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已经饱和,向来奉行谨慎投资策略的李嘉诚,决定在海外开拓疆土。
2010年,李嘉诚豪掷91亿美元(约合700亿港元)收购法国电力集团(EDF)旗下的英国电网EDFEnergy,完成了其海外扩张的又一次重磅出击,在英国业务版图中又布下了一颗重要棋子,并且这次交易使李嘉诚成为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最大持有人之一。
其实,社会经济稳定的英国,一直是李嘉诚理想中的海外投资地点。多年来,李嘉诚至少投入了850亿港元用于英国公用事业,目前已控制着英国约1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5%的供水市场,在收购基础建设资产上,李嘉诚可谓轻车熟路。
法国电力集团是欧洲最大的电力生产商,其属下的英国电网主要负责为英国南部、伦敦地铁和英吉利海峡隧道等主要基础设施供电。该集团在2008年收购了英国能源集团之后,大笔投入使其债台高筑。而法国电力公司日前发布的半年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赢利也严重下滑,从去年同期的31亿欧元缩水到16亿欧元。
因此,法国电力时任首席执行官希望通过出售旗下优质资产减轻债务。2009年10月份以来,法国电力开始考虑出售英国配电业务。李嘉诚认为全球经济已开始触底反弹,当法国电力有出售意向时,李嘉诚遂选择此时出手。一旦收购成功将使长江实业在英国的业务翻番,并有助于克服香港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
但竞争对手也非等闲之辈,在此之前的2009年12月,由澳大利亚麦格理、阿布扎比投资局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组成的麦格理财团,也对这笔巨额的基础设施交易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在这个项目出售的一年多里,麦格理财团曾经给李嘉诚集团的竞购构成很大的威胁。他们在第二轮竞投中的竞争十分激烈。由于信贷危机爆发给麦格理财团投资者烙下的余痛未消,他们的出价不敌长江实业,麦格理财团最终在李嘉诚的银弹面前败下阵来。当然除了底气足外,经营电力事业是长江实业旗下港灯的强项,长江实业才最终拔得头筹。据说,这笔最初由法国电力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嘉德奈提出的交易,自新任首席执行官普格里奥接手后,一直犹豫到底该不该出售英国电网资产,后来李嘉诚抛过来的比预售价高出27%的诱人报价实在让普格里奥难以抗拒。
李嘉诚是被稳定的英镑和英国电力市场的合理回报所吸引的,这项收购所涉及的是法国电力集团在英国最富裕地区所拥有的全部配电业务。其中包括三个受规管的供电网络,覆盖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及东部,向780万客户提供服务,为英国提供近四分之一的电力。
一般来说很少有家族企业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参与国家输电网投资,李嘉诚哪来那么多资金呢?其实,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李嘉诚就已经先知先觉,收缩投资实现现金回笼,随时准备伺机而动。
在交易作价中,70%通过项目融资支付,其他30%由长江基建、港灯及李嘉诚基金会各负责40%、40%和20%。长江基建是一家致力于交通基建、能源基建及基建材料的公司;港灯为香港两家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两者同属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长江基建的现金储备达100亿港元,一直以来,股民对长江基建长时间拥有过多现金很有意见,近年由于香港市场狭小,公用服务公司在当地面临瓶颈,长江基建也一直在寻求能获得较高回报的有效途径,而“走出去”成了他们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长江基建的当家人李泽钜对记者表示,长江基建及港灯的资金相当充裕,他从不担心公司的负债,只担心负债率太低。长江实业成功收购英国电网,将会平息股民的质疑,公司也因此能从高现金的状况变为负债比率20%至30%的水平。
2010年7月30日,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向法国电力集团正式提交了收购要约,收购英国电力网络100%电网资产。这笔交易得到了法国电力集团股东的同意,双方顺利成交。
也许有人会问,英国反垄断监管部门去哪了?难道对长江实业收购英国“敏感行业”视而不见?实际上,业内人士早就指出,英国地方政府允许出售电网,是因为英国正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以满足欧盟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从现在的约2%提高至15%的目标。此外,近年来亚洲和中东投资者已经购入大量英国产业。在不损害英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对李嘉诚的收购行为是可以通融的。
这次交易也让李嘉诚走进了英国公众的视野。英国媒体还对“谁是李嘉诚”进行专门详细的报道,英国《卫报》更是大篇幅列举了李嘉诚在英国现在和过去曾拥有的品牌及影响力。
2010年11月1日,港灯集团宣布,联手长江基建及李嘉诚基金会,正式完成700亿港元收购法国电力集团旗下英国电力网络业务的100%电网资产。目前,三方已出资成立新公司UKPowerNetworks来管理这个英国的电网资产。
收购英国电网是长江集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收购,似乎李嘉诚的投资“口味”发生了变化,已经从高科技行业,重新回到他熟悉的老本行了。而对于这一投资效果,大多数投资李嘉诚企业的股民都很看好,觉得英国电网运作有良好的监管,赢利有保证,未来的贡献肯定不俗。有关收购消息公布之后,长江基建与港灯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呈上扬趋势。
李嘉诚的这次收购,可谓一举多得。有关数据显示,计划收购的资产截止到2009年12月底的财政年度,除税前纯利约80.92亿港元外,资产净值约为279.41亿港元。而且,对于已拥有剑桥水务公司和北方天然气输送公司的长江实业集团来说,收购英国电网,不仅开拓了海外市场,也是收入结构的调整策略。目前,长江基建约60%的收入来自港灯,40%的收入来自海外,而港灯75%的收入来自香港。无疑,此次交易将大大增加李嘉诚从香港以外获得的投资收益,为李嘉诚旗下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当然,李嘉诚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一位英国电力的高管透露,法国电力集团经营的一些地方电力网络正面临升级压力,仅萨福克电力网络就在对两个变电站进行升级,每项升级工程花费都超过100万英镑,这将是收购金额之外的另一笔巨大开支。2009年7月,EDFEnergy还因为糟糕的客户服务,被英国行业监管机构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罚款200万英镑,其内部管理亟待一场脱胎换骨的改变。长江实业要想尽快适应英国电力市场,还有很多难题需要面对。
此次对英国电网的大手笔投资,足见李嘉诚宝刀未老,当时已经82岁高龄的他,依然渴望商海的机遇与挑战。对他而言,财富只是一个数字,让这些“数字”实现它的价值,才是李嘉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