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0100000012

第12章 二度风流

虔求佛法,不负如来

李煜好佛法,与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李煜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南唐的先主李昪在世的时候,佛教尚不能成大气候。到了他子孙手里,那实在是大灾祸!

李煜的祖父好佛法,也只在建筑新宫的时候请僧人做做法会,最大的举措也不过是令豫章龙兴寺的僧人智玄翻译佛经。

撇去李昪信佛不说,这些很平常的举措,跟兴教育办科举一样无可非议。

到了李景通手里,他把李昪佛经摸索得轻车熟路,深深地喜欢上了佛法禅宗。他经常与南唐有资历的禅师相处交谈,邀禅师们在宫中为他说禅。

小李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也可以说耳濡目染吧!

有一次,李景通玩得起兴,命人取来一箧绢与一柄剑,对僧人文益说:“今天请你上座解说佛法,如果问答得当,赐绢一箧;回答如不当,赐剑自尽。”

文益是有深厚功力的,他面不改色地应下。

弟子僧深见师傅文益答应,便拿起李景通放置的绢,说了句莫名其妙的“鹞子过,新罗”的话就走了。李景通一头雾水,也不恼怒下令逮人。倒是埋头思量僧深的话,摸不着头脑就责怪自己没悟性,解不出其中的禅机。

李景通礼佛,说话也显得饱含禅理。一次,他问禅师无殷:“大师从什么地方来?”

“从禾山来。”

“山在哪里?”

“人来朝凤阙,山岳不曾移。”

李景通儿子大部分早夭,他心里担心,便请木平和尚测次子李弘茂的寿数。木平和尚写了个“91”,结果弘茂活到十九岁就一命呜呼了。

到了李煜,那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在李煜早年的诗歌中就反映出他对佛教的信仰。除去年少时受李景通影响接触佛教之外,他还在躲避李弘翼过隐士生活时,借助佛法禅理来消除对现实的担忧和害怕。这些在他的《病中书事》和《病起感怀》中有所表现。可以从“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途侵”、“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以及“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这些诗句中体会到。

李煜也和他父亲一样,将高僧请到宫里说禅礼佛。对于高僧,他细致体贴,照顾得无微不至。一次,李煜在小周后陪同下巡视僧舍,见沙弥正在削制“厕简”。厕简是长条形的竹制薄片,功用近似后世人们如厕解手用的草纸。李煜生怕厕简削制粗糙留下芒刺,扎伤禅师臀部肌肤,便信手拿起来在自己面颊上轻轻刮试,对稍有芒刺的便抽出来,嘱咐要重新削过。

李煜信佛还拉上自己的皇后,他和小周后二人经常头戴僧伽帽,身披红袈裟,在佛前诵经念咒。据传二人因为长时间顿首叩拜,额前结出淤血,起了肿块,李煜还笑称自己是寿星现世。

李煜信佛,朝臣也借佛教巴结。为了讨好君王,朝臣以实食戒荤标榜自己信佛崇佛。中书舍人张洎每谒见李煜,必对其宣扬自己学习佛法心得;韩熙载文采卓越,便负责为寺院撰写碑文;最夸张的莫过于武将潭州节度使边镐,在远赴边关途中也会下令设专车载佛。以便参拜,时人称其为“边罗汉”、“边菩萨”和“边和尚”。

李昪和李景通好佛法,但都没有出现过“佛法涉政”之事。李煜却将他对佛教的信仰当做政治决断的依据,这不仅是他个人迷信愚昧了,更是祸及百姓社稷呀!

对于官员上报死刑犯要求批准时,李煜竟在其斋戒之日别出心裁地在宫中设置“决囚灯”,以此判决。在这一天,李煜命人在宫中佛前点一盏明灯,称为“命灯”。如果该命灯彻夜燃烧,罪犯便可减刑免死;反之则要被统统处决。可笑的是,李煜的这个习惯还是举国皆知。富贵人家犯事,抓着这点空档,拿钱贿赂宫中的太监们。让他们多续香油,以此逃脱一死;对于家中有犯事的贫困人家,那也只有敢怒不敢言,敢想不敢行的份。他们贿赂不起,也保不起。史书记载,以这种方式免受一死的人还不在少数。可想而知的是,富贵人家孩子被拉去受极刑的大多是穷凶极恶且丧尽天良之徒。让这些人活着,也违背了佛家爱群的理念。

李煜对于犯事的佛家僧尼,更是“法外开恩”。这样的恩典,面上听着是为僧尼考虑,其实际还是出于对佛法的膜拜,不容他人轻易背叛。遇有僧尼淫乱宿奸和住持欲按常规惩治,将他们驱逐出寺院。李煜闻讯便出面为他们开脱:“僧尼毁戒,本图婚嫁,亦是七情六欲使然。今若将此辈革除僧籍,还俗为民,岂不正遂其所愿?朕意毋须除籍,需罚其礼佛百次。为佛祖感化,重新做人。”

李煜除设置了“命灯”给死刑犯机会外,还亲临监狱审理囚犯。死罪豁免,重罪减刑,小罪不计,十分宽宏大量。韩熙载因为此事上书:“狱讼乃有司之事,囹圄之中非陛下车驾所至。请捐三百万,充军资库用。”李煜欣然捐出内帑钱,回应韩熙载:“绳愆纠谬,靠熙载矣!”

李煜是才子,而且是好学不倦的才子。他也像他父亲李景通一样,在熟读佛经之余,也希望理解更多的禅理。

报慈院建成后,李煜请高僧行言主持,行言说出了几句令李煜叹息自己礼佛不深的禅语:

示生非生,

应灭非灭。

生灭洞已,

乃曰真常。

言假则影散千途,

论真则一空绝迹。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李煜和僧人元寂的交情。僧人元寂颇有才华,精于佛法,却嗜酒如命,自号为“酒秃”。李煜曾请他入宫为自己诠释《华严经》,并赐给他大量钱财。结果这人出官后,将李煜赐予的钱财全换酒喝,并在闹市招摇。

李煜知道了也不责备,元寂醉后在市中高歌:

酒秃,酒秃,

何荣?何辱?

但见衣冠成古丘,

不见江河变陵谷。

李煜知晓“酒秃”的疯癫样,对于怒气凶凶前来禀告的侍卫大笑一声,毫不介意。

此外李煜还在金陵净德院请名僧智筠住持。当时智筠面露难色,对李煜的照顾与推崇有喜有忧:“吾不能投身岩谷,绝迹于市,却出入禁中。劳烦君王,此乃吾之过。”

智筠之所以这样说,和南唐当时朝廷反对李煜沉迷佛教的呼声也有关系。李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在笃信佛教之上,不顾及南唐百姓死活。南唐情势衰微,加之之前大婚的铺张浪费,这令一些文人武士实在看不下去,纷纷上书进谏。

最具代表性的应是歙州进士汪涣冒死力谏的《谏事佛书》,书云:

“昔梁武事佛,刺血写佛书,舍身为佛奴,屈膝为僧礼,散发俾僧践。及其终也,饿死于台城。今陛下事佛,未见刺血践发,舍身屈膝,臣恐他日犹不得如梁武也。”

梁武帝是典型的痴迷佛法的昏君,他将自己血脉割破取血书写佛书。将自己头发削去,剃度成和尚,十分虔诚痴迷。可这堂堂一国之君,落得个饿死台城的下场。汪涣不顾自己个人安危,力谏李煜,将李煜和梁武帝相比。李煜当时心里虽然不快,言汪涣乃一敢死之士。考虑到朝野舆论,以及李煜本身的文人性格,李煜非但没治汪涣罪,还将他提为校书郎,可是李煜耽于佛法并未因此改变。

还有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煜是极其能忍的一个人,也算得上君子。

大理寺卿萧俨,是南唐的三朝元老。自李昪在位时,他便辅助南唐社稷。此公性情耿直,刚直不阿,威望极高。

当年,李景通在位于宫中营建百尺楼时,萧俨便嗤之以鼻。他对李景通说:“楼是好,可惜下面少了一口井!”

李景通不解,萧俨便解释道:“增加一口井,百尺楼就可与陈后主的景阳楼一较高下了。”

李景通听罢后勃然大怒,直接将萧俨贬为舒州判官,逐出京师。

萧俨后归于京师,对新继位的李煜也颇多微词。一日他有事求见李煜,却听侍卫报李煜正与嫔妃对弈。他气得吹胡子瞪眼,便不顾侍卫阻拦,径直闯进李煜所在宫殿。他见李煜正和一美嫔谈笑风生,丝毫不理睬他的面奏。萧俨急火攻心,一气之下将棋盘掀翻。

李煜愣了半晌,回神望着气呼呼的萧俨,心里十分不快。他责问萧俨:“萧卿如此大胆,难道要做今日魏征不成?”

萧俨见李煜不知悔错,还指着鼻子讥讽他,便直言道:“老朽不敢以魏征自诩,可陛下也实非唐太宗转世。”

李煜无言以对,心里也只暗骂了句老匹夫。却并不给他定罪,也没有暗中排挤打压萧俨。

李煜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他能容忍臣下死谏,并且不予追究,甚至予以表扬,但他却从未真正改变。从这一点来说,李煜是真正的文人。对自己钟情的物事能坚持,并非忘情薄情之人,也不是狠绝之人。他在追求文学艺术高雅情趣上孜孜不倦,并且乐此不疲。但对于政治,他不但没天分,还不愿意学习,具有很强的“政治惰性”。也有人劝诫他要学习西汉文帝“勤政事,躬节俭,思治平,举贤良”,并特意为他列出具体十条“急务”:“一曰举简大以行君道,二曰略繁小以责臣职,三曰明赏罚以彰劝善惩恶,四曰慎名器以杜作威擅权,五曰询言行以择忠良,六曰均赋役以恤黎庶,七曰纳谏诤以容正直,八曰究毁誉以远谗佞,九曰节用以行克俭,十曰克己以固旧好。”李煜看完之后也是拍手称赞,大嘉赏赐进言之人。可所列的十条,一条也未付诸实施。

政治上懒惰,心力耽于佛法。李煜怎么也没想到,他为此虔诚一生,并笃信能济世救人的佛法,在最后竟是被敌方抓住并被对手一击致命的喉结。

绿衣小周后,风华无胜

李煜和小周后婚后,小周后正式登上后位,和李煜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笔者很想用“荒淫无度”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时期的李煜,南唐虽然没有商纣的酒池肉林,却能借着夜明珠之光令黑夜亮若白昼。这样的奢侈腐败,和商纣有什么区别?

娥皇在世时,李煜还算是本分的,对南唐政治基业虽无功劳可也有几分苦劳。李煜即位第一年还知道在取悦讨好宋朝之时,对宋朝加以防范。他任命黄延谦为武昌军留后,任命韩王从善为司徒兼侍中兼诸道兵马副元帅,邓王从谥为司空兼南都留守;另外,他还特设立龙翔军以教水战。李煜下令教练水军,他看重南唐具有优势的水军,虽是立足于保住南唐的半壁江山,但对于防御宋朝进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李煜即位第二年,他将南唐名将林仁肇提升为神武统军,提升休敬洙为左武卫上将军。他还将宁国军的统帅换了两次,先是换上朱匡业,后来对朱匡业感到不放心,派去了林仁肇。

李煜即位第三年,宋出师平荆南。李煜在讨好宋朝之余,也为南唐朝堂做了些事。他提升老臣游简言为右仆射,史书言他“国家事非其任者,未常肯言”。

李煜在娥皇逝世这一年,还发行了铁钱,他本意是为了改变李景通在位时伪币盛行的局面。而且铁钱在最初实行的时候效果还算不错,伪币盛行是后话。

李煜继位第八年和小周后成婚;第九年开始沉迷于佛法且不理朝政;第十年、第十一年都大规模修建寺院,弘扬佛教……

列举这些事实不是想昭示小周后有罪误国,将吴国灭亡归咎西施,商朝灭亡归咎于妲己,周朝灭亡归咎于褒姒“红颜祸水”和“红颜误国”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小周后的确风华绝代,此时将近二十的年纪,令她兼具少女的甜美和少妇的妩媚。在与李煜目光交汇和温柔缠绵中,小周后都能以自己独有的温存安抚这个性情温和且内心苦闷的末路君王。而李煜,注定在小周后为他做的茧中越陷越深。

他们的交往,从第一天起就是狂暴如风的。温柔的抵死缠绵,炽热的呼吸交汇,二人的世界里不存在“相敬如宾”及“举案齐眉”的字眼。

小周后正式成为皇后之后,满心欢喜地向工部下懿旨,令有司在她与李煜初次约会的移风殿建了一座大花房。花房内以设各式造型独特且价格不菲的盆钵,栽种各类名花香草,花房外设以越州的秘色瓷。秘色瓷有“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赞誉,在唐代盛极一时,名声可和“唐三彩”相比。今人仅得的几只秘色瓷,是从唐朝一地宫深处发掘的。秘色瓷的制造技术,现代技艺无法企及。小周后将这种名贵瓷器摆满内房、梁栋、柱和阶砌,这是多么的奢侈呀!布置得当后,小周后右手牵着李煜的手;左手掩着李煜的眼睛,将李煜引入花丛。

李煜尚未入内,就被花香沁的心旷神怡,他根据花香逐个逐名地叫出名字。小周后放开手的一瞬间,他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花团锦簇,花香氤氲,秘色瓷瓶散发着莹莹如翡翠的透亮。他宛如登临仙境,一时回不过神。待小周后盈盈娇小惊醒了他,他忍不住拊掌夸张。当即挥毫,将花房命名为“锦洞天”。李煜仔细地打量这座花房,细细品赏。后苑花丛,小周后特意令人修建几处仅能容纳二人对坐的小巧花亭。顶盖、四柱和底座,均以紫檀木作架,以销金红罗罩壁,白银钉玳瑁嵌压。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李煜对小周后用心安排感动不已,心里欢喜得很。由此更加宠爱小周后了,此处“锦洞天”更是帝后二人销魂的金窟。

小周后除却喜欢翠色的秘色瓷,还喜爱别的绿色。她所穿的衣装,多为青碧。小周后喜穿绿衣,头绾高髻,群裾飘扬。如天外飞仙,飘逸绝尘。引得妃嫔宫女纷纷效仿,争穿碧色衣裳。宫女们为追求得到心仪的绿衣,不惜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都觉得好。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这种绿色布匹后来传至民间,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后民间有传言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攻打南唐的预兆,因为赵匡胤是天水人,而“碧”字又谐音于“逼”字。

小周后素喜焚香,自己心思细密。爱制焚香器具,探索焚香方法。小周后每天垂帘焚香,满殿香气袅袅。可惜安寝时帐中不能焚香,这使小周后非常苦恼。一日,小周后坐于帐中,忽的灵光一现。她想到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其味弥漫一股甜香,令人心醉,小周后为这种香取名为“帐中香”。

小周后爱发明,李煜也是发明家!他捣鼓着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妃嫔宫人,自李煜创了“北苑妆”以后,一个个去了浓妆艳饰,都穿了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别具风韵。

李煜与小周后还研究出新的制茶方法,即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皆是芬芳袭人,入口清香。李煜对于每种肴馔,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

李煜和小周后最奢侈的莫过于夜间不点蜡烛,他和小周后的宫殿悬挂满了夜明珠,大的如玉碗,小的也有鸡蛋大。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昼。宫殿内无须蜡烛,也防止蜡烛烟熏扰了一室清香。

取宠邀幸,蔚成风气

小周后和李煜的生活风流,一花引得百花开。宫中争宠之风,蔚为一时。

小周后是十分厉害的人物,她对宫娥争宠打压得很厉害。在她的高压政策下,宫中的美人没法得到相应的名分。对于那些心怀怨愤的妃子,小周后不是施展辣手使之臣服,就是直接差人遣送出宫。最典型的是幼年就入南唐宫廷、大周后十分欣赏的知书达理的黄保仪,也要在小周后面前卑躬屈膝保全自己。

黄保仪父亲黄守忠是楚国军中的一员勇将,李景通在位期间,其父在和南唐军交战中丧生。当时黄保仪为南唐大将边镐所得,边镐将她带入南唐王宫,献给李景通。黄保仪在宫中逐渐长大,姿色日益出众。李煜即位后,受封为“黄保仪”。她一方面喜欢书法字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投李煜所好,悉心研究书画,苦练书法。她的书艺达到一定境界,为李煜和娥皇赏识。李煜令她典守宫中不少的图籍墨帖,甚至包括罕见珍稀的孤本、善本,以及历代书法名家真迹。

宫娥流珠,可以说是娥皇的知己,她和娥皇一样弹得一手好琵琶。她懂娥皇所做《邀醉舞破》和《恨来迟破》之音,类似子期能辨伯牙所奏为高山巍巍还是流水迢迢。娥皇病殁后,此曲逐渐为人淡忘。只有流珠念念不忘,日日弹奏。李煜每忆及娥皇,便会传召流珠,令她弹奏娥皇所做《邀醉舞破》和《恨来迟破》。流珠不仅习得娥皇技艺,还得娥皇神韵。凝眉螓首之时,顾盼犹存娥皇之态。李煜醉心于琵琶,迷失在流珠眼神中。每每此时,他都会留下她,共入鸳鸯帐。

宫娥秋水,当从这名字看,实在没什么稀奇的,平常得很。她为了讨得李煜欢心,便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解释自己名字的“内涵”,标榜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女性。她见李煜和小周后在“锦洞天”嬉戏,逍遥自在,游弋花间,心有所感。第二日,她便在鬓上插上精心编织的花环,香味萦绕,花枝招展。惹得蝴蝶款款,也引得李煜驻足轻叹,“好一个秋水,果真是‘秋水共长天一色’!”

宫娥薛九也如宫娥流珠通过曲艺来引起李煜的注意,流珠演绎的是娥皇的曲子,薛九演绎的是李煜填词的《嵇康曲》。她的唱腔圆润,又别出心裁。仿效娥皇,创编舞曲《嵇康曲舞》。李煜见她唱得潇洒,舞得亦是风流。将嵇康的不羁于世之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南唐亡国后,薛九流落洛阳教坊卖艺。经历亡国之痛和人世沧桑,又满怀对李煜的思念和哀叹。其曲调日臻纯熟,催人肺腑。宋人钱易《嵇康小舞曲》云: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

龙蟠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羁口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词莫重听,黄尘刷鬓无前绿。

我闻襄阳白铜鞮,荒城古艳传幽悲。

凄凉不抵亡国恨,座中苦泪飞柔丝。

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幺光。

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宫娥乔氏知晓李煜嗜佛成性,也学习南唐一些趋炎附势的官员潜心修习佛法,以求博得君王一幸。她不辞辛苦,数年如一日,埋头缮写佛经送交李煜御览。李煜看她抄写的佛经,字字用心。想来辛苦不寻常,他也亲手书写了份《般若心经》一卷回赠。乔氏得到李煜的手抄佛经后,欣喜若狂。常携带左右,奉为至宝。南唐灭亡后,她也和宫娥薛九一样,对李煜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李煜被俘入宋后,乔氏始终不离不弃,也被宋军带往汴梁。李煜的那卷手抄佛经也被她携带身侧,视若珍宝。李煜死后,她迫于压力,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全佛经,她才恋恋不舍地将李煜手抄的佛经捐赠给相国寺。交付之前,她还在佛卷卷末题跋:“故李氏国主宫人乔氏,伏遇国主百日,谨舍昔时赐妾所书《般若心经》一卷在相国寺西塔院。伏愿弥勒尊前,持一花而见佛。”乔氏对李煜情深意重,李煜和她的感情应该可以上升为精神恋爱。李煜宣召乔氏,更多的不是临幸于她,而是邀她一起谈论佛理,共解禅机。蜡炬成灰之时,二人并非衣衫不整或发髻松松,更非一夜缱绻缠绵和放浪形骸。二人都是恭敬闭目,虔诚求佛,探寻佛家道义。

在李煜的妃嫔中,除了小周后,当特别留心的应该是这位足下“步步生莲”的窅娘。

闲话“裹足”之风伊始

“裹足”也叫“缠足”,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对妇女伤害很大。“裹足”即要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

根据明文记载和专家考证,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大文豪苏东坡的《菩萨蛮》言“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可看做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尚待进一步考证。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和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分,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之风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唯一有史可考究的,应该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一朝。李煜的后妃中有一名叫“窅娘”的,能歌善舞。犹如飞燕再世,舞技卓越,舞姿优美,十分讨人喜欢。

窅娘的眼睛微微凹陷,色若琥珀,淡而不艳;脸面精致,轮廓明朗——这是典型的西域人面孔!明亮有神,举手投足,回眸含笑,处处都洋溢着丰富的舞蹈语汇。窅是有幽深的眼瞳的意思,她的名字意蕴她的那双眼睛很有灵韵。

窅娘的生母据传是唐末随西域聘贡使臣来江南经商的回鹘人后裔,后嫁给了一个汉族乡绅。乡绅病逝后,家道中落,窅娘和母亲的生活相当困苦。迫于生计,不得不出卖劳力,窅娘也沦落为采莲女。江南多采莲,莲叶何田田。独具异域风情的女子立于采莲小舟之上,荡漾扁舟。粉色荷花飘香,和窅娘的玉面相得益彰。微风过处,荡起荷叶中玻璃水珠滚滚,荷叶翻飞。西域少女坚挺的鼻尖带着几滴水珠,阳光下明晃晃的。卷曲的发梢没入一片碧色中,这是怎样的美丽!

当时的乡亲们赞她,达官贵人赏识她。她也有幸被选入宫中,一展舞技。

本是采莲女,所舞亦是采莲舞。李煜看过她的表演,对她那双如猫眼石一般晶亮的眼睛念念不忘,当即赐名“窅娘”。她的舞令李煜思绪飘飞,宛如居于田园深处。再也不受尘世侵扰,过上真正的隐居生活。

如果说《霓裳羽衣舞》令李煜如临仙境,那窅娘的舞蹈则让李煜登临世外桃源,大有“一人一世一江湖”的味道。李煜细细打量窅娘全身,她的线条也是明朗的。尤其是那纤细的腰身,宛如一伸手,就可以握个满怀。稍稍用力一捏,就会碎了。

她的玉腿,散发着美玉一样的色泽。诱人窒息,引人遐想,似远远地就能闻到腿间幽香。

点足起舞,她的足又是如此不同。令人想起她的腰身,仿佛这足也是可以握在手间的。李煜亲吻过小周后的玉足,那已是极致命的诱惑。可见了窅娘的脚,他还是移不开眼。

李煜想起南朝齐国的皇帝萧宝卷与他的爱妃潘氏,他二人也醉心于歌舞,为之痴狂。萧宝卷曾令工匠把金锭子压成薄薄的金片,再剪成朵朵莲花,贴于宫中地面上。乍眼望去,满室的金色莲花,熠熠生辉,烛光失色。潘氏脚步盈盈,落于金莲之上,翩翩起舞。萧宝卷拊掌大笑,将爱妃的舞姿称为“步步生莲花”。

李煜也想见识窅娘“步步生莲花”的风采,不,他岂肯步人家后尘,他要的更多!李煜令工部为窅娘打造一朵六尺高的巨型黄金莲花,并正式下诏,令窅娘届时以黄金莲花为舞台精心献艺。

窅娘谢恩后,气血上涌,她怎么也想不到李煜会给她如此盛大的安排。为了不辜负李煜的一片恩承,她绞尽脑汁设想演出的编排,不能让这六尺高台失了皇家颜面。自己也只有好好表现,才能为母亲扬眉吐气。听传旨官员一说,她也明白此故事。她反复推敲,究竟该如何才能产生比“步步生莲花”更曼妙的姿态呢?

能否以足尖点地,宛如仙子点足踏月?她尝试着点足起舞,舞姿虽然达到意想中的轻盈曼妙,可自己的身子实在无法稳固。她和母亲商议,最后下定决心选取素色帛布,将玉足包裹严实,宛如蚕茧。

在经历无法言状的痛苦和坚持之后,窅娘的表演惊艳全场!

莲花座熠熠闪闪,月华清辉。窅娘红绸及地,绣罗比肩,立于六尺高处宛如飞仙。窅娘立于高处,低眉凝望莲花座下。李煜面带笑意,玉带飘飞!窅娘低眉螓首,眉目流转,月色清辉又黯淡了一分。

玲珑曼舞,点足踏月。窅娘舒展手臂向月,欲乘风归去,珀色眼睛却不由得往李煜身处一瞟。李煜正伸着手,吱着嘴巴轻叹,仿佛要托着窅娘轻盈的身子。

曲调急转,窅娘舞得犹似流星。金色飞旋,宛如星移斗转,晨光惊现。

底座有人吟:

莲中花更好,

云里月长新。

更有人夸赞:“金陵佳丽不虚传,浦上荷花水上仙。”

窅娘舞罢,盈盈眉眼对上李煜。李煜满心欢喜地将她迎至身前,怜惜惊喜地望着她,“窅娘一舞,日月失色呀!”

后窅娘六尺金莲之上起舞传于市井,百姓纷纷仿效窅娘裹足。

裹足之风在宋朝渐行渐盛,南宋时妇女缠足已十分平常,“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应该强调的是,宋代的缠足和窅娘缠足还是有些类似的。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

后世缠足之风继续发展,“缠足”也渐渐不人道起来。到了明代,对裹足的形状有变态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还要缩至三寸,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还要求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

要达到这样程度的裹足是非常血腥残忍的,一般会在女子七八岁时,将女子足底置于碎瓦片或瓷片之上,并将四个脚趾压于脚背之下。再用布帛将碎瓦片和足底一起包裹紧,此时四个脚趾也以弯曲的形态被固定在布帛中。可想而知这有多痛。在脚趾形状固定前,女孩子相当于把血淋淋的脚踩在碎瓦上,踩在自己四个被折断的脚指上,这是根本无法走路的。待到可以走路了,脚形也固定了。四个脚指也被压弯没知觉了,这是怎样地残忍呀!

到了清代,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和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她的终身大事。直白地说,大脚的难嫁出去,“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称为“抱小姐”。

后世的裹足要求实在是对女性的摧残,如果裹足之风自窅娘开始,那后世的裹足也违背了当初窅娘裹足为追求舞姿更美更轻盈的初衷。将裹足陋习归咎在李煜和窅娘身上是不科学,也是不道义的。

说这些,也是希望所有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珍惜自己的身体。李煜的宫廷生活依旧在声色犬马中,然而命运的大网正向他铺开。直面他的将是南唐颓败的江山,将是大宋勃勃的雄心!

同类推荐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神皇逆天

    神皇逆天

    一个因灭族而逃亡到神武大陆的少年,立志灭敌。一手托封神塔,一手握毁世枪,脚踏苍穹,星月为衬,不灭武皇,笑傲苍穹,谁与争锋
  • 毕业证青春

    毕业证青春

    你还记得你那些难以忘怀的同学吗,一张课桌,一把椅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场轰轰烈烈的青春,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停的回首,伫足,然而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 指尖琴声

    指尖琴声

    不是邂逅,而是我刻意的找到了他。不是无意,而是我设计心思走进了他的世界。为了只是了解他的音乐,了解他的心底想法,但是当我真正的看到,真正的了解到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一句对不起还未来得及说出口。他已经消失在了这个冬季。当我了解到的时候,我的钢琴之声和他一样在悲鸣着,你如名,如南风一去无返。那一句,对不起,我爱你。从此锁在琴声之中,无法传递。
  • 邪魅杀手的复仇之恋

    邪魅杀手的复仇之恋

    他,是六大世家之一的大少爷她,是六大世家之一的大小姐他,身世幸运,拥有幸福的家她,身世悲惨,拥有血海深仇他与她有着天大的误会,而他们相恋。他与她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愿君如初月

    愿君如初月

    初升之月,最是皎洁。行走在世间,愿初心不改,永如明月。前行之路,我只愿陪你一起走下去。
  • exo之心惘

    exo之心惘

    这是关于EXO的同人文,主灿白勋鹿繁星,请大家多多支持!不喜勿喷,谢谢。
  • 网游之暗刺

    网游之暗刺

    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一个命不久矣的人该在游戏中如何作为?好吧,我承认上面的话有点深沉了,其实我只是个盗贼。什么?你不相信?好吧,表演给你看,隐身可是盗贼的看家本领,匕首可是盗贼的吃饭家伙。盗贼为什么骑着神圣的独角兽?谁规定盗贼就不能骑独角兽了?兴许是哥哥的传说打动了它,它心甘情愿。好吧,哥承认,哥会一点牧师的技能,哥还有一只纯洁到极点的独角兽,哥甚至是一个纯洁到极点的初哥,但哥真的不是传说,哥只是盗贼。新人新书,保证不TJ,求大力支持!
  • 晋江县志道光本

    晋江县志道光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封神英雄录

    封神英雄录

    混沌未开,鸿蒙依旧。盘古开天辟地,创造新的世界。龙生九子,其为九州。天帝怜九子,赋予九子不同职权。然天帝渐老,九子三三结盟成天道、人道、魔道。各界为统一三界,相互砍伐,天下永无宁日。天帝怒而平息三界叛乱,赐三宝于天下,天、人、魔各获其一,三界恢复平静。万年之后,魏忠贤专权,为夺私利,三宝重现人间,天下大乱!人道圣主少年沈珏临危受命,与幽冥谷主聂小倩携手拯救人间,上演一片荡气回肠的除魔卫道的正义之路!————本书原名封神诀
  • 武侠之一念成王

    武侠之一念成王

    “为何我不能练气!”李南唐不止一次这样抱怨道。在这个武侠世界中,作为一个草根,即使他在奋斗,在努力,也依然无济于事,因为他是个废人,他不能练气!世人耻笑我为废!来日我必将成王!不能练气又怎样?照样掀起血雨腥风!照样使人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