拜谢,从此以“樊知古”自称,颇为骄傲。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幸好樊若水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和这句话还能搭上边。话说回来,上善若水,樊若水却一点也没有水的宽阔、水的包容和水的博大。

他是配不上这个名字的,至于“知古”,那也的确是该被打上的印记。试问这样的人,还有何颜面存于当世?

豪气比关公,自剜南唐肩骨

李煜一生错误的决断有很多,但没有哪一次比得上这次沉痛。

自断右臂,自断筋骨。这样的自残方式令我们心寒之余也是不忍,但李煜就这样做了。

李煜断自己右臂,事发在北宋即将大举挥兵南下,讨伐南唐之际。

林仁肇,这员虎将当时是南唐的胸肩臂膀,是南唐的塞上长城!

他体魄雄健,骁勇善射,时人称其为“林虎子”。早在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十一月,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南下淮南,企图击溃南唐。正阳桥一役,林仁肇率敢死之士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

后周驸马,即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是后周的神箭手。可当他率领大队人马和只有区区人马的林仁肇交手时,他射出的本该致命的箭都被林仁肇打飞。他暗暗吃惊之余,见林仁肇力能扛鼎,一夫当关。被他的气度所威慑,便告诫手下说:“彼中有人,不可轻敌。”急令退兵。

李煜继位,起初对林仁肇的才干颇为赏识,提拔他为神武统军。林仁肇虽身居高位,可李煜对宋朝的步步退却,令他的才华始终无法发挥。当北宋灭掉南汉之时,林仁肇见南唐情势衰微,不容再退。他怀着满腔热血上疏李煜,恳请“独对”。在和李煜单独面奏期间,林仁肇反复言说:“南唐情势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宋平荆楚、破后蜀、取南汉,势如破竹。如若南唐坐以待毙,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臣愿率军反击,趁宋军兵马劳顿且粮草不多间隙,伺机反扑。收复失地,扭转局面。”

李煜不为所动,皱着眉头思虑,半晌回头对林仁肇说:“情势真的有这般严重吗,真如爱卿所言?”

林仁肇听李煜这样一说,再也承受不住。满腔热血上涌,他俯身跪地道:“臣此举如若能得胜,必会继续推进,直逼汴梁;一旦失手,陛下尽可治臣谋反之罪,杀掉我全家,提我的人头去向赵匡胤谢罪。南唐并不会因此招来灾祸,陛下也可保全您的尊位。”

李煜讶异地看着长跪于地的林仁肇,心被他吓得突突直跳,气血不顺。

李煜思量着,究竟该如何回拒这个倔强的大将。他思忖许久,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林仁肇道:“爱卿所言严重了,我自有主张,不必冒失。”

林仁肇还欲再说,李煜却已喝令他退下。林仁肇走后,李煜脑海中翻涌着林仁肇对他说的话。心里更是惶恐,他怎么也不敢冒这样大的风险。

此时,小周后正一袭绿衣袅袅婷婷走向他。他望着眼前的美人,馥郁的香气令他脑子镇定。他怀抱美人,终于果决地做了决定。

第二日,李煜下令将林仁肇调往洪州,任南都留守兼南昌尹。

汴梁的赵匡胤听闻林仁肇的轰烈事迹之后,心里痒痒的。恨不得揪出林仁肇,好好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可赵匡胤是猫,他知道现在的李煜很急。耗子很急,做猫的更需镇定,耗子自然会送上门的。

于是赵匡胤这只老猫吹吹胡子,猫爪轻轻一拨,李煜这只可怜的小老鼠终于把自家的地洞掀了。

宋太祖欲统一江南,一直视林仁肇为一大障碍。在正式向南唐出兵之前,他一定要扫除林仁肇这个障碍。

此时李煜的胞弟正居于汴梁做人质,赵匡胤知道李煜这个弟弟心思敏感多疑,便生了借他之手杀林仁肇的计策。

一日,宋太祖特意邀李从善来一别殿游玩,对他下套。老谋深算的赵匡胤指着从南唐带来的林仁肇的画像,诈问李从善:“这是何人,从善兄弟看着是否眼熟?”

李从善一眼就看出画中之人是林仁肇,可心里害怕招来灾祸,吞吞吐吐地说:“似为江南林仁肇。”

宋太祖见从善心里起了变化,得意地加了把柴火,回头对李从善说:“仁肇愿归顺我朝,先寄画像为信物。”

这时的李从善一脸愕然地看着赵匡胤,赵匡胤却依旧笑面不改,进而指着北面一空宅说:“将以此宅赐予林仁肇,以酬其归宋。”

李从善先还是惊愕,此刻完全信了赵匡胤说的话,心里又是焦急又是担忧。林仁肇要投降宋朝,这可怎么办?

回居处后,李从善立刻差人将此消息秘传给李煜。李煜看完李从善的亲笔信,他双腿都软了,整个人几乎瘫倒在地上!

“林仁肇呢?”不知所措的李煜呼喊侍卫。侍卫言:“林仁肇已被陛下调往洪州,正任南都留守兼南昌尹。”

李煜一听侍卫所报,心又凉了一分:“这逆臣,当初没重用他,今天果然背叛了我!”

李煜很快给林仁肇送去了毒酒,林仁肇就在不明不白中,断送了性命。

自此,南唐筋脉被李煜亲自斩断。失去了臂膀的南唐,再也压制不了宋朝凌厉的进攻。林仁肇死后仅两年,金陵城破,南唐国亡。

同类推荐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 水浒传之谜

    水浒传之谜

    梁山好汉中为什么一个农民也没有,梁山英雄有多少真人真事,宋江究竟有没有武艺,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梁山一百零八将是偶然巧合吗?“三碗不过冈”是什么酒,《水浒传》里为什么很少吃猪肉,卢俊义为什么会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热门推荐
  • 禅心

    禅心

    一个读了十八年圣贤书的人,一个压抑十八年性格的人,一个从籍籍无名小山村出来的孩子,无悲无喜。烈日下一身布衣布鞋。照不尽的寂寞,只为外公一句:胸中藏卷千万,方可为万人雄。出尘入世,是火候未近,还是尘缘未到。难道芸芸众生,皆有定数,承小凡你亦平凡还是不凡......
  • 权少的独宠娇妻

    权少的独宠娇妻

    结婚前,某女还凑不要脸的勾引权少结婚后,某女不在嚣张了,是的,他怕了她没想过结婚后的权少居然如此凶猛…“小妖精,还诱惑爷吗”权少低沉的说着“不敢了不敢了,爷我们休息一会吧”某女立刻投降,说完还挪了挪身子。
  • 炼气之路

    炼气之路

    四皇大陆上,人人都以武者为尊,而要成为武者,必须修炼内劲。而林剑,却是一个天生没有一丝内劲的“废人”,由于因缘巧合得到了剑皇的真传——《剑皇诀》,一本炼气而不炼内劲的修炼秘籍,从此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炼气之路。人界里人武者,天界里天武者还有冥界里的冥武者,且看林剑如何借助剑皇诀,一步步走上武者之巅,笑傲三界。
  • 剑神封魔传

    剑神封魔传

    一次旅游,两位少年意外的来到了一处不知名的地方,他们能在这陌生的地方生存下去吗?
  • 极品小神农

    极品小神农

    种种菜,喝喝酒,都市生活乐无边。自梦幻大陆而来,弹指一动,灵水、灵土,他信手捏来,美味包子,鲜嫩云腾粉,醉人神酒,浪漫庄园,一点灵气,三分滋润,我行故我在。…………混迹都市,小神农且行且悠然。(ps:新书满地打滚求收藏求推荐)
  • 权力者

    权力者

    玛雅遗迹--权力之石,没人知道它来自何处,它凌驾于规则之上。都陷入纷争之中吧,你想逃?弱者。我找到你了,不,应该说你怎么才来。不要做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你在这个环节作用很大。站起来,拿出男人的气势。这把刀归你。命运是悲惨的,结局更坏。(建了个q552810341)
  • 魔皇宠妃:双修召唤师

    魔皇宠妃:双修召唤师

    (全文已更新)慕容家,乃召唤师世家,每一代都会出一个召唤师,可是,这一代,连召唤师的毛都没有见到,这个12岁小废物是吗?哎呀,不可能的啦。人家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整个一排骨。。。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时,暗苍国?夜阑大陆?她统统横着走!跟她有仇的人?都去死吧!
  • 御天神剑录

    御天神剑录

    一次冒险的入山采药,使林浩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弟弟。面对着亲人和朋友的失望,林浩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和自责之中……然而,就在他决心离开之时,一次无情地屠杀却意外降临到了自己所生长的村落。是救,还是不救?林浩看了看手臂上的黑色蛇印,脑中犹豫了片刻,毅然选择了激活魔能,化身成魔……
  • 大比丘三千威仪

    大比丘三千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贪财小王妃

    贪财小王妃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调皮的小和尚。她不敲木鱼,也不吃素菜。调戏奸细小暗影,智取青楼来作乐。蹭个阔气小王爷,诈钱炸权又炸人。但……马蹄失足时,才知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从此,祸害小和尚被腹黑王爷吃尽吞腹不吐渣,付出连本带利来要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