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3200000035

第35章 “一刹那中”显现之静安一生(6)

以吴宓之性格和思想特征,可以肯定,假如日后面对与王国维同样的状况时,他是能够实现自己的诺言的(吴宓日记中即有多次有关想要自杀的记载)。不过数日之后,在吴宓6月10日的日记中又有这样的文字:宓生于此世,值斯巨劫。而所志又如彼,且思热诚奋身以赴之,不肯稍自宽假,不肯丝毫退缩。其前途之黑暗,志与境之不相并容,较王静安先生实远过之。王先生既已殉身,宓欲不死,得乎?虽然,宓有死之心,而不必即行其事。宓当竭力奋斗,以行宓志,鞠躬尽瘁,百折不挠。至筋疲力尽,不能支持之一日;或心灰意丧,弗克振作之时,则从容就死。或老或少,或远或近,迥不计也。宓道力虽浅,然于生死一关业已勘破。不特不视死而畏怯,且不以趋死而虚骄。死之于我,淡焉漠焉。死既非苦,亦非乐。特吾之体力心力志力耗尽之时,则自然归于绝灭而已。

很难说吴宓是否已经看破生死,但陈寅恪给他指出了另外的出路。就是在6月10日,陈寅恪告诉吴宓,如今他们(若不自杀)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为理想而奋斗,而不自以为苦”;一是“抛弃所有理想事业,自寻快乐”。若不肯为后者,则只有勉强选择前者。至于内心与现实的矛盾该如何调节,陈寅恪建议效法曾国藩,“以黄老治心,以申韩治兵”。说说自然容易,真正实行很难。面对当时的局势他们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必要时即辞去教职另谋生活,并相约决不加入任何政党。此后的事情已经不用多说,我们只想追问,他们之后在经历连自杀也已没有意义(任何自杀都会被加以“与人民对抗”的罪名)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当年王国维的自尽?是否会羡慕他至少走得了无牵挂?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再说说另一位投水自杀的文人梁巨川(梁济)先生,他的投水自尽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梁巨川是20世纪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父亲,他有感于民国初年社会之黑暗混乱,在1918年11月,自己生日前三天愤然投水自尽——社会已然如此,他不能容忍自己还过什么生日!当时,其家人正准备为梁巨川做寿而打扫房间,梁巨川遂以此为借口说去亲戚处借住几天,生日那天会自己回来——其实他已经下定了自杀的决心。

为了不留下遗憾,梁巨川把以前借他人的一笔钱还掉,然后到自己的老师处提前奉上贺寿的礼金,最后又为侄孙女买了一些画册。当这些琐事已了,就是他告别尘世的时候。临行之前,梁巨川先生与梁漱溟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对话,应当让我们永远铭记:父亲:这世界还会好吗?

儿子:我相信世界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

父亲:能好就好啊!能好就好!……

然后梁巨川出门而去,不知那一刻,他对他所面对的世界,是留恋还是绝望?记住他投水自尽的那一天吧:1918年11月10日。

对于其自杀原因,梁巨川先生在他的绝笔《敬告世人书》中写下了这样沉痛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灭亡总有人为之殉生,唯独清亡却无一人以殉。这是道德水准下降的表现,非常不好。既然那些有责任殉清的王公大臣都不肯死,我愿意替他们做这件事。关于清朝倾覆之际,清朝官员无人殉清一事,当时以及事后确实引起了很多文人的注意。如郑孝胥就在其日记中特意将一位官员的殉清消息写入日记,后他又注明这是讹传,言语中似乎颇为惋惜。又郑孝胥曾听到一位朋友向他诉说,说当初想死没有死成,如今再想死已经晚了,意思是已经没有意义。郑孝胥回答:既然如此,你就不妨把自己当已死之人看,当做一个游魂不也很快乐么?

我们再看梁济之死,从表面看他是殉清而死,实际上他是殉中国传统文化之衰亡而死,不忍心看到那样一种“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境况发生。自然作为中国人,他也希望民国昌盛。梁巨川请自己的好友千万将这封《敬告世人书》发表在报纸上,以便警醒世人,并再三说明,他并不是简单地殉清,而是不忍看到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的衰亡。难以置信的是他在写遗书时,极为细致地安排好了所有身后的细节,例如交待他的遗体用门板抬回家即可,不要有官派作风;甚至非常周到地提醒说,大柳根一带道路泥泞,请来吊唁的朋友下车步行前往并为此表示歉意。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赴死之际,还会如此地从容和镇定。这和王国维赴死前的言行又是多么地相似!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梁巨川和王国维,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文人的良心和勇气。冯友兰先生曾经在《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中写下这样沉痛的文字,也完全可以用来解释梁济先生的行为:“静安先生与寅恪先生为研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两大学者,一则自沉,一则出走,其意一也。静安先生闻国民革命军将至北京,以为花落而春亦亡矣;不忍见春之亡,故自沉于水,一瞑不视也。寅恪先生亦以为花落而春亦亡矣,故突然出走,常往不返也。其义亦一也。一者何?仁也。爱国家,爱民族,爱文化,此不忍见之心所由生也。不忍,即仁也。孔子门人问于孔子曰:‘伯夷、叔齐怨乎?’孔子回答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静安先生、寅恪先生即当代文化上之夷齐也。”

主动求死毕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是从容而优雅地赴死。当年那决定投水后的梁济和王国维,在纵身一跃跳入水中的刹那,又会想到些什么?这一切都已不可回答。

关于濒临死亡时人的特殊体验,学术界有许多研究,以下是一个经抢救后生还者有关当时状况的记录:“我感到思维特别清晰,过去的某些生活场景镜头画面似的一一从头脑中迅速闪过。有小时候受奖的镜头,也有结婚时兴奋的镜头,就像生活的‘全景回忆’。”“那时我不害怕,也不痛苦,也不思念亲人,就像情感丧失了一般。”国内外研究表明,尽管不同人描述的濒死体验内容有所差异,但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超常内容。研究报告指出,通常这个时候,当事人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亲历者用时间短语来描述它时,都是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也会借此得以重现。难道这就是造物主对走向死亡者的一个奖励?让他们在离开人世的瞬间再最后一次回顾自己的红尘经历,然后毫无遗憾地走向彼岸?

如此看来,无论梁济还是王国维,他们在走向死亡时也许都能露出那“胜利的微笑”了吧。

浦江清:《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18页。

王国维:《自序(二)》,《王国维文集?下部》,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284页。

浦江清:《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页。

刘小枫:《舍勒论负罪之在与信仰之在》,《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王国维:《致徐乃昌》,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5页。

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6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45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王国维:《致缪荃孙》,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34页。

王国维:《致汪诒年》,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1页。

王国维:《致许同蔺》,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2页。

王国维:《致汪康年汪诒年》,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2页。

王国维:《致许同蔺》,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3页。

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3页。

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4页。

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6页。

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2页。

王国维:《致狩野直喜》,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311页。

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52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52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61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41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56页。

王国维:《王国维致罗振玉》,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499页。

罗振玉:《罗振玉致王国维》,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47页。

袁英光、刘寅生编:《王国维年谱长编(1877—192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02页。

陈鸿祥:《王国维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7页,脚注。

王国维:《致蒋汝藻》,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360页。

王国维:《致唐兰》,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360页。

王国维:《致蒋汝藻》,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362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4—445页。

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448页。

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国学丛论》,第1卷第3号,1928年4月。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45—1146页。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第1401、1452页。

同类推荐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热门推荐
  •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又名《锦香亭》、《绫帕记》、《睢阳忠义录》,存四卷十六回。署“古吴素阉主人编,茂苑钟花小史阅”,作者真实姓名不可考。
  • 浅兮学院之血族传说

    浅兮学院之血族传说

    樱紫学院--一所贵族学院,浅兮学院是其中一所分院,里面的学生都是拥有超能力的人。由一位从未露面、神秘得不要不要的校长所开办,一场血族风波在其中发生....................(欢迎加入QQ群:459034869,欢迎前来讨论剧情
  • 美丽的旅行

    美丽的旅行

    主人公们的人生之旅,美丽之旅,充满了哲思。
  • 纨绔王的胡闹丫头

    纨绔王的胡闹丫头

    初步职场的清纯少女仙钰碰上了蛮横的恶上司风扬。于是,惊心动魄的职场斗争火辣辣的上演了。三十六计连环上,七十二招拆,完美都市场斗,尽在风扬玉妻中。
  • 赛尔号之光明封印

    赛尔号之光明封印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高手勿喷,剧情有一点很猥琐,但是没关系的
  • 射月传

    射月传

    明洲风云幻,际会十二塔。日月齐争辉,爱怨三千载。因眉心没有“投生轮”,牧牛青年秦晓阳自小备受欺辱。一次,晓阳因缘际会,遇到高人无名,得窥“咒术”门径,痛雪前耻。不想从此却惹祸上身,从此走上逃亡之路。这一路,他偶遇忠犬好基友艾索斯、呛辣女李小红、战略家加也等人,携手遍游明洲十二塔,却无意中发现明洲世界一个隐藏了三千年的惊天秘密……随着这个秘密的公开,明洲顿时陷入一场浩劫。神祇、仙朔、人类纷纷参与内战,一个大混战时代即将到来。但这一切丝毫没有意义。因为在世界之外,一股足以吞噬宇宙的黑势力正朝明洲循循而来……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 天牢缚

    天牢缚

    天上有神仙,牢笼罩世间。万民如蝼蚁,血流灌深涧。我有两把剑。一斩魔!一灭仙!凌霄大陆,强族恒河沙数,九龙圣体的吴心如何浴血奋战,站在武道之巅!
  • 《降龙.A》

    《降龙.A》

    人的命运是很奇怪的东西,芸芸众生在这嘈杂的世界中,不断的和命运做抗争,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不管前世今生,不管斗转星移,一切的一切,也是一切所琢磨不透的。
  • 我家宿主萌萌哒

    我家宿主萌萌哒

    写的是现代第一杀手沈翊馨,穿越到各个界面,完成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