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21

第21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4)

这里,我还想补充两句,如果一本书拿起来觉得看不懂,无非有两种原因: 一是作者故弄玄虚或文不达意,这种书当然没有读的必要;二是作者写得很好,但你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这种书也不应该读,而应该等你过一段时间水平提高了之后再读。所以,不论哪种原因,对于书籍只要你读不懂,就不该勉强自己去读。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别人都说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你。尤其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更应该如此。真正的智慧都是相通的,智慧也绝不会只集中在哪一本书里或哪一个人手中,少读一本书,少看一个人的著作,天塌不下来。所以,选择书籍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你拿起来,随便看5分钟,先看目录,再选读其中的章节。如果它在5分钟内吸引了你,那就可以买;如果5分钟之内不能吸引你,无论是读不懂、不喜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不要买。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现在市场上书实在太多,不得不快刀斩乱麻,节约出选书的时间来读书。李晓鹏: 毫无疑问,“善选”是阅读的前提。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一个“择”字,说明了人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判别能力。而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金克木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将图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进行阅读;躺着读的书——文艺类书籍;走着读的书——能自身与之对照、与之谈话的书。如果说校长更多的是坐着读、走着读,那么教师则更多的是跪着读、站着读和躺着读。

那么,具体来说,教师当下应该读哪些书呢?在我看来,提升教育理论水平要阅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霍华德·加德纳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以及魏书生、于漪、朱永新、李镇西、肖川等一批活跃在教育研究和实践前沿的老中青年实力派教育专家的著述;了解新课程要读叶澜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丛书》、杨九俊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袁振国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等;强化专业素养要读柳斌主编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分学科卷)、雷玲主编的《听名师讲课》(分学科卷)、窦桂梅所著的《梳理课堂》等;拓宽知识和视野要读一些报纸杂志,如《读者》、《新华文摘》等。特别是《新华文摘》,它是知识百科类的刊物,读这一本刊物,就像树木扎根在丰沃的土壤里,汲取水分和各种养料。

如果要走向更有深度的阅读生活,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我建议教师要多读点教育以外的书。比如,多读一点历史和哲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 读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说: 你若要增加智慧,史书是不可不读的。说到学历史的重要性,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我国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中,有许多取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如《田横五百士》就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九方皋》、《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同样,哲学也很重要。读哲学不仅是为了获得哲学思想,更是为了获得哲学的思维方式。恩格斯早就指出: 一个民族要站到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要发展和锻炼这种理论思维,唯有学习以往的哲学。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这样,一个人的发展也是这样。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小女儿傅益瑶的画特别有深意。友人问她秘诀,她的回答是:“我读哲学,哲学使人深刻,使人通达。”有一点需要说明,中国的一些著作既属于文学书,又属于历史书和哲学书。

其实,书并不在于读得太多太杂,而在于能否从中获得知识和享受,诚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何林夏先生所说:“只要是自己喜爱的、愉悦的,就是好的,只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六、 读书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长期以来,人们围绕读书的问题,一直有“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争论。其实,“功利”与“读书”从老祖宗那儿就挂上钩了。南宋文学家尤袤在《遂初堂书目》序中说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古人读书的功效利益观跃然纸上。宋真宗(赵恒)所作《劝学诗》讲得更加直白:“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到年轻漂亮的太太,可以出门有车马随从。

但是,读书也不都是为了“功利”。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认为:“并非所有无用的知识最终都会有用,而且有用未必就是唯一的价值判断,因为知识的价值无须体现在功利意义上;但换个角度看待时间与知识,你们会变得智慧。”读过《老子》的人都知道,它核心内容就是“自然、无为”四个字。老子曾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主张的是不要被学问的外衣所蒙蔽,只注重外在的东西,而是应该体悟到学问内在的规律对人生的意义,用有用的规律指导行为,才能到达“无为而无不为”的境地。

举例来说,大家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吧?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张无忌武功很高,能够很好地表达“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张无忌的武功非常强,但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因为他的“软实力”还不够。所以他又向张三丰学太极剑,张三丰在他面前表演太极剑,张无忌没有看剑招,而是看剑意。有一天他突然说:“我现在全部忘记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这说明他已经摆脱了剑式的约束,实现了人剑合一,即所谓无剑无招,无我无剑,无我忘我。这是一种真正的“无为”境界。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摆脱一切条条框框,不要太功利,把心沉下来,全神贯注,专心做事,才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无为”境界。在这方面,日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日本的教育不那么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地追求升学。他们有“修养课”。实际上,修养对人的成长很重要。而人之修养的养成,往往得益于那些“无用”的闲书。在中国近代史上,提起梁启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当年,梁启超送儿子梁思成去美国学建筑,临行时反复告诫儿子要多花时间阅读文学和哲学作品,否则生活会过于单调、乏味。在梁启超看来,专业知识可以用来做事,文学则可以用来修身,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和乐趣。作家莫言说:“读小说、闲书,最愉快;读有用的书比较痛苦;读不愿意读又必须读的书最痛苦!当人有了选择读物的自由,那真是人的一大解放!”从哲学的角度说,“有用的可能是有害的,无用的可能是有用的。我们要想想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二者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有用之害与无用之用’。我们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认识,永远不要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待人生,结果也许完全不一样”。潘宗光: 于丹说得好:“这个时代阅读分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有用的阅读能够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我认为更好的是无用的阅读,它拓展生命。”

再说,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本不应当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过: 要读点“无用的书”。真正的阅读,从不会在书中寻找理财良方,也不会念念不忘强身健体。诸如《如何炒股》、《投资交易笔记》、《有病不用吃药》之类的书籍,绝不会是真正阅读的案头必备。审美的愉悦与心灵的满足,应该是书籍给予阅读者的最大快乐。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切实感受到读书是自己的学习行为,读书是自己的生活习惯,读书是自己的存在状态。这种境界,恰如梁实秋先生在《读书苦?读书乐?》一文中所说:“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吾故曰: 读书乐。”

记得陈寅恪在1929年曾为北大史学系的毕业生题过两首诗,第二首中有“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两句,意思与梁实秋的话大体相同,讲的都是读书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实用价值,还是为了探求文化知识,寻求个人思想的独立自主?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即“有所为”。如专家们的阅读主要是为了专业上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阅读主要为了学业的完成,像这样的阅读它的功利性是非常明确的。

在当代阅读者中,人文学者的读书,大概最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最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比如《红楼梦》,人文学者不可不读: 白纸黑字“大观园”,“字字看来皆是血”,令人百读不厌。已故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说过:“《红楼梦》不是一个好玩的小玩意,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因为它包含总结了我们民族的文史哲和真善美,是一个前无二例的最美的大整体。”文学书的质地、神韵,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不可企及的,尤其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样的文学经典,其中不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且流淌着思想的要义。读得多了,背得多了,人生境界自然也就高了,也就有了超越常人的智慧。也许,初读这样的经典著作可能充满了艰深和痛苦,但当你走过泥泞崎岖的山路,到达峰顶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乐,与文学巨匠、哲人对话的快乐甚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快乐,就会油然而生。

关于读书这件事,我很赞同汪涌豪教授在《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一文中所阐明的观点,“人可以带着目的读书,但不能太有目的,正如可以带着目的与人交往,又不能总带着目的,否则会很可怕”。

七、 读书要讲究方法

读书之法,因人而异。每一个人的背景、学问都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这个方法对你不成功,对他可能就会成功。就读书而言,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

人们常说“教无定式”,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读书亦然。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面对一本书,尤其是经典著作,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去了解、去解读。有一句话说得好: 条条大路通罗马。研究发现,古往今来,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例如苏轼用“抄读法”来加深记忆理解;华罗庚用“厚薄法”读书,由厚读薄,取其精华;陈善爱用“认理法”,读有字之书,识无字之理,记心中之思。还有所谓“求异法”、“引申法”、“猜读法”、“写读法”等,都是前人在读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个人习惯的阅读方法。可见,读书效果的好坏在于你会不会读,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人要想做出成绩,需要有三个方面的条件,一个是天赋,一个是环境,还有一个就是个人的努力。但是个人的努力应该得法,而不是靠拼体力、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读书也是一样,书读得好与坏,跟拼不拼命没有关系,天天开夜车,我不认为那是正确的方法。当然一点不努力,也不行。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 有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学习,结果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合适。看来,学习方法不同,其成效和收获也不同。

对此,浙江省理科状元陆文在演讲中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不是你每天学习24小时你就一定能学好,而是你可能每天只学习10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但你能保证在学习的8个小时中,你是精力充沛的、专心致志的、富有效率的,这才能真正学好。当然,他这里指的是学生。成年人不可能一天有8个小时的读书学习时间。读书学习除了要有一定的时间外,关键得看谁的学习效率高,方法得当。美国的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于1994年出版了一本《学习的革命》,几乎轰动全球。书中预言: 21世纪“真正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预言的正确性。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爆炸的今天,“渔”比“鱼”更重要。知识是一条流动着的河,淘汰旧知识,获取新知识是一个流淌不息的过程,所以现成知识的效益是有限的,而方法却可使人终生受益,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爱因斯坦曾提出过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 成功=刻苦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实际上也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八、 读思结合

同类推荐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热门推荐
  • 末世寻明

    末世寻明

    一位农村山娃的奋斗史!!看他如何在系统帮助下,叱咤华夏,玩弄乾坤!
  • 天不在我

    天不在我

    时光微雨,我还爱你。多少时光,多少阳光。你好阳光,你好女孩。
  • 启航之狂霸三国

    启航之狂霸三国

    故事的发展,自幼迁居泰国的华侨,父母因车祸离世。机缘巧合下加入神秘组织TK,一次英雄救美后误杀一位当地黑帮老大的兄弟后,而后被设局要在头七那天为黑帮老大的兄弟偿命,在被枪击坠入深谷时被一道闪电劈中,借助手中汉代的短刀穿越到东汉黄巾起义之时,之后……
  • 浮图

    浮图

    这年头,赚足名声的大侠想着如何才能金盆洗手,初出茅庐的小子总想着能够一步登天女侠以为入了江湖便可以快意恩仇,剑客考虑着怎样才能扬名立万于是在里边的人想着怎样出来,在外边的人想着怎样进去江湖就是一趟浑水,只看谁能摸到鱼,山崖之下有没有绝世武功谁也说不准,白发飘飘的老头也不一定就是绝世高手。朝堂之上风云变色才知道世间哪里有万人敌的高手,少年拿起酒杯对着远处雪路尽头的秀才遥遥举起“兄台,晚晴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该是怎样的江湖?
  • 早安!我的学长

    早安!我的学长

    一朝回国,却被闺蜜众人算计。当计谋败露,她该何去何从?再次相遇,我害怕认错你,你却不记得我,我们还有可能吗?一朝相遇,缘定今生,许你白头偕老,不离不弃。(本文接受合理建议,不欢迎任何无理喷饭!)
  • 异能殇爱之冰漠恋

    异能殇爱之冰漠恋

    辛语晗自幼和弟弟辛瑞宸相依为命,因是孤儿救常受到同龄人的欺凌,她逐渐封闭起自己。养成了态度冷漠的性格!自从一天夜晚,她意外的获得了异能,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她能够熟练地驾驭异能,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异能行者、又惊又喜的她会作何反应?越来越妖娆的她又会遇到什么麻烦?辛语晗考上了理想的知名大学学院。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得她会那么顺心吗?在学习中她结交了三个朋友并结实了妖娆帅气的殷朔杰。殷朔杰竟是一个高阶异能行者!过着让人咋舌的雍华生活,只因父母掌管着数一数二的商场大企业,,一向对事物冷酷而漠不关心的俊帅妖娆的他会为辛语晗而敞开心扉吗?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 最佳初恋:前妻不复婚

    最佳初恋:前妻不复婚

    五年前,她是嚣张跋扈的大小姐,而他是平凡的穷小子,她无所不用其极的让他成为了自己的男朋友。五年后,他成为亚洲最大传媒公司的总裁,而她家破人亡,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再相见,一组唯美的宣传照片,一起神秘的绑架事件,让她再度回到他身边,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单氏总裁夫人,然而,婚礼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阴谋……
  • Riders to the Sea

    Riders to the S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

    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

    本书以商品社会的服务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服务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包括微笑、言谈、举止、着装等等,并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妙趣横生的案例,为你详细地总结出每一项服务的宝贵经验。所谓“一招在先,招招领先”。让您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及掌控复杂多变的局面,帮助您快速提高有关服务方方面面的专业技能,让您不知不觉中领悟服务的真谛。《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适合各行业服务部门、营销部门的主管及每一位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阅读。
  • 真武通天

    真武通天

    这是一个人人能活一千岁的世界!这是一个用拳头和肌肉决定人生地位的世界!在这里武道就是所有!刀兵便是一切!在这里!十万妖山,凶险迭起!不死冥河,鬼气冲天!长生天里,一眼便是万年!玄妙神奇,数不胜数!觉醒宿慧的纨绔少年易孟,在玄宙真塔塔灵的帮助下,修为突飞猛进,从此步步登天!在这个后修真时代里,易孟破除一切虚妄,以武道打破一切桎梏,轰开一条长生不死的通天大道!