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升昌是第一家晋商票号。雷履泰作为票号第一人,汇票防伪、汇兑标准是他首要解决的问题。
票号大部分做的都是银两汇兑生意,也就是在一个地方存钱,然后凭一张汇票,在另一个地方就可以把钱取出来。当时的货币主要是指白银和铜板,这些白银和铜板在重量、成色上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汇兑首要保证的就是平等交易。甲地存的银子到乙地取时,含银量必须一致才行。雷履泰要想做到汇通天下,就必须在千差万别中,找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以前的银子和铜板,因为产自不同的地方,重量、成色不会完全一样。当时人们把南京的银子称为顷化银,天津的称为化宝银,北京的称为松江银,上海的称为豆规银。也就是说南京的银子含银量是最好的,达97.3%,而上海的豆规银相对就要差一些了,含银量只有73%。比方说,一个顾客,在南京票号存的银子是一百两,而要取上海的豆规银,那么取的时候就不是一百两了,而是一百一十两。即存在一个汇率的差别。
而票号既然专门做汇兑生意,就必须要在公平上下足工夫,不然就很难有客源;同时又要保证自己有赚头,若不然铺子就得倒闭。这就需要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汇率标准来。
于是,雷履泰就想出了用不同的汇率来保证各地银两成色的平均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平色”,而“平色”兑现后给票号留下的赚头,就叫“余利”。雷履泰这一生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确立了当时“平色余利”的恰当标准。
恐怕就连雷履泰自己也不会想到,他制订的这个标准,在后来日升昌的发展中,仅仅“平色余利”这一项,就占到票号总赢利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