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少有人像晋商一样幸运,凭着天时、地利的优势,迅速地爬上了财富神话的顶峰,但物极必反,500年积累的雄厚财力,在辛亥革命之后的数十年里,晋商只留下最后一抹无奈的背影。
光绪年间,齐梦彪出生在定襄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祖父、父亲均是秀才,然而家境却不富裕,父亲齐翊廷执教于太谷县的一个望族。齐家一直遵循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让子孙尽可能地多读书,好风风光光走上仕途之路,以报效朝廷,光耀祖宗,尤其是在齐梦彪身上寄予了厚望,但是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只得作罢。
在清代,金融业是百业之首,尤其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山西票号。而太谷县的志诚信票号,成立于康熙年间,它的庄号遍布全国各地,是各州、府、衙门的集大成者,汇兑通天下。齐梦彪的祖父看准了这一行,便托人说合,把16岁的齐梦彪介绍到志诚信做学徒。
当时,志诚信招收学徒的条件非常苛刻,学徒年龄必须在15岁以上、20岁以下,身高要满五尺,家世要清白,五官要端正,言谈举止要好,还要善于珠算,精通书法,而担保人还必须担负与总号的利害关系。面对如此严格的审核条件,从小家教颇好的齐梦彪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三年学徒生涯,齐梦彪兢兢业业,勤学苦练,得到了票号负责人的赏识,遂委以他京庄司账的重任。齐梦彪更加刻苦,后又被调往广东任要职。当时到广东的路途颇为遥远,许多人都避之不及。齐梦彪奉命前往,毫无难色,任广东一职长达10年之久。终于以颇为优异的成绩得到票号的赏识,提升为广州分庄的执事。
其后,齐梦彪又被调往上海、天津,各任职三四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他所管辖过的庄号获利颇丰,他也因此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
齐梦彪任职时间最长的是位于北京的分号。在京执掌期间,闲暇时他喜读史书,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当时朝中的满汉权贵以及大学士翁同和、世博轩、李荫池、那琴轩等人均是齐梦彪的阁中密友,他们还戏称齐梦彪为“学识兼优的典范”。
庚子年(1900年)战事频发,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波接一波地袭击着大清王朝。同年7月20日,北京城已经是火海一片,那天凌晨,由俄国军队组成的八国联军先头部队从东便门攻入了北京城,在其后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自诩为最文明国家的野蛮部队在北京城中争先恐后地进行着烧杀抢掠。慈禧太后见状,挟持光绪皇帝向西逃去,北京城陷入空前混乱之中,所有钱庄票号均被抢劫一空。
当时,志诚信票庄存着大量的皇家国库巨款,执事人齐梦彪为保障这批关系国家命运的金银的安危,从容地端坐在志诚信北京分号的账房内。这时有人劝齐梦彪让他躲一躲,保住命再说,但齐梦彪觉得自己作为票号的掌柜,要对票号的安危负起权责,加上当时票号又刚刚收到一批海关银,即官府的官银,一定要保管好。山西商人的信义原则一定不能在自己手里打破,他坚持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这批官银的安全,大有与票号共存亡之势。
谁都知道,在当时的北京城拥有着这些数额巨大的官银,不但不会给志诚信带来任何利益,而且随时会给齐梦彪招来杀身之祸。后来,齐梦彪的一位朋友用这样一些文字记下了他当时的作为:“君斯驻京,以庄存海关巨款,约同人死守,屡遇非常之惊,从容应会,了无惧色”。
在齐梦彪的以命相护下,国库终得以保全,票号也没有受到丝毫损失。慈禧太后回銮后,即刻召见了齐梦彪,并赐予他四品官职顶戴朝服,赏赐了黄马褂一件。第二年,票号的总经理让贤,齐梦彪当之无愧担起了这个角色。在职期间,他运筹帷幄,策谋筹划,使票号走上了辉煌的顶端。
然而,面对日益混乱的局势,齐梦彪终以母亲年迈、自己常年在外、不能床前尽孝为由在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三月,辞去总经理职务,归家安于一隅。同年十月,革命军在武昌起义,各地庄号均被劫掠,志成信也宣告歇业。
山西商人就是凭着这种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赢得了许多政府官员的认同。以至于民国七年(1918年),阎锡山筹办官钱局,聘请齐梦彪为会办。后又成立山西省银行,任命他为省银行首任协理。齐梦彪在位的十年间,银行获利颇丰,中国的金融业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齐梦彪可谓功不可没。但在这新旧的更替中,也有人做了山西票号的陪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