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900000063

第63章 全球性萧条及全球性重组(4)

●21◆ 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6页。

●22◆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3至144页。

●23◆ 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美]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语际书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版,第192页。

●24◆ [俄]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页。

●25◆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93页。

●26◆ [美]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概述》,《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17页。

●27◆ 王蒙:《关于“意识流”的通信》,长春,《鸭绿江》,1980年第2期。

●28◆ 参见[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意识流与内封闭性:无限与迷宫》,《现代与现代主义》,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324、325、327页。

●29◆ 参见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自序》,第151、152、161、169页。

●30◆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北京,《诗刊》,1981年3期。

●31◆李劼:《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个性?自我?创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32◆ 残雪:《究竟什么是纯文学》,昆明,《大家》,2002年4期。

●33◆ 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34◆ 参见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1期;叶君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序》,《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第5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给李陀的信》上海,《上海文学》,1982年2期。

●35◆ 王富仁:《中国现代主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258页、260页、269页。

●36◆ 参见[美]刘禾:《个人主义话语》,《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37◆ 2004年宪法修改中明确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条款;200年《物权法》正式颁布。

●38◆ 英]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5页。

●39◆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8页。

●40◆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713页。

●41◆ 参见[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去政治化的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5页。

●43◆ 参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去政治化的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3至93页。

●44◆ 参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去政治化的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8页和69页的注释。

●45◆ 参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去政治化的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5页。

●46◆ 参见李杨:《抗争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7◆ 参见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至13页。

●48◆ 参见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49◆ 参见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50◆ [美]弗·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16、523页。

●51◆ “左岸文化网” 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908/25232.html

●52◆ 《天涯》2004/3,6。

●53◆ 张彦武,原载《中国青年报》;左岸文化网转载

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612/10572.html

●54◆ 关于“去政治化”问题,参见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2008,北京三联书店)

●55◆ 陈思和,《写在子夜》(1996,上海人民出版社);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开端与终结》章培恒、陈思和主编(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154-165。

●56◆ 比如: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2002,三联书店);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1999,复旦大学出版社),等。

●57◆ 比如李陀对“纯文学”的反思,及其引发的各种支持和质疑。参见李陀“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第三期,[页数];文新“李陀、吴亮网络之争”《天涯》2005年第四期,186-191。 

●58◆ 南帆 在“好作家、或者重要作家”一文中对“重要作家”做了颇有意思的鉴别,指出这些作家的意义在于他们的作品出现往往标示着文坛上的重要现象或变化。左岸文化网(2007/12/16)。本文的讨论由于篇幅关系,局限于提纲式。

●59◆ 陈离“‘对灵魂的忧虑’,还是‘对世界的忧虑’?”《天涯》2004/3,16。

●60◆ 南帆“好作家、或者重要作家”。左岸文化网(2007/12/16)。

●61◆ 张承志,《中华读书报》2009/4/19。

●62◆ 张承志,《中华读书报》2009/4/19。

●63◆ 王安忆“张承志的《心灵史》”乌有之乡网站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903/76072.html

●64◆ 关于余华所属的“先锋文学”的变化,参见夏维东“先锋作家的背影”左岸文化网2007/5/27。

<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705/13138.html>

●65◆ 傅小平“谁都有自己的高密乡----对话莫言”。左岸文化网<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912/26408.html>

●66◆ 韩少功“‘次优主义’生活”《南方周末》2007/1/25。

●67◆ 韩少功“文体与精神分裂主义“,《天涯》2003/3,4。

●68◆ 同上,4。

●69◆ 同上,6。

●70◆ 王尧、栾梅健“主持人的话”《当代作家评论》2003/3,27。

●71◆ 同注释1。

●72◆ 孔庆东对“文以载道”和“诗言志”有挺有意思的说法。见其“评析毛泽东文艺思想”。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901/22907.html

●73◆ 此文首次发表在《天涯》2009年第三期上。

●74◆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初版;2001年修订

版删去副标题,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75◆ 把《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与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比较起来阅读,这个八十年代的范式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后者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出版,但是写作时间是八十年代。参见笔者的关于该书的书评《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读书》2004年4期。

●76◆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2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77◆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3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78◆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22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79◆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3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0◆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4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35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2◆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2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3◆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33页,1988年。

●84◆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第352页,2001年。

●8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377,1998年。

●8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384页,1998年。

●87◆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388页,1998年。

●88◆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424页,1998年。

●89◆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版前言,第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90◆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3页,2003年。

●91◆ 刘小枫:《‘文化’基督教现象的社会学评注》,见《拣尽寒枝》,北京:华夏出版社,第180页,2007年。

●92◆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7页,2003年。

●93◆ 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北京:三联书店,第44页,2006年。

●94◆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72页,2003年。

●95◆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00页,2003年。

●96◆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07页,2003年。

●97◆ 见薛忆沩:《有其父有其女》,载《南方周末》2007年5月17日。

●98◆ 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载《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第574期,2006年1月11日。

●99◆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04页,2003年。

●100◆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53-54页,2003年。

●101◆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81页,2003年。

●102◆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233页,1998年。

●103◆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87页,2003年。

●104◆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联书店,第229-234页,1994年。

●105◆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联书店,第247-248页,1994年。

●10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173页,1998年。

●107◆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249页,2003年。

●108◆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82页,2003年。

●109◆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218页,2003年。

●110◆ 刘小枫:《〈墙上的书写〉编序》,见《拣尽寒枝》,北京:华夏出版社,第127页,2007年。

●111◆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9页,2003年。

●112◆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76页,2003年。

●113◆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第527页,1998年。

●114◆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70页,2003年。

●115◆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联书店,第449页,1994年。

●116◆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第171页,2003年。

同类推荐
  •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本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发展状况,包括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初创阶段、浅谈电子报纸的发展前景、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热门推荐
  • 三教偶拈

    三教偶拈

    此书是由写儒家王阳明靖难,佛家济颠显圣,道家许真君斩蛟三篇小说合编而成的,借以体现编者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所以取名《三教偶拈》。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首有署东吴畸人七乐生的序。
  • 浩瀚宇

    浩瀚宇

    就算站在世界的顶端,身边没有人陪伴,又怎样?
  • 苜倬千生

    苜倬千生

    小说应该就是把我们都希望的却不大可能实现的通过文字的方式满足
  • 荒古道传

    荒古道传

    天,何为天!抬头仰望,在这众生之上,是为天!天,即为道!天道之下,众生皆为蝼蚁!不信天命,唯有逆天而上!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要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就要变强。普通少年,破天道,踏轮回,震九天,动九幽。一步一步,最终走向大道巅峰。
  • 快穿之反派boss你好

    快穿之反派boss你好

    暮雪雅,影后,兼吃货一枚,但最后因车祸而死,后又收获逗比系统一只,为了复仇和系统签订契约,开始了攻略反派boos的道路,然而攻略了一个又一个,似乎永无止境,突然有一天,系统说完成了,然后雪雅高高兴兴的重生了,但这个跟在自己身后的邪魅男人是谁?!“你是谁!你要干嘛!”雪雅双手护胸,警惕的看着眼前这个狼一般的男人,“我是你老公,至于干什么,干你!”然后雪雅就被扑倒了,吃的一干二净,骨头都不剩了。甜宠文1对1
  • 义胆雄心

    义胆雄心

    胆小、懦弱是他的运气之源,最胆小之人是最有力量的人,最懦弱之人也是最勇敢的人男孩变得无畏便是男人,虽有妖灵傍身,最有力的武器却来自内心,请看孙崇义的异世传说——《义胆雄心》
  • 公主,微臣有疾

    公主,微臣有疾

    听说某只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连日来都在府外义诊的冉姒心急如焚匆匆回府,推门而入却见他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病态。“你不是差人来报说得了重病,已经连床都起不来了吗?”语气不善。“是病了,还是重病。微臣有疾,名曰相思,已入骨髓,请公主赐药。”一个腹黑深情世子的漫漫追妻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闯星际的农民

    闯星际的农民

    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个小农民意外的走进星空,追寻长生不老的经历。
  • 青春只有一次必须疯狂!

    青春只有一次必须疯狂!

    我不太会总结!很好看。只是更得有点慢!至于内容,我觉得很好看!!大家来看看吧!
  • 一瓶花粉牵红线

    一瓶花粉牵红线

    男主与女主遭遇了车祸,女主死亡,他们还会在一起吗,永生的的吸血鬼,将要如何对男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