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阴历九月初一,在乱世的动荡中日升昌京都分号代理经理侯垣和一些伙计携带着账簿逃回了山西,随之其他地方分号的人员亦互相仿效接踵逃避。其中甚至有一些并不亏本、尚有盈余的上海分号和杭州分号也相继关闭停业。晚清王朝危局之中如日中天的山西票号,就这样一夜之间如大厦般倾塌了,并且是连根拔起,一发不可收拾。
《大公报》上曾有一篇文章这样分析日升昌衰落的原因:第一,日升昌营业的中心点大多设在南方各省,南方的码头最多,同时也是一些革命战争的发源地;第二,日升昌的款项在没有发生革命之前也多集中在南方各省,自革命后各省纸币充斥,现金极度缺乏,若要把现金调回北方,往返折扣,每万两亏至35两及五六十两,亏耗之数惊人;第三,当革命爆发时,日升昌外欠500万两,内欠却达七八百万两,出入相抵,有盈无绌,然内欠的数目,成本已付诸东流,利息更是不说自明,外欠的款项在日升昌为支持门面、维持信用的情况之下,三年之中始终没有停止利息的发放,这又是一项大的亏耗。
以上三项,都是一些大的主观原因。此外,还有种种客观因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广西省的官款。广西官府催迫得特别急,动辄率兵威胁,计一年之中提取十余万两,还专门派人日日前往催取。此时日升昌票号内又发生新的危机,本来二掌柜梁怀文无论资格、能力都能出任大掌柜,但由于梁怀文为人公正、坚持原则,屡次反对东家李王典从票号中提款,最后惹恼了东家,遂东家任命各方面都不如梁怀文的郭斗南做大掌柜。1914年,梁怀文辞职,店内员工人心瓦解。这时京都的分号掌柜赵邦彦又托病回山西休养,一直不归,店内业务全权交给了侯垣代理。
侯垣是祁县合盛久票号的具保人之一,在合盛久票号倒闭之后由于大掌柜逃匿,北京检察厅向侯垣要人,侯垣无奈之下也选择了逃回山西,使得其他分号人员跟着先后逃离。最后大掌柜郭斗南见机也逃跑了。李家已是家大业空,再无钱财可以还债。日升昌倒闭了。为了清理债务债权,生性耿直的梁怀文又与债权人商议,以债权人的债务为股本,成立了“日升昌钱号”,由于当时的国情加上战乱的影响,日升昌钱号经营不久也跟着倒闭了。
事实上,无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因素都不算太重要,重要的是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是相依为命的鱼水关系,水之涸泽鱼能焉存?
晋商同清政府的关系在其崛起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他们为满清入主中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也正是这种关系,为晋商日后的衰败垫下了根基。山西票号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固然与商业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官方朝廷也在其中起到了一个杠杆的作用。
山西票号在创设最初的三十年,只有日升昌、天成亨、蔚泰厚、蔚盛长、蔚丰厚、新泰厚、广泰兴、日新中、合盛元、志诚信十家票号。而从1851年开始到1864年短短的14年中,又陆陆续续增大了规模,发展了协和信、大德兴、百川通、元丰玖、蔚长厚、三晋源、存义公、大德玉、巨兴源、祥和贞、义盛长等几十家票号,它们的营业利润是相当丰厚的。例如蔚盛长在1856年到1858年的三年中,累积资本虽然只有3万两,但赢利却有近9万两。各家票号资本大多只有十万两左右,但汇兑额动辄上百万两,如此巨大的周转资本体系,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得来的。
票号吸收的存款多以各省政府机构的公款和一些贵族显宦的积蓄为主,公款如军饷、税款、边远各省丁漕等,私款如官场的积蓄、绅富的储蓄等,大多都存在票号里面。
日升昌票号封闭的建筑群落与先进的经营理念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特定的社会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晋商现状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他们渴求新文明的曙光能够照射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旧的传统文明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在新旧文明的强烈交锋中,日升昌票号与其衍生发展的大清王朝一样,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沉湎在对传统体制的积淀之中,从而一步步落在了世界文明的后面。
在清王朝的腐朽没落中,日升昌票号终究没有摆脱掉传统经济制度的阴影。票号创建初期受封建主义“重本抑末”政策的压制,中后期又受到封建官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这些力量的叠加严重削弱了票号的实力。其后期的经营者大多思想观念因循守旧,错失了制度创新的良机,没能实现票号向现代银行的转变,以至于在和西方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中,其衰落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1911年辛亥革命和1912年“北京兵变”期间,风云变幻,狼烟四起。在战乱中,票号现银被劫,贷款收回困难,存款又遭挤兑,银根告紧,资金周转不灵,大多数票号惨遭倒闭,山西票号开始走向衰落,日升昌票号和晋商其他票号一样,一蹶不振。虽有不少有志之士努力奔走,惨淡经营,欲挽救票号于危难之中,终无回天之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日升昌票号就这样伴随着产生它的封建大清王朝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其衰落就如同它的兴旺一样仿佛在一夜之间,结局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是中华几千年封建史中最后的辉煌,那么作为晋商文化代表之一的日升昌票号,可以说是这一回光返照的缩影。日升昌票号就如同一道绚丽的晚霞,映红了封建王朝日暮西山的天空,也随着夕阳西下,渐渐地消失在远山深处。就像票号的诞生结束了镖局的生命一样,夕阳落山,昭示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在金融界活跃九十余年的日升昌票号倒闭,在全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它标志着晋商直接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真所谓兴也日升昌,败也日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